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融合思路下的现代传媒产业新格局构建

2024-06-16郭全中彭子滔刘洋

新闻爱好者 2024年5期
关键词:数字经济媒体融合

郭全中 彭子滔 刘洋

【摘要】以“大融合”理论为出发点,结合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在创刊75年以来的发展改革实践案例,深入探讨现代传媒产业新格局的构建路径。研究揭示了大融合视角下传媒产业格局构建是一个全方位、长链条的数字化转型过程。具体而言,现代传媒产业新格局的核心特征可凝练为四大面向:企业从顶层设计角度提高政治站位,做好战略格局;提升企业管理体系的智慧程度,做优治理格局;延伸传媒行业边界,做大产业格局;融入数字经济,做强传媒经济。

【关键词】大融合;传媒产业;数字经济;媒体融合;河南日报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为国有企业的改革指明了方向。2023年2月,《求是》杂志刊发的《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文章指出国有企业三年的改革已取得成效,要根据形势变化,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谋划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方案。[1]同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在《人民论坛》杂志上发表文章,强调了深入推进国企改革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性。推动国企改革,探索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已不再是个别行业需要关注的话题,而是数字经济趋势下的必然选择。

河南日报社、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以下简称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作为河南省新闻宣传战线的主力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排头兵,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和产业拓展,当前拥有二级企业30余家,2023年前11个月,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实现营收22亿元,同比增长34%,主资产总额80多亿元,资产质量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在多年的改革实践中,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始终奋楫笃行,在积极探索传媒产业格局重塑的进程中,成功摸索出了极具特色和广泛借鉴价值的“河南样本”。这一模式不仅见证了河南日报社的创新发展之路,更为我国传媒行业的现代化进程贡献了一份独特的实践经验。

一、大融合:传媒产业新格局的构建思路

大融合视角下的现代化传媒产业格局构建的过程是一项立体化、全链条式的深层次转型之旅。这一过程中,传媒集团需跳出传媒做融合,积极探索跨界的深度融合策略,而其中的基石便是传媒企业的彻底数字化转型,重点是做大传媒产业盘子,核心奥义是推动传媒经济融入数字经济。[2]换句话说,在擘画现代传媒产业崭新格局的过程中,不能单纯依赖原有的经验惯性,而是必须充分认识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融入数字经济的必要性。

(一)大融合的前提:传媒企业的内外融合

企业的融合进程呈现出三个核心面向:内部的融会贯通、对外的深度融合以及智慧价值的升华输出。首先,在内部融通层面,企业积极采纳先进的管理理念,实施“数智化治理平台”的一体化集成策略,穿透各部门间的数据孤岛效应,以此显著增强内部运营管理效能、精度与科学决策水准。其次,关于外部融合态势,企业不再固守于传统的产业链节点或行业疆界之内,转而积极策动跨界战略合作,秉持资源共享、优势互鉴的原则,力图构建一种互动共生、互利共荣的生态体系。最后,智慧的融出作为企业融合的战略愿景,旨在进一步拓宽开放界面,消除内部与外部沟通的屏障,借力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有力推动数据在企业内外部之间高效流转与整合,从而全面提升企业在决策智能、流程精细化运作、公司治理体系完善以及对外交互协同等多个维度上的数字化与智能化程度,以此作为塑造传媒产业新格局的基石。

(二)大融合的重点:做大传媒产业版图

构建传媒产业现代化新格局的重点命题在于大融合的纵深推进,特别是在扩展与深化产业综合效益这一主线中,大融合的重点聚焦于扩容产业版图、拓宽数字疆界,进而实现传媒产业的规模化、实力化和品质化跃升。“大融合”之“大”,寓意深远,它体现于对传媒产业物理边界与功能边界的双重拓展,旨在通过推行“传媒+”的跨界融合战略,深度融合各类行业资源与优势,从而有力提升传媒企业在跨领域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在此进程中,着力锻造传媒产业崭新的现代化格局,以深层次、全方位的融合之势,重塑并激活传媒产业的内生动力与发展潜力,使其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展现出更为宏大、坚实且卓越的风貌。

(三)大融合的核心奥义:融入数字经济,做强传媒经济

在擘画传媒产业现代化新格局的宏图中,大融合的核心内涵可凝练为:“深度融入数字经济,铸就传媒产业硬实力。”面对国家强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浪潮,传媒产业的现代化转型升级,实质上表现为一场顺应新时代信息技术颠覆性革新、应对用户消费习惯深刻变迁以及呼应市场竞争格局动态重构的战略行动,即全身心地投身于数字经济的广阔蓝海,实现自身的数字化转型蜕变。该融合进程并非仅仅局限于传媒企业主体的生存与发展抉择,更是在宏观层面上,传媒产业积极顺应并勇于带动整个社会经济体系向数字化深度挺进的决心与担当。通过将传媒产业无缝嵌入数字经济脉络之中,不仅能够催化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更能充分发挥传媒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独特价值与导向作用,从而在强化传媒经济根基的同时,赋予其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更为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影响力的可能性。

二、河南样本:河南日报社的现代化探索之路

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不断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创刊75年来,持续优化与升级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先后实施了五轮重大且紧贴时代脉搏的经营体制改革。1987年积极践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改制要求;1999年实现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与河南日报社体制上的深度融合,采用“一套班子、两块招牌”的运作机制;2004年组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向企业化转型更近一步。2020年,在严峻复杂的传媒经营环境下,河南日报社深入推进报业集团与集团公司高层管理团队的交叉任职,实现了两者的一体化高效运营,构筑起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事业与企业互动关系。至2022年,报业集团法人治理结构得到系统性的加强和完善,这一系列变革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河南日报社企业经营理念的深刻转变,更是逐步构筑起具有竞争力的传媒产业布局。历次改革举措成效显著,有力地见证了河南日报社在时代洪流中不断蜕变、勇攀高峰的发展历程。

三、战略融汇·主业坚劲·经济跃升:河南日报社构筑传媒产业新格局的实践与探索

从体制优势到市场竞争力,再到数字经济赋能,河南日报社通过深化大融合理念,在坚守与创新中驱动传媒主业健康循环发展,并借力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实现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与经济格局的做强做大。

(一)做好战略格局:在良性循环中做好媒体主业

在构建媒介融合的战略新布局中,深掘大融合理念的要义在于传媒企业提高政治站位,将体制身份有效转化为体制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而为媒体主业的健康发展注入动力。秉持这一原则,主流媒体应在坚持高质量完成新闻宣传任务和锻造卓越现代传播服务能力的基础之上,站在全局视角,精准对接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的战略需求,凭借自身独特的制度化优势,高效整合并吸纳丰富多元的优质资源。[3]

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历经75载春秋沉淀与发展,始终紧跟中央步伐,积极响应省委号召,参与并深度服务于河南省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生动诠释了国有文化企业的核心价值与深远意义。依赖这份深厚的制度积淀与使命担当,河南日报社在省内构建起了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地位,有力驱动了传媒主业的持续创新与良性循环成长,谱写了媒体融合发展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相得益彰的新篇章。

1.提高政治站位:服务好河南建设大局

第一,从战略层面明确自身角色定位。河南日报社着眼于全省发展大局,坚守主业主责,在稳健推进媒介融合的过程中,紧密贴合河南省“两个确保”和“十大战略”的整体规划,以权威媒体的角色生动续写河南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篇章。胸怀国家和社会的重大关切,河南日报社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的方针政策,坚定响应党中央和省委对新闻媒体、文化产业、数字经济以及传媒集团的战略导向和要求,力求在服务大局中彰显自身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

第二,做好媒体融合,宣传河南优秀文化。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深度践行媒体融合战略,成功构建了一个囊括纸媒、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及户外媒体的全媒体生态链,初步建立了符合“四全”媒体标准的现代传播体系。通过充分利用全媒体、融媒体以及智媒体的多元优势,在国际国内舞台上立体呈现富有深厚底蕴的河南及中原文化。例如,河南日报社倾力打造“久闻中原”文化品牌,设立“顶端城市文化IP研究院”,筹建河南新闻博物馆线上展馆与中共河南历史线上展馆等创新项目;同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方面,与百度、省文旅厅联手打造“河南非遗一张图”项目,巧妙结合百度AI知识图谱等先进技术,构建多平台的知识图谱展示新模式,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非遗数字化的创新实践。

第三,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积极融入政府数字化转型战略。一是在智慧政务领域不断扩大服务范围与影响力,扎实开展G端业务服务。集团充分利用自身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严格的安全保障,积极整合全省各地市网站的统一技术平台数据资源,为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重要力量。二是在智库建设上优化内容供给。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积极打造新型高端研究智库,充分利用国企党报的独特优势,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重点关注的重大课题,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服务于河南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需求。三是在多个智慧垂直领域精耕细作,为政务项目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赋能。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不仅不断强化“学习强国”河南平台的运维与服务水平,还积极参与河南“小康工程”数据库、“云媒中心”等重大项目的建设运营,有力助推全省数字化社会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与提升[4]。

2.反哺媒体主业:提升自身综合实力

在构建传媒产业现代化格局的过程中,传统媒体服务政府需求并借此获取制度优势,从而有力驱动媒体主业的全面提升。具体实践中,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的成功案例揭示了这一路径的有效性。

第一,通过深度嵌入政务服务,撬动收入增长与影响力拓展。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广泛涉足河南省线上线下各类项目,尤其是在财经板块,麾下企业深度参与省内重要经济活动,成功构建了“媒体+金融”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生态系统,同时,智慧财经全媒体平台“大河财立方”品牌的知名度与公信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得益于此,2022年度,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财媒业务凭借对“大宗传媒”等新媒体的精心培育与壮大,其新媒体广告收入实现了同比50%的增长。

第二,革新与用户连接模式。面对互联网媒体的冲击,传统用户连接渠道早已失效,而融入政务服务为传媒企业重新开辟了一条连接用户的渠道。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携手河南联通共同打造的大数据+5G消息民生服务平台,覆盖全省3000余万的庞大用户群体。此外,积极推动顶端新闻APP与郑好办APP、咱的驻马店APP、12320卫生健康热线等众多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平台进行深度互嵌,[5]切实让新闻信息服务深入千家万户,强化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联系与情感纽带。

第三,通过高效服务G端,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成功实现了产业链条的延展与价值链、业务链的深化整合,构建起一个多领域、多层次的生态型企业集群。在信息科技、文化娱乐、教育出版、地产物流等诸多领域积极布局,不仅大大丰富了集团业务构成,更有力地反哺了新闻事业,推动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出生机盎然的活力与竞争力。

(二)做优治理格局:打造个性化、数字化、现代化企业经营体系

如前所述,构建大融合的先决条件在于创新企业管理范式,锻造市场化导向的内在运行机制,并建立起与时代接轨的现代化企业经营模式与管理体系。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在企业运营实践中大力推进内部管理的数字化转型,逐步健全和完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构筑了一个紧贴自身发展战略和技术前沿趋势的数智化生态系统。此生态系统的核心根基是“数字底座”,由大河云、技术中心等硬性设施与各类管理系统等软性设施共同组成。这些硬软件设施为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整体运营构筑了强大的承载平台与效能保障,确保信息得以高效率、高精准度地流通和处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数智化治理框架”,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搭建起涵盖智慧办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党建工作、经营管理在内的综合数智化治理平台。这套平台全面提升了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的数字化治理效能,实现了集团内部数据资源与用户资源的无缝对接,充分发挥了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关键作用,引导核心业务以数据为依托,实现数据主导下的运营管理与决策制定。

推进上述一整套体系持续演进的核心引擎则是“技术和人才”。构建数字化生态系统固然离不开技术支持,但作为肩负新时代使命的国有企业集团,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深知既要倚重技术,又要避免陷入技术崇拜,在坚守新闻宣传主业的同时,借鉴而非机械复制互联网企业的模式。技术和人才双轮驱动着数字基础设施与数智化治理体系的建设和革新:一方面,新技术的研发应用持续拓展数字基础设施的功能边界,增强数智化治理体系的智能化特性;另一方面,兼具专业技能的人才团队保证了系统的有效部署、持续改进以及高效利用。

作为体系灵魂的“数据资源管理”体系贯穿于整个架构之中,既满足了数字基础设施在数据存储、处理与交换方面的需求,又为数智化治理体系内的各个子系统提供决策支撑,同时依赖于技术和人才对数据的有效管理与深层次价值挖掘,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制定了统一的数据规范与管理标准,实现了内部数据的标准化管理,建立了全流程数据治理闭环,提高了数据质量与应用效率。

(三)做大传媒产业:形成强大的跨行业竞争力

在打造传媒产业现代化新形态的战略布局中,一个核心要义在于大融合的纵深实践,特别是在拓展和强化产业综合竞争力的主轴上,大融合战略尤其注重通过扩容产业结构、拓宽数字化边界,从而促使传媒产业在规模扩张、实力积淀以及品质升级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这一过程中,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积极推动构建传媒产业全新的现代化格局,激发传媒产业内在活力及其发展潜力。具体到实践层面,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战略举措,有效地践行了大融合理念:

第一,在文化产业领域积极开疆拓土。作为全国首批省级党报集团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稳居全国党媒集团经济实力的第一方阵。2023年,集团在文化投资、文化旅游等领域实现了业务与产品的多元化布局,有力促进了营收的稳步增长。秉承“体系化思维”,集团立足“文化+”产业链,致力于文化产业的强链补链、优化升级。第二,战略布局教育产业,拓展教育版图。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积极涉足教育产业旗下的相关业务板块,有聚焦成人教育的大河教育公司、高校教育的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学前教育的报瑞德幼儿园、驾考教育的河南商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等。第三,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积极培植多元化业态,延伸业务触角至速运、酒店、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行业。其中,大河速递公司成功实现从线上货运平台为主向数字化产业园升级的转变,在省内编织起三级冷链物流网络,形成了供应链平台、网络货运平台和冷链物流平台互为助力的新型业务生态圈。在酒店行业,集团紧抓文旅产业复兴契机,推动大河系列酒店业务回暖,并主动进军信息技术服务领域,承担了省内多个景区的数字化建设项目以及多个事业单位的公共文化服务云项目合作。

(四)做强经济格局:融入数字经济发展大潮中

在擘画传媒产业现代化新版图的过程中,“大融合”战略的核心要义体现在传媒产业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这不仅是应对互联网媒体冲击的必然选择,更是提升传媒产业硬实力,转变发展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1.必要性:抓住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从依赖“输血”到强化“造血”

第一,发展数字经济是全球的趋势。数字经济的崛起已成为无可逆转的时代洪流,不仅席卷传媒产业,亦深深影响着各行各业的观念革新与未来路径选择。面对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历史窗口期,各行业竞相寻求创新突破,以期捕捉并最大化利用这一时代变革所带来的丰厚收益。数字经济的战略价值在于其对既有竞争格局的重构能力以及新旧动能的迭代更新。鉴于此,传统媒体业急需审时度势,勇立潮头,借力数字化转型,对传媒产业的内涵与外延实施深刻重塑,构筑起既能保持活力又能持久运作的数字化商业模式与运营机制,借由高品质数字产业的驱动力量,全面推进传统媒体行业的“质变”。

第二,在现代传播体系重构的当下,打造独立自主的“造血”机能极为重要。回顾过往,不少国有文化企业和传媒机构曾依赖于特有的垄断资源以及地方财政的扶持。然而,在互联网技术猛烈的冲击之下,单纯依赖外部“输血”显然难以持久。因此,传媒产业若欲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成长壮大,关键在于内生“造血”能力的培育与强化。数字经济的蓬勃兴起,为传媒产业迈向现代化架构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一方面,数字经济的新旧动能转换特性,驱动着传媒产业加速现代化转型;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提供了广阔无垠的新市场空间,赋予传媒产业开辟全新赛道、发掘新增长点的历史机遇。

2.可行性:政策导向、前期转型基础与数据资源开发三位一体,助推传媒产业深度融入数字经济蓝海

传媒集团坐拥丰富且宝贵的多方数据资源。数据来源主要涵盖了用户端、企业端、政务端及内容端四大维度。首先,在用户数据方面,经历十年媒体融合进程,众多主流媒体成功地“借船出海”,通过多个平台积累了庞大的用户群体。以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为例,旗下已成功运营多个百万粉丝级别的新媒体账号,包括抖音号、微博账号、头条号,以及多个订阅量超过10万的微信公众号。其次,在企业数据资源方面,通过与众多企业的深度合作,获取了丰富的商业数据资源。例如,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服务范围广泛,涵盖《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百余家印刷客户,积累数十万酒店会员客户,同时开发、运维了数百个涉及党政、媒体、企事业单位的产品项目,以及数十座中小学校园阅读中心和城市书房。再次,政务端数据资源方面,当前主流媒体普遍参与地方政府与地方企业的智慧城市建设,如数字政府、数字企业和智慧城市等项目,从而掌握了大量的政务数据资源。最后,在内容资源方面,传媒机构所创作的新闻报道、文学作品、摄影作品、创意设计等,以及用户的浏览行为数据、互动评论内容,都是数字经济中极具价值的内容载体,这些都是富含版权属性的数字资产。有效开发与利用这些宝贵的数据资源,深挖其潜在价值,并通过资本化手段实现融资回报,进而激活媒体数字资产的开发与运营,能够促进数据从资源化、资产化直至资本化的三级跳跃,从而全面提升传媒产业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3.河南实践: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一,动能换挡:赋能传统产业以“数字羽翼”。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视媒体数字化转型为首要战略任务,创新性地推动媒体数字化运营模式与盈利机制的升级,实现了从影响力向产业链渗透的双向融合。一是壮大数字智能传媒势力,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旗下多家媒体或成立数智研究院,或转型为“数智技术+智慧服务”一体化数智慧媒体,成功孵化多元垂直领域的数字化产品线的同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应。二是推动传统业务数字化转型。以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物流板块为例,加快推进智能化生产、运输流程重塑,积极开展线上商城建设,融入数字营销推广技术手段,实现了全链条数字化转型。

第二,抢占数据要素高地:激活并发展数据产业。媒体传播过程中积淀的庞大用户数据资源,如同一座亟待挖掘的金矿,既是衡量媒体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直观体现,更是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强大后盾。在确保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的前提下,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着力盘活这些存量用户资源,充分挖掘存量数据资源背后的商业潜能。同时,集团积极发挥数据要素的生产力优势,将其深度嵌入全媒体传播产业链,为报社和集团的多元化业务提供强有力的数据分析支撑。通过数据资源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集团成功培育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数据产业项目,实现数据资源的商业化价值变现。此外,集团依托媒体优势,着力实现数据要素的产业化进程,打造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例如携手北京市计算中心成立AI基础数据研究院,研发数据标注平台与工具,建立了豫北地区数据标注产业基地,并联合组建了一批数据标注产业学院。

第三,壮大数字经济规模,提升数字经济产业比重。近年来,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将数字化转型视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持续加大数字经济产业的创收力度,扩大数字经济产业规模,提升数字经济产值在总收入中的比例,并积极拓展数字经济相关的新兴产业领域。集团构建了智慧政务、媒体数字化、经营产业数字化、数据产业化四大支柱,数字经济业已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媒体融合、构筑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强力引擎,集团经营的新支柱和增长的新动力。当前,集团正加速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前瞻布局新蓝海。2023年前11个月,河南日报社(集团公司)数字经济业务收入已达到3.4亿元,同比增长35%,占总收入的比例提升至15%。

四、结语

自创刊以来,历经75载岁月沉淀,河南日报社始终秉持敏锐的时代洞察力与坚定的革新精神,积极回应国家政策导向,勇立国有文化企业的改革潮头。当前,面对互联网新媒体对传统报业生态的深度重塑,河南日报社主动寻找发展路径,做好做大做强媒体格局,不盲目跟从于技术风向、不踟蹰于传统业务板块,与人民需求对接、顺市场规律发展、同政府战略相向,打造出了极具特色的主流媒体“河南样本”。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习近平: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EB/OL].(2023-02-15)[2024-03-16]. https://www.gov.cn/xinwen/2023-02/15/content_5741611.htm?eqid=e88a2bfe000589b400000006648adb7b.

[2]郭全中.媒体深度融合的“大融合”思路及实施关键[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44(9):1-7.

[3]郭全中.国有媒体的“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新探索[J].视听界,2021(5):9-12.

[4]张光辉.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加快数字化转型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EB/OL].(2023-11-27)[2024-03-18].https://www.dutenews.com/n/article/7870858.

[5]张光辉.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加快数字化转型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EB/OL].(2023-11-27) [2024-03-18].https://www.dutenews.com/n/article/7870858.

作者简介:郭全中,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紫金传媒智库高级研究员(北京 100081);彭子滔,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北京 100081);刘洋,河南日报社总编室副主任(郑州 450008)。

编校:郑 艳

猜你喜欢

数字经济媒体融合
一起来认识“数字经济”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