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六经病“欲解时”应用乌梅丸验案举隅

2024-06-11李昕玥张斌霞常光灿李嘉慧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003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中医医院常州3004

江西中医药 2024年4期
关键词:原方厥阴乌梅

★ 李昕玥 张斌霞 常光灿 李嘉慧(.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 003;.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中医医院 常州 3004)

乌梅丸首见于《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和《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书中记载:“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乌梅丸主之。”[1]“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痢。”[2]乌梅丸被认为是治疗蛔厥的良方,至今各版本《方剂学》教材仍将其列为驱虫剂首方,这大大限制了该方的临床应用范畴,况因目前临床上蛔厥少见,乌梅丸这张经方鲜少使用。笔者导师张斌霞师从顾植山教授,深受顾植山教授启发和指导,在临床上基于“厥阴病欲解时为相关时”的理论运用乌梅丸屡见卓效,总结如下。

1 病案举隅

1.1 三叉神经痛案

患者史某,男,1954(甲午)年生,2021年8月28日初诊。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面颊部放射样疼痛,诊断为三叉神经痛,中西医治疗无效,近半年加重,现服普瑞巴林75 mg、奥卡西平0.15 g、加巴喷丁0.3 g,每日各1粒,疼痛未得控制,每晚夜间2—3时必发病,疼痛常持续到天亮方缓解,发作时呈电击样剧痛,牙关咬紧,且白日里左面颊从耳前至下颌不可触碰,动作稍大及任何外力甚轻如毛发之刺激均可诱发疼痛,从卧位起身须非常小心,口苦,需含水漱口但不欲饮,稍动则汗出,大便正常,夜尿1次,色黄,舌淡苔薄黄腻,脉左沉右弦。处方:醋乌梅30 g,黄连6 g后下,黑顺片5 g,花椒3 g炒润,细辛3 g,黄柏5 g,干姜3 g,桂枝10 g,人参10 g,当归10 g,熟地黄10 g,生地黄10 g,黄芩10 g,黄芪10 g。7剂,水煎服。2021年9月2日二诊:患者诉服药当晚即未发疼痛,一觉睡至凌晨4时,白天亦无发作,张口吃饭,面部揉搓按压均未引起发作,可随意躺卧起身,原怠惰无力感消失,现精神振作,精力充沛,仅偶有轻微发作,大便正常,晨小便黄,稍动微汗出。舌淡苔薄黄微腻,脉左小滑右沉。上方续服7剂。随访近1个月,未见发作,仅左侧牙关处拘紧感。

按:患者初诊以左侧面颊部放射样疼痛为主诉,就诊之前已经过全国知名西医院及诸多中医治疗,均未获效,今年加重,每日痛不堪言,导师之前并无三叉神经痛的诊治经验,但这些症状多在夜间2—3时即丑时加重,与厥阴病发病时间相吻合,根据“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的特点,运用乌梅丸治疗,患者白昼汗出,动辄尤甚,加用当归六黄汤滋阴泻火止汗,服第1剂汤药后患者症状在丑时发作即消失,且白天症状明显减轻,汗出减少。二诊患者左侧面颊疼痛明显好转,汗出亦减少,继予原方巩固治疗。

1.2 严重胸背胀闷案

患者何某,女,1980(庚申)年生,2021年7月1日初诊。十几年前因坐过山车受惊吓后出现胸闷、胸部拘急感,后渐冬春季节半夜背部胀,每于夜间1—2时背部酸胀甚致醒,初服舒肝颗粒可缓解。原每年冬春季节多发,夏季不发,今年夏季亦发作,自服舒肝颗粒未效而来诊。发作时背酸胀伴胸及胃脘部闷胀、嗳气、大便秘结、舌淡苔薄白隐紫、脉弦。心电图、胸部CT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予乌梅丸治疗,处方:醋乌梅30 g,黄连6 g后下,黑顺片5 g,花椒3 g炒润,细辛3 g,黄柏5 g,干姜3 g,桂枝10 g,人参10 g,当归10 g。7剂,水煎服。2021年8月11日二诊:诉服上方1剂后症状消失,后一直未发,立秋日又发,但程度较前轻,夜寐转佳,舌淡苔薄白、舌尖微红,脉弱。续服原方7剂,后电话随访,诉一直未发。

按:患者以背部酸胀伴胸及胃脘部闷胀为主诉,每于丑时症状加重,病因受惊吓而起,惊则气乱,机体气机阻滞,升降失常,而发为胸及胃脘部闷胀,原予舒肝颗粒舒肝理气、调畅气机可获效,综上遂辨病为厥阴病,予乌梅丸原方治疗。服用1剂后症状即消失,但患者未连续服药巩固疗效,立秋日再于夜间1—2时小发,遂予以上方继服,获效未再发。

1.3 胃痛失眠案

患者蒙某,男,1978(戊午)年生,2021年5月25日初诊。夜寐不佳月余,每于夜间1—3时醒来,伴胃痛、胸闷不适、口苦、口干不显、大便时干时稀、舌淡苔薄白、舌尖红、脉弦。胃镜、肝功能正常。予乌梅丸原方(方药及煎服方法同前案)治疗。2021年6月2日二诊:患者诉服用1剂后即见效,1周来夜间睡眠明显改善,胃痛伴胸闷好转,大便正常,舌淡苔薄白,脉细弦。效不更方,予乌梅丸继服7剂。2021年6月10日三诊:患者睡眠改至4点多即早醒,随症更方,亦获佳效。

按:患者以夜间1—3时易醒伴胃痛胸闷为主诉,笔者导师之前已用乌梅丸治疗睡眠不连续,丑时醒来的失眠患者多例显效。此次仍考虑是阳不入阴,阴阳不相顺接而发为此病,有口苦、大便干稀不调等上热下寒的厥阴病象,且在厥阴病时间段发作,遂选用乌梅丸原方调燮阴阳。当日服药后即效,二诊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予上方继服巩固疗效。三诊时患者夜间醒来时间后移,进入少阳时间段,表明此时患者疾病已由厥阴转入少阳,此为阴出于阳,是疾病向愈的标志,再根据“欲解时”理论调方亦显效。

2 分析与体会

关于六经病“欲解时”《伤寒论》中记载:“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诸多医家的诠释都围绕“欲解”,或阐发其所主时辰,或释其所解之因,该理论被严重忽视并未对临床实践有直接指导意义。而顾植山教授对六经病“欲解时”有独到的见解,他将“欲解时”解释为“相关时”,是运气学说中“天人相应”理论与疾病之间的一种时间相关性[3]。六经的欲解时与十二时辰的匹配是以《黄帝内经》中“天人相应”和昼夜阴阳消长理论为依据。《素问·阴阳离合论》曰:“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4]11-12顾植山教授认为三阴三阳各有其开阖枢,他们是有序的动态时空变化,而六经病“欲解时”正是基于这一概念,是对人体气化状态的表述[5]。既可以“欲解”而解,也可以“欲解”而不解,或在“欲解时”节点出现一些病症,“欲解时”是判定分辨“六经”的时间节点,《伤寒论》中讲究“病脉证并治”,即辨病、辨脉、辨证相结合。辨病即辨三阴三阳,而辨“欲解时”是张仲景辨三阴三阳的一个重要特色[6],其本质是通过“欲解时”这一时间节点来判定疾病的六经归属,由于辨“欲解时”只是《伤寒论》中辨六经病的方法之一,所以临床运用时还需结合脉、证这些疾病所表现出来的“象”态整体分析,从而正确指导临床应用经方。而关于厥阴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4]151太阴、少阴两阴交尽谓之厥,厥为阴之至极,即为阳之所生。两阴交尽,若阴阳之气不相交接,则阳气不出,疾病缠绵难愈或逆传少阴转为重症;若阴极阳复,阴尽而阳生,病邪传入少阳,由阴出阳,则疾病向愈。此时顺应时间节点,选用厥阴主方乌梅丸来治疗,顺势帮助患者调理阴阳,使阴阳顺接,助推气化由阴出阳,促进疾病向愈,故厥阴病“欲解时”在临床上运用机会最多。另外,六经病“欲解时”时辰的划分并非均等,三阳病“欲解时”每经占3个时辰而不重叠,这是《伤寒论》《内经》以及开阖枢运动重阳思想的体现,除去三阳经所占时辰,剩下的三阴经占5个时辰,所以就出现了两两重叠。顾植山教授认为每经“欲解时”的首个时辰更为重要[3],临床实践验证,确实如此。所以厥阴病“欲解时”最主要的相关时即是丑时(凌晨1—3时)。凡在丑时症状出现或加重者,多考虑属厥阴病,从厥阴论治。

关于乌梅丸,诸多医家有不同的看法。乌梅丸由乌梅、细辛、干姜、附子、桂枝、蜀椒、黄连、黄柏、人参、当归10味药组成。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中批注曰:“肺主气,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乌梅之酸,以收肺气;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人参之甘,以缓脾气;寒淫于内,以辛润之,以苦坚之,当归、桂、椒、细辛之辛,以润内寒;寒淫所胜,平以辛热,姜、附之辛热,以胜寒;蛔得甘则动,得苦则安,黄连、黄柏之苦,以安蛔。”[7]本方酸甘辛苦并投、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正是基于机体寒热错杂、阴阳不相顺接而设的方剂,为厥阴病主方[6]。柯琴认为:“仲景此方,本为厥阴诸证之法。叔和编于吐蛔条下,令人不知有厥阴之主方。观其用药,与诸症符合,岂只吐蛔一症耶……厥利发热诸证,诸条不立方治,当知治法不出此方矣。”[8]陈修园在《金匮要略浅注》中写到:“肝病治法,悉备于乌梅丸之中也。”“味备酸甘焦苦,性兼调补助益,统厥阴体用而并治之。”他们均认为乌梅丸是厥阴病的主方。在不知“欲解时”可判定疾病三阴三阳的归属时,乌梅丸在临床极少应用。顾植山教授对六经病“欲解时”的创新解读,使我们对厥阴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激活了千古名方乌梅丸。笔者导师遵循顾植山教授的思想,临证时多用《伤寒论》原方,尊重原方的用药、用量,临床效果显著。

3 小结

上述病案虽为不同疾病,但患者均是在“厥阴病欲解时”即“从丑至卯上” 时间段内症状发生或加重,并伴有寒热错杂的“象”态,笔者老师在临床实践中根据顾植山六经病“欲解时”理解为“相关时”的理论,推知为厥阴之病而从厥阴着手均获奇效,扩大了乌梅丸的主治范围。“欲解时”即是临床治疗疾病的机遇时,灵活运用“欲解时”理论,既可执简驭繁,又可达“四两拨千斤”之效,值得中医工作者深入探索和进一步实践。

猜你喜欢

原方厥阴乌梅
八种“地黄丸”各有特长
“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奥谚解
Efficacy of Wumei Baijiang prescription (乌梅败酱方) on regulatory T cells/ helper T cells Immune balance in mice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彭涛妙用乌梅丸加减验案
从“欲解时”论乌梅丸治厥阴病
浅论厥阴病之实质❋
图片赏析
解读厥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望梅止渴话乌梅
银翘散“因地制宜”名家临证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