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2024-06-08钱静
钱 静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团委,江苏泰州 225300)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高职学生面临着诸多压力和挑战,如何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高职学校必须考虑如何通过进行心理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为他们的个人发展提供支持。笔者强调了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改革路径,有望为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解读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幸福、优势和美德的科学。它关注人类如何优化个人生活,发挥自身潜能,提高生活质量。其认为,人类天生具有积极的潜能,包括爱、勇气、同情心、自我认知等。这些潜能可以通过培养和发掘来增强个体的幸福感和满足感[1]。同时,积极心理学也强调人类与环境的互动,认为环境对个体的积极心理状态有重要影响。积极心理学强调人要充分挖掘潜能,通过培养积极情绪激发自身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人们获得快乐。它认为幸福感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提倡通过实践和运用积极心理学原则帮助普通人增加幸福感,使个人、家庭、工作和社区建设更美好。
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高职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学习和生活压力。积极心理学强调培养个体的心理韧性、自我效能感和抗逆力等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挑战。因此,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成长
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类的幸福、优势和美德,强调发掘个体潜能、发挥优势和追求卓越。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理念,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他们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同时,通过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律等品质,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特质,为未来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基础。
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路径
(一)教师方面
1.转变教育理念,聚焦积极心理
教师转变教育理念,聚焦积极心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积极心理学强调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和内在成长,这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问题解决的模式不同,更加关注学生的积极方面和内在成长[2]。因此,教师转变教育理念,聚焦积极心理,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发掘自身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感,进而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感的提升。第二,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通过转变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需求和个性发展,可以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压力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知识和技能可以为教师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学习和实践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教师可以提升自身的心理学素养,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因此,教师转变教育理念,聚焦积极心理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关注学生需求,促进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背景、兴趣、能力和潜力,因此他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也各不相同。而教师加强对学生需求的关注,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从而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加强引导,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另外,积极心理学强调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和内在成长,而个性发展是实现内在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3-4]。教师关注学生需求,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全面地发掘自身潜力,促进个性发展。为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和方案。例如,对于那些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针对人际关系方面的指导和支持;对于那些在情绪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针对情绪管理方面的训练和辅导;教师还可以采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如采用积极心理学的干预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模式,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教师还可以通过积极心理学的评估方法,如幸福感问卷、乐观程度问卷等,帮助学生更系统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从而更好地制订自身的成长计划。通过这些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的应用,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能得到满足。
3.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拓展教学资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全面和多样化。在传统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往往只关注教材中的内容,缺乏对于学生实际需求的关注和拓展。而通过拓展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引入更多的积极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以及相关的案例和实践内容,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和应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对于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包括真实案例、实践经验和互动讨论话题等,能更好地吸引高职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开展在线教育、虚拟实验等教学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为了拓展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借助网络平台引入更多的积极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网络上有着丰富的积极心理学资源,包括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案例分析等,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筛选和整合,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在线课程、网络讲座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再如,教师可以丰富积极心理教学案例,并及时更新案例,同时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这样,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灵活地理解和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应对压力的能力。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总的来说,拓展教学资源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借助网络平台丰富教学资源,可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提供更多可应用的资源和实践经验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心理学素养,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心理学教育。
4.构建评价体系,体现积极导向
构建评价体系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性,尤其是在体现积极导向的教育环境中。下面,笔者将详细阐述构建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并描述如何构建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可以为教师提供信息,帮助他们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定期评估和反馈,教师可以识别学生的弱点和需求,及时采取措施帮助他们,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积极导向的评价体系强调奖励积极学习行为和成就。学生可以通过取得好成绩、展示积极心理素质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来获得认可和奖励。这种积极导向的评价鼓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培养积极的学习动力。评价体系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自我反思和目标设定的能力。通过了解自身表现和进步,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需求和潜力,因此可以制定学习和发展目标,积极参与自己的学习和发展过程。而如何构建评价体系呢?首先,教师需要明确制定课程学习目标和积极心理发展标准。这些目标和标准应该具体、清晰,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期望的学习成果和积极心理素质。而在构建评价体系时,我们应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考试、作业、课堂参与、项目作品、学习日志、口头报告等。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避免单一评价方法的不足。同时,评价体系应注重积极导向的反馈。这意味着不仅要强调错误和缺陷,还要强调学生的成功和进步。教师应提供具体的反馈信息,指出学生的优点和改进措施,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另外,教师要注重引入奖励制度,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展现积极心理素质。奖励可以包括表扬、奖学金、证书、特殊活动等。这些奖励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同样重要,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制定学习目标,自行评估自己的进展,反思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这有助于培养高职生的自我管理和目标设定能力。总之,构建积极导向的评价体系可以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学校方面
1.营造积极氛围,构建和谐校园
在积极、和谐的校园氛围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被接纳、被包容、被尊重,因此能够减少心理压力和焦虑,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情绪体验[5-6]。因此,学校要注重打造和谐校园,并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和特长,激发他们的潜力和创造力,以进一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另外,营造积极的校园氛围也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在积极、和谐的校园氛围中,教师能够更好地专注于教学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学生也能够带着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这种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进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为了构建和谐校园,学校可以采取以下三点措施:第一,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娱活动,如文艺比赛、科技竞赛、体育比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同时还可以通过开设音乐、舞蹈、美术等兴趣班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这些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还能让他们感受到艺术和运动的魅力,从而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第二,加强对校园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打造出优美宜人的校园环境,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和舒适的气息。同时也可以在校园内放置一些温馨的提示牌和标语牌来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这些措施不仅能让学生感到愉悦和放松,还能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审美观念。第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校应该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与教师多交流,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同时也要注重维护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尊重,从而营造出一种亲密和谐的氛围。这种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学风和校风,对学生积极心理环境构建是十分有利的。
2.倡导多方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在高职学校中,学生的很多心理健康问题仅靠学校的力量很难解决,而多方合作的意义在于可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通过集合多个力量和资源,如联合社区、家长、社会等,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心理健康支持和帮助,以更高效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下面论述如何通过联合其他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可以与所在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如邀请社区的专业人士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和活动策划,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同时,还可以利用社区的资源和设施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活动,扩大影响力。家长是学生的重要支持者和监护人,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定期举行家长会、家长培训等活动,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推进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不断提升。同时,学校还可以为家长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另外,高职学校可以与相关的机构和组织合作,共同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活动,这可以包括获得赞助、资源捐赠、志愿者支持等。社会资源的整合可以为学校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持续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公众的心理健康意识,形成对高职学生的积极熏陶。学校可以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和专家来校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学校也可以鼓励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之间开展跨学科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融入各个学科中,以便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例如在语文课程中讨论情感表达,在体育课程中强调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等。
(三)学生方面
1.注重人际交往,促进情感交流
积极的人际交往可以为高职学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认同感。通过与同学、教师和家人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可以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支持,减轻负面情绪的压力,增强心理健康。而且,在人际交往中,学生需要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联系、保持沟通、解决冲突等。这些技能不仅对他们的个人发展至关重要,而且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适应社会。通过与他人互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增强自己的社交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社交场合。另外,人际交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被接纳、被尊重和被支持,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可以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和焦虑,获得情感支持和安慰。这种良好的心理环境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向上、乐观自信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挑战和困难。为了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人际交往,高职心理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鼓励学生参与团体活动。团体活动是一种很好的人际交往方式,可以让学生与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人互动和交流。通过参与团体活动,学生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解决冲突、如何建立良好的团队关系等。同时,团体活动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温暖,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第二,鼓励学生及时与教师倾心交谈,反映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教师是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可以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持。当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遇到困惑或问题时,可以及时与心理教师倾心交谈,寻求帮助和建议。后者可以为前者提供专业的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决人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和情商。总之,高职学生注重人际交往对积极心理环境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参与团体活动、及时与教师倾心交谈,学生能够进行积极的人际交往,提升心理素质。
2.发掘个人优势,提升自我价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当学生能够意识到并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时,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更加自信和勇敢。这种自信心和自尊心能够促进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挫折。其次,发掘个人优势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技能。当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时,他们能够更加投入地学习和实践,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能力。这种自我价值的提升能够让他们更加自信和充实。因此,心理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在班会上,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心理体验和感受,探讨心理健康相关的话题,并共同研究如何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心理健康相关书籍。阅读是一种很好的自我提升方式,通过阅读心理健康相关的书籍,学生可以系统而又精准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和需要,同时也可以学习一些心理调节技巧和方法。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从书中获得一些启示和灵感,从而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和优势。总之,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自我发掘,促使他们在参与主题班会、阅读心理健康相关书籍的过程中更全面地发现、发展自身的优势,而这能让他们产生更积极的学习、生活心态。
四、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路径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学校和学生在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需要转变教育理念,关注学生需求,拓展教学资源,构建评价体系;学校需要营造积极氛围,倡导多方合作;学生需要注重人际交往,发掘个人优势,提升自我价值。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应对压力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成长。希望本研究能够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为培养更多优秀的高职人才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