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建设老年教育学科创新
2024-06-14张会霞
摘要:多元化建设老年教育学科可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升其终身学习意识,增强社会参与感和自尊心,推动健康、高品质老龄化。因此,高校应及时厘清老年教育学科的建设背景与主要内容,明晰多元化建设老年教育学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刻了解多元化建设老年教育学科的困境挑战,展开专业化、系统化的老年教育学科创新研究。要加大扶持力度,完善老年教育学科的相关资源;要创新教育机制,帮助老年人尽快适应新型的教育模式;还要优化制度机制,推进老年教育学科的制度化建设,联合多方共同探索多元化建设老年教育学科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多元化建设;老年教育学科;创新路径;资源;制度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7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24)04-0037-04
一、老年教育学科的建设背景及主要内容
(一)老年教育学科的建设背景
其一,人口老龄化问题是老年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背景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条件的提升和社会福利的改善,人们的寿命延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逐渐增加,这就需要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提供相应的教育服务。其二,老年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要求人们具备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老年人需要通过教育来不断充实自己、提高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其三,教育理念的转变。传统观念认为,老年人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有限,然而随着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老年人的学习潜力是无限的。老年教育学科的建设可以促进人们对老年人学习和发展的认识和关注,推动老年教育的发展。其四,老年教育学科的建设还得益于国际经验的借鉴和国内社会保障政策的完善。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相应的老年教育课程,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育资源,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在老年教育领域的合作和交流也得到了加强,推动了学科的发展[1]。社会养老保障政策的完善和老年人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得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学习,拥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二)老年教育学科建设包含的主要内容
为促进老年人全面发展,提高老年人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质量,推动老年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和发展,必须多元化创新老年教育学科,系统地建设老年教育课程。其课程主要内容包含:老年心理学和认知科学,通过研究老年人的心理过程和机制,熟悉其心理需求和认知特点,从而了解老年人的学习特点和规律,为老年人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促进老年人积极参与学习;老年社会学,研究老年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关注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和生活质量,推动老年人在社会中的全面发展和融入;老年健康教育,研究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和健康管理,提供健康生活方式和疾病预防的相关知识,帮助老年人保持生活健康;文化艺术教育,提供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教育,促进老年人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情操提升;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教授老年人使用电脑、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帮助其适应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老年人权益保护,培养老年人的法律意识和人权意识,提升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老年人职业发展教育,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老年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互助和社交互动[2]。
二、多元化建设老年教育学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多元化建设老年教育学科的必要性
首先,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的趋势。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和社会养老福利完善,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老年人需要终身学习和教育支持来适应社会和科技的变化。多元化建设老年教育学科有助于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实现自身追求的机会。其次,老年教育是实现全面发展和健康老龄化的重要手段。老年人应该有合适的机会继续学习、发展潜力和追求个人兴趣。多元化建设老年教育学科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形式的学习选择和机会,包括课堂教学、线上学习、社区教育等,以提升其社会参与感、成就感和幸福感。最后,老年人学习需求的多样化。老年人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学习者,其学习需求更加多样化[3]。多元化建设老年教育学科可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学习追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二)多元化建设老年教育学科的重要性
首先,多元化建设老年教育学科可以促进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和尊重。老年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到崭新的知识、技能和文化,进而可以与年轻人有共同的讨论话题与兴趣爱好,拉近年龄距离,消除年轻人对老年人的年龄歧视和偏见,提高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注。其次,多元化建设老年教育学科可以促进教育权利的公平享有。老年教育学科的建设不仅有助于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还能提供教育机会,促进教育权利的公平性。通过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老年教育,可以消除老年人群体内的教育不公平现象,确保老年人能够平等地享有教育资源。再次,多元化建设老年教育学科可以凝聚社会共识、推动社会和谐发展。老年人在经过老年教育后不仅可以将所学知识、经验和智慧与其他年龄段的人交流和分享,进而提升社会共识和社会凝聚力,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交流传承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经验,为社会提供智慧和经验的支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最后,多元化建设老年教育学科还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推动老年人健康老龄化。多元化的老年教育学科不仅包括一般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创设健康管理、养生保健、书画乐器等相关学科,通过多元化的学科建设充实老年人的退休生活,增强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助推老年人健康老龄化目标的实现。
三、多元化建设老年教育学科的困境挑战
(一)老年教育领域相关的资源匮乏
由于老年人口规模的庞大和迅速增长,传统教育资源难以满足其需求。一方面,与其他学科相比,老年教育学科的教学资源相对较少,教材、课程、教学工具等较为缺乏,而教育资源的缺乏和拮据会影响老年教育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和高校缺少对老年教育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导致相关专业人员较少,不能满足社会老龄化的增长速度和需求,高校应吸引并培养更多的老年教育学科专业人才。老年教育学科的发展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设立学科、开展研究、组织活动、购买设备等,以确保老年教育领域的及时更新与优化,然而,政府和社会对于老年教育的投入相对有限,资金不足成为一个制约因素。
(二)老年人对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
其一,不适应教学设备。尽管科技进步为老年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某些老年人可能缺乏使用和操作数字技术的能力,且久久不能够适应电子设备,这就需要为老年人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和技术引导,让老年人能够充分参与到数字化的教育学科中。其二,不适应教学模式。目前,许多教育机构和老年大学仍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对老年教育学科的实际需求和特殊性不够了解,导致老年人不能适应现有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而不能在科学、合理的学习氛围中学习[4]。其三,不适应教学环境。老年人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与其他年龄段的人有所不同,老年教育学科需要针对其特点以及环境需求进行教学设计、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然而目前的老年学校和机构的教育环境与老年人的环境需求并不匹配。
(三)老年教育学科制度化建设不够健全
老年教育学科制度化建设在某些方面不够健全和完善,主要体现为老年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还不够健全。教育学科体系是指一门学科所需要的基本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学科目标和课程设置等,在老年教育领域,尽管已经有了一些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但仍然缺乏一个系统完整的教育学科体系,无法满足老年教育学科的需要;老年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也不够完善,制定和完善老年教育相关的政策法规是保障老年教育学科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尚缺乏一部全面系统的与老年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老年教育的管理和监督进行清晰、明确的规定,这给老年教育的制度化建设带来一定困难和阻碍[5]。老年教育学科建设的管理体系有待优化,管理体系包括老年教育的宣传力度、师资队伍提升、奖惩机制等方面的建设。
四、多元化建设老年教育学科的创新路径
(一)加大扶持力度,完善老年教育学科的相关资源
首先,从资金层面来看,政府部门可以加大对老年教育学科的资金投入、制定专门的政策扶持,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项目拨款、评选优秀项目、开启补助通道、设立专项经费或者基金等方法来支持学科建设和教育项目,以提高学科建设的资金支持,助推老年教育学科的向前发展。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应该鼓励并引导民间机构、企业和个人在老年教育学科领域进行投资和创新,通过设立专项奖金、奖学金、搭建赞助机制等方式,增加对老年教育学科的投入,为老年教育学科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持续化的资金支持。其次,从老年教育学科的专业人员层面来看,随着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老年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高校、机构和社会组织应该积极招聘并培养具有老年教育学科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才,可以通过开展专业培训、制订专门的人才培养计划、增设助学奖金、引进优秀人才、邀请国内外专家教授、建立导师制度等方式来吸纳、培养更具专业性能力的老年教育人才,进而解决专业人才的缺乏问题,为学科建设提供基础的人才支持;可以推动产学研合作,建立高校、老年教育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共同开展老年教育的相关项目和实践活动,通过不同团队间的经验交流和知识共享,提升老年教育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弥补专业人员缺少的不足;可以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与学术交流平台,提升对老年教育的研究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老年教育学科的深入研究和实践,为学科发展提供更专业化的人员支持和技术保障;可以开启跨界合作、社会参与、国际合作等模式,老年教育学科是一个涉及广泛的领域,需要与国际组织、国际高校、研究机构、社区、老年服务机构、企业等展开合作,通过资源共享、经验交流等方式,以便借鉴国外老年教育学科的发展经验,并集社会各界人士之所长,获取更多的研究成果、专业知识和专业资源,进而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老年教育学科的专业发展。最后,从教育资源层面来看,可以建立老年教育学科领域的资源合作机制,即进行各类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对教学工具、教材、师资等资源实行共享模式,高校不仅要鼓励学科间的合作交流,促进资源的互补性和优化配置,还要组织和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老年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实践,提供志愿服务、经验分享、资源帮扶等支持,也可利用社区、社会组织等渠道,提高教学实践资源的覆盖范围和质量[6]。
(二)创新教育机制,帮助老年人尽快适应新型的教育模式
一是要帮助老年人适应电子化的教学设备。高校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基础的电子设备使用培训,培训内容要简单易懂,包括电子设备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并分步骤地引导老年人熟悉、掌握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持续性的技术保障,以电话沟通、在线聊天、指导手册等方式解决老年人在使用电子设备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可以设计对老年人友好的操作界面,确保用户界面简洁、直观、易用,使老年人更容易适应并上手操作电子化教学设备;还可以鼓励其组建老年人互助学习小组,让老年人之间相互分享经验和技巧,互助学习,帮助老年群体积极面对新挑战,进而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二是要帮助老年人适应教学模式。高校要为老年人提供不同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如线上学习、面对面辅导、学术讲座听讲等,确保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要提供适应性的培训,为老年人提供关于学习新技能和适应新学习模式的培训课程,课程内容要包括科学合理的心理辅导、新学习模式的讲解以及学习技巧的传授等,确保老年人不断融入,逐渐适应;要针对老年教育学科的特殊性,创新老年教育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科建设和学科的交叉融合,完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提供更灵活、方便的学习途径,建立符合老年人需求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增加老年人对学习方式和学习模式的适应能力。三是要帮助老年人适应新的教学环境。高校要创造友好、舒适的学习环境,提供温馨舒适的教室、易于操作的学习设施和学习工具以及充分的学习支持、帮助,使老年人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教师还要与老年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亲切、耐心的态度与老年人进行学习互动,使老年人放下戒备心和不安感,进而以更快的速度适应当下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7]。
(三)优化制度机制,推进老年教育学科的制度化建设
老年教育学科的制度化建设是指为满足老年人学习和发展的需求,建立起专门的教育学科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此举为老年教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对促进老年人融入社会、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其一,要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与老年教育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老年教育学科的发展方向、目标宗旨和重点难点,为老年教育学科的规范化发展提供根本遵循,并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经费扶持,使老年教育学科的制度化发展更具保障。同时,要将老年教育学科纳入整体的教育发展规划中,确保制度化建设能够得到持续的关注和支持。其二,加强老年教育学科的体系建设。相关的教育部门要建立健全的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包括设置专业课程、开设学科专业、增添实践活动等,使老年教育学科的发展更全面、更系统。其三,要注重教育观念的转变。制度化建设的稳定发展离不开思想意识形态的加持,然而当下社会对于老年教育的认识和观念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人仍然认为老年人没有学习的能力和需求,认为其应该安度晚年,而非继续学习和成长,造成忽视老年教育重要性的社会偏见,故政府、高校和社会组织要持续化、长远化地开展宣传教育,通过多媒体、社会讲座、社区教育等方式大力推广老年教育,使社会各界意识到老年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改变以往的观念和看法,进而提升全社会对老年教育的重视程度。其四,建立强大、专业的师资队伍和实践机制。为建立健全的老年教育学科制度体系,高校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去培养并引进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强的教师,使教学质量平齐高效;还要鼓励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老年教育学科的制度化建设中,促进学术界、业界、社区等多方合作,进而集思广益,为制度化建设老年教育建言献策,提升老年教育学科的实践水平和影响力[8]。总的来说,要想优化制度机制,推进老年教育学科的制度化建设,就必须加强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加强政策出台和资金帮扶,加强老年教育的学科体系建设,注重传统思想意识形态的转变,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和老年教育的宣传推广,只有政府、学校、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合作,才能克服困境和挑战,推动老年教育学科的多元化、制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亮.终身教育背景下老年教育学科建设问题初探[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3(2):109-112.
[2]侯怀银,张慧萍.新时代老年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若干关键问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2(2):47-56.
[3]叶忠海.我国老年教育学科建设构想[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2):10-12.
[4]李洁.老年教育学科化的发展方向及依据[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2):13-17.
[5]孙立新.老年教育学科建立的必要性、可行性[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2):6-9.
[6]赵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老年教育多元化发展研究[J].家庭科技,2021(4):41-43.
[7]叶祖庚.老龄化背景下推动老年教育社会化与多元化的思考[J].发展研究,2020(8):90-96.
[8]康玉.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教育供给多元化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20.
Innovative Research on Diversified Construction of Elderly Education Discipline
Zhang Huixia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 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 Zhengzhou 450044, China)
Abstract:Diversified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s for elderly education can meet the diverse learning needs of the elderly, raise their lifelong learning awareness, enhance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self-esteem, and promote healthy and high-quality aging.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larify the background, main contents,"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diversified construction of elderly education discipline, to deeply understand its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and to carry out professional and systematic innovative research on elderly education discipline. We need to increase support efforts and improve the relevant resources of disciplines for elderly education, innovate educational mechanisms and help elderly people adapt to new educational models as soon as possible. We also need to optimize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promote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jointly explore innovative paths for diversified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iplines for elderly education.
Key words:Diversified construction; Disiplines for elderly education; Innovation path; Resources;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