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当下与未来

2024-06-13蔡明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学科育人教学思考

蔡明

【关键词】跨学科主题教学;学科育人;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19-0027-02

跨学科主题教学是核心素养立意的课改时代教与学的必然选择。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本质是基于某一学科立场,又打破学科边界,以某一重要(核心)知识、概念、观念、问题、话题等主题为统整,设计适合的学习目标、载体和任务,让学习活动从一个学科延伸到另一个学科,以一个学科为主兼及另一个或多个学科,或以多重学科的重要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等为背景开展综合性、复杂化、多维度的学习活动,在真实情境与活动中学习和发现知识、迁移与运用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真实(仿真实)问题,促进学生在意义建构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本专题中,高国君、蔡友芬的《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时代价值、质量意义与实践路径》和王飞、吴晓楠的《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整体设计与系统实施》两篇文章从课程方案和有关学科课程标准的具体表述出发,进行了学理性诠释,在跨学科主题教学的价值意义、设计理念等层面给我们带来了启发。钱丽华、刘冰亚的文章更多地从学科教学的实践出发,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实施策略,钱丽华从语文学科出发兼及历史等学科,提供了整合学科内课程资源开展跨学科学习的实践案例;刘冰亚从文史两科诗史互证的角度出发,提供了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样本。李斌星、张仲昊的文章以历史与语文学科融通为例,从一线教师的视角出发,列举了教学实践的做法并提供了实践反思。这一组文章无疑是当下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新成果,为当下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学校与教师提供了案例与参考。

就当下而言,“跨”是前提,想起来,做起来,正是可贵之处。随着跨学科主题教学意识的增强与行动的开展,需要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与理性,实践更加规范和系统,以积极构建全科全员、协同整体育人的新生态。探幽寻源,梳理脉络,依“标”行动,即为我们正确的选择。

笔者所知,跨学科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伍德沃斯教授于1926年提出的,跨学科教育从20世纪30年代就已出现。就我国而言,教育部在2014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就直接提出要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颁布与实施,某种意义上正是对跨学科教育国际化趋势的顺应,是对中国教育深化课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呼应。

具体地说,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艺术、劳动和道德与法治等学科课程标准中,表面看来,似乎没有在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目录中明确列出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课程内容或附录。实质上,这些学科课程已经被整合或视为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典型课程,已然成为具有跨学科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等属性的课程样本。历史、地理等学科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内容并在附录中列出相关主题,这是部分课程内容的直接对接。语文课程标准将“跨学科学习”视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列入六大学习任务群之中,是对以往综合性学习等课程内容的进一步丰富、整合与地位提升,是学科化的建设与编制。数学学科特别突出“综合与实践”的课程内容特质,明确指出这样的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适当采用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设计情境真实、较为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高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把“跨学科实践”列为课程内容的最后一部分,作为整个课程学习的最终目的与最高追求。

综上,在国家层面,跨学科主题教学有的已经成为学科完整的课程体系,有的已经成为课程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已经成为课程内容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正指向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围绕核心素养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正悄然引领教育的转型升级,如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特别是育人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改变。换个角度说,这些正是当下特别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政策依据、理论支撑、一线学校和教师开展教与学实践的方案设计和行动指南。

当然,从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发展路径来说,我们要在做好学科内的纵向关联、多维式跨越、坚守学科育人的基础上,全方位地开辟横向关联的、立体式跨越的“学科组合—学科整合—学科融合—全科育人”的教育新路径。学科组合是基于但不限于同一主题下的加法;学科整合是基于但不限于项目任务引领下的有序综合;学科融合则是基于但不限于情境、活动下的有机汇合与多方融通;全科育人指向的是学生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核心素养的形成,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是基础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教师可以通过跨学科学习、跨学科实践的渐次推进,始终坚持心中有学生,立足本学科,掌握学科的知识本质与基本规律,进而关注相邻学科,寻找相邻学科在主题内容上的交叉交汇处,在培养学生思维方式、能力和品质上的相同相通点,力所能及地关注文理不同学科间的相互印证、多元互鉴的文化触发点和智慧创新点。

(作者系江苏省张家港市教师发展中心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猜你喜欢

学科育人教学思考
英语教学中的教书育人探索
运用陶行知教育理念 发挥高中地理学科育人价值
关于协同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学科育人的思考
以审美的方式教学历史
新课程初中语文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