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灸治疗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规律研究
2024-06-11邓桂花李琳慧杨梦荣程翠章海凤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330006
★ 邓桂花 李琳慧 杨梦荣 程翠 章海凤,(.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临床表现为可变气道狭窄(喘息、呼吸困难)和咳嗽,长期哮喘易导致气道重塑并难以治愈[1]。据估计,全球有2.35亿人患有BA,超过50%的患者未得到良好控制,目前支气管哮喘患病率仍在上升[1-2]。哮喘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较为公认的说法包括遗传性、慢性气道炎症、气道神经调节以及变态反应学说[3]。治疗上,西医以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茶碱类药物等对症治疗为主,然而长时间服用易导致激素抵抗、骨质疏松、代谢紊乱、免疫力低下或产生耐药性等诸多不良反应[4-6]。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是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施以中药内治法或针刺、艾灸、推拿、穴位贴敷等外治法,在维持远期疗效、缓解伴发症状以及减少毒副作用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7]。近年,支气管哮喘被证实为热敏灸优势病种之一[8],本文就近10年热敏灸治疗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规律做如下综述。
1 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的腧穴热敏现象及分布规律
《灵枢·经筋》载“以痛为输”,这是较早的关于取穴的理论[9]。《黄帝内经》载:“有诸于内,必形于外。”说明脏腑出现疾病时,在体外必然有相应“反应点”,古人在施治选穴时也是以“验之”定位[10]。随着现代医者对穴位本态的深入研究,认为“反应点”是病变内脏通过神经源性牵涉反应诱发体表对应部位产生感觉异变,并在相应神经节段的组织形态、物理特性等方面产生病理性改变,而这种现象即穴位“敏化”现象[11]。
腧穴热敏化是诸多敏化现象中的一种,热敏腧穴具有易激发热敏灸灸性感传的特性,可产生“小刺激大反应”的临床效应[12]。“疾病的体表反应点为最佳治疗点”“不同表现形式的反应点相对特异的适宜刺激方式不同”为针灸学普遍规律,故热敏腧穴是灸疗最佳选穴[13]。陈日新等[14]通过大量临床研究,总结出大椎、至阳、命门、肺俞、神阙等腧穴是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热敏腧穴高发区,并且发现肺俞穴的热敏现象可通过红外热成像仪呈现,为临床深入研究热敏腧穴的客观特征作出了巨大贡献[15]。部分学者认为,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热敏腧穴激发率高,主要出现在肩背、上臂、头项等部位,大部分热敏腧穴位于传统腧穴上,但同一个体左右两侧的热敏腧穴不完全对称;分布频次较高的经络为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和手太阴肺经,分布的高频神经节段在C3、C4、Th2、Th3、L1水平[16-19]。由此可知,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热敏腧穴的分布具有普遍性且集中在腧穴区域。
2 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灸感与灸效关系的临床研究
《三国志》在描述一代名医华佗行针治病时说:“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这是古人对经气感传与针刺疗效关系的生动描述。上世纪80年代,周楣声教授[20]发现艾灸阳性感传出现率与疾病状态最相关,病情愈重愈急,与疾病相关的热敏腧穴愈多;疾病好转,感传现象也会随之减弱或消失。他还发现灸感可传至体表四肢,也可深入胸腔脏器,感传区域内温度和痛阈值将随之升高,由此肯定了灸感与疗效的紧密联系。陈日新等[21]经过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总结出“灸之要,气至而有效”的新概念,认为激发热敏灸感是提高艾灸疗效的前提。
现代研究表明,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艾灸疗效与灸感感传程度密切相关,当灸感出现时,不适症状会随之明显缓解,灸感停留时间的延长也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但灸感产生的快慢与艾灸的次数和BA患者体质的寒热属性有关[22-23]。有研究发现,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热敏灸感多为混合型,六大类灸感中出现频次最多的为扩热、传热,其次为透热和非热感觉(酸、麻、重、胀、痛、痒)[17]。施灸时,灸感可从躯干传热到手足指尖,从背部透至心脏,合谷、曲池、太渊、手足指尖可出现非热觉,女性可能比男性更容易出现传热,且感传快、范围广。此外,同一个患者左右两侧的热敏灸感可能不同,杞锦政[19]发现,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两侧热敏灸感相接近的患者仅占37.4%,左侧明显的占41.9%,右侧感觉较强者占20.7%。柯斌霞[24]以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认为此期患儿灸感强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灸感激发时间呈负相关,故热敏灸感是影响灸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3 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灸量与灸效关系的临床研究
《黄帝内经》云:“灸不三分,是谓徒冤。”此乃灸量与灸效关系的最早记载。《外台秘要》曰:“凡灸有生熟,候人盛衰及老小也,衰老者少灸,盛壮者多灸。”说明古代医家施灸时非常注重结合患者体质及病情辨证施以适宜的热敏灸量以提高临床疗效。《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曰:“凡灸诸病,必火足气道,始能求愈。”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方》载:“治肾风虚寒,灸肾俞百壮。”《千金翼方》云:“鼓胀,灸中封二百壮。”经文中“百壮”虽与现代“百壮”概念有所不同,但仍是在强调充足的灸量在临床治疗疾病时的重要性。陈日新教授[25]认为,艾灸时间是决定灸量的主要因素,消敏态的灸量是机体表达出来的需求灸量,饱和的热敏灸量疗效最佳。
徐晖等[26]观察热敏灸与温和灸对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影响,施术者在热敏灸组患者背俞穴区及其半径2 cm范围内探查热敏腧穴,灸至热敏灸感消失(15~100 min),温和灸组在双侧肺俞穴区施灸,时间约40 min,发现热敏灸组疗效优于温和灸组(P<0.05)。夏晓健等[27]做了类似的研究,研究者在热敏灸组患者的肺俞穴和膈俞穴之间的区域探查热敏腧穴,选择热敏现象最明显的腧穴施灸至热敏灸感消失(30~90 min),温和灸组在肺俞、脾俞、肾俞、大椎、关元穴区灸至潮红,也证明充足的热敏灸量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P<0.05)。左土佩[17]研究发现,同一患者的热敏灸位和灸感可能随着灸量的变化发生改变,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热敏腧穴达到消敏化状态所需的灸量重复性较传统艾灸小,故临床上因人、因病、因穴而异施灸是热敏灸疗效明显优于传统艾灸疗效的关键所在,也是施行和推广热敏灸技术的重点和难点。
4 讨论与展望
自2006年陈日新教授提出“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以及国际对针灸疗效产生质疑以来,“穴位敏化”的相关研究成为国际研究热点[28-30]。追溯学术界对腧穴状态的研究历程,《素问·举痛论》载:“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表明穴位的状态会随着疾病的变化而变化。经过20余年的临床研究,康明非教授等[31]提出了“反应点”的概念,认为腧穴在病理状态下的表现是个体化、动态的、激发态的腧穴;朱兵教授[10]按腧穴“开/合”功能将腧穴分为“静息态”“激活态”2种状态,认为其位置、大小、面积以及局部生物活性物质是动态改变的。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敏化腧穴的分布与疾病、脏腑组织、经络等相关,患病机体可能在相应穴区出现瘀斑、丘疹、脱屑、凹陷、索状硬结等改变,并且穴位敏化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病证的虚实,当病证为实证,穴位处常出现偏阳性的改变(硬结、隆起、压痛、紧张等);当病证为虚证时,穴位处常出现偏阴性的改变(凹陷、酸痛、软弱、发汗、迟缓等)[32-33]。随着疾病的好转,体表的敏化现象会减弱直至消失,穴位随之从“激活态”转为“静息态”[34-35]。除了诊断功能,敏化腧穴还具有优于传统腧穴的治疗作用[36]。吴巧凤等[37]提出“腧穴功能状态-刺灸法-靶器官响应”三位一体的观点,认为临床应根据不同敏化形式的腧穴选择不同的刺激方式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这对充分发挥腧穴的功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提高针灸临床服务水平也将大有裨益。
根据近年的文献统计,热敏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在临床上的使用频率仅次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面瘫[38]。现为减轻医院的诊疗压力,扩大热敏灸疗法的普及率和可及性,提升居民健康意识,已有学者在社区开展热敏灸的研究[39-41],但是对于不同疾病,社区居民甚至医务工作者对疾病的热敏化规律认识仍较为局限,以致大大降低了热敏灸的临床疗效。故本文对临床工作者以及热敏灸适应症患者在热敏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应用中有一定指导意义。今后应加强对社区居民在热敏灸施术部位、激发灸感手法、施灸量以及引导患者体会热敏灸感等方面进行规范化指导,以提高社区医疗质量,这也将有利于热敏灸向全国乃至向全球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