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校品牌营销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2024-06-15杨芳史英锋
杨芳 史英锋
摘 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品牌强国战略的提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校品牌营销课程教学实践项目具有个性化学习支持、实时互动与反馈、智能辅导和学习计划定制等特点,同时引入实际案例和项目,优化教学资源,增强学习体验,不仅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还能推动教育创新和产学研结合,为培养优秀品牌营销人才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和途径。
关键词:人工智能;品牌营销;课程教学实践
一、品牌营销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品牌营销教学要保质保量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既定教学效果,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目前部分高校品牌营销课程存在以下问题。
(一)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实践教学和案例分析
传统教学偏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学习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际操作和应用分析能力,难以应对实际品牌营销工作中的挑战。与此同时,品牌营销行业发展较快,市场环境不断变化,但部分高校品牌营销课程教材和内容滞后于时代发展,不能及时反映最新的品牌营销趋势和实践。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对课本知识兴趣不足,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二)部分高校品牌营销课程教学方法单一,主要以讲授为主,缺乏互动和实践环节
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难以主动参与学习,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一些高校品牌营销课程缺乏实际品牌案例和项目的引入。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缺乏对真实品牌营销问题的解决能力。一些高校品牌营销课程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缺乏实际品牌营销行业经验和案例教学经验,急需一种注重教学互动,启发学生思考和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三)没有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支持,学生难以获得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辅助
网络时代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学生的思维模式、生活习惯、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于品牌营销在运用中非常依赖个人理解、交流、整合和内化的能力,而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等方面的不足,高校学生很难获得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辅助。
基于以上现状,本文提出通过建设智能化教学平台,整合品牌营销案例和数据资源,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分析,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和反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校品牌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校品牌营销课程教学模式建设目标
1.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精准监测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水平,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实现对学习过程的交互和反馈,为学生提供更加互动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拓展学习资源。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设品牌营销领域的知识库和数据库,收集和整理大量的品牌营销案例和资讯,同时打破教材传统认知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引出对教学内容的深刻见解,引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模拟真实的品牌营销场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和决策,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入智能评估。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智能评估和分析,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合理评价学生知识、能力与思维的发展,为教师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建立适合学科特点、学生特点的评价规则与标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搭建学习社区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归属感。
(二)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校品牌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特点
1.个性化学习支持。该教学模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为每位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辅助。通过智能化教学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并获得定制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建议。
2.实时互动与反馈。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智能化教学平台及时获得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进度、掌握程度等,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实时的学习反馈和指导。另一方面,通过平台,组织学生互助学习、自主分析学习,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和帮助学生及时纠正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3.智能辅导和学习计划定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该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智能化的辅导和学习计划定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目标,系统可以根据算法自动推荐适合学生的学习资源,制定学习路径,学生按自己的情况逐步掌握品牌营销专业知识和技能。
4.教学平台建设。建设智能化的品牌营销课程教学平台,该平台将整合各类品牌营销案例和资源,尤其是短小经典案例和视频,可以将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简单直观化,加深学生对营销发展规律、运营模式以及品牌特征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个性化推荐和学习路径定制,及时更新专业前沿知识和技术,让每位学生在自身的条件下得到更好的提升和发展,从而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和提高专业兴趣。
5.智能化教学设计。在教学平台中引入智能化教学设计,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数据进行分析,实现智能化的学习跟踪和反馈。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智能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和学习内容,提升学习效果。
6.虚拟仿真实践。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建虚拟仿真实践环境,模拟品牌营销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和决策,培养其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教学活动的全面创新,提高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
7.智能评估与反馈。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自动生成,并对其进行智能评估,不仅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同时通过随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随时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三)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校品牌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
1.确定教学目标。品牌营销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理解记忆、分析应用、价值判断和创造三个层次,在学生素养方面的培养目标包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销思想、民族品牌意识和战略意识的培养、营销职业素养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引入思维创新训练活动,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校品牌营销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包括提高学生的品牌营销知识和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推动品牌营销课程教学的智能化和个性化发展。
2.教学平台建设。建设智能化的品牌营销课程教学平台,包括选择合适的学习管理系统、虚拟仿真平台、数据分析工具等,确保平台具备完善的功能和性能。
(1)教学资源整合。首先,整合各类品牌营销案例和资源,包括行业研究报告、营销策划案例、成功品牌案例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实践案例。其次,筛选出案例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本土情况,具有较强的分析性的案例,以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析,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启迪其创新思维的发展。最后,从能力的培养和卓越思维人才的培养角度完成知识的积累和分类。
(2)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推荐适合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路径,开发智能化的学习推荐系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体验。推荐系统是一种信息过滤系统,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兴趣偏好,以及物品的特征和属性,可以推荐他们可能感兴趣的信息或商品。个性化推荐系统重视提升学生的深层次认知能力和促进有效学习,通过优化调整推荐内容不断促进学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3)虚拟仿真实践。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建虚拟仿真实践环境,模拟品牌营销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和决策,培养其实践能力。虚拟仿真实践创建出不同的虚拟实训环境,通过不同的参数设置,设定出不同配置的虚拟环境,具备沉浸性、交互性、高感知性,对于缺乏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学习尤其重要,通过反复的技能训练,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对品牌营销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4)智能化教学设计。设计智能化的教学活动、学习计划和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行为,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在学习方面,自动生成问题的范文段落示例或对学生启发性思路提示,为学生提供创作写作素材,结合品牌营销学科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基于情境的品牌营销知识问答,并依据学生学习情况,设计动态学习计划,优化其学习路径。
(5)学习评估与反馈。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智能评估,不仅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对学生品牌营销作品和答案进行客观评价,引导学生发掘品牌营销作品的优点并提供改进思路,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6)学习社区建设。建设品牌营销学习社区平台,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时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社交性。
3.教师培训和支持。为教师提供相关的人工智能教学培训和支持,使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品牌营销课程教学,建设德艺双馨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4.实施和监测。根据项目实施计划,逐步推进项目建设,定期监测项目的进展和效果,及时调整和优化项目实施路径。重点要看其能否反映出时代发展要求,是否与学生的利益诉求、行为习惯、理解程度相吻合。
三、结语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校品牌营销课程教学实践将能够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实现虚拟仿真实践、智能评估和反馈,以及构建学习社区,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推动品牌营销课程教学的智能化和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霞霞.品牌营销教学中关于品牌案例的相关研究[J].知识文库,2018(8).
[2]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http://www.gov.cn/zhengce/ content/2017-07/20/Content5211 .
责编 / 马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