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治理视角下饲料企业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及对策思考

2024-06-08龙俊红

中国饲料 2024年8期
关键词:岗位饲料人才

龙俊红

(郑州科技学院,河南郑州 450064)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饲料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呈现不断变化的趋势,尤其是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和先进设备应用到饲料企业中,这在助推饲料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对从业人员的素质、知识、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刘佳辉和侯锡林,2023)。但与高新技术产业相比,饲料企业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如单位劳动占用的资本数量较少,而劳动耗费所占比重较大。以饲料企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转型升级后形成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尤为突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基于协同治理视角探究应对策略,以保证饲料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1 饲料企业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分析

1.1 饲料企业人才供需失衡 在饲料企业中,自动化、智能化领域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显著增长,人才需求转变导致高技能人才市场竞争加剧,饲料企业的招聘难度加大,人力成本提高。与此同时,饲料相关专业毕业的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比如岗位竞争人数多,缺乏工作经验,能力与要求存在较大差异等,这些原因都导致饲料相关专业学生难以找到符合期望的工作(陈宏军等,2013)。由此可见,饲料企业人才供需失衡不仅表现为高技能劳动力的短缺,而且使得大量低技能劳动力面临着就业压力。这种双重挑战既需要饲料企业吸引和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以满足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又需要解决大量现有劳动力由于技能不足而无法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

1.2 饲料相关专业存在设置不合理的现象 在淘汰落后产能背景下,饲料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呈现新特点和新要求。尽管高校在饲料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上考虑到市场变化和就业需求,但在专业设置方面依然存在不合理的现象,难以适应饲料企业的高速发展,这就导致饲料相关专业学生容易在求职路上碰壁。一方面,传统的农业、畜牧、动物营养专业虽然与饲料企业联系紧密,但在教学内容和技能培训方面未能及时跟上技术革新和市场发展的步伐,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较弱,难以满足饲料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孙瑛,2020)。另一方面,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新兴专业如环境科学、生物工程等备受重视,而且这些专业在饲料企业中的应用日益增加,在无形中取代饲料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进一步加剧就业压力。

1.3 饲料企业存在区域差异 饲料企业存在的区域差异主要由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东部沿海地区作为经济发达区域,拥有充足的就业岗位,而西部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较少,质量较低,且存在劳动力短缺和素质偏低的问题(方玉洁,2020)。这种现象在饲料企业中有具体表现,如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郊区,主要聚集高附加值和创汇能力强的饲料企业;中部地区以饲料深加工为主;西部地区以饲料原料生产基地为主。这种分布结构导致饲料企业的区域差异,市场竞争实力强的饲料企业和高技能人才往往在经济发达区域汇集,无形中加剧沿海内陆、东西部、城乡之间的资源和人才流动障碍,饲料企业的就业结构性矛盾越发突出。

1.4 大学生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 传统就业观念侧重于强调工作的稳定性和保障性,很多大学生认为只有进入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才能获得稳定的收入和广阔的职业发展(宋佳等,2022)。即便退而求其次,也倾向于寻找稳定、薪酬福利优厚的工作岗位,忽视了饲料企业提供的工作机会。这样的就业观念不仅限制了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范围,而且也影响到饲料企业对人才的吸纳和利用。加上部分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职业定位较高,就业选择期望从高起点开始,不愿意从基层和一线做起,或者偏向于在大城市寻找体面的工作,即便面临激烈的就业压力和职务竞争,也不愿回到小城市和欠发达地区择业(王玉辉和王远征,2023)。

2 饲料企业形成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原因

2.1 饲料企业中高质量就业岗位较少 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但在饲料企业中,尤其是以饲料深加工和饲料原料生产基地为主的饲料企业,对高水平、高学历人才的需求相对有限,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大多局限于生产加工、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加上饲料企业的转型升级,生产加工逐渐向自动化、信息化靠拢,即便是基础性就业岗位,也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过硬的素质和技能。高质量就业岗位供给不足,基础性就业岗位要求的提高在无形中也提高了劳动力市场中的求职竞争压力(姬思敏,2021)。

2.2 饲料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落后 受经济下行压力和产业转型升级等因素的影响,目前饲料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人才供给端还存在较大差异。而高校承担着人才供给的主要责任,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及时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导致饲料相关专业人才的供需失衡(王云平,2023)。如高校在饲料相关专业设置上存在同质化的问题,缺乏对饲料企业实际需求的深入研究和精准定位。特别是在过度追求专业热门度的情况下增设的饲料相关专业容易忽视应用价值和市场适应性,学生毕业后难以在饲料企业中找到方向合适、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而且,饲料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没有与时俱进,存在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实践教学存在缺位,就业指导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难以满足饲料企业的岗位要求。

2.3 饲料企业的劳动市场严重分割 由于沿海内陆、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就业机会存在差异,饲料企业的劳动市场出现严重分割。究其原因还在于沿海地区和东部地区的饲料企业通常能提供更高的工资待遇、良好的劳动条件以及较为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吸引了大量的大学生和饲料从业人员。内陆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饲料企业尽管也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工资待遇较低、劳动条件较差及工作稳定性不高的问题,很难吸引和留住高素质劳动力。市场分割导致大学生和饲料从业人员向沿海地区、东部地区流动,并加剧了劳动力市场饱和。内陆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饲料企业经常面临人才短缺问题,这不仅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还导致了劳动力资源的大量浪费。

2.4 新生劳动力就业观念的分析 当前,新生劳动力以“95 后”“00 后”为主,这些年轻人的就业观念与前人有显著不同,对薪酬福利待遇、工作地点、专业匹配度和晋升机会有更高的期望,甚至宁愿待业、慢就业也不接受低质量就业。如新生劳动力更倾向于进入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中工作,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兴趣不大(曹磊,2024)。而饲料企业招聘的工作岗位大多为基层和一线,存在薪酬福利不高、劳动强度大、社会地位偏低的特点,显然与新生劳动力的期望就业相去甚远,表现出“招聘难+ 就业难”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不利于饲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协同治理视角下饲料企业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对策思考

针对饲料企业面临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协同治理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路径,力求通过发挥政府、高校和饲料企业的协同作用,为饲料企业提供人才支持的同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1 加大力度落实国家扶持政策,扩大饲料企业就业机会 饲料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鼓励和引导优秀人才向西部地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以及基层一线流动,在为大学生提供广阔就业空间和职业发展机会的同时,以优秀人才带动欠发达地区饲料企业的发展,有效缩小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对大学生而言,内陆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饲料企业对人才引进的迫切性较高,既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能有效缓解饲料企业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只有有更多高素质人才的加入,饲料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此,政府要积极落实“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扶持政策,为愿意到基层一线工作的大学生提供津贴和就业补助,帮助其解决初期的经济压力,激发大学生服务基层、贡献社会的热情(梁碧雯,2024 ;浦海英,2023)。同时,政府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饲料企业的扶持力度,对符合发展要求的饲料企业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助,帮助其度过经营难关,同时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加入饲料企业,让饲料企业成为人才就业和成长的沃土。

3.2 构建多元化教育机制,提高饲料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饲料企业正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型,所以对从业人员的素质、知识、技能提出更高要求。为使大学生更好地适应饲料企业的人才需求,高校需要构建多元化教育机制,力求根据市场变化和饲料企业实际需求来调整人才培养路径。如面对饲料企业的玉米豆粕减量替代、绿色环保饲料添加剂、低蛋白日粮、营养精准调控等前沿技术,高校在维持热门专业的同时适当增设生物工程、环境科学等新兴专业。此外,高校要积极鼓励饲料相关专业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和职业愿景灵活制订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有效扩大学生的就业规模和选择。如高校可借助校企合作、产学研等人才培养模式,与饲料企业达成密切的战略合作关系(黄小燕,2023),一方面,准确把握饲料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另一方面,将这种需求及时传递给饲料相关专业学生,让学生能明确就业方向和就业目标,从而有效提高饲料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3.3 积极拓宽就业范围,推动饲料企业转型升级从产业链角度看,饲料企业与“种养加”行业密切相关,转型升级的重心除了在技术革新方面外,还在资源整合方面有所体现(王洋,2021)。以三产融合为例,以饲料企业为核心将饲料作物种植、畜牧养殖、食品加工及其配套服务业紧密联系起来,不仅能有效延伸产业链,以规模化效应提高饲料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而且能衍生出诸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拓宽就业范围。具体而言:一是借助转型升级的契机,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探索“种养加”行业中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二是突出饲料企业的集聚效应,让大量人才聚集到饲料企业链中,以饲料相关专业大学生和高素质从业人员作为人才支撑;三是有效激活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要素,构建出人才、技术、资金的良性循环。由此才能推动饲料企业的转型升级。

3.4 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提高就业适应能力大学生是新生劳动力中的重要群体,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提高就业适应能力,成为缓解饲料企业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关键举措。对高校而言,要帮助饲料相关专业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不要因过分追求高薪稳定工作而失去职业发展机会;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实习实训、就业创业相关活动,力求在岗位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和技能,提前适应饲料企业的要求和环境,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刘瑞芳等,2020)。对大学生而言,要明确职业发展目标,了解自身存在的优劣势,通过在校学习和实习实训等途径积累团队合作和实践经验,拓展职业网络,掌握饲料企业的发展趋势,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饲料企业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在了人力资源供给和岗位需求间的错位,该矛盾的日益突出不仅直接影响饲料企业的转型升级,而且就业问题事关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因此,单靠饲料企业的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难以起到显著成效。还需从协同治理的角度引入政府调控力量和高校智库力量,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入手,实现人才供求两端的无缝衔接,这样才能有效缓解饲料企业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助力饲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岗位饲料人才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人才云
粤海饲料
羊饲料的营养成分及配制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饲料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