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生成式AI的发展与传播领域革命的若干思考

2024-06-16喻国明

新闻爱好者 2024年5期
关键词:组织化媒介人工智能

自1994年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中国互联网已发展30年。互联网作为高维媒介,上下半场指向两种连接逻辑——上半场是“去组织化”:碎化和裂解既有社会模式以卷入新传播要素,完成社会中介化与媒介化过程;而下半场则是“再组织化”:聚合和再组织微粒传播要素并塑造新的社会模式和规则,完成社会深度媒介化过程。传媒业态也有不同表现——上半场是“裂变”模式,表现为个体激活、内容价值延伸、线上场景框架搭建,以规模扩张和集成经济为主;下半场以“聚变”为主,表现为媒介洞察内延、内容突破人机界限、场景要素丰富化,以生态圈建设为主。研究取向亦有变迁——上半场在流动性范式下探究“用户流动”议题,引入探究流动效果的认知神经测量法;下半场在复杂性范式下探究“传播生态系统”议题(包括行为传播、再组织化、复杂治理议题),倡导引入计算科学、行为科学、认知科学等多学科方法资源共论。

在上述所有的变化中,媒介革命及其引发的整体文明形态的转型铺就了当前媒体融合实践的时代底色。互联互通的网络及媒介下沉为社会基础设施嵌入到社会物质基础的数字媒介带来社会的深度媒介化,而媒介业的角色也就从传统媒介圄于内容采集、加工制作及传播的狭隘边界,突破为担当整个社会生活组织者的角色,媒体融合升维为融入广阔社会场域的“宽融合”。而随着社会连接任务由去组织化进展到再组织化,以需求融合为核心动能的媒体融合的发展逻辑和价值模式由“裂变”转向“聚变”。新的传播生态要求媒体融合走向开放协同,在做好关系连接的基础上进行聚合式生态建设,打造可持续价值创造的生态系统。

在这一进程中,生成式AI的崛起成为最大的助推者。以ChatGPT、文心一言等语言大模型为起点,及至最新问世的号称“世界模拟器”的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人工智能以其强大的世界改造能力开始“将所有的行业都重做一遍”的历史进程。以人工智能自1957年以来的发展,我们大体上可以将人工智能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一维线性发展阶段—二维通用涌现阶段—三维体验泛化阶段。具体来说,在长达六十年的时间里,AI发展处于的一维阶段——以垂直化、专业化的方式实现对人类单一能力的超越(如IBM的深蓝、谷歌的自动翻译、苹果的siri助力,一直到2017年接连击败李世石和柯洁的Alpha GO);最近几年则呈现爆发式成长,随着生成式AI的出现,以ChatGPT、文心一言为代表,AI的发展进入到二维阶段——大语言模型完成了对于语义世界的智能化、通用化整合与生成,它以无界的方式实现了语义世界的价值构建与生成产品,全面融入人类实践领域(通用性),且具有去边界、场景性、交互性和参与性等显著特征;而Sora作为生成式AI的标志性进阶,使人工智能发展到三维时空阶段——它完成了对于物理世界的系统模拟和场景构造。Sora并不仅仅是文生视频的智能大模型而是所谓“世界模拟器”。作为新一代大型视觉模型,Sora使文生视频技术实现了从“堪用”到“好用”的飞跃,其走红的背后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可能。Sora本质上是智能媒介的一次重大升维,使价值生成从此具备“时空维度”,这将开启数字文明时代整体发展的序幕。Sora的意义在于,首先,大众内容生产从以文本为基础的单模态升维到以影像为基础的多模态,个体的主体意义得到极大增强;其次,人类的认知、学习、沟通将进入全新的“场景体验时代”;最后,全新场景体验意味着能够借此建立粒度更细、自由度更高、可供性更强的价值连接。Sora的技术革命也将深刻影响新闻传播的价值重点,一方面未来传播需要渗透到公众认知的全环节,辅助公众参与治理、创造价值;另一方面未来传播需要连接圈层,促进圈层间的彼此理解与共识达成。Sora能够在虚拟环境中重现物理现实,为用户提供一个逼真且不违反物理规律的数字世界。Sora的问世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又一次重大升维。

当下,生成式AI正在迅速跨越对于语义世界的整合与价值输出,迅速成为对于人类实践全领域、全要素整合的促进者、设计者与运维者,成为深度媒介化社会的“操作系统”。具体地说,生成式人工智能集成信息获取(信息支持)、智能服务(服务支持)、聊天机器人(情感支持)、创作工具(生产支持)等功能于一体,有望成为下一代网络入口。在此基础上,生成式人工智能将进一步跃升成为前所未有的“超级媒介”。

生成式AI的崛起必然对传统社会与传播场域的秩序与格局产生重大改变,它所带来的一系列现象与后果也引起了人们自然而然的议论、焦虑甚至直言不讳的批评。譬如,它对于价值逻辑的“理解”中更偏向于概率逻辑、市场偏好、用户体验,而对于社会逻辑、伦理要求却缺少足够的关注;它造就了好看、好玩、使人沉浸其中,甚至难以自拔的魔力、吸引力,挤占了人们越来越多的生活时间和休息时间,更为重要的是,把人们的精力和注意力吸引到“一地鸡毛”的琐碎以及数字世界中,而置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和事于不顾……凡此种种,都是让我们不得不认真对待和严肃思考的问题。

必须指出,尽管存在上述现象与问题,但我们不能也不应该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生成式AI及建立在生成式AI基础上的新功能、新服务与新产品,比如大行其道的大模型下的算法型的内容分发,极易产生沉浸感的抖音之类。生成式AI的出现、沉浸式产品的问世,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拒绝大模型,就像工业化革命初期人们拒绝蒸汽机、纺织机及火车、汽车一样,是荒唐和可笑的。以传播领域为例,在人人都是传播者的今天,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化内容生产所占的份额早已是互联网时代海量内容大潮中的“沧海一粟”,如果我们只用人工编辑的传统手段去处理,恐怕99.99%的内容都无法得到有效的处理与分发,互联网作为一种先进的内容生产力所释放出的巨大价值就会处于一种空置状态,人们对于内容消费与使用的迭代升级就无法实现,日益活跃的长尾市场与利基市场就无法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社会生活的“毛细血管”就得不到必要的活跃与滋养,文明进步就会受到严重的阻滞。

生成式AI不是洪水猛兽,沉浸度好的传播产品也绝非等同于白粉摇头丸。问题的正确打开方式是:我们如何为生成式AI这类大模型植入价值观,如何为像抖音这样的极易产生沉浸感的智能产品加入干预和提醒机制。换言之,我们应该拥抱人工智能所引发的大模型革命,构筑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型大模型发展的战略,强调智能型大模型的价值观,为沉浸类产品植入必要的干预机制,确保其朝着有益于“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

作者简介:喻国明,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 100091),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创新与未来媒体实验平台主任(北京 100091),中国新闻史学会传媒经济与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 100084)。

编校:王志昭

猜你喜欢

组织化媒介人工智能
亚临界芝麻蛋白粉挤压组织化工艺研究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添加剂对高水分挤压组织化复合蛋白理化性质的影响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书,最优雅的媒介
挤压工艺参数对高水分组织化小麦蛋白产品特性的影响
数读人工智能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