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顺“生”而教

2024-06-08石苏黔

教育界·A 2024年10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摘要】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能构建更高效的课堂,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和运用知识。文章以《示儿》的教学为例,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一是教在生字书写易错处,二是教在思维困惑解决处,三是教在阅读策略运用处,四是教在声情并茂朗读处,五是教在书写规范美观处。

【关键词】小学语文;顺“生”而教;知识状况

作者简介:石苏黔(1979—),女,江苏省镇江市江苏科技大学附属小学。

顺“生”而教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如针对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示儿》,大部分学生在幼儿时期就会读,甚至会背,而且也知道这是一首爱国诗。基于这样的学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模式呢?下面,笔者以《示儿》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思路。

一、教在生字书写易错处

虽然生字教学已不是第三学段的重头戏,但是对于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还是应予以重视。《示儿》中的“祭”是一个生字,更是一个易错字。基于此,笔者在课件中出示了“祭”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对每一个部分所代表的意思进行了阐述,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

师:“祭”是本课的生字。请大家看看大屏幕上“祭”的汉字演变。“祭”下面是一个什么字?

生:示。

师:甲骨文的“祭”(见图1),看起来是由两块石头简单地搭成祭台。再看整个字,左边是一个“肉”字,然后右边你看到了什么?

生:手。

师:手捧起肉,站在祭台前面,恭恭敬敬地祭拜祖先或者神佛,这个字就是“祭”。再看金文的“祭”(见图2),“肉”里面变成了两点,有点像什么?

生:月。

师:在古代,“月”和“肉”字是差不多的,所以月字旁大多都是表示身体的一个部位,比如说“胃”。打开语文书,翻到《示儿》这首诗,找到“祭”,用水笔描红,再写两遍,注意左半边有两个点。

学生在第三学段学习时,会遇到很多生词,容易读错、写错。教师要重视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学习障碍,用形象的方式展开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生字。

二、教在思维困惑解决处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看到教师讲得手舞足蹈,而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场景。究其原因,往往是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早已知道,而教师却还在重复强调。这就是“高耗低效”的课堂教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学生会的,坚决不教;学生有困难的,要带着学生重点突破,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案例:

师:理解古诗有哪些法宝?

生:有时候需要增加内容,有时候需要删减内容。

师:有时候还要调整诗的顺序以符合我们现在表达的习惯。

教师指名学生翻译《示儿》一二两行。

生1:知道死去后什么事都与我无关。只是令我悲伤的是见不到九州统一。

师:九州统一就是什么统一?

生1:中国统一。

师:看来你昨天充分预习了,还用到了创造性复述的方法,用“我”的口吻翻译诗句。下面谁再来翻译一二两行?

生2:我本来就知道人死后,什么事情都与我无关,但是令我悲伤的是我没有看见九州统一。

师:有一个字的理解不准确,“但”的意思是—

生2:只是。

师:这是本首诗的重点。只是令我悲伤的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好,谁再来翻译一下三四两行?

生3:宋朝军队收复中原的日子,祭祖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们的父亲。

师:在翻译三四行的时候,要交换一下顺序,更符合我们现在的表达。

生3:家祭的时候,不要忘记告诉你们的父亲,宋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好消息。

师:刚才同学们分行理解古诗,下面我们就把整首诗连在一起说一说。不过我有要求,既然是陆游临终前的遗言,请你们用第一人称来表达,并在前面加上三个字—儿子呀。

生4:儿子呀,兒子呀,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悲伤还没有看到祖国统一。家祭的时候不要忘了告诉我呀,宋朝军队统一中原的日子。

师:说得非常流畅,掌声!

借助教材中的注释,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古诗的基本意思,是五年级学生已具备的学习本领。但是在理解《示儿》三四两行的时候,需要交换顺序,这样更符合现在的语言表达习惯。这是学生学习古诗的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重点。教师要在紧扣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对学习内容进行适度的、必要的提升,避免学生“原地打转”,提不起兴趣。《示儿》这首古诗非常适合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来说说意思,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还能让学生走进作者陆游的内心,深刻地体会到其强烈的爱国之情。

三、教在阅读策略运用处

《示儿》这首古诗所在的第四单元有一个语文要素—“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1]。结合这个要素,学生需要搜集相关的资料。在茫茫的信息中,如何快速地阅读并找到有用的信息呢?这自然就要运用到本册教材中第二单元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速度。在阅读陆游的人生经历这段资料时,学生要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一边运用之前学到的“提高阅读速度”的策略,一边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案例:

师:俗话说文有文心,诗有诗眼。诗眼就是能够表达作者情感的字或词,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这首诗的哪一个字能表达作者的情感?

生:悲。

师:要想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体悟作者的情感,我们就要去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下面有一份关于陆游的人生经历的阅读资料,一共有1500多个字。请你们说说有哪些可以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生:朗读的过程不回读;遇到不懂的词不影响理解可以跳读;集中注意力读;带着问题读;抓住关键词句。

师:下面请你们运用这些方法,阅读这段资料,思考作者为什么而悲,圈画关键字词。

生1:作者为老百姓而悲。

师:你怎么知道的?从资料的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1:第二自然段第二行。百姓流离失所,无数家庭,妻离子散。

师:对,老百姓生活得水深火热,因此陆游是为了老百姓而“悲”。看到了吗?同学们,抓住关键词,就能捕捉到有用的信息。还有哪位同学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吗?

生2:为国家而悲。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2:在第二自然段第二行。当时北方的金兵屡屡进犯,而国家的军队节节败退。

师:好的,你也抓住了关键词句。陆游为国家而悲,因为国家山河破碎,还有呢?

生3:为自己而悲。

师:说清楚在哪个位置,不然别的同学找不到。

生3:在标题底下。

师:下次要说清楚位置,好吗?还有别的答案吗?

生4:为自己而悲。

师:你的答案也是为自己而悲,哪里体现了?

生4:出生于名门世家的陆游,其实一生坎坷。

师:还有同学来谈谈“为自己而悲”的理由吗?

生5:我觉得他为自己而悲,是因为他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统一。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5:在第五个小标题的第二自然段:1207年11月,史弥远发动了……(学生遇到了不认识的字,停住了。)

师:不认识的字,只要不影响你的阅读,可以跳过去。

师:同学们,看看老师给你们找的这段资料,它有五个大标题,来读一读。

生:33岁入仕,一起一落;投身军旅,二起二落;负责水利,三起三落;严州提任,四起四落;五起五落,荣归故里。

师:这段资料说明陆游一生命运坎坷,想为国效劳,但是没有人赏识,壮志未酬,所以他是为自己而悲。

师:刚才说为百姓、国家而悲的同学站起来,请带着陆游悲叹的情感,读好《示儿》。

学生读整首诗。

师:刚才有的同学说了,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山河破碎,而陆游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因此他为自己而悲。

阅读策略单元是部编版教材的重大创新。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阅读策略单元,内容为“提高阅读速度”。通过本单元的文本学习,学生学到了一些阅读策略。但是阅读策略的学习不是一天之功,也不能仅仅凭借一个单元之力,学生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练习,真正做到从有所认知到形成能力,再到成为习惯,形成素养,这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

四、教在声情并茂朗读处

朗读指导是古诗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说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教学古诗时,教师如果能借助背景资料以及动情的讲述,从不同方面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并讓学生诵读后开展准确的评价,就能帮助学生把握古诗的脉搏,消除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案例:

师:陆游一生写了无数首诗,大部分都是抒发了他的爱国情怀。比如说,陆游在20岁年轻的时候,写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诗句。下面让我们带着豪情壮志来读读第一句。

生: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师:陆游51岁的时候,虽然只做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但是他没有忘记忧国忧民的责任,所以他写道—

生:位卑未敢忘忧国。

师:陆游68岁的时候,已经罢归故里四年,但悠闲自得的农村生活没有使他的心平静下来,他的心里一直想着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国家还没有收复,所以他无比愤慨,写道—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陆游80岁的时候,已是一位耄耋老人,可是他仍在感叹自己人生已老,但是壮志未酬,所以他说道—

生: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师:陆游82岁的时候,仍旧发出慷慨激昂的感慨。

生: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

师:临终前,陆游还在悲伤祖国没有统一,坚信祖国能够统一,所以他深情地嘱托儿子—

生: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在学生读懂诗歌的基础上,笔者结合陆游的人生经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配乐朗读。学生在一次次朗读陆游所写的经典诗句中,情感不断地被激发和升华,最后学生朗读的《示儿》完全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的情感流露。这就是教学追求的朗读最高境界。

五、教在书写规范美观处

让学生当堂默写,并不是随意地提升教学难度,其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三学段中提出的“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要求。同时,学生把语言信息转化成文字信息时,能够一边思考如何书写正确,行款整齐,一边感悟陆游坎坷的人生经历,体会陆游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原有知识状况出发,紧扣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在生字书写易错处,思维困惑解决处,阅读策略运用处,声情并茂朗读处,书写规范美观处。只有顺着学生而教,教师才能构建高效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习真正地发生。

【参考文献】

[1]吴湘.遵循学理逻辑 建立要素关联[J].江西教育,2022(11):12-16.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