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红”基因 赋能“大”思政
2024-06-16孙迪龚艳芬
近年来,竹山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耕“红”基因,赋能“大”思政,引导青少年儿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爱党爱国、奋发向上、勇于拼搏、乐于奉献的新时代好少年。
树牢“红”主线,立树标向。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将其作为开展全县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遵循。制定《竹山县中小学2024年大思政(德育)工作要点》,结合重要时间节点灵活开展各类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全年全县各学校累计组织开展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6000余次。全面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法》宣传学习活动,参加学生58713人,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切实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感召师生、激励师生,落实爱国主义教育。
深耕“红”基因,活动育人。依托地域红色文化——施洋故事、许明清故事、锣鼓洞战役故事等,组织瞻仰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用红色精神谱系培育美好心灵。扎实开展“我们的节日”“向国旗敬礼”“童心向党”等活动,有效引导青少年在活动中汲取信仰力量,坚定地听党话、跟党走,做党的好孩子、新时代好少年。以张振武小学、上庸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宝丰镇新茶小学等学校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为契机,注重国防知识学科教学渗透,积极组织开展国防教育系列活动。全县各学校把国防教育和《国防教育法》宣传工作列入工作计划,各中小学幼儿园开设国防教育课,利用主题班队会、国旗下讲话,结合国内外重大时事,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树立建设强大祖国的思想。
在红色文化浸润下,2023年,竹山县宝丰中学学生王鑫涛荣获湖北省“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竹山县135个少先队集体、15名少先队员荣获十堰市“红领巾奖章”三星章,竹山县第二实验小学少先队集体、10名少先队员荣获湖北省“红领巾奖章”四星章。竹山县173件作品和152名学生在爱国主义读书征文中获奖。
弘扬“红”文化,强基固本。开展非遗文化、高雅艺术、传统习俗体验进校园特色活动,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深化乡土文化教育和典型模范引领。开展爱国经典阅读主题活动200多次,5万余名学生参加,有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传承;思政教育与经典诵读融合,让思政教育不流于形式,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引导学生从小爱党爱国爱校爱家,在党的领导下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2023年,38名教师在思政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市县奖励,333个课例获评“岗位大练兵”暨德育优秀课例。竹山职教集团荣获湖北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竹坪小学、店坪小学代表秦巴山片区边远学校,连线《湖北日报》展示“非遗进校园、传承中国美”;张振武小学在央视《一线》栏目连线直播《平安中国》中精彩亮相。
创评“红”载体,“十星”闪耀。20世纪90年代,竹山县开始以“十星”创建来引导、规范人们的言行,潜移默化中“十善十美,十星光荣”的价值理念融入45万竹山人的基因。刘学举、王焕云、周丽、马蓓等一大批中国好人、荆楚楷模化身“十星”形象大使。讲“十星”、评“十星”、比“十星”成为竹山县的一道靓丽风景。教育系统依托“十星”文化,制定《竹山县2023年“十星级学生”“十星级班集体”创评活动工作方案》,各学校大力开展“十星级”创建活动。围绕“星聚成光”辉映“十星创建三十年”,以“十星级”系列创建为抓手,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把学校建成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2023年,共评选表彰“十星级班集体”146个,“十星级学生”217名。
竹山教育以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依托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高扬立德树人主旋律,铆足干劲、螺旋上升地做好大思政工作,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开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王秉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