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美术通识教育功能定位及改革路径探析

2024-06-10燕宏

大观 2024年3期
关键词:功能定位教学改革

摘 要:美术通识教育是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美术通识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四重功能,并分析当下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在此基础上从课程体系构建、项目化推进创新实践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三个方面探析美术通识教育的改革路径。

关键词:美术通识教育;功能定位;教学改革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厅2019年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一体化实践平台”(甘教高[2019]7号)研究成果。

通识教育在我國高校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和教育教学实践,已经在各级各类高校中获得较广泛的认同,尤其在本科教育中进行了多种途径的改革,在部分高校取得了显著效果。美术通识教育是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从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当下美术通识教育的功能定位,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并探析如何通过多层面的教育改革来推进切实可行的教学实践[1]。

一、美术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改革和

人才培养中的四重功能

(一)培养审美能力、提升人文素质是美术通识教育的首要育人目标

时代的需要总是决定着高等教育的育人路径和走向,当下我国社会主义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高校的任务不仅是培养能胜任岗位的具有工具意义的员工,还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公民。这就需要重新反思我国20世纪提出的素质教育理念,这一理念最接近通识教育的本真含义。就美术通识教育的育人目标而言,审美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维度。

高校担负着培养一代人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的重要使命。美术通识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引导大学生走近艺术作品,在精神层面深入沉浸在意蕴丰厚的审美世界,培养较高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如果大多数高校都推进了高质量的美术通识教育,无疑会在高等教育这一层面促进年轻一代审美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审美素养在人才成长和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巨大作用

当下创新精神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在全国高校普遍展开,今后的任务是在深层次上探索,形成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长远发展方略。美术通识教育看似与创新能力培养相去甚远,但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实际上审美能力、人文素养是形成创新能力的精神底蕴和土壤。因此,在今后的高等教育改革中,提升工科、理科等所有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推进一系列通识教育,包括美术通识教育,是探索通过全人教育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方向之一。

(三)美术通识教育有利于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身心成长

目前,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更是成为高等教育极为重视的一个方面。

美术通识教育是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和艺术中的美、热爱人生的一条重要通道,让学生走进并深切地感受人类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审美创造,可以使其精神天地变得宽阔、高远,并能正确看待眼前的困境。培养大学生以审美的眼光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热爱美、欣赏美,沉浸在审美世界中,坚信阴雨过后终将会有阳光和美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审美教育是重要的方式之一。美术通识教育不是单纯传授技能和知识的教育,而是走向心灵、照进精神的教育,因此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力量将是长久而弥远的。

(四)美术通识教育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已经得到高校师生和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当今高等教育的使命之一[2]。高校汇聚着文化研究人才,肩负着建设文化类相关学科专业、培养文化传承人才的任务。文化传承固然需要培养专门的文化人才,但是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构建是全民的事业,所以在高等教育中推进包括美术通识教育在内的文化传承类通识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美术通识教育就是要引领大学生感受和欣赏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的美术精品,理解和感悟其中的人生况味、家国情怀和文化意蕴,陶冶情操品格,从而培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和责任感[3]。

美术通识教育的目的并非着眼于培育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业余爱好,而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大学生走向社会后,如果能胸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就会在言行中、在公共事业方面表现出公民的文化素养,在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地方文化建设和发展中以多种方式参与其中,展现自己的担当和力量。而文化自信就是通过一个个的个体精神来形成合力和凝聚力,形成民族精神中丰厚的文化底蕴。

二、当下高校美术通识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难题

(一)因师资力量的制约而难以建成高质量、有特色的美术通识教育课程

与专业类课程不同,通识类课程一向容易流于边缘和弱势,其地位取决于实际教学质量和特色,而质量和特色的重要保证力量就是师资[4]。跟所有通识类课程一样,美术通识教育的师资面临着队伍零散、教研教改薄弱、名师少的局面。学生只是在课上泛泛地了解一些别的学科的基本常识,并未达到真正的通识教育的目的[5]。

在一些高校的美术通识教育课程中,学生仅仅从知识的层面了解了一些美术方面的常识,并没有在精神上经历深度的审美情感体验和灵魂的艺术洗礼,导致这类课程被学生和校方管理者轻视。课程质量影响课程地位,课程地位又反过来制约教研教改。因此教师对投入这类课程的热情不高,不愿意参与这类课程的教研教改,进而造成了长久的课程质量低下、教学停滞不前的状况,也难以出名师。由于没有名师和优师的引领,通识课程往往处于自发的低水平教学状态,难以建成质量高、特色明显的高水平课程。

(二)美术通识教育在育人体系中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

美术通识教育本应在以全人教育为理念的育人体系中居于基础性的重要地位,但实际情况是,除少数“双一流”高校以书院等形式形成了有质量有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外,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校均没有形成有优势、有成效的通识教育体系,就美术通识教育而言,其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并没有取得应有的地位和成效[6]。

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对人的创造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一点在理念上已得到绝大多数高校学者和管理者的认同,但是在实践层面,却尚未有力地推进艺术素养类通识教育的教研教改,因此现在面临教育理念已经到位,但是教学实践刚刚起步、实践水平依然滞后的问题。

三、美术通识教育的改革路径探析

(一)美术通识教育的三维度课程体系构建

美术通识教育不能止步于走马观花和浅尝辄止,而是应该以提升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为目标,以多维度、有特色的课程群形成可供学生多元选择的高质量的课程体系。

第一个维度是深度鉴赏类课程群构建,引导学生对中西方各类型美术精品从风格特征、艺术含蕴及反映的时代精神等多方位深层次地鉴赏和理解,培养较高的审美感悟能力和艺术品位[7]。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蕴深厚的精品,如风格各异的中国画,要使学生能结合创作者的人生经历、个性精神、艺术追求等多个方面进行理解,形成自己的鉴赏视角、观点和审美眼光。

第二个维度是艺术实践类课程构建,通过动手参与、尝试初步的艺术创造,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艺术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比如,陶艺类课程、雕塑类课程、工艺品设计制作类课程、剪纸和香包等民间艺术品制作类课程等等,这类课程的重中之重在于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尝试和制作,其并不仅仅在于结果,更注重过程中的艺术发现及艺术思维能力和初步的审美创造力的培育。

第三个维度是时代最前沿艺术类型的探索和发现,主要是引导学生走近当今时代最具有前沿探索性的艺术类型,如人工智能美术设计、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审美元素融合和创新、与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的美术创作、基于虚拟现实的审美体验等。这一维度主要使学生能深刻认识到审美也是随着时代变迁的,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审美追求和创新,科学技术和手段的迅猛发展将会使未来的艺术创造朝着更多元、更个性化、更具有时代感的方向不断拓展。

(二)项目化推进美术通识教育的创新实践

以项目化的形式将美术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凝炼为具体的成果,经过深化后按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各种类型的实践类项目等形式予以进一步的培育。目前全国各地高校每年都涌现出许多艺术类的创新创业项目,包括产品包装、日用品设计、玩具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民间艺术风格的工艺品设计等等[8]。部分从美术通识教育实践类课程中走出的创新类项目成为最有特色的项目类型之一,部分设计被企业看中,从而走向市场,极大地激励了大学生的艺术创作兴趣和个性化审美创造的动力。

新科技和新型材料日新月异,日常生活审美化极大地扩展了人们的审美需求,推动了多元化的审美潮流和走向。以项目化的形式鼓励大学生尝试和探索艺术创作,是将美术通识教育的成果推广到校外、扩大影响力的通道,也是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多元化成才的有效途徑[9]。

(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课堂外的美术通识教育

当代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断走向更高的层次、形成更博大的内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时代召唤下,高校作为文化研究和传承的重要推进者,其自身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正在日益彰显。部分高校已经将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建筑、雕塑、室内装饰风格等都形成具备自身特色的风景,成为课堂之外的美术通识教育。实际上,校园环境氛围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

全国各地高校通过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以在校内举办当地名家美术展、摄影展、民间美术博览等多种形式,使高水平、有特色的美术作品集中展现在校园,使大学生融入异彩纷呈的审美世界。有的高校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将民间艺术传人请进校园,组织大学生团队近距离学习、参与制作,一部分美术类工艺产品已经通过众创空间培育成熟后走向市场、走向大众,以崭新的形式展现了地方传统文化的色彩和魅力[10]。

四、结语

蔡元培说:“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目前,全国高校通识教育探索和改革正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逐步展开,高质量、有特色的美术通识教育必将在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涵养人格、厚植精神底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1]。

参考文献:

[1]范银花,张梦甜.视觉素养视野下关于高校美术通识课程设置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9(21):142-143.

[2]王秀花,吴鹏.试论高等院校通识教育中文化自信的构建:以山东科技大学通识课《中国传统文化》为例[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6):32-36.

[3]李秋丽.高职院校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探索[J].文学教育(上),2020(2):133-135.

[4]杨雨霏.浅谈高校美术通识课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9(14):130-131.

[5]李晓波.高校通识教育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76-89.

[6]谢健.“大学+书院”共生视域下的通识教育研究: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例[J].甘肃教育研究,2021(6):34-37.

[7]郑杰.师范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山西省师范院校为例[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9.

[8]邵嘉慧.河南民间美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17):43-45.

[9]李景国.新时代大学生多元化就业选择原因分析及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10):139-142.

[10]林迎熹.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初探: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视角[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147-151.

[11]柏媛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统文化底蕴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9.

作者简介:

燕宏,兰州博文科技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高校艺术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功能定位教学改革
浅谈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与制度完善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京津冀功能定位暨河北布局
中小学图书馆的功能定位
城市地下车行道路功能定位及其适用范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