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泰国研究发展报告
2024-06-09袁春生
袁春生
[摘要] 2022年9月区域国别学成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2023年是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开局之年。泰国一直是区域国别学研究的重要国家之一。泰国的王朝政治、民族意识、社会文化、历史记忆、华侨华人以及地缘战略等问题是中外学者的研究重点,相关研究理论成果相对丰硕。这既为新時代背景下的泰国国别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有效回应构建中泰命运共同体的现实需要提供了理论支持。为此,总结梳理2023年中外学者的泰国研究主要的议题与研究动态,把握泰国区域国别学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反思其研究存在不足并进行未来研究展望是必要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泰国;区域国别学;东南亚;国际关系;2023
[中图分类号] D7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2479(2024)03-009-10
泰国是东南亚第二大经济体、君主立宪制国家,也是东盟创始成员国之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亚欧会议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由于泰国在东盟的地位以及极具代表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因此广受国内外学者关注。2023年大选成为泰国政治的分水岭、新冠疫情后经济复苏、中泰合作以及泰国在国际关系中的角色等,成为当前泰国研究的前沿热点。中外学者采取以议题为导向的跨领域研究方式,兼顾纵向的历史回顾,横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比较分析,定性与定量交错,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宽时域的研究范式。
一、聚焦泰国大选、政治格局和民主化进程
自2006年以来,泰国的民主政治发展一直面临持续性冲击,从街头暴动到军事政变再到司法干政,尤其是始于2019年大选的政治分化导致的政治格局变革在2023年得到强化,使泰国政党政治、民主进程与威权政治研究成为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并逐渐形成从政治极化、历史成因、意识形态反思、未来趋势预测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的分支方向。
第一,分析2023年泰国大选表现出的政治变化。杨帆认为,2023年大选结局是泰国政治新生代“橙世代”迅速扩张的开启,泰国呈现出纵向的代际冲突格局并对“红黄对垒”的横向格局构成挑战,深刻剖析了“橙世代”远进党的组织派系、政治主张、行为特征和动员机制以及在泰国政治处境等,得出“橙世代”的形成与崛起源于新旧因素碰撞形成的“推拉效应”1。余海秋分析了泰国2023年大选皮塔获胜的深层次原因与背景,提出泰国大选是革新派在变革中求稳以续存和进一步发展壮大,保守派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民意走向在保守中求新,而新生代政治力量为国家制度、规则和观念创新带来蓬勃生机的新观点2。《战略评论》杂志刊发的《2023年大选取得的进步胜利》一文认为泰国大选结果证明公众支持率已经发生了分水岭性的转变,远进党出人意料地获胜,这是自1990年以来自由主义在东南亚地区取得的一次重大的突破;同时,该文作者判断,如果远进党组建政府、皮塔当选总理,未来的几年泰国将经历动荡1,这表明作者对泰国政治研究的深入和高度敏锐性。
第二,分析泰国政党政治格局的变化趋势。周方冶从泰国近20年“红黄对峙”的发展历程分析泰国政治分化趋势,认为泰国政党在2023年大选后形成了极左、中左、泛保守的“橙红蓝鼎立”格局,深刻剖析了政治格局变化的原因,即国家发展道路转型的新分歧、“泰式民主”主流意识形态的空心化和社交媒体引发的政治动员模式创新等,预测泰国政党政治格局正处于“两极分化”与“保革和解”的岔路口,未来发展方向取决于中左势力的促和作用2。学者邓肯·麦卡戈(Duncan McCargo)等人分析泰国南部的帕塔尼马来人在2023年选举格局的变化,发现在选举中该地区的13个国会席位分别由与军政府结盟的政党和马来民族主义政党赢得,这些政党又与为泰党及与军方结盟的政党组成了一个难以置信的联盟,改变了自2005年选举以来选民没有选出任何与前总理他信有明显关联的政党国会议员的局面3,可见,泰国南部的政治格局正在悄然改变,即由对抗逐渐转向联合。
第三,分析新生代政治力量与民主抗议活动对泰国民主进程的影响。国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对2020—2022年的泰国反政府抗议活动进行解读。查塔特·苏帕查拉赛(Chyatat Supachalasai)等认为泰国的青年自由运动是一股重要的政治经济力量,该运动的政治议程寻求的是一种更少压迫和更平等的资本主义,呼吁通过国家福利、全民基本收入、收入再分配等措施改革现有资本主义,促进社会转型和新的经济实践4。埃里卡·切诺维斯(Erica Chenoweth)等人运用两极分化框架考察泰国2020年非暴力抵抗运动中的禁忌话题——君主制,以及政府动员保皇派联合起来反运动的条件和缘由,提出重新思考分裂社会中战略框架与非暴力抵抗运动之间的关系5。爱德华多·西亚尼(Edoardo Siani)通过田野调查分别与亲保守政权和亲民主阵营的占卜者及其客户(包括杰出的年轻活动家)访谈,发现对于泰国政治长期存在的占卜这一现象,青年抗议者既谴责又使用的矛盾心理6。莫托克·克斯米瓦塔纳(Motoki Luxmiwattana)通过分析2006—2014年的泰国民粹主义与保守运动,指出泰国公众尤其是曼谷城市中产阶级本质上是保守派,但他们对抗议活动的支持态度不一致,并认为保守运动在参杂民粹主义时应获得公众支持,而不是当这些运动恢复到更传统的独裁动员策略时才获得公众支持。这表明泰国保守主义可能存在另一种趋势,暂称为民粹保守主义7。维丘塔·蒂拉塔纳博迪(Wichuta Teeratanabodee)指出,泰国2020—2021年的民主运动除了被普遍描述为“反君主制青年运动”,还汇集女权主义、贫困和教育改革以及共同的政治诉求,通过对抗议者的结构性方法研究表明该抗议活动是独特的,与以前的抗议活动相比是新发展8。苏瓦迪·安娜(Anna Suwardi)等人认为,2004年的暴力冲突成为催化女性公民社会组织崛起的关键,使妇女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运动,妇女公民社会组织逐渐从非正式向正式的制度变迁9。
二、泰国国别研究的多元化多领域研究视角
近年来,泰国研究逐步走向细化,学者们重点关注泰国经济、能源、文化、民族文化发展等内容。学术界针对泰国具体问题开展的多元化多领域研究,是区域国别研究深入发展的有益探索。
第一,泰国经济发展关涉的投资、经济政策、数字经济和对外贸易等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投资被经济学家认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陈思洁等人从地理、经济、制度和文化四维距离对泰国2009—2019年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进行分析,指出对泰国的OFDI区位选择上,地理距离显著抑制,经济距离作用积极,文化距离影响甚微,建议泰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对外投资决策中应弱化地理距离对OFDI的阻滞作用,提高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政治稳定性1。经济复苏和泰国总理赛塔推行的“经济疗法”广受关注。闫磊详细介绍了泰国总理赛塔的经济刺激政策以及泰国业内人士对该政策的看法2;白元琪通过分析泰国政府实施的多项经济刺激政策、旅游业发展势头以及中泰经济合作等,认为泰国经济呈现积极的发展势头3。为推动经济发展,泰国提出“4.0战略”(简称泰国4.0),并在此框架下推出“东部经济走廊”计划,孙广勇对“东部经济走廊”建设规划和政策作了解读,为中泰深化项目合作提供了借鉴4。吕超群等人从理论上分析了中泰两国的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指出2010—2017年泰国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处于低耦合阶段,但耦合度快速上升5。朱塔希普·琼瓦尼奇(Juthathip Jongwanich)评估了泰国的数字经济政策,认为泰国数字经济的投资相对较低,数字技术在制造业和农业部门的渗透程度不高,高级信息技术工人的比例较小6。塔纳波尔·毛拉农特(Tanapol Maolanont)等评估使用生物循环绿色经济模型开发泰国东部工业基地春武里府的可行性,为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7。纳特纳帕·怀勒德萨克·亚布希塔(Natenapha WailerdsakYabushita)阐述了商业集团是泰国经济进步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对帮助泰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至关重要8。
第二,关于泰国地方治理的有效性、社区参与式治理等方面的分析与案例研究。中国学者对泰国地方治理的关注点集中在宗教信仰、卫生安全、移民劳工社区等方面,目前尚没有开展更前沿的研究。国外学者怀普特·库拉猜(Waishot Kulachai)阐明了泰国的地方治理在公共管理、服务提供和地方代表性方面的演变和关键作用,地方治理的有效性与政治稳定、参与式治理、透明度以及和谐的政府间关系密切相关,指出地方治理面临政治干预、腐败、有限财政自主权、公众参与有限等挑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9。关于社区治理案例研究,戴乔·哈纳姆考(Daycho Khaenamkhaew)等人以泰国洛坤府潘朋区社區领袖参与社区内可持续发展旅游业为案例,指出通过将自给自足经济哲学与现代科学和传统智慧、文化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或社区领袖相结合,可以促进未来可持续旅游活动的发展10。菲波普·索姆维西(Phiphop Somwethee)等人考察了普吉岛社区企业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指出创业能力对创新能力和可持续组织绩效具有稳健的促进作用,创新能力对可持续组织绩效具有正向影响1。埃卡维特·马尼索恩(Ekkawit Maneethorn)等人考察了创新在芭堤雅市政府战略发展中的应用,确定了影响芭堤雅城市战略发展的若干创新因素,包括服务创新、流程创新、产品创新、社会创新、战略创新和哲学创新2。
第三,从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研究泰国区域认同和人类学学科发展。周建新等人通过梳理泰国伊桑人问题的发展脉络,发现伊桑人的区域认同感以及身份政治和区域经济、文化发展诉求不断增强,而且伊桑主义兴起和伊桑人问题的发展变化对泰国国家政治和价值观建设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3。龚浩群以中泰人类学为个案探讨了中国—东南亚人类学界的隔阂与互视,指出泰国学者在泰学研究中的自我中心观,在其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有鲜明的体现,限制了人类学学科发展中通过他者来反观自我的潜力,并受冷战意识形态影响,中泰人类学界的深层隔阂是冷战时期世界知识生产格局的一部分,相互之间知之甚少;中泰人类学界之间的隔阂状态在进入21世纪后开始改变,中泰两国人类学者互相到对方国家开展田野调查,在彼此互视中相互成为知识生产的主体,并加强了人类学学术交流,进一步推动了交互人类学发展4。格雷厄姆·H.达林普尔(Graham H. Dalrymple)等人探讨了泰国宋卡府查纳区穆斯林中马来文化传承的主题以及泰国政府对民族语汇的态度,涉及北大年北部穆斯林的马来文化遗产,还分析了田野调查的民族志资料和穆斯林信息提供者访谈内容,认为所提供的材料揭示查纳区代表泰国半岛泰语和马来语穆斯林社区之间边界争论中的缺陷,并提出穆斯林的语言使用与纬度没有必然联系5。
第四,从民间文学、宗教文化与音乐的视角探讨泰国文化及其跨国流动现象。中国傣族和泰国泰族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刀承华比较分析了傣族文学和泰族文学现象, 发现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和民间文学内核及载体具有很强的传承性,文学作品的译入、借鉴取决于译入、借鉴者的文化心理需求以及所属文化的影响力和向心力,并提出文明互译、文明互鉴是民族文学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6。泰国佛教文化盛行且具有自身特色,而佛教音乐是佛教文化表达形式之一。董宸对中国和泰国的南传佛教音乐进行比较,将其音乐特征的异同纳入结构系统的组织方式当中,通过南传佛教音乐“纪念碑式时间”和“社会时间”两种历史时间对应音乐结构的空间表达7。詹吉拉·松巴特蓬西里(Janjira Sombatpoonsiri)探讨了支撑泰国民族主义激进运动的新兴分支——佛教多民族主义,塑造运动叙事轮廓的三个话语成分,涉及对佛教的双重威胁、新的民族意识形态以及伴随意识形态立场8。纳塔卡恩·纳皮迈(Nattakarn Naepimai)等人基于民族志数据、深度访谈和媒体分析,提出新加坡华人经销商将泰国护身符商品化并向亚洲及其他地区的华人信徒销售,有助于缓解该地区华人信徒紧张的生活9。倪序阐述了泰国传统音乐的历史进程,指出传统音乐大多源于宗教,并受到民族气质、生活与传承方式的影响,肯定和反思泰国传统音乐“包容与开放”地借鉴外来音乐文化1。当前,全球文化流动受到政治、经济和国家权力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一个文化现象——粉丝圈对于跨国文化接触、碰撞、反思和更新价值观具有潜在影响,引起学术界的兴趣。岛内纱惠(Sae Shimauchi)探讨了日本的粉丝如何消费泰国男孩之恋(BL)电视剧并如何在互联网上构建他们的粉丝圈,提出在文化的全球分布中数字技术极大地帮助了消费者参与围绕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粉丝已成为强大的参与者,粉丝圈是一个跨国、跨文化和跨亚文化的接触区,使粉丝能够创造、学习、反思、协商和更新彼此的价值观2。
第五,结合泰国发展战略深入阐述泰国教育改革政策和教育公平性问题。泰国“4.0战略”是一项雄心勃勃的改革战略,旨在通过将经济转型为熟练掌握先进技术的知识型社会来抵消泰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教育改革是泰国4.0取得成功的关键。曾峥认为,泰国数字教育经历了稳步起航、全面推进和加速发展三个阶段,提出数字教育要重视顶层设计、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数字能力以及深化中泰数字教育合作等建议3。泰国是东盟成员国中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杨保筠指出泰国高等教育着重从调整和改革高等教育制度、调整学生能力培养方向、加快数字改革步伐等方面推进改革4。杨素萍等指出泰国教师教育历经3个阶段的改革后,实现了从理念、方向、标准进而到整个教师教育体系的改革,具有鲜明的泰国特色5。此外,国外学者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泰国的教育问题。蒂莫西·斯科特(Timothy Scott)等人深入阐述了“泰国4.0战略”教育改革、人口结构转变、维持优质教育服务和财政稳定方面的挑战并提出改善优质教育的措施,强调政府财政预算支持才能确保改革得以实现6。特詹德拉·费拉利(Tejendra Pherali)研究了泰国南部教育、冲突与社会不公正之间的关系,强调泰国政府的教育政策破坏了马来穆斯林的教育愿景,未能解决冲突的根源,并认为除非对教育部门进行实质性改革,否则泰南的教育成果不太可能得到改善7。皮里亚·菲尔菲鲁尔(Piriya Pholphirul)等人运用泰国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学校调查数据,得出发展中国家的教师短缺是破坏教育绩效的最重要的差距之一的结论8。库尔蒂达·图阿姆苏克(Kulthida Tuamsuk)等人研究制定泰国大学组织数字化转型的10个评估标准,指出数字战略和人员指标最为重要,预算、流程等指标衡量和评估泰国大学数字组织的绩效是合适的9。提升大学非学历人员的科研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乌提克奈·波玛朗(Wuthikrai Pommarang)指出高等教育机构非学历人员科研能力培养是顺应21世纪劳动力需求变化的重要举措,强调知识、技能和态度在培养研究能力方面的相互联系,认为在需求分析中得出的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在推动相关技能和能力的可持续提高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10。
三、泰国华侨华人研究的多学科和跨学科视野
泰国华人移民历史悠久,在泰国的华侨华人分为在泰国生活两代以上的老华侨和新移民两大群体。目前,学术界的泰国华侨华人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涉及移民史、经济、文化、宗教、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呈现多学科和跨学科视野。
第一,泰国华侨华人研究新范式。西方学界对泰国华侨华人研究较早,美国人类学家施坚雅(G. William Skinner)的《泰国华人社会:历史的分析》是系统研究泰国华侨华人的经典著作,奠定了泰国华人社会“同化论”范式的问题意识和研究基础1,影响深远。随着泰国华人社会的发展和学者研究的深入,“同化论”受到质疑,更多学者傾向于多元文化的观点,形成了华侨华人研究的新范式。张振江认为,在促进中国与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中,在沟通中国与世界的过程中,华侨华人显示出“中华根性”“在地性”和“跨国性”的独有特征,成为沟通中外的最好媒介,可以作为华侨华人研究的新范式和理论指导2。
第二,泰国华侨华人研究的多学科领域。一是经济学科领域,泰国华侨华人经济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成为研究的重点。王俊杰通过研究曼谷唐人街的华人经济,指出华人经济是泰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泰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3。宋利芳深刻剖析了1995—2021年的泰国对华反倾销案,指出中国已成为泰国反倾销的首要对象国,提出加强中泰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对接合作、利用泰国价格承诺规则以及争取泰国对华暂停征收反倾销税等方面的对策4,值得相关部门思考与借鉴。林亦凡指出把握泰国赛塔政府对外实施高层次开放时机,逐步推动泰国对中国负面清单模式,可为中国企业在泰国投资提供切实有效的法律保护,提升中国国际经贸规则话语权5。二是宗教信仰、教育、文化艺术是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吴云龙通过分析曼谷客属关帝庙的组织类型、沿革史与华人移民向泰国社会传播的过程,提出关帝信仰突破泰、华族群边界,成为泰国社会的关帝信仰,占有泰国社会信仰领域一席之地6。同时,民俗信仰能激发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华文化更强的认同感。马潇骁基于泰国华人民俗信仰中反馈观念,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韧性,推动海外华人在全球化和在地化过程中加强了中华文化的认同7。华文教育也是认同中华文化的重要手段,姜赫和袁梦通过对泰国北部华裔社区美斯乐乡的田野调查,发现美斯乐华人在中华文化认同方面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的特征,应从增加中外教育合作交流机会、拓展民间华人联系渠道、加强中华文化符号建设等方面构建海外新生代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8。有学者认为孔子学院的海外华文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国家认同的代表和实践者,孔子学院教师根据自己的认知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促进了华人国家认同的跨国性和本土化9。此外,有学者研究泰国文学作品中的华人形象,如塔克·查洛姆蒂亚拉纳研究了20世纪泰国华人在泰国语言文学作品中的形象,选取《东方犹太人》《展望未来》《国家授权》《金翅鸟的利爪》《我的祖父》等文学作品,分析以泰国华人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在不同时代的变化,也从侧面反映不同时代华人与当地主流文化的同化程度1。总体来看,学术界关注泰国华侨华人社团、华侨经济、华文教育与身份认同以及泰国政府的华人政策等方面,呈现出多层次、宽领域的研究视角。
四、聚焦“中泰一家亲”多视角探析中泰合作
泰国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中泰一家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中泰多领域的合作是构建中泰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为此,学术界基于中泰合作的实际开展实证研究,成果丰硕。
第一,基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展开的中泰合作研究。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过去10年,中泰两国扎实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两国经贸合作创造新的机遇。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上海办事处主任钟宝芬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泰两国经贸、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发展,中泰之间的成功经验在东盟内部形成了示范作用2。跨境电商是“一带一路”发展的新业态,人才则是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支撑。石琳等人指出打造面向东盟的本土化复合型专业人才高地迫在眉睫,中国逐步建成初具规模的面向东盟的“中文+跨境电商”职业教育体系,“中泰高校语言伙伴计划”等项目的实施,打通了一条培养“精技术、通语言、懂文化”的国际化人才通道,拓宽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数字经济建设的发展空间3。陈建荣等人指出,中医药进入泰国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泰国是中国以外第一个实现中医药全面合法化的国家,建议中医药推广与“泰国4.0战略”有机结合,深化中医药的教育和管理体系交流合作,夯实中医药贸易合作基础4。布恩苏布·帕尼哈卡恩(Boonsub Panichakarn)等人研究指出,泰中国际贸易陆路交通成本相对较高,提出泰国、老挝、越南和中国4国政府机构应制定边境进程的联合政策,改善边境便利化和建立共同的海关程序,以提高泰中国际贸易陆路互联互通效率5。
第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框架下的经贸投资实证分析。RCEP生效后,中泰两国贸易、投资总量快速上升,互相成为最大的贸易和投资伙伴。袁波等人通过分析RCEP实施一年以来区域贸易的进展,指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显示较强的韧性,泰国利用便利化条件促进贸易额大幅增长,未来需要进一步激发RCEP的合作潜力6。RCEP对中泰贸易极为重要,苏超艳等人指出RCEP促进中泰贸易产业发展,但也面临物流基础建设落后、存在不确定性和不可控因素,有必要加强中泰经贸、物流合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7。李迎旭指出RCEP框架下中泰重点产业投资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产生投资促进叠加效应,中国对泰国项目投资以及投资领域持续拓宽,并在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上全面合作,提升投资水平8。此外,RCEP的签署给中泰跨境电商提供了新的机遇。李洁梅指出,泰国是中国跨境电商在东盟的重要市场,提出从发展海外仓和智能物流、完善跨境电商法律法规、优化跨境电商服务和建设跨境电商人才队伍等方面,推动中泰跨境电商快速发展9。
第三,探讨澜沧江—湄公河(以下简称澜湄)流域国家合作具体实际和制度效应及其澜湄合作背景下的中泰两国合作路径。水资源是澜湄流域国家之间绕不开的议题。洪萍等人探讨人口和不透水面的变化及脱钩类型两个要素对流域内工业—生活用水量的影响,认为在国家尺度下,泰国从“弱脱钩”变为“强脱钩”,其人口和不透水面对用水量的影响较弱,并指出流域内各国应加强合作,协调人口和不透水面的規模与增速,调整用水计划和产业结构,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1。邓涵通过评估澜湄区域内各国在合作中的角色和作用,发现泰国和越南在区域内同时拥有参与者、领导者和追随者三重身份,不可低估两国在区域合作中的重要性和能动性,中国应高度重视两国的角色作用与系统性影响,与其加强团结合作与利益协调2。对于澜湄流域合作的制度设计,高湑喆等以泰国、越南的澜湄合作制度设计为例,指出泰国和越南根据自身利益设计并领导的“三河流域机制”和“四国机制”导致区域合作环境因流域国家的制度重叠而恶化,最终产生负面溢出效应3。中泰两国是澜湄流域中重要的国家。舒洪水等指出中泰两国在澜湄合作中发挥关键性的领导与推进作用,未来将会共同推动澜湄合作提质升级,造福澜湄流域各国人民,并提出加强政治互信、夯实经贸合作基础、构建协同立法机制、深化人文社会交流互通、防范各种安全风险威胁等合作路径4。程子龙基于“发展—基建—安全关联”分析框架,指出澜湄地区“发展”“安全”围绕“基建”已然形成了紧密的关联体系,在发展—基建正向关联上,如中泰铁路项目提升了泰国在中南半岛的交通枢纽地位,并促进经济发达地区和东北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协调发展,强调应塑造澜湄地区发展—基建—安全关系的正向互动5。
第四,基于东盟一体化的相关领域研究。东盟一体化进程已有50余年,有关东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丰硕,包括产业、基础设施、教育、生态等领域。张媛认为,未来东盟产业园将服务数字经济发展,发挥区域特色产业培育的平台作用,成为东盟国家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其中泰国的清真产业园、新泰国数字园区、边境地区设立的经济特区等,为中国企业参与产业园建设提供了机遇6。通道发展是产业园区发展壮大的基础,中南半岛具有良好的交通优势。张之幸等分析泛亚铁路对区域开发的支撑能力及其对区域开发结构的3个影响,即提高交通优势、对区域开发形成良好的支撑能力、支撑环泰国湾区域开发结构的网格化,并建议中国与东盟的区域合作应以泰国湾地区为重点区域,打通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支撑中国西部地区与中南半岛国家实现区域联动和国际合作7。郑崧等人通过分析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3个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中文人才需求状况,提出在该地区增加作为公共产品的中文教育的有效供给,扩大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统一和规范区域中文教育标准,提高中文教育质量,促进中文人才区域流动8。此外,针对网络安全这一当前非传统安全威胁问题,韦红等对其进行学理阐释,指出东盟国家网络安全治理体系可分为体系完善群体、体系欠缺群体和体系落后群体3个类型,泰国属于体系欠缺群体,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网络安全合作要因国施策、分层合作9。
第五,剖析泰国对大国博弈的认知和态度,及中国的应对策略。东南亚地区是大国博弈的主要场域,其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地位日益凸显。邢瑞利从经济预期和威胁认知两个变量分析东盟国家对“印太经济框架”的认知,泰国谨慎加入“印太经济框架”,因此,中国有必要对东盟各国的态度立场加以辨别,诉诸精细化的应对策略1。凌胜利等人认为,美国亚太盟国追随程度排列依次为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菲律宾、泰国,呈现多重分化现象,“亚太北约化”并未成形,建议中国对于美国亚太盟国精准施策,缓解美国亚太联盟的战略压力2。孙传玲指出,日本以推动构建“自由开放的印太”秩序之名加强对东南亚国家的环境外交,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越南这4个国家是日本环境外交的重点对象,以辅助其实现政治大国、军事大国的战略目标,同时这也成为日本介入该地区事务与构建大国博弈新场域的重要切入点,沦为其塑造权力结构的战略工具3。何展杰(Jiranuwat Swaspitchayaskun)等人指出泰国强调其中立或作为“缓冲国”政策,在经济和政治上对冲中美战略竞争,从而在作为中美地缘政治重要纽带的角色中获益,但也认为泰国运用旧政策来应对新的中美战略竞争,面临着被撕裂的挑战4。
五、研究展望
2023年,泰国区域国别研究聚焦于泰国大选后的政治走向和民主化进程、经济复苏与中泰合作以及泰国在国际关系中的角色等领域,呈现较为突出的现实主义,现象分析与解释、回应现实需求的学术成果较多,理论探索略显单薄。中外学者的泰国研究视角和方法具有明显差异性,中国学者的研究视角基于中国立场和东南亚区域,更多地关注中泰合作、华侨华人和泰国在区域合作中的角色定位,体现出中国学者的家国情怀;国外学者的研究注重运用量化方法和深入实地的调研方法,将研究对象细化,同时对泰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历史挖掘和理论分析相对深入,这或许是中国学者进行泰国国别研究时需要借鉴并超越的方向。
第一,泰國政治是中外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但研究视角呈现明显差异。中国的学术成果集中于泰国大选及其现象分析,国外学者的成果体现于为了挖掘泰国政治现象的深层次因素,从历史、文化以及宗教视角来探讨。钱伯斯·保罗(Paul Chambers)在对当代泰国民主政治研究的重要著作《王朝民主:泰国的政治家族》的书评中,阐述该书通过分析1932—2020年当选的3453位国会议员的数据,提出泰国是“世袭的王朝民主”的观点,指出无论是保皇派还是精英家族在统治泰国的过程中获胜,最终结果都是一样,即世袭的政治文化导致泰国民主多元化不足5。此外,钱伯斯·保罗考察了泰国选举政治中4个地方王朝家族的历史演变,指出王朝家族控制府级政治权力,对泰国选举政治的影响力持续存在6。佩特拉·德萨托瓦(Petra Desatova)等人指出在政治极化程度高和精英阶层根深蒂固的非民主政体中,泰国选举委员会(ECT)的行政效率等降低了泰国和平过渡到民主统治的前景,因为它限制了改革派通过正式手段挑战保守派的机会7。罗斯·肯(Ross King)从城市的纪念碑来解读泰国民主的颠覆,指出纪念碑突出了威权国家在改写民族历史时所援引的具体策略8。
第二,中外学者对泰国经济增长的关注点和理论研究的层次性差异明显。中国学者研究的重点是关于泰国投资、经贸以及经济政策,对隐藏在经济现象背后的经济规律研究不足;外国学者则既研究经济增长的理论,也注重分析产业发展政策的关联因素。艾哈迈德·里德万·艾哈迈德·拉齐(Ahmad Ridwan Ahmad Radzi)等人通过分析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新加坡4个国家的静态面板数据,指出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向关系,加强经济增长对抑制通胀非常重要1。阿肖克·保德尔(Ashok Paudel)等人分析能源结构、峰值负荷和温室气体排放对泰国电动汽车推广的影响2。相较于中国学者分析泰国电动汽车政策和使用现状,这一研究更深入、更有利于政府的决策。
第三,中外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各有千秋,可以互相借鉴。中国学者对泰国的研究注重基于现象和现实问题的陈述,定性分析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研究结论明确。外国学者对泰国的研究大多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和建模分析方法,科学分析更胜一筹,同时,学者深入实地的访谈调研以及细化研究,是值得中国学者尤其是民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学领域学者借鉴的。当然,中国学者的研究已跳出某一学科的局限,研究视域拓展到区域国别和跨学科领域的结合。
基于2023年中外学者泰国研究成果关涉的学科领域、期刊层次以及学者的知名度来看,泰国研究理论成果仍然比较薄弱,尤其是有较高影响力的著作不多。中国学术界专门的泰国研究机构数量少、体量小,一些著名泰学专家退休导致泰国国别高层次研究人才青黄不接。同时,研究成果缺乏对泰国经济、文化尤其是社会问题系统的、专题性的研究,而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研究成果不能被国外学者所利用,国际影响力尚待加强。当然,区域国别学作为一级学科,泰国国别研究必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时期,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构建中泰命运共同体和国家对外战略的需要,充分展现区域国别研究学科的担当。
Annual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ai Studies (2023)
Abstract: 2023 is the starting year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rea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which became a first-level discipline under the category of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September 2022. As Thailand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important countries for area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hinese and foreign scholars have been focusing on the issues such as Thailand's dynastic politics, national consciousness, social culture, historical memory, Chinese diaspora and geostrategy and achieved fruitful theoretical results, which not only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Thai studies in the new era, but also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effectively responding to the real needs of building a China-Thailand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and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e value to summarize and sort out the frontiers of Thai studies in 2023, grasp the research direc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reflect on the inadequacies of previous research and make future research prospects.
Keywords: Thailand; area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Southeast Asia;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