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背景下饲料企业助力高职院校学生岗位实习管理的策略研究
2024-06-08王启雅
王启雅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濮阳 457000)
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对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要职责的高职院校提出更高要求。然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明确指出,实习是增强学生综合能力,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环节,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部分,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教育部等,2021)。同时,还鼓励企事业单位接纳学生实习,提供与学生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将前沿技术与实习深度融合,与学校等建立协同管理机制,启动过程动态监管全覆盖等。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是实习的发起者和主要设计者,企业是实习的推进者和合作设计者(祝成林,2021)。研究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协同发力的实习管理策略尤为重要。本文从饲料产业的视角讨论饲料企业参与协同育人的意义,分析饲料企业助力学生岗位实习的现状,归纳饲料企业与学校协同管理学生岗位实习的策略,以期扎实推进实习管理模式改革,有效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切实保护实习饲料企业权利利益,为其他高职院校开展实习管理和校企合作等工作提供借鉴依据。
1 校企协同育人的意义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形式,是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鲜明体现,饲料企业与学校协同育人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作用毋庸置疑。通过搭建学校与饲料企业之间联系合作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饲料企业实习机会,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有助于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吴泳成,2021)。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变得更有目的性、适应性,饲料企业也能获得更符合自身要求的人才(谭丁,2023)。
1.1 促进人才质量与产业需求对接 随着我国饲料生产加工行业发展40 余年,饲料产业逐渐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饲料企业组织管理、核心技术、工艺设备等都在快速迭代,培育饲料企业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聚焦饲料产业链,加强与饲料企业的沟通交流能帮助学校分析企业运转模式、组织结构、部门职能、岗位职责等,促进学校确立专业建设主线和布局,把握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推进饲料企业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发挥饲料企业在资源整合、工艺技术、设施设备、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重组教学内容、开发课程体系、编写相应教材,辅助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习实训计划、实习考核标准等,最终确保饲料企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质量符合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1.2 实现实习任务与岗位要求重叠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学校的重要类型,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从事一线岗位生产、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饲料企业积极参与校企过程共管、责任共担的学生实习管理,可以协助各专业教研室认真研究企业涉及的职业岗位、岗位要求、工序流程,共同制定实习目标、考核标准等实习计划,共同建立实习纪律、信息通报、材料归档等规章制度,共同开展安全防护、操作规程等岗前培训,共同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岗位教育。促进学校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设置与岗位要求对接,学生实习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有利于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有利于饲料企业缓解人才储备难题,帮助学生提高就业创业竞争力,实现“三方”利益共享。
1.3 加强实践实训与教学知识链接 职业教育教学一般遵循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3 个阶段:生疏期、熟练期和精研期(潘传广和邹晓红,2023)。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阶段属于“生疏期”;学生结合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实习实训,逐渐掌握专业技术操作要点,更加深层认识专业理论知识的阶段属于“熟练期”;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达到一定熟练程度,便会新生理论观念和思维方式,能开展自主技术研发等能力的阶段属于“精研期”。饲料企业与学校共同承担学生实践教学活动,能为学生提供真实可靠的实习场地、岗位、设施、待遇,配备经验丰富的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职业岗位、感受企业文化、了解行业发展状况,促使学生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实践,逐渐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以期为饲料企业各个岗位培养出兼具丰富理论知识和精湛技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2 饲料企业助力高职院校学生岗位实习的现状
近年来,职业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学生实习中的违规行为也是屡见不鲜。通过汇总梳理饲料企业实习单位数据信息发现,一些饲料企业通常存在以下问题。
2.1 饲料企业对于学生岗位实习政策认识不足部分饲料企业对学生岗位实习认识不足。其中,在参与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过程中出现如下问题:把学生简单等同于廉价工人、重生产轻指导,提供的实习岗位单一且与学生所学专业不对口,安排的企业实习指导教师教学能力欠缺并对学生实习指导不足,造成学生实习内容与人才培养方案脱节;个别饲料企业违背学生意愿强迫学生加班,甚至出现克扣学生实习工资,以购买雇主责任险等其他险种代替学生实习专项保险等行为,导致学生自主选择权保障不力,严重削弱了实习工作的教育性。
2.2 饲料企业参与校企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能较为深刻地把握实习在整个教育环节中的重要地位,有意识地投入教师、管理资源,希望通过向企业输送具备一定技术技能基础的学生促进生产,借此向企业获取相应的办学资源(祝成林和褚晓,2022)。而企业基于生产需求,以满足劳力储备、提升生产效益为价值追求,忽视饲料企业自身与学校合作共生的关系。其中,部分饲料企业也会出于安全生产、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考虑,对接收学生开展实习工作有一定的顾虑,人才培养的合作停留在“一事一议”的状态,深入的“共建”、充分的“共享”、长效的“共赢”互动未能得到巩固和拓展(李文涛等,2023),负面影响了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建设。
2.3 饲料企业参与学生实习管理责任内容不明企业作为营利机构,缺乏参与学生实习工作的动力和利益诉求,会形成高职院校主动、饲料企业被动的一面热、一面冷的“壁炉现象”。饲料企业忽略钻研学生岗位实习政策要求,不能充分理解学生实习的意义、内容和分类,不能完全把握学生实习流程、规范要求、管理模式及保障措施,导致无法将国家制度要求和学校需求、饲料企业实际情况深度结合,创造性地辅助开展、推进学生实习管理工作,如没有对照饲料企业各个岗位工作素质能力标准制订相应的岗位实习教学标准,导致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不均衡,极大影响了饲料企业和学校协同育人合作的紧密程度。
3 协同育人背景下饲料企业助力高职院校学生岗位实习管理策略
为能更好地助力高职院校学生岗位实习作用的发挥,饲料企业需要提高认识、拔高站位、准确定位,与学校共同做好学生实习工作顶层设计,构建校企协同全过程、全方位管理机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按照责任分工和内容标准切实推动饲料企业助推力度的提升。
3.1 探究校企协同育人合作层次,推进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为了能充分发挥饲料企业在校企协同育人中的作用,校企融合程度及内涵值得饲料企业深入钻研探究,从而以准确认识和高度站位高标准完成学生实习管理工作:针对企业人才储备难题以及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学生实习等问题开展合作被称为低层次“项目式合作”;涉及产品研发、员工培训、师资建设、人才交流、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等内容的合作,被定义为中层次“战术性合作”;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统筹融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以及经济结构调整为目标的合作,被划分为高层次“战略性合作”(姜蓓佳和冯子宜,2020)。饲料企业要加大学生岗位实习管理工作力度,首先要深刻理解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目的和含义,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科学定位合作程度,厘清实习管理工作文件、制度、标准、流程,制定合理的协同管理模式,最终使饲料企业与学校同生共存、同频共振。
3.2 配合构建校企协同管理机制,明确管理模块、责任内容 为了能够高效实现校企协同育人效果,饲料企业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共同制定实习计划。根据饲料企业各部门各岗位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岗位职责要求,明确实习目标、任务和考核标准。二是做好岗位实习准备。根据饲料企业安全生产要求,提前开展安全防护知识和岗位操作规范教育培训考核等工作。三是构建管理制度体系。根据饲料企业原有组织管理模式建立实习纪律、住宿、请假、信息通报制度,以及实习材料归档、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制度。四是扩大优化实习岗位。根据企业岗位及其在岗职工人数,按照教育部规定学生实习岗位人数占比,合理提供学生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基本覆盖专业对应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五是加强企业指导投入。委派饲料企业经验丰富的技术与管理人员担任学生实习指导教师,接纳相关专业教师进行一线岗位实践培训。六是保障学生应有权益。为学生安排食宿,购买实习专用保险,按照学生实际工作量支付相应劳动报酬等。
3.3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平台,进行全过程、多方位管理 饲料企业准确掌握实习工作流程,配合完成实习备案系统填报工作,用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等进行企业账号激活,企业资质审核通过后发布实习岗位;查看学生报名实习信息,决定是否签约;在学生出发实习前与学校协商购买学生实习责任专用保险,并在系统上上传电子保单;学生到达企业时在系统确认学生“实习到岗”,签署三方协议,并上传至系统;如对学校、指导教师处理结果有异议可提出申诉,同时需要及时处理学生提出的投诉建议等;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评价管理。此外,饲料企业可尝试扩展信息技术管理平台的功能,申请对接学校数据调阅权限,查看学生校内表现,了解学生具备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等情况;通过归纳岗位能力要求,设计技能知识图谱,将理论知识点和岗位实训技能点嵌入实习,在平台系统中构建相应框架,辅助企业过程性记录学生实习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刘菲菲,2022)。
4 结论
综上所述,饲料企业高效助力高职院校做好学生实习管理工作时,需要深刻认识校企合作,高度重视学生实习,与学校紧密配合,尊重产业行业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遵循职业能力形成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创新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科学组织、依规实施,全过程、多角度地服务学生全面发展,锤炼学生意志品质,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培养符合饲料企业转型升级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