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历史视角下的课程思政
2024-06-12吉红磊
[摘要]“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通过语文课堂渗透革命文化内涵,具有天然的优势。但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存在认知误区、教学时的功利取向且缺乏言传身教,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消除陌生感”;“融合学科,建构大语文”;“改进评价,走向常态化”。如此,彻底扭转语文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入不深、存在着“两层皮”的现象。
[关键词]革命文化;课程思政;语文教学
[作者简介]吉红磊(1998),女,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学科教学(语文)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注重挖掘其他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1]。这对各门学科的教师提出了“育人”的要求。早在20世纪,赫尔巴特给了我们教育启示,他认为“无教学的教育”“无教育的教学”,赫尔巴特提出的“教育性教学”原则仍具有现实意义。课程思政是时代所需,也是教育所需。高中生作为时代新人,有理想、有热血、有思想,但也不乏冲动与叛逆,因而需要通过熏陶,引导其积极向上。语文课程是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课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语文课堂中渗透思政的内容,具有天然的优势,这也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
课程思政与革命文化的传承有着相似的问题,如果没有合适的载体,二者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既陌生又遥远的。因而从高中语文革命选文中挖掘思政资源,以期能够解决革命文化难以深入人心的问题,使高中生将革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身,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一、革命历史视角下课程思政面临的问题
尽管将思政教育融入语文课程很有价值,但具体实施时仍面临着多种困难,既包括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误区、功利取向、思政知识储备与涵养不足的问题,也包括高中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性不强的问题。
(一)教师认知误区
课程思政并不是简单的拼接式的课程加思政,也不是生硬地说教式的思想教育,而是将课程与思政深度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课堂新形态,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但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往往忽视这一点,造成了教学环节不连贯、教学内容空洞等情况,这其实与“三维目标”的出现有一定联系。教学设计时片面地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离开,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课堂教学时碎片化教学,在情感渲染没恰到好处时,学生是无法进入情境的。在传统的公开课上,一些新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顾课程内容具体实施要求、教学具体进展阶段,在结尾处突如其来地拔高主题,学生像提线木偶一般一头雾水,只能被推着往主题上走。这样看似达成了课程思政的要求,但实际上却无法真正引领学生感悟革命精神的精髓,难以做到知行合一。
(二)教育功利取向
学生德育上的发展状况并不会与学生的考分直接挂钩,许多教师在授课时往往着眼于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忽视了思想品德方面的提升,甚至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也是与学生成绩联系在一起的。在语文革命选文教学上,教师往往重形象分析、轻心灵感染;重语言传授、轻行为陶冶,甚至由于高考命题中革命文化类的题型并不多,有些教师迫于学业的压力,会直接忽视某些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选讲甚至不讲。尽管这些篇目的遗漏并不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但却不符合语文学习的要求,无论是落实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发展,还是从审美和文化传承角度来说都是不合格的。《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提到:“语文是落实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程,在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2]因而不能忽视语文课堂对革命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
(三)自身储备不足
课程思政不仅是对学生道德情感的熏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路径,教师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引路人,其自身的价值认同非常重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以隐性的方式影响着学生思想道德、辩证思维等的发展。如果教师自身对于革命文化的认同感不强,不熟悉革命文化知识,不具备在语文课中融入课程思政的革命文化的能力,且不能在日常或者教学中体现出来,又怎么会使学生乐于接受革命文化并将其传承呢?教师自身知识储备、教学水平、文化认同感不足,导致革命教育无法使学生从心底接受,大部分教师由于主客观原因的限制始终无法在教学与教育之间找到合适的支点,造成了学生与思政教育之间的隔阂,这也加大了课程思政的难度。如果能够对高中生以贴切的方式加以引导,他们会在无形中受到教化。
二、革命历史视角下课程思政建设的措施
在语文革命文化教学中渗透思政元素迫在眉睫,或者为思政教育找到切实可行的载体并生动地演绎出来刻不容缓。如果以语文革命传统作品为载体,通过情境性的活动,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那么学生会更容易接受。从革命文化选文中汲取思政资源,不仅让爱国主义教育变得具体起来,也让语文课程思政变得生动起来。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为新课堂注入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这样才会造就课程育人的新气象。接下来以《记念刘和珍君》为例,探讨如何从革命传统作品中汲取思政资源,通过何种方式实现春风化雨式的革命文化思政教育。
(一)融入情境,消除陌生感
课程思政与革命文化交融的前提要拉近高中生与革命文化的距离,降低学生的陌生感,这样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主动探索。创设语文学习情境,能够让学生沉浸式地体验革命文化的魅力。第一,从革命传统中寻找贴合高中生的元素,譬如从学生角度、从热血青年角度等找到與高中生契合的关键点,创设个人体验情境;第二,从革命传统中找到与现实生活联系的桥梁,譬如从革命老兵的角度、从革命精神的延续角度等,创设社会生活情境;第三,教师通过语言直观展示,以形象化的语言为学生描述革命岁月的血与泪,创设学科认知情境。
当今时代不同于刘和珍君所处的时代,没有战火纷飞的动乱,没有流离失所的恐慌,没有食不果腹的担忧。但某种层面上又是相似的,刘和珍君所处的时代,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而北洋政府临时执政的段祺瑞为了政权、利益,将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同胞,这种情形下,作为学生的刘和珍君舍生取义。如今过去了一个世纪,面对网络青少年群体缺乏甄别能力,国际局势风起云涌,环境保护等问题有待解决……这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而需要所有人携起手来,提高思想层面的认识,共创命运共同体,守护地球家园。而作为与刘和珍君年龄相仿的高中生,面对这些复杂问题该如何保持初心、坚定信念,这自然离不开课堂上教师的熏陶,课程思政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为青年彻底讲清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辩证关联的深刻命题,让其认清并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才能真正赢得青年。”[3]相仿的社会生活背景、相仿的年龄阶段更容易让高中生建立起对革命文化的认识,刘和珍君在国家大义面前选择为中国而死,这是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作为一位知识女性,她如此从容地面对死亡,是女性的楷模。而现在面临着种种复杂问题的高中生,应该如何选择,是好逸恶劳选择“躺平”,还是奋起直追报效祖国,从刘和珍君身上我们可以引导高中生找到生活的答案。
(二)融合学科,构建大语文
课程思政与革命文化融合需要教师努力从革命传统作品中挖掘思政资源。语文课堂上渗透文化、渗透思想,并不像政治课那样,以显性的方式出现,而是需要教师在深厚积累思政知识、革命历史知识的基础上,从语文的角度浸润学生的心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立德树人并不是口号,尽管一个人的品德高低无法用成绩衡量,甚至无关学生的高考,但学生的品德却影响着学生与整个社会的联系,关系着学生自身的未来、国家的未来。试想,忘却历史、舍弃文化的国家该如何在历史的淘洗中站稳脚跟,并延续下去?
课程思政是思政课之外的其他学科与思政相结合,因而非常考验教师的跨学科能力。《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的一篇杂文,这篇文章的语言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语文学科的语言建构与应用是学习的重点,因而应当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鲁迅先生当时的悲愤与哀叹,在反复咀嚼中书写对那个年代革命战士的怀念与尊重。但学生脑海中如果没有历史的传承、没有民族气节的积淀,那么学生是很难读出刘和珍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读出鲁迅对当时黑暗现实的强烈控诉的。因而教师需要引入对历史背景的介绍,需要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讲述那个年代百姓的经历遭遇,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在一张张图片或者视频中体会那个年代战士们鲜活的肉体是如何被帝国主义残杀的,体会那个年代的少年是如何义无反顾地在战场上厮杀的,当学生建立起对那段历史的形象化的认识后,这也有助于学生对那个年代的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入马克思的辩证法,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说过:“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可以看出鲁迅其实是不赞成请愿的,那刘和珍君、张静淑君等人的选择正确吗?她们的行为是否就没有意义了?除了请愿,她们有没有别的选择?这些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让学生认识到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思考问题是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而问题的提出、背景知识的补充、新技术的运用都离不开教师知识的储备、离不开教师的终身学习。因而教师需要不断主动学习思政理论知识,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与课堂相结合,将中国传统美德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在言语表达中、在身体力行中,实现育人的目标。
(三)改进评价,走向常态化
课程思政与革命文化的融合需要改革教学评价。《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一核”“四层”“四翼”,“一核”指“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4],“评价是关切教育发展方向的指挥棒,是落实‘五育融合并完善‘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5]《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了育人的要求,同时也将考试与教学联系起来,因而要真正落实课程思政,需要从教学评价着手,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因而,一方面需要考卷编制者从思政角度出发、从革命文化角度出发编制试题;另一方面,由于学生思想上的变化是隐形的,很难量化,需要教师、学生群体、家长等配合,通过观察从学生的言行举止出发记录并促进学生思想上的发展。考试与观察两种方式的结合能够使学生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德育的发展、重视文化的传承。
《记念刘和珍君》是革命传统作品,通观高中五本教材,与革命文化有关的作品有30多篇,数量上不算少,而且题材包含诗歌、散文、小说等,且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可见编者对于革命文化的重视。但细观近三年的新高考,涉及革命题材的题目却寥寥无几,在写作方面并未直接涉及革命文化相关的题目,因而这也导致师生从心理上未能对革命文化有深刻的传承与理解。当然课程思政不光是与革命文化相结合,同样也可以从语文的角度出发,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如2022年新高考I卷中的信息性文本节选习近平《加快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及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中的片段,选文中蕴含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并在题目中提问:“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些问题无疑加深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关注,无形中也能践行课程思政的理念。这也启示教师在日常教学或者考试中可以从革命文化入手,通过习题使革命文化的价值深入人心。
另外,学生品德的发展不能仅凭借考试来促进,还离不开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的观察与指正。尽管刘和珍君已经离我们远去,教师无法通过学生对待刘和珍君的态度来判断学生品德如何,但教师仍可以从学生对刘和珍君以及和她一样的革命战士的语言表述中看出学生的态度,从学生对待同伴、家长的言行中看出学生的变化。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变化不仅仅是语文课带来的,更是各门学科教师协同育人的结果。
尽管高中生存在逆反心理,排斥说教,但如果将思想教育与语文学科巧妙联系起来,便能够使学生从心底接受教育,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和谐相处。透过《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来阐述如何将课程思政与语文革命文化选文这一载体相结合,从消除陌生化到学科综合化再到改革教学评价,这一系列措施能够有力改变当前课程思政难以深入的局面,但也不可忽视其他类型的选文、其他学科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晶,胡浩.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王沪宁出席[J].人民教育,2019(07).
[2]教育部关于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1-01-19.
[3]李蕉,王博伟.历史视角下的课程思政与价值引领——以抗战时期的湖南雅禮中学为例[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1(04).
[4]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6.
[5]靳荫雷,朱宁波.“五育融合”的现实透视、内涵审思及路径选择[J].教育科学研究,20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