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专业课程改革期末考核数字化转型探索
2024-06-08高书琴
高书琴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初等教育学院,湖北荆州 434000)
一、《外国文学作品选读》课程目标
《外国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是高职应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英语语言文学知识与应用技能、文化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素养为主要内容,以英语语言文学教学理论为指导,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课程。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和鉴赏英语语言文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获得就业或继续学习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培养提高学生查找、阅读外国文学文献的能力,使之建立起科学、求实的学术精神。通过对外国文学经典名著的解析,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文学研究的技能、方法和学术创新意识。通过对重要作品的细读与文本分析,学生能够具备阅读、欣赏、评析以及进一步研究经典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选择可提高素质的语言素材进行案例教学,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逐步提高综合素质——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工作态度认真负责、作风严谨、乐于助人、善于团队合作、与人和睦相处、善于沟通、能较好地解决问题等等。
二、期末考核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推进教育数字化”。我国高职教育数字化课程发展经历了从网络课程、精品课程、静态资源库到服务真实教学环境的综合性大资源库的转型过程。而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自律性不够、利用互联网收集运用信息能力较弱的问题[2]。00 后大学生整体特点发生了变化,互联网的普及与文学作品传播方式的改变对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提出了改革的新要求。传统纸质阅读模式受到很大冲击,也使学生的外国文学知识来源和知识结构发生很大改变,《外国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教学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2013 年我国在线教学发展进入转折时期,至今已有十多年时间。2020 年始,疫情期间大规模全线上教学模式对《外国文学作品选读》这类纯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巨大挑战,在线完成期末考核进一步促进课程教学的数字化转型。近期教育部发布了《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提出教师应该具有适当利用数字技术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创新变革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和责任。教师要能利用数字技术评价学生学习的学业[3]。
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考核必须体现和检验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等内容。应用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包括了职场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运用能力,一定的文化素养和文学鉴赏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传统卷面考核模式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和英文书面表达能力[4]。单一的闭卷笔试弊端明显,既不能全面了解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也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学生的德育、美育教学成果在静态的卷面期末考核中难以得到呈现,个体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异性体现得不甚明显,不利于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因此,我将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重点放在期末考核上,以期末考核的数字化转型带动课程教学改革。
三、期末考核数字化转型重难点
1.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该课程期末考核数字化转型方案要适用于应用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突出对英语基础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考查。结合教学内容以检验学生的英语读、写、译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为重点,可兼顾听、说能力。
2.本门课程期末考核的数字化转型难点在于,如何设置期末考核内容以培养和检测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数字素养,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热情。
四、期末考核数字化转型尝试
(一)第一阶段
在2016 级、2017 级(分别于2018 年春季、2019 年春季开设该门课程)应用英语专业的《外国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教学中,我设计要求学生利用多媒体作品线下展示的方式进行了初次转型尝试,全面考查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以及外国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文献搜集整理能力。此外,对学生的团队合作、人际沟通等职业技能也提出了要求。中外文学对比鉴赏能力为加分项。
考核内容为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外国文学作家/作品/文学流派,制作一份页数不少于9 页的英文PPT 和一份相应的英文文字稿,于考核当天抽签决定顺序完成现场展示并回答监考教师提问环节。学生自由分组,小组成员分工完成资料收集整理、PPT 制作、文稿撰写、Presentation 和问答考核。与此同时,每位学生需于规定时间内在智慧教育平台上完成对课程教辅资料的自学进度。考核内容和要求在本学期初就发布给学生。
1.考核要求。(1)学生自由分组后自选主题。完成一份全英文PPT 和相应的电子文稿,介绍某一外国作家/文学作品/文学流派。鼓励加入中外文学作品对比鉴赏的内容。(2)考核时,考生全英文答题。首先介绍自选主题、参与成员姓名和学号、成员具体分工情况,再讲解PPT 内容。讲解内容应与文稿一致。讲解完毕由监考教师就主题进行提问,组员可轮流回答也可由一人作答。(3)将PPT 和电子文稿打包在规定时间内发到教师邮箱,并按要求修改文件名。
2.评分标准。期末考核总分100 分。PPT 制作30 分,其中内容、效果、创新各10 分,Presentation 20 分,教师提问环节30分,完成教辅资料自学进度20 分。
3.转型效果。连续两年实施期末考核数字化转型,参与班级2 个,自由分组共计22 个。结合学生的现场表现、电子文档提交情况和智慧教学平台上的学习进度数据,转型效果较好。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方面的掌握情况总体达到预期[5]。相比以往的传统卷面笔试,期末考核数字化转型后新增了对英语听、说能力的考查模块。从考核结果看,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整体弱于读、写、译能力。与此同时,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有明显提升,中外文学作品对比赏析意外地成为兴趣热点,团队合作能力也有较大提高。所有学生完成教辅资料自学进度。(1)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考核要求发布时间早,分组自由,学期中教师还对学生的准备情况进行抽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课堂互动参与更多了,在学校图书馆借阅书籍和利用电子阅览室的频率也明显增加。(2)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现场展示和回答提问环节,90%的学生能完成自由分组,并能主动配合协调完成小组任务。87%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服从组长的分工,只有个别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表现不佳,既不愿意完成组长分配的任务,也不愿意单独完成考核。2017 级有2 名学生自愿放弃组队,坚持独立完成期末考核,但考核结果并不理想。从考核结果看,3~5 名学生的团队最利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发挥个体优势,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3)中外文学作品、作家对比鉴赏是学生考核最感兴趣也是最出彩的部分。此部分为加分项,意在通过对比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拉近外国文学和学生的距离。学生积极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学习使用维普、知网、独秀等文献搜索平台,大部分小组借鉴了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也有小组另辟蹊径独具创新。(4)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专业知识还有待提高。从考核的完成度看,学生整体表现达到预期效果,但部分学生还不太适应这种新的考核形式,其英语听、说能力有待提高。PPT效果呈现差别较大。32%的小组Presentation 展示环节不能全程脱稿,25%的小组口语表达和电子文稿中存在专业词汇使用不当、常用句型运用不准确的问题。10%的小组PPT 文字部分和电子文稿中出现单词拼写错误。(5)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利用能力有待加强。学生对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方法不太熟练,有85%的学生在考核作品中利用了教师要求自学的教辅资料内容,但利用形式停留在大量文字借鉴阶段,个人观点表达不够鲜明,对文学作品的思考也不够深入[6]。(6)同伴互助学习和自学能力有一定提高。自主选题式的团队合作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内部动机,学生不仅能在团队合作中锻炼沟通技巧,还能在同伴学习的氛围里逐步提高自学能力。90%的学生明确使用了教师上传到智慧教育平台上的教辅资料。虽然参考形式还停留在大面积借鉴的阶段,但是可以看到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进行互助式学习和自学的能力有所提高。
(二)第二阶段
2018 级、2019 级学生分别于2020 年春季、2021 年春季学习了《外国文学作品选读》课程。然而,受疫情原因影响,该课程教学更偏重数字教育资源的利用和智慧教育平台的课程搭建。我尝试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将期末考核形式改革为全线上考核模式,进行了数字化转型的二次尝试,重点考查学生的英语说、读、写、译能力和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理解、赏析能力,文学编创是加分项。同时,对学生录制上传多媒体文件、通用多媒体软件运用能力和演绎创编文学作品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考核内容为学生自由分组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外国文学作家/作品/文学流派,制作一个时长不少于5 分钟的全英文短视频和一份相应的英文文字稿。与此同时,学生需于规定时间内在智慧教育平台上完成对课程教辅资料的自学进度[7]。考核内容和要求在本学期初就发布给学生。
1.考核要求。(1)全英文演绎一部文学作品的某一片段。可以单人表演,也可以自由组合表演。鼓励基于原著的编创内容。或者全英文讲解一个外国文学作家/文学作品/文学流派,视频中要同时出现考生本人和全英文PPT,考生脱稿讲解。(2)视频开头有标题,考生本人用全英文介绍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和视频标题。视频时长不少于5 分钟,不长于8 分钟。考生出镜的服化道应尽量配合表演或讲解的内容,客观条件受限的不扣分。(3)将视频和电子文稿打包在规定时间内发到教师邮箱,并按要求修改文件名。
2.评分标准。期末考核总分100 分。视频制作60 分,其中内容、效果、创新各20 分,英文电子文稿20 分,完成教辅资料自学进度20 分。
3.转型效果。受疫情原因影响,我们对数字化教学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第二次期末考核数字化转型尝试依然持续了两年时间,参与班级2 个,参与学生79 人。结合学生的视频完成情况、电子文档提交情况和智慧教学平台上的学习进度数据,转型效果不太理想。学生在英语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方面的掌握情况总体达到预期,但在文学作品的演绎编创环节问题较多。从考核结果看,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整体弱于读、写、译能力。(1)极大提高了学生对文学创作的热情。考核内容和要求在学期初发布以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课堂互动明显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教学效果更好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知从基本知识扩展到影视剧改编,还主动查阅编创、演绎的相关资料,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2)锻炼了学生独立完成项目的能力。受客观条件的限制,48%的学生选择独立完成期末考核[8]。从选定主题、撰写文稿到学习制作PPT、录制视频和后期剪辑,学生在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努力完成一个多环节复杂项目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第一次录制视频,第一次改编喜欢的文学作品,第一次尝试表演,第一次完成服化道等等。(3)文学作品的编创成为重难点。此部分为加分项,意在通过基于原著的外国文学作品编创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听、读、写、译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提高审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考核作品看,学生的创作热情高涨,出现了几个让我眼前一亮的好作品,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学生基本功不扎实、英语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4)英语说、读、写、译基本能力需要加强。本次考核数字化转型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形式新颖的同时也对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9%的学生不能全程脱稿,11%的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出现错误,24%的学生在文学编创的英文电子稿中出现语法错误和单词拼写错误,3%的学生疏于核对信息,出现了文学常识错误。(5)同伴互助学习和自学能力有较大提升。基于疫情等客观因素,学生提交的线上数字化期末考核作品中,团队合作比例下降至52%。从考核作品形式来看,41%的学生选择难度更小的PPT 演示,但在PPT 制作、文稿撰写等方面的完成水平都要高于第一阶段教学改革时的作品。这说明经过第一阶段的数字化转型尝试,更多的学生了解并适应了这种新的期末考核方式。(6)通用软件和数字资源平台的使用应成为必备技能。学生在查阅资料、制作视频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技术难题,边自学边求助逐一攻克难题的过程也是培养提高个人数字素养的过程。随着数字时代的全面到来,数字素养成为高职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之一。我们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刻苦钻研教学通用软件和各种数字资源、智慧教学平台的使用,努力培养出更优秀的具备数字素养的高职学生。
五、问题与总结
我国的教育信息化道路已经走过了20 多年的历史,虽然在校园信息化基建、数字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具体落实到一线课堂教学中,效果并没有那么明显,这当中有学科属性的原因,也有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教师个人的数字素养等原因。期末考核的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更全面地考查课程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但教学实践中,课程性质、班级人数、智慧教育平台的课程建设现状等因素会制约转型进程。
高职院校的课程期末考核不仅要检验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侧重检验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岗位要求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因此该门课程下一阶段的数字化转型教改拟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
1.寻找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最佳结合点。教师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将课程教辅资料上传至相应模块,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将学习进度纳入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作为过程性评价的数据支撑。实践证明,将教辅资料自学进度放在期末考核评分标准中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对学生课堂学习环节的帮助也较为有限。而纳入平时成绩,设置教学平台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时长、学习进度、学习效果等动态数据形成系统化的学生个人数据库,进而形成过程性评价,有助于为学生的期末考核选题提供资料参考,同时也便于教师根据本门课程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数据对照调整下一阶段的教学改革思路。
2.建立完善多维度期末考评模式。智慧教育平台并非封闭式环境,征得学生同意后,教师可将往届学生提交的期末考核作品PPT、电子文稿、视频资料等上传到教学平台并形成实时更新的动态教学资源库,对该门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扩充。设置新学期期末考核资料上传的截止时间,由学生互动打分点评作为期末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并投票产生优秀作品在学院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展示,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让教学成果打破校园界限,主动接受社会评价。尝试由单一的教师评价向教师评学、学生互评、社会评学等多维度期末考评模式转变。
3.进一步探索期末考核的团队合作形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期末考核的数字化转型能更好地培养和考查学生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全面检验英语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团队合作形式的期末考核能将以上考核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不断探索团队合作的新形式,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期末考核的数字化转型尝试反哺课堂教学改革,这也是我下一步教研教改的主要方向。
4.逐步培养师生数字素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信息化发展在教育领域的突出成果,也是教研教改的必然要求。数字化技术是工具,更是教学思维的转变,我们要大胆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教育和科技发展新的结合点,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数字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本着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以校园信息化建设为依托,充分利用数字优质资源,通过课程体系和学习资源及渠道,推动实现学生自主化、个性化和数字化的英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