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超声与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腕管综合征诊治中的应用

2024-06-10叶新燕陈德松刘剑飞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4期
关键词:卡压腕管腕部

叶新燕,陈德松,刘剑飞

(1.台州章氏骨伤医院特检科,浙江 台州 318050;2.上海华山医院手外科,上海 200040;3.台州章氏骨伤医院手足外科,浙江 台州 318050)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一种常见的手部感觉、功能异常的疾病,表现为桡侧三指半麻木、疼痛、无力,常夜间麻醒,影响睡眠,严重者造成大鱼际肌萎缩,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神经电生理检查一直被认为是诊断神经病变的“金标准”,该检查方式是通过神经电生理信号传导变化出现的各种参数,综合分析评估后得到诊断结果。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客观判断腕管内神经损伤的程度,还可以排除其他神经病变,如: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神经根病变、下干型胸廓出口综合征(thoracic outlet syndrome,TOS)等。但在早期病变时,因神经功能相互代偿的原因,神经电生理检查无法发现不正常的变化,可能会发生漏诊、误诊[1],也不能显示正中神经及周围组织结构,无法确定病因,同时它有创、耗时,甚至有患者不愿意做神经电生理检查。近10余年来,随着超声诊断技术不断发展,高频超声检查周围神经病变应用广泛。通过超声检查可观察神经形态,了解正中神经在腕部是否存在压迫。本研究旨在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对正中神经是否受压的诊断作用,结合神经电生理检查来进一步完善临床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台州章氏骨伤医院收治的45例CTS患者资料,其中男12例,女33例;年龄39~55岁,平均(45.13±5.59)岁;双侧8例,单侧37例,共53侧。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桡侧三指半麻木、疼痛、手部肿胀和/或晨僵,严重时可在夜间麻醒及劳累后症状加重,经甩手、活动后症状减轻。

1.2 检查方法

1.2.1 神经电生理检查 使用神经电生理检查仪检查,室温保持在27~30 ℃。神经肌电图检查诊断指标:腕至手正中神经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4.2 ms,拇、示、中三指的感觉动作电位波幅>20.0 mV,DML<2.4 ms,传导速度>40.0 m/s。环指腕部检测感觉动作电位:正中神经与尺神经DML之差<0.4 ms者为正常;4.2 ms<腕至手正中神经DML≤4.5 ms者,拇、示、中三指感觉电位(一指或以上)波幅<20.0 mV或波幅较健侧下降1/2,兼或潜伏期延长>2.4 ms,正中神经与尺神经DML之差≥0.4 ms,为轻度;4.5 ms<腕至手正中神经DML≤5.0 ms者,拇、示、中三指感觉电位波幅均较健侧下降1/2,传导速度<40.0 m/s,为中度;腕至手正中神经DML>5.0 ms者,拇、示、中三指(一个或以上者)感觉动作电位消失,为重度[2-3]。

1.2.2 高频超声检查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频率15 MHz,探头频率7~18 MHz。高频超声检查诊断指标:在保持探头及受检神经垂直的情况下,描迹法测量腕管入口处正中神经最大横截面面积(cross section area,CSA),CSA>0.11 cm2为重要诊断指标,并作双侧比较。测量受压最明显处神经厚度直径与肿胀处神经厚度直径,计算厚度比≤0.81具有参考意义[4],CSA值0.11~<0.15 cm2为轻度,CSA值

叶新燕,陈德松,刘剑飞.高频超声与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腕管综合征诊治中的应用[J].实用骨科杂志,2024,30(4):348-349.

0.15~0.19 cm2为中度,CSA值>0.19 cm2为重度[5]。

2 结 果

高频超声检查与神经电生理检查对45例53侧CTS患者严重程度分型进行一致性分析。神经电生理检查:阴性6侧;阳性47侧,阳性率为88.68%,其中轻度者14侧,中度者22侧,重度者11侧。高频超声检查:阴性2侧;阳性51侧,阳性率为96.23%,其中轻度者21侧,中度者12侧,重度者18侧。

高频超声检查诊断发现引起CTS的各种病因,腕横韧带增厚27侧,腕部损伤骨折6侧,滑膜炎7侧,腱鞘囊肿6侧,神经瘤3侧,脂肪瘤2侧。

3 讨 论

CTS发病率很高,多见于女性,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5倍,是医学史上最早发现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病变,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病变[6]。其与患者腕部数月或长期的劳累、外伤、骨折脱位、炎症、妊娠、基础性疾病如糖尿病等有关,主要症状表现为拇指、示指、中指感觉异常,指端麻木或疼痛,开始为间歇性,逐渐呈持续性、进展性,常在夜间麻醒,甩手减轻,持物无力,一般以示、中指最为明显。屈腕试验(Phalen征)阳性,即患者腕部自然下垂、掌屈、肘关节伸直,持续1 min后引起神经支配区麻木;腕部叩击试验(Tine征)阳性,即叩打患者腕部屈面或腕横韧带时,其桡侧的某个手指出现麻木。高频超声检查:腕部正中神经局部受压变细,受压两端神经肿胀增粗,腕横韧带增厚(滑膜炎、腱鞘积液、腱鞘囊肿等)。神经电生理检查:腕部正中神经运动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感觉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传导速度减慢(一般以感觉神经改变更为明显),严重者运动、感觉波幅均未引出。手术治疗术中可见:受压正中神经局部变扁、变薄,色苍白,严重者神经薄如纸。大部分患者在经过正中神经腕部松解术或切除占位性病灶后,效果显著,症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某些病程时间长且大鱼际肌萎缩或神经瘤患者,症状虽然有所减轻,但是效果不理想,恢复也缓慢。因此,早期诊断治疗十分重要。神经电生理检查通过不同的神经电生理表现,以数据的形式分析诊断出损伤的部位、性质、程度等多种重要信息,一直以来是临床首选的检查方法,也是最早使用的方法,但是神经电生理检查在一些情况下是无法进行检查或检查不够准确的,如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糖尿病患者常常不能耐受电流刺激;也受操作者的经验、容积导电强度等因素影响。高频超声检查能清晰地显示出腕管内神经、肌腱及其大小形态,滑膜是否增厚水肿等相邻组织情况,也能显示出正中神经卡压部位、程度和范围,为临床提供神经受压的长度,同时可能发现肿瘤、尿酸盐结晶、低毒感染等异常原因,还有永存正中动脉、屈指肌腹过长伸入腕管等个体解剖异常情况。

本研究发现在45例53侧CTS中,高频超声检查结果阳性51侧,阳性检出率为96.23%,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阳性47侧,阳性检出率为88.68%。高频超声检查与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有着一定的差异。两者单独使用均有较好的诊断作用,但单一检查均存在一些弊端。高频超声检查有利于神经卡压的诊断和明确神经卡压的范围,同时可了解是否存在双卡或者多卡,以及神经卡压的性质。但在损伤病变程度的分型上,超声检查指标不能完全确定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本研究对比发现,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为轻度与中度者,高频超声检查却发现正中神经的CSA明显增大,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两种方法严重程度的制定标准存在差异相关。而且高频超声检查结果受超声仪器的分辨率及操作者的熟练程度影响。神经电生理检查是诊断金标准,用于确诊与分级,但其是功能性检查,症状出现的早期,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可能存在阴性,需结合超声检查。将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可以得到较高的特异性,明显提高诊断符合率,为术前术后做好充分的准备,以最佳的治疗方案解决更多CTS患者的病痛。另外,患者的病史、症状、体格检查是重要的诊断依据。所以,临床查体、神经电生理、高频超声检查三结合是诊断CTS的最好方法。

猜你喜欢

卡压腕管腕部
卡压式铜合金管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
居家运动——手和腕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手和腕部练习(中级篇)
居家运动——手和腕部练习(高级篇)
超声引导腕管注射类固醇治疗腕管综合征及其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大学生腕管综合征发病危险因素的调查统计及其与电子产品使用的相关性分析
卡压性神经损害的另类发现*
剪切波弹性超声评价神经慢性卡压的弹性变化
关节镜下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的研究进展
掌区小切口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5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