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跨区联动机制 引导更多名师到乡村学校任教
2024-06-16宜昌市教育局
近几年,宜昌市在“县管校聘”、县域教师有序流动上进行探索,但仍存在优质教师资源县域间分布不均衡、下沉乡村学校比例不高的问题。2023年,宜昌市教育局实施中小学教师城乡交流轮岗“十百千”计划,引导更多名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
示范带动,星火燎原。选派10名省特级教师到定点联系帮扶的乡村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教研和管理等全方位的帮扶,整体提升帮扶学校办学水平。坚持“按需选派”原则,严格工作步骤,切实提高选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只是让输入校多一名优秀教师,更要带动一批教师成长,带动一地一校发展。宜昌市夷陵中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熊云贵在秭归支教,充分利用个人资源,带领熊云贵名师工作室成员开展送课、送教研活动,举办“培育优秀教研成果,打造卓越名师团队”专题讲座,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教研激情,掀起争讲示范课的学习热潮。
组团共建,做大“蛋糕”。每年选派不少于100名城区优秀教师与乡村教师互派交流。开展城区与乡村教育振兴结对共建,市直示范高中与薄弱县中托管帮扶。2023年,城区共派出优秀教师130人,变“单兵作战”为“组团式”帮扶共建,集合团队力量,全面助力教育崛起,让优质教师资源不仅实现时空置换,更实现共同生长。伍家岗区外国语小学的一名美术教师和一名体育教师,夫妻俩带着刚上小学的孩子到秭归县归州镇支教,探索体育与美术跨学科教学,在乡村孩子心中播撒美的种子,被评为“优秀支教教师”。宜昌一中8名教师组团交流到五峰县一中,覆盖语、数、外、物、音、体等学科,每人结对3至4名青年教师,带动面达40%。
智慧赋能,花开遍地。每年选派不少于1000人开展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要求各县市区科学编制交流轮岗年度交流计划,精准掌握教师交流轮岗情况,严格界定符合条件人员范围,重点推动城乡教师交流。2023年,全市共选派1944名骨干校长、教师开展交流轮岗。探索数字赋能教师交流轮岗,针对教联体学校网络教研、空中课堂、协同办公等场景需求,推出线上教联体工具箱,实现跨校、跨区域精准“云教研”“云诊断”,放大骨干教师资源的荷花效应。宜昌市完善教师交流考核评价、待遇保障和关怀激励三个机制,支持“十百千”计划有效实施,提升了城乡教师交流轮岗的内涵和品质,促进了县域间优质师资均衡。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黄小华来宜调研,给予充分肯定;《湖北日报》等媒体进行专题报道。
宜昌市将保持规模、适度调整、提升质效,持续推进“十百千”计划,优化优质教师资源配置,支撑宜昌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