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工作室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研究
——以“匠心领航”辅导员工作室为例
2024-06-11曲杉
曲 杉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十堰,442000)
一、引言
工匠精神是促进我国制造业实现创新与发展的精神保障。习近平多次强调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更是提出了“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1]的发展目标。这不仅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为高职院校开展特色化办学提供了遵循。近年来,随着高校辅导员工作体系的日渐完善,依托辅导员工作室推动职业教育创新性发展,已成为高职院校加快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2]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立足工匠精神理念,集全体辅导员之力精心打造的“匠心领航”辅导员工作室(以下简称“匠心领航”工作室),在工作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效,有力推动了学校特色化办学的发展,逐步成为促进学生思想政治与职业能力素养同步提升的重要教学实践平台。基于此,本文探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依托辅导员工作室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运行方式与形成路径,以期为广大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室提供参考借鉴。
二、意义
(一)建立健全“三全育人”体系的需要
围绕学生培养全过程,培育学生良好的社会道德意识、责任担当意识、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及过硬的技能本领是高职院校建立健全“三全育人”体系的基本着力点。尤其是正处于思想成长黄金期的大学生,价值观与意识行为的可塑性强、可变性多,更加需要专业化、具体化、多途径、多场景的育人平台,获得精准化、精细化的指导与培育。拥有丰富心理辅导经验、职业规划指导路径、工学结合场景的辅导员工作室,正是高职院校推动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优良策源地。充分发挥辅导员工作室的协同育人功能,不仅可以面向学生有效开展爱岗敬业工作态度、实事求是工作标准、精益求精工作质量等工匠精神的涵养与培育,而且可以通过知、信、学、行合一的教育方式,持续优化完善“三全育人”体系,真正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教育新格局。[3]
(二)强化与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指导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基本意识遵循。尽管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建立了运行有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内容,但在细节执行层面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突出表现有二:一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实践课程融合方面,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教育教学组织路径与保障方式;二是在引导学生将学习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悟凝炼为工匠精神方面,缺乏综合化育人载体平台支撑。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必须审时度势丰富和拓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通过打造立足工匠精神等特色化品格培育的辅导员工作室,激发协同育人内生动力,实现立德树人各项工作目标的统筹布局与有效实施,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持续改进与完善。
(三)促进引导学生学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逐渐扩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由于学生来源渠道广、生源层次多元化,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随之大幅提升。当前,高职学生一方面面临知识结构不牢固、学习能力偏低、自律能力欠缺等基础性问题,另一方面面临职业方向目标不明确、学业规划不完整等发展性问题。因此,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与职业精神、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已成为高职院校促进引导学生学业发展的破题之举。辅导员工作室的成立,可以通过互动讨论、个性化辅导等多种形式,持续发挥辅导员团队的智慧与力量,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疑虑进行专业化解决,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学习成效。[4]同时,也可以为不同年级学生提供专项学业规划指导,引导学生领悟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形成性路径,促使学生将工匠精神转化为学习的良性动机。
(四)实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需要
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职能与方向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与时俱进的变化。从“德才兼备”的岗位职责定位到“指导学生思想健康,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拓展,再到《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所明确提出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道路[5],辅导员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影响日渐深入、日益精细。尤其是高职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时代,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与职业教育特色相结合的新路径,开拓创新面向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载体,坚持以实践和创新为导向,立足工作职能的转变,通过精心打造集辅导员工作成效展示、与学生互动沟通、对外协同合作、学业规划指导及就业能力保障于一体的辅导员工作室,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工作,优化配置教育教学资源,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
三、成立背景与工作理念
2019年9月,教育部党组书记陈宝生在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骨干培训班开班仪式的讲话中提出了“三辅三主六导四员”的建设目标。[6]我校紧紧围绕这一高校辅导员工作体系建设要求,结合特色化办学理念,成立了“匠心领航”工作室。“匠心领航”工作室以辅导员九项工作职责为核心,覆盖十大育人体系,旨在为学生树立匠心示范,让工匠精神在他们身上生根发芽,为学生的出彩人生助力。
“匠心领航”工作室成立以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精神为目标,围绕学生成长成才和职业发展需求,充分整合学校、社会、企业资源,通过实施“匠心、匠技、匠辅”计划,引导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进行教学与学生日常管理。“匠心领航”工作室针对我校学生普遍存在的职业素养基础薄弱、实践能力不足、职业发展认知模糊等突出性问题,开展实践实训、企业锻炼、职业规划指导、创新创业培训等专项教育,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精细化、精准化的实习实践平台,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同时,针对学生在学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适应能力弱等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1+X”技能证书考试、专升本学历考试等,营造匠心传承的育人环境,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担当意识,为学生铺垫学习知识、苦练技能、打磨匠心的成长成才之路。
四、实践过程
(一)发挥师辈朋辈作用
“匠心领航”工作室建立旋转门机制,实行导师聘用制,邀请专业教师、企业技术人员等担任导师,对接指导学生,辅导内容涉及专业学习、技能培训、职业生涯指导等方面。同时,“匠心领航”工作室积极发挥朋辈互助作用,由工作室辅导员带领学生党员及团学骨干,对接学生寝室,发挥学长学姐学业经验优势,切实解决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此外,“匠心领航”工作室立足产教融合,邀请企业专家到校授课指导。例如,邀请东风汽车公司“汽车调整大王”王涛为学生讲述“二汽”艰苦创业史,讲述自己从普通工人成为全国劳模的心路历程,以此勉励学生,培育学生的匠心;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王建清为学生讲解劳动精神、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鼓励学生把工匠精神学到心里、用到手上、落到实处;邀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北省首席技能大师、“荆楚工匠”张龙讲述自己在汽车维修岗位二十年的点滴历程,激励学生坚守初心、打磨匠心。
(二)因时因人定位需求
“匠心领航”工作室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学习基础、学习经历,由辅导员牵头组织开展新生学情分析、“非你莫属”模拟求职大赛、学长实习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学校工匠精神培养氛围。除一线辅导员外,“匠心领航”工作室还吸纳具有一定专业水准及素质的专业教师组建专业团队“汽车协会”,指导学生提升技术技能,为学生职业素质能力提升提供保障。同时,“匠心领航”工作室还积极协助学校教研室指导学生参加各级专业竞赛、考取职业技能证书,“以赛促学,以赛凝技”,使学生通过专业竞赛能够真正领会工匠精神的内涵,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线上线下同步结合
“匠心领航”工作室结合十堰汽车产业的雄厚基础,精心挖掘区域“匠心”培育元素,大力组织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东风公司生产车间、十堰市博物馆、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等,使学生切身感悟汽车城的发展史、汽车制造的奋斗史、工匠精神的传承史。“匠心领航”工作室依托微信公众号,抢占网络阵地,积极发挥网络育人作用,定期发布与工匠精神相关的新闻、典型事迹报道、评论文章等,拓展学生线上学习视野与感悟空间。此外,“匠心领航”工作室还立足于不同学科专业背景,分门别类组建微信群,由辅导员、专职学业指导教师、实习实训导师担任管理人员,定期引导学生围绕工匠精神开展主题互动讨论,营造浓厚线上学习氛围。线上与线下活动的同步开展,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渠道。
五、优化完善
尽管“匠心领航”工作室在实践中基本形成了成熟的运行模式、协同服务与管理的宝贵经验,深受广大师生欢迎,但仍然存在教育指导层次不够明显、辅导员团队整体能力有待提升、培养方式过于单一、育人协同程度不够全面等突出性问题。因此,工作室在工作运行过程中,应当着眼于以下四个角度,进一步推动工作室运行机制的优化与完善。
(一)突出教育指导层次
工匠精神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以及学业发展诉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匠心领航”工作室在面向学生开展工匠精神培养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级状况分层次设计教育指导方案,以确保不同年级的学生递进式领会与感悟工匠精神,避免教育引导错位情形的发生。对大一新生,应以引导学生理解工匠精神的基本概念与内涵为侧重点,使他们正确理解学习与工匠精神的关联性,树立自我培育工匠精神的意识;对大二学生,应以激发学生对工匠精神的探索热情为目标,引导他们正确运用工匠精神处理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同时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增强他们的工匠精神实践体验;对大三学生,应以提升他们的职业适应能力为目标,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服务、求职技巧培训、升学讲座等,鼓励他们在学业与职业转化期间养成锲而不舍、厚积薄发的工匠精神,积极主动迎接职业生涯的挑战。
(二)强化辅导员能力与素养培训
“匠心领航”工作室工匠精神培养工作的开展归根结底需要辅导员具体负责实施。因此,建立健全师资力量保障机制,提高辅导员思政教学与实践指导能力是关键。对此,“匠心领航”工作室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注重工作室辅导员基础指导能力的提升,通过专题培训、学术研讨、教学交流等形式,引导新入职辅导员积极主动掌握学生学业与思想发展动向,完善工匠精神培养教育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实现辅导能力的整体性提升。第二,实施辅导员素养拓展工程,支持辅导员定期参加培训、研修锻炼,培养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及专业化辅导能力,力求实现岗位能力与学生发展诉求的有效结合,更为精准地面向学生开展工匠精神培养工作。第三,拓展师资建设途径,积极与区域总工会、专家协会、心理学会等部门进行沟通联络与合作,从中择优选取人才聘请为工作室特约指导教师,使他们能够深入参与工匠精神培养课程设计、主题活动统筹部署、辅导员日常培训等工作,增强工作室的业务运行能力。
(三)灵活运用第二课堂
要想将工匠精神充分融入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除了需要有效地将其所蕴含价值展示于课堂与实践教学中,还应充分运用与工匠精神相关的真实性、现实性资源,大力开展实践活动,打造形式多样、渗透力强与感染力显著的“匠心领航”第二课堂。为此,“匠心领航”工作室可以开展两方面工作。一方面,辅导员可以深入调查并掌握本地区与工匠精神相关的典型人物事迹,主动与模范人物建立良好互动关系,邀请工匠精神模范人物担任特邀辅导员,定期与学生互动交流。在组织互动交流之前,辅导员需要与模范典型人物共同做好专题讲座备案,尽可能地采用现场参观与实地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场景化感受与学习体验。另一方面,辅导员还可以通过设立调查研究课题、组织学习小组等形式,支持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深入家乡的知名企业进行工匠精神专项调查、搜集家乡工匠精神典范等。这样的体验式学习与研究,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围绕工匠精神开展自主学习探索,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深度领悟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与外延。
(四)强化培养过程科学化管理
实现工匠精神培育与辅导员工作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强、组织程序严密、培育过程动态变化的工作。因此,“匠心领航”工作室必须在强化工匠精神培育科学化管理的同时,逐步构建以工匠精神为载体的协同育人机制。首先,“匠心领航”工作室应以合理化、规范化运用工匠精神资源为目标,构建与学生专业相适应的心理辅导课程体系、课外实践活动管理体系及工作评价考核体系等,确保以工匠精神为基础的各项工作在科学、有序的教育教学框架下运行。其次,“匠心领航”工作室应立足本地区产教融合现状,依托我校重点合作企业,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广泛的定岗实习与实训机会,使学生通过岗位锻炼更为真切地体验工匠精神实质。最后,“匠心领航”工作室应积极与社会媒体合作,宣传和报道我校学生蕴含工匠精神的行为与典范,增强校园同辈群体对工匠精神的认同。
六、结语
以“匠心领航”工作室为切入点,推动工匠精神在学生群体中传播与形成,不仅是我校优化完善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举措,而且是促进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展望未来,“匠心领航”工作室应秉持“传承发展,协同育人”理念,持续推进工匠精神与辅导员教育工作体系的深度融合,支持鼓励广大辅导员积极主动探索教育教学工作的新方法、新内容、新路径,力争在崭新的工作框架下培育出更多、更优秀的行业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