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写作平台的情感传播机制研究

2024-06-07董佳文

东方娱乐周刊 2024年5期
关键词:写作新媒体

董佳文

[ 摘要] 在信息化时代,新媒体技术已日益广泛地渗入人类社会生活,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平台以满足用户情感需求为中心,形成情感传播。基于此,文章以微信公众号“我从新疆来”为例,探究新媒体写作平台的情感传播机制,分析新媒体写作平台在情感传播中所呈现出的特点、方式及产生的作用。

[ 关键词] 新媒体;情感传播;写作

在信息化时代,新媒体写作平台已成为内容生产的重要媒介,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平台。因其独特的传播优势,以及写作主体和写作受体高度互动的特性,新媒体平台也为大众写作提供了发布媒介——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具有传播迅速、内容丰富、紧贴生活的特征,以及公众号内容的情感化倾向,加强了受众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同,承担着满足情感需求、实现情感传播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微信公众号“我从新疆来”为例,探讨新媒体写作平台在情感传播中所呈现出的特点、方式及产生的作用。

微信公众号“我从新疆来”于2016 年12 月5 日正式面世,由全球各地大学生志愿者团队自主运营。截至2022 年8 月,公众号已发表原创文章2220 篇,其中部分文章被《环球时报》英文版、新华社等主流媒体转载报道,是新疆话题下最有影响力的媒体矩阵之一。公众号中设有人物故事、一眼新疆、新疆滋味、迹忆新疆、生活研究所、聊撩好书、疆来电台等7 个版块,成为书写新疆图景、建构新疆形象的极具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

一、人物故事的情感化叙事

情感是人际关系的维持者,是对宏观社会结构及其文化生成的承担者,也是一种能够分裂社会的力量[1]。情感作为人际联系的枢纽,能产生相應的传播作用,情感传播的主体以情感为基础,利用情感逻辑构建传播方式,通过情感过程影响传播受众,与受众形成交流互动和情感共享,以便达到自己的传播目的和效果[2]。“我从新疆来”中的人物故事正以其强烈的情感化叙事建立起文本与受众之间的连接,并通过审美主体的情感表达、轻悦化的叙事方式及真实细腻的语言风格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触动读者的内心,实现情感传播。

“我从新疆来”人物故事集中收录了大量真实、励志、温暖的平凡故事,也是整个写作平台聚焦情感内核的主要部分。故事的展开以深度采访为基础,作者对审美对象进行情感式探索,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添以文学的写作手法,呈现出文本情感化的叙事形式。比如,《孙嘉阳丨我想把新疆色彩“画”在脸上》讲述了主人公以新疆独特的地域元素为基底,创立原创彩妆品牌的真诚之旅。据了解,采写孙嘉阳的作者,在了解其坚持绘画的求学旅程、敢想敢拼的创业经历后,也联想到了自己曾经为热爱付出的过程。在这样惺惺相惜的氛围下,写作对象也更愿意吐露心声。类似的情感体验也引起了作者极大的创作热情,使得一篇励志故事获得了与读者更多的情感联结。同时,在《俞敏洪对话李娟:年轻的生命很少有绝望》中,作者以“伪人物采访”与文学批评相结合的方式再现了俞敏洪对话李娟的直播内容,字句间流露出对作家李娟的绵长情谊,道出了广大读者心中对李娟老师及其文字的真切喜爱。这种粉丝写偶像的审美创造,也不断强化了平台与用户之间的情感连接。人物故事集中像这样讲述新疆榜样的例子也有很多,如《阿不都沙拉木丨中国男篮23 号,他回来了》《连续主持春晚八年的尼格买提,真的是宝藏男孩》《刘晓玲丨叫我怎能不爱你,我的新疆孩子们》等,还有很多平凡人的非凡故事,如《苏比努尔丨从新疆大学到东京艺术大学,我把留学当做修行》等。写作主体都充分调动自己所体验过的思想和情感,字里行间透露着对采写人物用心解读后的情感聚集,写出了真实人物的血肉之魂,感染了每一位读者,形成情感互动,实现情感传播。

“我从新疆来”人物故事集中的日常化叙事同样为读者带来了很强的画面感和在场感,从而建构起沟通情感的要道。新媒体平台相比传统媒体,在叙事表达上往往更加轻松活泼[3]。人物故事集中很少见到悲伤基调的文章,大多数文章都以轻松、日常化的表达呈现出人物的故事。比如,《这位神秘画家笔下的少数民族插画太酷了!》介绍了自由设计人“神秘配电箱”的插画之路,语言灵活。其中谈到艺名的由来,则是在扔垃圾时看到了阳光高照下的配电箱,在白色的墙壁上尤为突出,以旁观者的叙事视角叙述出生活的细节。同时,用心设置的小标题在介绍人物经历时,既增加了文章的层次感,也灵动地展现了在特定时空中的人物活动。比如,《纳迪拉丨从克拉玛依到“北方哈佛”麦吉尔》分别以“穿越逆境,抵达繁星”“当她飞向属于她的山”“考验只会让我变得更坚强”“未来亦漫长、未来皆可期”四个简短的小标题概括出了主人公不同的成长阶段和她对自己的期许,在个性化色彩鲜明的叙述中钩沉出生活的精彩鲜活。再如,《帕孜丽娅丨成为前进的小帕小姐》以第一人称视角展现了主人公求学生涯中对写作、生命的探赜索隐。口述式的娓娓道来既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又富含生活气息,营造出强有力的在场感,让读者在短时间内真切体会到情绪和温度。

“我从新疆来”人物故事集极大地发挥了情感化叙事的功用,作者以原生态的情感积累建构起与写作对象之间的情感体验,在日常化的叙事表达中立足生活情境,绕过过于宏大的主题,仅用温暖的文字沉潜在平凡人的非凡生活和内心情感中,在情感共鸣中增加了文章情感传播的深度。

二、情感连接的符号化呈现

符号之接受,必然以有意义为前提,意义使符号成为可能[4]。在新媒体平台,公众带着个人情感走进虚拟公共空间,参与公共事件讨论并表达诉求[5]。微信公众号“我从新疆来”在一眼新疆、新疆滋味、迹忆新疆等版块中,利用新疆的美景、美食、美迹等极具新疆地域特色的符号加强与读者的情感联系,同时结合音视频、直播对话等多种方式,为读者带来既好看又好玩的情感体验。

在美食篇章中,列举了众多的新疆美食名片,从大盘鸡、椒麻鸡到酸奶制品,展现了新疆独特的饮食文化,以鲜艳诱人的图片、视频呈现,冲击着新疆人的胃,产生了极强的熟悉感,调动了读者参与话题的积极性。比如,阅读量超过10 万的推文《来新疆必吃的50 种美食,你pick 哪一款》中,推介了新疆各地的特色食物,如巴楚烤鱼、伊犁手工冰淇淋、昌吉九碗三行子、天润酸奶等,读者在留言评论区激烈讨论,身在新疆的人表示自豪,远离家乡的人直呼想念,来过新疆的人再次怀念。这些图片已不再是简单的画面,而更多地代表了新疆形象在人们心中的样子。再如,《春天来一碗新疆丸子汤,绝了》这篇文章将昌吉丸子汤与徐州丸子汤做横向比较,也让读者从材料、制作、配菜等多个方面认识到新疆丸子汤的特别之处,加深了人们对新疆的了解。

新疆有着独具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雪山、牛羊、巴扎等都是新疆的景观名片,这些纵横在新疆广袤土地上的各类风景,滋养着新疆人民,支撑着他们的精神世界,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成为连通平台与用户之间最直观的情感媒介。微信公众号“我从新疆来”将新疆奇特的自然景观符号用人性化的表述方式加以呈现,传达出对自然、土地的情感。比如,《除了伽师瓜,你对伽师一无所知》介绍了盐碱地与美丽共存的奇迹——伽师,讲述了勤劳和坚守的故事,虽没有景观描述,但鲜活地展现了伽师的美丽,不少读者纷纷留言“最爱伽师”。再如,文章《巴扎丨最显新疆乡村的人间烟火气》写出了介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新疆巴扎对于新疆人的特殊意义,既展现了暖暖真情下巴扎生活的具象含义,也表达了作为重要社交方式的巴扎带来情感疏导的抽象意义,与受众形成情感共享。另外,《和田很远,但我还是想去》《你们博乐人做的梦都是蓝色的吧?》等文章借助人文化操作,将美丽的新疆景观形象符号进行完美展示,充分实现了自然形象的审美意义,也达成了与受众之间的情感互动,形成了情感传播的功能化效果。

因此,微信公众号“我从新疆来”充分挖掘了能够连接受众情感的新疆地域特色元素,以富有情感的个性化表达和多样化的形式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有效地促进了情感传播。

三、情感价值的正能量传播

媒介在向公众传播信息时,要遵循法律法规和社会伦理规范的限制,要传播能够提升公众文化品位、有教育意义和人文价值的信息,这是媒体社会责任论的观点[6]。微信公众号“我从新疆来”关注新疆人、新疆事、新疆景,虽没有选择“家国情怀”“民族团结”等宏大叙事,但以小人物命运融入社会背景的表达方式,以纪实的手法讲述了不同民族、不同身份的新疆人在各地工作生活的故事,展现了人们为梦想拼搏、为热爱坚守的勇气。这种深入群众中寻找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故事,符合当代社会的主旋律,更能引起读者的认同和共鸣,并让读者感知到健康的情感价值导向,获得情感上的正能量。

“我从新疆来”主题团队深入基层,挖掘真实生活中励志、感人的故事。其中不仅有家喻户晓的名人故事,也包括很多普通百姓的追梦历程。比如,有尼格买提的梦想舞台,有艾克热木江医生步履不停的钻研之路,也有大胆开启北京之旅的迪丽努尔,还有从内地旅居新疆找寻自己的慢慢姑娘,他们都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中展现出自我价值,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期待。不难发现,这些传播内容中大多以成长和努力为主要线索,充满热情的主人公们与这个时代的所有普通人一样,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前进。这些紧贴生活、真实温暖的成长体验和情感经历,通过创作者正向的情感表达,可以传递社会正能量,帮助受众获得健康的情感价值导向,发挥积极的情感归位作用。另外,这些真实的故事也引起了读者的情感共鸣,获得大量读者的积极反馈。比如,《我是在与病魔作斗争,也在为新人送祝福的热依拉》一文的留言区,广大读者既震撼于热依拉与病魔斗争的经历,也从中获得了永不放弃的精神鼓舞,由衷希望主人公早日康复。社会中的个体都不可避免地会与人或环境打交道,形成情感交流,每个人都会从中获得情感的动力。“我从新疆来”利用新媒体写作平台,创作具有情感正能量的作品,突出主流价值引领,完成媒介在传播信息时的社会责任。

微信公众号“我从新疆来”在选题内容方面关注社会热点,建构了美丽的新疆形象,也通过专题介绍的方式向读者推介中华经典作品或时下优秀文艺作品,实现社会情感的正向发展。在“聊撩好書”合集中,平台选取优秀的文艺作品并与读者共享,满足受众的情感需求。比如,《一个要自杀的男人,教会了我如何爱上生活!》将瑞典冠军小说拆解为小故事,着重说明生活的美好。另外,《豆瓣9.1,治好我精神内耗的神仙综艺》向读者推介慢综《我在岛屿读书》,运用节目片段解答了关于阅读、经典作品、生活本质的很多问题,细心整理出节目中老师推荐的书目,鼓励读者用阅读寻找自己。

“我从新疆来”这一新媒体写作平台聚焦当代社会问题,并非博人眼球地编写内容,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社会情感走向正能量方向;很少以悲情苦难的故事赚足泪水,而是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旋律作为其真正的精神内核,以充满正能量的社会情感影响受众群体。

四、结语

新媒体写作平台通过自身强大的文化传播力发挥着情感传播、价值引领的重要作用。微信公众号“我从新疆来”则立足人物故事的情感化叙事、情感连接的符号化呈现、情感价值的正能量传播,不断建立起创作平台与用户之间的良好情感连接,传递真善美的作品,提升文化传播力,促进新媒体行业的良性发展,也为当前环境下新媒体写作平台的运营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特纳,斯戴兹.情感社会学[M].孙俊才,文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 李建军,马瑞雪,周普元.论情感传播的特点和原则[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5):100-106,192.

[3] 盛芳,彭婷.新媒体内容生产的情感叙事策略与意义建构:基于人物传播类微信公众号实践的分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9(02):147-151.

[4] 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2 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5] 李宏.讲好警察故事:新媒体平台上的内容特点与传播效果——以中国警察网新浪微博为例[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06):119-130.

[6] 金丹阳.自媒体的情感呈现与传播:以微信公众号为例[D].吉林大学,2020.

猜你喜欢

写作新媒体
试论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
中国古代与现当代语境下的语文写作教育观比较研究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