基于教联体背景的学习共同体式教研
2024-06-16邓洁
近年来,为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湖北省大力推进县域教联体工作。武汉市武昌区积极响应,在“绿色教育”理念和“三三六”工作思路指导下,以“区级统筹、以校为主、共同缔造、优质均衡”为原则,持续推进教联体工作。建设了1个省级示范性教联体和2个市级示范性教联体,1个新校联盟教联体、5个市级委托管理教联体,全区纳入教联体建设的义务学校达到100%,围绕教联体建设形成优质均衡发展新布局。
教联体建设是一种教育治理体制的变革,其核心使命是落实素养导向的教学,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达成这一目标,教联体内的教师应基于相同愿景,锚定目标、共同学习、联合教研、协同发展,构建教师发展一体化、教研一体化的学习共同体,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构建“1+N”学习共同体,拓展教研范围
构建以一所核心校为主导,教联体内3~5所学校为主体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一学习共同体中,核心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其他成员校共同开展教研。
专业引领。核心校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势,通过区级“名师公开课”、青蓝工作坊、“20+20晨读午写”专项研训等途径为成员校提供教学示范、教师培训、课题研究等方面的支持,成员校共同参与研讨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探索教学方法。
平台搭建。通过构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研平台,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交流机会。线上平台包括“武昌教育云平台”教学视频、云在线研讨会、教学资源库等功能,方便教师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交流。线下平台则可以组织定期的教研活动,如区级“221”学科主题研训、专家讲座、沉浸式读书会等方式,让教师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深化合作,共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机制激励。教联体内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和创新实践。通过评选优秀教研成果、设立教研奖励等方式,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并推荐表现突出的教师加入“名师工作室”、参加省市区教学竞赛,不断充实片区内骨干教师团队的力量。同时,建立教研成果的孵化和应用机制,借助市区教科院的力量,将优秀的教研成果孵化并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资源,从而惠及更多学校,实现教育资源优质均衡。
制定“三研”教学新模式,升级教研形式
在教联体背景下,学习共同体式教研成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之间需要深度协同,通过“三类教研”形成横向多元联动、纵向衔接贯通的教研新模式,实现教学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同学科集体教研。在新课标理念指引下,同学科教师需要更加紧密合作,准确把握本学科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素养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设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改革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定期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活动,提升教学水平,落实素养导向的教学。
跨学科联合教研。除了同学科集体教研外,跨学科联合教研也是学习共同体式教研的重要模式之一,旨在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打破学科壁垒,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在跨学科联合教研中,教师共同研发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创新教法和学法,提升学生学习的体验感,通过跨学科学习帮助学生实现全面了解世界、认识自我、提升素养的目标。跨学科教学不仅可以拓宽教师视野,增强教育创新意识,也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跨学段衔接教研。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不仅要做好同学科及跨学科的教研,形成横向多元教学联动,更要纵向贯通各学段,做好幼儿园、小学、初中的“三段两衔接”教研。通过跨学段衔接教研聚焦学段知识的延伸点,通过开展幼小“桥梁课程”设计、小初“同课异构”研讨等活动,有效推进各学段教师提升集体备课的成效。同时,通过“作业设计大赛”“命题大赛”等方式实现以评价促课堂变革,以评价促学生成长,激活教联体内各学段的协同发展。
落实“素养导向”教学评一体化,提质教研内容
在“双新”背景下,要实现教联体内部学校优质均衡发展,需要教师超越“教书”,走向“育人”。学校要根植以核心素养为灵魂的新课程理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素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落实“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是实现教学质量提升和教研内容深化的重要路径。
加强课堂研究与课程构建。实施“素养导向”的教学,需要教师跳出学科逻辑和知识点罗列,更加关注教学内容的关联性、整体性及综合效应。一方面,以聚焦“五育融合”,凸显“双减”价值为导向,以大问题、大任务、大观念组织教学内容,强化非智力因素培养实效,引领教联体教学研究。另一方面,积极推进课程建设的创新性发展,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的个性需求,对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进行优化整合,设置跨学科课程,引入项目式学习、学习任务群等新型教学模式,整体构建学校课程体系,打造学校课程图谱。
开展评价探索与命题研究。着力构建以结果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机制,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潜能发掘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全面考察,进一步研制试行《武昌区小学绿色发展质量监测实施方案》,以评价激活学校发展动力,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在命题研究方面,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紧贴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注重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坚持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创新性原则,同时强化作业设计研究,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在作业中落实核心素养要求,强化作业目标与课程目标一体化、作业设计与教学设计一体化、作业内容形式与评价要求一体化,开展以命题和评价研究为主题的系列磨题会,全面交流推广命题研究成果。
基于教联体背景下的学习共同体教研模式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创新教研模式、落实“素养导向”教学评一体化等举措,教联体内的各学校将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样不仅有助于提升各学校的教学质量,更能够促进教联体内各学校的优质均衡发展,缩小学校间的差距,实现教育公平与共享。同时,这一系统工程也将推动武昌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武昌绿色教育生态注入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李慕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