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民族音乐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2024-06-06黄艺平陈婉君

歌海 2024年2期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黄艺平 陈婉君

[摘 要]音乐作为一种无国界的文化符号,它特殊的艺术表达魅力可以跨越民族、文化和语言障碍,是对外传播中华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媒介。广西作为中国南方的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音乐文化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与影响力。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出发,以交响组曲《岜崃》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对《岜崃》的音乐特色、创作手法及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策略进行深入剖析,为广西民族音乐提供一定的跨文化传播启示,为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探索新的范式,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和创新。

[关键词]广西民族音乐;跨文化传播;交响组曲;《岜崃》

音乐文化被认为是没有国界的语言,具有促进各国文化相互认同、信任和尊重的作用。它能够超越地域、文化、民族、历史等多重障碍,实现民心相通,也成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1今天,西方音乐文化仍然在国际艺术舞台中占据着领先地位,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在国际艺术交流中的话语权仍显薄弱。2喻国明、张珂嘉也认为,音乐研究领域多聚焦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的研究,忽视了音乐作为媒介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价值。3广西作为中国南方的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擁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音乐文化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与影响力。目前,广西民族音乐在跨文化传播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传播渠道较为狭窄,多为广西本土媒体,除著名的刘三姐民歌外,其他民族音乐在本区或本民族外较少有人知晓,传播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尽管如此,近年来,随着少数民族文化广泛传播,越来越多人关注到少数民族的独特音乐风格,少数民族音乐也逐渐引起各界人士的兴趣和关注。1 因此,如何让广西民族音乐在不同的文化间进行有效传播,让民族音乐走向国际舞台,从而促进中华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广西少数民族众多,民族音乐百花齐放,交响组曲《岜崃》作为以广西民族文化元素为创作题材的音乐,融合了广西民族音乐的特色与西洋交响乐的表现力,在广西民族音乐的跨文化传播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选取《岜崃》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文本分析法,对其创作背景、作品结构、音乐特色及跨文化传播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广西民族音乐提供一定的跨文化传播启示。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广西民族音乐的传播现状,挖掘其传播的潜力,并为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为讲好广西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积极的力量。

一、交响组曲《岜崃》作品分析

(一)创作背景:就地取材世遗花山岩画

交响组曲《岜崃》创作于2022年仲夏,“岜崃”意为“彩色的山”,即花山。花山位于广西明江之滨,由于山壁上有2000多年前骆越先民的画作而闻名于世。地处左江上游的宁明花山画点的岩画规模最大、图案类型最多且最具代表性,故人们将左江一带的岩画群统称为左江花山岩画。22016年,“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9处世界遗产。3因此,花山岩画不仅是广西的一个标志性文化符号,更是世界级文化遗产。交响乐在标题的创作上,作曲家并没有直接使用普通的“花山”或“花山岩画”作为标题,而是采用壮语音译。在壮语里,“花山”的读音与“岜崃”同音,因此将其取名为“岜崃”,相比之下,用音译更具浪漫主义色彩。作曲家曾多次参观花山岩画遗迹,表示看到花山岩画就会让人浮想联翩,并震撼于其雄奇而神秘的图画符号、壮阔的景观,惊叹于壮族先民的智慧及其所表达的精神内涵。作曲家认为,音乐,尤其是作为音乐领域塔尖的交响乐,不仅停留在感官感觉层面,而且已经上升到哲学、美学层次,加之花山岩画具有意向性,因此用音乐的形式来表达花山岩画是最为合适的。作曲家将音乐和广西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力图用音乐展现出壮族的人文内涵及精神世界,因此创作了《岜崃》。当淳朴亲切的民族音乐遇上西洋交响乐的音乐表达形式时,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这其实也是作曲家试图探索的。

(二)作品结构:不同场景勾连民族文化

交响组曲《岜崃》共分为《溯》《圩》《愫》《舞》四个篇章。可以说,交响组曲《岜崃》不仅是一部音乐作品,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既为我们展现了壮族的丰富人文内涵和精神世界,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和感受壮族文化的窗户。

第一乐章——《溯》。“溯”即追本溯源,是一种对自身文化认同的深化和历史责任的承担。广西民族文化古老而神秘,设置这一乐章,使整部作品具有了时间的层次感,为听众打开了一扇通往古老壮族文化的窗户,让听众得以了解先辈们的生活、信仰、价值观等,更加深刻地理解壮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也让听众在音乐的魅力中,与历史产生奇妙的共鸣。因而,此章的音乐具有古朴神秘的意向。

第二乐章——《圩》。“圩”即赶圩,歌圩。此章带领听众走进一个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场景。与第一乐章相比,第二乐章褪去了神秘的色彩,其氛围更为世俗和热闹,更多的以欢快活泼的旋律生动地描绘壮族的风土人情,如民间生活、乡间赶圩的场景。这种生动的描绘使得乡土文化在音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展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真实、最朴实的一面。因而,此章的音乐具有世俗热闹的意向。

第三乐章——《愫》。“愫”即情愫,此章描绘了一幅深厚情意的爱情画卷。从赶圩的场景转向朦胧浪漫的恋爱场景,以探索壮民族独特的爱情表达方式。壮族人民表达爱情的方式有许多,比如抛绣球和对歌等。广西壮族民间有“以歌择偶”“以歌会友”的传统习俗,在对歌模式上,一般是由男女对歌居多。1在编排上,作曲家采用小提琴和大提琴对答的形式,这与壮族男女对歌表达情意相呼应,这种对答形式不仅让音乐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也赋予了作品独特的色彩和情调。旋律在此乐章中显得格外突出,使得听众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爱情的力量和魅力。这一乐章所呈现的爱情场景,不仅体现了壮族文化中独特的爱情表达方式,也展现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使得整部作品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因而,此章的音乐具有既朦胧又强劲的意向。

第四乐章——《舞》。“舞”即舞蹈,壮族人民向来以能歌善舞著称,其舞蹈是一种表达力极强的艺术形式,蕴含着强大的情感和力量。在这一乐章中,音乐的旋律和编排使人感受到了舞蹈的节奏感和动感,它让听众仿佛置身于壮族舞者翩翩起舞的场景,感受到了那种活力四溢的氛围。壮族舞蹈的特点之一是力量感和张力十足,这在音乐中得到很好的表达。且花山岩画的图案中,也可以看到许多人物在跳舞,如蚂舞。这些岩画成为对古代壮族舞蹈的活态记录,也显示舞蹈在壮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第四乐章充满着狂野和激情,使得整部作品更加立体丰满。因而,此章的音乐具有野性张力的意向。

总体而言,交响组曲《岜崃》的四个篇章既是四个不同的场景,又分别代表了四种不同的情绪。每个篇章既具有独立性,又互为补充,共同服务于同一主题,在短短的12分钟里,以交响组曲的形式将壮族丰富的人文内涵及精神世界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每个篇章都以壮族的日常生活、生产、习俗等为创作基础,以丰富的音乐语言和表现力,生动地描绘出壮族的独特风貌和人文精神。

(三)音乐特色:中西技法呈现视听盛宴

交响组曲《岜崃》以广西世界级文化遗产为题材,综合采用交响组曲的音乐表现手法,曲调或缓或急,或低沉或高昂,构思精巧、章节互补、重点突出,同时,使用中西结合的音乐技法,显示出作品别具一格的音乐特色,也将广西壮族的人文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在音乐技法上,交响组曲《岜崃》运用典型的壮族音乐元素。壮族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构造而著称,特别是在民歌中。这体现在其使用三个或四个音符组成音阶构造,即三音列或四音列。这种独特的音乐技法不需要大量的音符,只需几个音符,便能够奏响一首完整的壮族民歌,这也是壮族音乐的魅力所在。这种简约而又极具表现力的音乐形式,使得壮族民歌在其独特的音阶特点中展现出丰富的情感和内涵。在交响组曲《岜崃》中引入壮族的传统音乐技法,能够真实地展现出壮族音乐的特色和魅力,这既是对壮族音乐传统的致敬,也为整部作品增添别具一格的色彩,使得音乐在情感表达和民族特色上更加丰富多彩。在声音的模拟和场景的描绘上,《岜崃》运用了芦笙这种民族特色乐器,如在第二乐章《圩》中,可以清晰地听到吹芦笙的欢快乐声。

其次,交响组曲《岜崃》还借鉴了多种西洋技法,使得音乐在旋律、节奏、声部等方面呈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第一,多调性技法。作曲家米约认为,纵向叠置几个旋律,每个旋律体现不同的调,这就是多调性。1 这种技法让音乐的旋律更加丰富多彩,给人以听觉上的愉悦和冲击。第二,复合节拍和复合节奏的运用使得节奏的表现更加丰富多样。这种错落有致的节奏编排,形成了一种声部上立体交错的感觉。整部作品涵盖24个声部,近80种乐器的编排,这种多声部的设计给人以强烈的音乐冲击感,也使得作品在演奏现场给听众带来更为震撼的音乐体验。第三,复调技法。复调是一种多声部的音乐思维,是音乐发展的一种创作技法,也是多声部音乐中与主调相对应的一种音乐形式。1它将两个独立的旋律线条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得音乐在旋律上呈现出丰富的层次和纵深感,使得整个曲子呈现出一种非常特殊的音乐质感。

综合来看,这些技法的巧妙运用使得交响组曲《岜崃》在音乐表达上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多调性、复合节拍和复合节奏及复调技法的运用,使得作品在旋律、节奏和声部的交织方式上都呈现出高度复杂和丰富多样的特点,为听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的盛宴。

二、交響组曲《岜崃》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一)立足本土文化:传统元素的融入与传承

民族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表达形式,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与地域特色。2交响组曲《岜崃》在跨文化传播中采用了立足本土文化的策略,首先通过《溯》《圩》《愫》《舞》四个篇章,融入与传承花山岩画、对歌、赶圩、舞蹈、特色乐器芦笙等广西民族元素,并将这些传统要素有机地融入到交响乐曲中,成功地挖掘和展现了广西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与独特魅力,从而吸引了更广泛的国际受众。这样的融合使得《岜崃》在音乐结构、旋律编排等方面呈现出浓厚的壮族文化特色,听众在欣赏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浓郁的民族氛围。其次,传统元素的融入并非简单的模仿,而是在尊重和保留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巧妙的创新和发展。作曲家通过现代音乐的技法和表达方式,将传统元素进行重新诠释,使得《岜崃》既保留传统的韵味,又具有现代音乐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此外,传统元素的融入也为壮族文化的传承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将壮族传统艺术形式融入到交响乐中,这些传统文化在现代音乐的舞台上得到展示,为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创新表达方式:现代手法的运用与实践

《岜崃》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它采用了作为西洋舶来品的交响组曲对广西民族文化进行国际化的表达与呈现,因此可以说它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结晶。交响组曲作为一种音乐形式,通常由多个乐章组成,每个乐章以不同的音乐主题和表达方式呈现,但整体上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且其相较于交响乐而言,独立性更强、反差性更大,给听众一种立体交错、强烈的冲击感。孙英春认为,知识界对跨文化传播的一个定义是“参与传播的双方的符号系统存在差异,传播因而成为一种符号的交换过程”,这就强调了不同文化交往中文化差异的影响。要进行有效的传播,就要在不同文化传播者之间创造一种共享意义。1中西方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跨文化交流中存在一定的文化隔阂和文化障碍。但音乐是无国界的,同时,《岜崃》巧妙地采用了西方受众熟悉的符号、国际化的音乐表达方式交响组曲,对西方受众不熟悉的中国文化进行创新性表达。这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表达方式,更是一种国际化的思维模式,不仅能让“他者”听得懂,还能让他们产生情感共鸣,以进一步消除广西民族音乐在跨文化传播中可能存在的文化折扣现象。同时,交响组曲中,24个声部相互交织,80种乐器相互配合,共同演奏了一曲天籁,达到了“和”。西方音乐强调和谐之美,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相得益彰,中西文化在同一部音乐作品中得到了交融。

(三)借助国际载体:中国—东盟音乐周的添彩

2022年12月,第十一届中国—东盟音乐周在广西首府南宁顺利举行。广西艺术学院交响乐团演奏的交响组曲《岜崃》,受到国内外音乐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其他听众的一致好评,为现场听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是跨文化传播的一次成功尝试,让广西民族文化的跨国界传播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首先,中国—东盟音乐周作为一个国际性的音乐盛会,集结了来自中国和东盟成员国的优秀音乐家和艺术家。这样的“高端化、专业化、深度化”2平台为《岜崃》提供了一个与国际音乐界交流互动的绝佳机会。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作曲家和演奏家能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进行深入的交流,分享彼此的音乐理念和创作经验。其次,中国—东盟音乐周的国际影响力使得《岜崃》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展示和传播。来自各国的观众和音乐爱好者聚集在这一平台上,他们有机会欣赏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在这样的国际舞台上,《岜崃》得以通过其独特的音乐特色和文化内涵吸引并感染来自世界各地的听众。通过与国际音乐界的互动、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示,《岜崃》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认可和喜爱,为广西本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岜崃》对广西民族音乐的跨文化传播启示

(一)内容创作:兼具“民族风”与“国际风”

传播内容是跨文化传播中的核心,也是信息的承载体。广西民族音乐的背后不仅蕴含着广西各民族的特色文化与风土人情,更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底蕴。因此,在内容创作上,广西民族音乐要坚持深入挖掘与融入本土元素,如广西的美食文化、民歌文化、舞蹈文化、节庆文化等,保持自己的个性,打造一股“民族风”。但与此同时,在全球化的数字传播时代,广西民族音乐要想走向国际,必须摒弃闭门造车的思想,坚持对外开放,进行文化创新与文化融合,1在民族音乐中融入西方受众熟悉的文化元素。比如类似《岜崃》那样,将壮族民歌的旋律、节奏等特点融入到交响乐中,让带有“民族风”的音乐瞬间有了“国际风”。有学者认为,在曲目风格、配器与和声乃至乐队编制等方面,较多现代的民族管弦乐团都完全模仿西方的交响乐团。2因此,无论是在表达方式还是内容创作上,我们都既要保持个性,又要寻求共性,让文化实现共通、共融。这种融合了“民族风”与“国际风”的音乐作品,其独特的风格既能够让广西民族文化传统的受众感到亲切与认同,也能够吸引国际受众,让他们感受到异域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加广西民族音乐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吸引力。

(二)借船出海:让广西民族音乐走向世界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各种新兴媒介层出不穷,世界似乎已然成为了麦克卢汉所说的“地球村”。新媒体凭借其传播互动性、即时性、传播速度快、不受时空限制等优点,为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创造了新的机遇。民族音乐的跨文化傳播主要以举办大型音乐会、国家文化节、国际音乐展演等方式为主,如国内知名的北京现代音乐节、上海当代音乐周、杭州现代音乐节、中国—东盟音乐周等。不可否认,这些高端的专业平台,可以让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爱好者通过音乐展演、文化论坛、音乐评论等活动形式,进行跨越文化与国界的音乐交流与对话。但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些传统的音乐传播方式已然不能满足民族音乐走向国际的传播需求。因此,在传播方式上,除了要借鉴《岜崃》那样使用别人听得懂的交响的形式进行音乐的演奏外,我们还要抓住机遇,让广西民族音乐跟上时代的快车,利用好国内外的各种新兴媒介进行音乐文化的呈现与表达,如国内的抖音、微博、视频号、小红书等,国外的Facebook、TikTok、Instagram、Twitter、YouTube等,既要学会造船出海,也要懂得借船出海,让民族音乐走出广西,让中华文化走向更宽阔的国际舞台。

结语

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能够以抽象的方式表达人类情感。它是全球通用的语言,也是促进国际间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有力工具。作为一种超越国界的文化符号,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功地跨越了民族、文化和语言的障碍,实现了人类情感与价值的共通交流。1 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类似《岜崃》这样的作品,里面包含了特有的民歌、舞蹈、民族乐器等元素,这些将广西民族音乐文化元素作为素材进行创作的作品,其实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与创新性再现。2它将广西民族音乐的传统技法与西洋技法相结合,用交响乐组曲这种宏大音乐形式将传统民族特色音乐表现出来,并借助中国—东盟音乐周这样的国际性平台进行跨越文化的传播,是传播中华文化的一条优良路径。综合而言,《岜崃》的跨文化传播实践为广西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然而,我们也应认识到在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传播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我们期待更多的学者、艺术家参与到广西民族音乐的研究与传播中,共同推动这一独特文化的发展,为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视域下好莱坞电影的传播研究
“内外有别”原则的传统、困境与未来
韩系咖啡品牌在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
中国文化元素在电影中的跨文化传播探析
《功夫熊猫》三部曲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跨文化传播背景下商标品牌命名及其译词研究
《巴黎夜未眠》中体现的中法跨文化要素
澳门:古代与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
中西文化差异下影视传播的现状与对策
互联网时代字幕组的跨文化传播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