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篇本联读?拓宽阅读视野

2024-06-08毛文婷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其中不乏节选自长篇小说的课文。在教学节选类课文时,教师要将节选课文与整本书阅读关联起来,带

教育界·A 2024年10期
关键词:整本书小学语文

毛文婷 【摘要】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其中不乏节选自长篇小说的课文。在教学节选类课文时,教师要将节选课文与整本书阅读关联起来,带

领学生在阅读整本书的基础上对照单篇课文展开分析,从而通过多个回合的关联阅读,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促使学生在知识的积累中提高综合素养,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节选课文;整本书;篇本联读

作者简介:毛文婷(1987—),女,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实验小学。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以单篇文章作为主要形式编排课文,学习重点集中在字、词、句、段、篇的双基训练上。由于教材编排的内容有限,学生只学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的要求,旨在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统编版教材中有一些课文节选自长篇小说,教师可将节选课文与相对应的整本书关联起来,以学生感兴趣的情节为起点,在多层次的篇本联结阅读中交融共进,实现“篇中得法,本中实践,以篇带本,拓宽视野”的教学目标[1]。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小英雄雨来(节选)》为例,探讨篇本联读的教学策略。

一、关联背景,从本入篇,梳理内容

节选课文虽然有内容上的改动,但始终属于原著的一部分,其写作背景、情节发展整体不变。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将节选课文与整本书关联起来,利用图片或视频片段,向学生介绍原著的基本信息,如作者、创作背景、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在激发学生对节选课文的阅读期待后,再指导学生速读节选课文,梳理故事内容[2]。

课堂教学伊始,教师出示雨来雕像的图片,进行介绍:“在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的某个纪念园里立着一座石像,石像的底座上刻着这样一句话—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你知道石像是谁吗?他做了哪些了不起的事?”在学生的猜测中,教师播放《小英雄雨来》的电影片段,介绍这本小说的写作背景:“作家管桦童年时代与儿童团的小伙伴们一起站岗放哨,为八路军送信,上树瞭望,侦察敌情。在离家奔赴抗日战场之后,童年时代的情景,总是像演电影似的在管桦脑海中浮现。于是,管桦便以此为背景,创作了《小英雄雨来》这部小说,旨在反映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和爱国主义精神,以此激励后人珍惜和平、热爱祖国。小说中的芦花戏水、星夜读书、智护交通员等情节,苇丛雏鸭、五谷飘香等田园风光景物,鲜活的方言土语,都是八十多年前那场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燕赵大地的真实写照。”通过了解作品创作背景,学生了解到书本中雨来的形象是有人物原型的,他是抗日战争年代里河北省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而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

虽然课文节选的是整本书开头的一部分,但是相对于教材中的其他课文来说,篇幅还是比较长的,于是教师将课文分成了六个部分,要求学生迅速浏览课文,用“人物+事件”的形式为每个部分拟定一个小标题。经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列出了以下六个小标题:雨来游泳本领高、雨来掩护李大叔、雨来上夜校读书、雨来机智斗鬼子、鬼子要枪毙雨来、雨来机智脱险。将小标题连接起来,就是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结合课文特点,篇本联结,打破了以往的单篇课文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了阅读的新鲜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好奇心。

二、借助标题,由篇入本,区分异同

节选课文在被编入教材前,大多会根据学生的阅读特点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节选课文位于整本书的哪个部分?做了哪些改动?整本书又写了哪些内容?这些都是学生很想知道的问题,教师可利用学生的探究心理,引导学生从小标题入手,将课文与整本书关联起来,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之处[3]。

在学习《小英雄雨来(节选)》这篇节选课文时,学生初步学会了先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概括课文各个部分的内容,再概括整篇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教师将这种学习方法迁移到整本书阅读中,引导学生借助标题来了解整本书的大致内容。首先,教师请学生仔细观察《小英雄雨来》的目录,思考标题是从哪些角度拟定的。

如“扁鼻子军官”“杨大娃”“腮帮上有‘酒窝的战士”是从介绍主要人物角色的角度拟定的;“雨来被抓住了”“芦花村好不热闹”是从概括介绍故事内容的角度拟定的;“‘这儿是中国的土地!”“‘一定救回自己的同志!”都标注了双引号,是从摘录书中对白的角度拟定的……可见,拟定标题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接着,教师请学生继续观察目录,猜测课文对应书中的哪些章节。学生发现整本书目录的前五个标题—“雨来这孩子”“夜校”“雨来被抓住了”“扁鼻子军官”“河沿上响了几枪”,讲的就是课文中的内容。而课文则分为六个部分,相比下来,课文改编以后,故事的前因后果显得更为完整。

最后,教师请学生快速读一读“雨来这孩子”这个章节,与课文中的“雨来游泳本领高”这部分进行比较,说说异同之处。学生发现这两部分内容只是稍微改动了几个字,但是“雨来游泳本领高”凸显的是雨来的游泳本领高超,为后面雨来成功地从鬼子的眼皮子底下嵌入水里成功脱险埋下了伏笔,而“雨来这孩子”是妈妈对不听劝告调皮跳水的雨来的无奈叹息,反映的是雨来妈妈对孩子的疼爱。由此可以看出,节选课文和整本书的内容还是存在差异的。

小标题是各个故事的“眼睛”,把多个小标题串联起来就能把握整个故事的情节。教师可将“篇”中的小标题与“本”中的小标题进行对照,明晰关联之处,引发学生的阅读探究兴趣,从而推动学生顺利进入整本书的阅读[4]。

三、制订计划,认真阅读,做好批注

读书需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四年级学生的学习定力不足,自主阅读厚厚的一本书还需要适当的外力来约束。对此,教师可引入阅读记录表帮助学生按计划完成阅读任务;同时,还可指导学生采用写批注、做摘录、看电影等学习方式提高阅读成效[5]。

《小英雄雨来》全书共有41个章节,内容比较多,教师建议学生根据章节来制订阅读计划表,确定阅读时间和阅读章节,记录阅读时长和阅读感受,争取利用两个星期的时间把整本书读完。初读阶段的阅读目标指向对情节的把握,学生要采用快速浏览和默读的方式进行阅读,每读完一个章节,要停下来回顾章节内容,撰写故事梗概。四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过“了解故事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关注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簡要复述课文”等方法,对于“概括主要内容”已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写出100字左右的故事梗概也是比较容易的。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精彩语句、关键情节、有疑问处、深有体会处时,要及时动笔进行圈点、勾画,写上旁批。“不动笔墨不读书”,做批注能让学生及时记录阅读时的疑问、思考、感受,有助于学生将个性化阅读体验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用文字与符号架起与书本对话的桥梁。如有时间,学生可以进行二次阅读,围绕课文或整本书制作思维导图,将情节符号化、图像化;或是给书中的人物或精彩的场景画一幅插画,缩短文本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此外,《小英雄雨来》这本书的内容还被拍成了电影,教师建议学生上网观看,找一找书中的哪些内容与电影的情节是一致的,哪些内容是根据剧情需要重新编排的,思考导演在拍摄时为什么会做这些改动。

有了指导方法,学生阅读的目的明确了,阅读的速度加快了,阅读的质量也就提高了。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当甩手掌柜,而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的阅读动态要做到了如指掌。

四、探究情节,获得感悟,分享心得

篇本联读以一篇课文带动整本书的阅读,而整本书阅读又能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种阅读方式既能让学生在“窥一斑”中吸收语文单元要素,又能让学生在“见全貌”中获得更多的阅读感悟。在学生读完整本书以后,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故事情节,感悟人物形象,以多种形式分享学习心得[6]。

在读完整本书后,学生对小英雄雨来的成长过程有了完整的印象,于是教师请学生列出书中讲述的八个小故事,教师则进行板书—掩护李大叔→引入地雷阵→想当八路军→营救杜绍英→智救八路军→夜送鸡毛信→被困警备队→加入游击队。教师提问:“这些故事情节能调换位置吗?”学生都认为这些故事情节不能调换位置,因为它们是按照时间顺序和情节发展来安排的,每个故事都是前一个故事的发展和延续,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线索;如果调换了位置,就会破坏整个故事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会让读者感到困惑不解;而且这些故事是相互关联的,体现了小英雄雨来的成长经历,合成了一个完整的大故事,是小英雄雨来的成长记。

学生通过盘点这些成长故事,发现共有三个地方是写救人的,即掩护李大叔、营救杜绍英、智救八路军。教师请学生根据这三个故事情节分析雨来的人物形象。

学生指出,从遇敌表现来看,雨来面对不同的敌人有着不同的应对方式。掩护李大叔时,雨来面对的是凶残的日本兵,他故意往后院跑,远离李大叔藏身的地方,成功地引开了敌人;营救杜绍英时,他及时将杜绍英被捕的消息传达给了李政委,杜绍英趁着李政委等人与特务发生交火的混乱局势,成功逃脱了敌人的控制;帮助八路军时,雨来挺身而出,机智地喊住了鬼子,用烧开水的举动引开了敌人。

从救人方式来看,雨来在掩护李大叔时与敌人正面交锋,利用水性好的特长机智脱险;在营救杜绍英时,他不怕辛苦,一路小跑去搬救兵;在帮助八路军时,他让八路军反穿羊皮褂子,混在羊群里,躲过查岗的敌人,成功地将受伤战士带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从救人结果来看,雨来的三次救人行动都取得了成功,但是在第一次救人时,雨来被敌人毒打,还陷入“被枪毙”的危险中;第二次,雨来成功地将消息传递给了游击队,搬来救兵使杜绍英有机会脱离敌人的监控;而第三次,雨来想出妙计,在敌人眼皮底下将受伤战士带出了包围圈,还成功地保护了自己不受伤害。从这三次救人事件中可以看出,雨来在成长过程中善于开动脑筋,战斗经验日趋成熟。

教师让学生分析雨来的英雄品质,找出书中相应的句子来印证。如15页的“雨来面对敌人的毒打,始终坚持说什么也没看见”、102页的“雨来主动接下任务,在寒夜里送鸡毛信”、118—120页的“雨来没有枪,嘴里喊着‘缴枪不杀,像一只穿飞的小鹰,在大战中拼命往前冲”等句子反映了雨来胆力过人的品质;28—34页的“雨来不动声色,成功地把鬼子带进了地雷阵,自己也成功逃脱”、93—100页的“雨来叫受伤的八路军装成羊,帮助受伤的八路军成功脱险”、105页的“雨来急中生智,用非常迅速的动作把鸡毛信埋在地里”等反映了雨来才智出众的品质。在交流中,学生还挖掘出雨来身上具有的热爱祖国、理想信念坚定、有责任感等优秀品质。

回顾整本书,雨来的确不负“小英雄”这个称号,但雨来也还是个孩子,因此教师提示学生在交流分享阅读感受时要“善待”雨来的顽皮、胆怯和犯错,尤其是在进行情景演绎时,要客观公正地表现出雨来的个性特点,使小英雄的形象真正走进学生心中。

结语

教师在深刻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实施篇本联读阅读教学,构建了“精读课文—细读整本书”的联读模式,对编入教材的节选课文进行了详细解读和延伸阅读,从一篇文而知一本乃至一类文,充分彰显了“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阅读理念。当学生养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以后,“腹有诗书气自华”,各方面的能力和修养就会随之提高,从而变得更加优秀、自信。

【参考文献】

[1]陈雁勤.构建“篇本联读”教学模式的思考[J].新教师,2023(2):43-44.

[2]沈哲怡.运用四“liɑn”法实现篇本联读:例谈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2(11):36-38.

[3]董翱.篇本联读:落实单元语文要素[J].小学语文,2022(4):32-36.

[4]姚惠平,盛新凤.篇本联读:“小初衔接”视域下的阅读“对话”:以中国古典名著教学为例[J].新教师,2022(7):29-30.

[5]高倩.拓展阅读视野 提升核心素养[J].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23(10):44-46.

[6]陈秀萍.小学语文“篇本類”联读教学策略:以《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J].语文新读写,2023(9):86-88.

猜你喜欢

整本书小学语文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2020年思辨式整本书主题阅读1+2书单
整本书阅读的优化策略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