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南少数民族边棱音管乐器研究综述

2024-06-06石大卫

歌海 2024年2期
关键词:西南地区

石大卫

[摘 要]中国西南地区地域广阔,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丰富多彩,也是国内边棱音管乐器最丰富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对西南少数民族乐器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和研究,硕果累累。采用乐器学研究视角,针对国内关于少数民族边棱音管乐器研究中的发音原理研究、基础特性研究、乐器改良研究、“非遗”传承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乐器研究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边棱音管乐器

往往一提起“西南”这个词,人们的第一反应都会是云贵川三省。而在西南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领域内,这里的“西南”更多时候指的是滇黔桂三省区,此区域内少数民族边棱音管乐器的形制五花八门,种类十分丰富。西南少数民族边棱音管乐器因其独特的音色与演奏技巧,受到广大少数民族同胞的青睐,分布范围几乎遍布整个滇黔桂地区。笔者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相关研究成果,从乐器的发音原理、形制等方面进行分类与梳理,探索未来研究可能的方向,并对未来西南少数民族边棱音管乐器的研究方向提出意见与建议。

一、西南少数民族边棱音管乐器的综合研究

(一)相关综合性专著研究

自20世纪50年代起,以田联韬、袁炳昌为首的学术界前辈,对中国广大地区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了实地考察,发表了一批有拓荒性质的基础性著作,为民族音乐学、乐器学等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曾遂今先生所著《中国乐器志·气鸣卷》1对全国范围内的气鸣乐器进行归纳总结与介绍,同时对气鸣乐器的含义做出解释。书中将边棱音管乐器分为吹口管边棱横吹、吹口管边棱竖吹、吹口管边棱容器笛三种,文末还有特殊的气鸣乐器研究部分。在收录了大量的中国古代乐器和少数民族乐器图像的同时,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量传统气鸣乐器的改革做了详细的记录与研究,对少数民族乐器“一器多名”的现象也做了大量的称谓考据工作,共收录92件边棱音管乐器的详细资料,其中西南少数民族边棱音管乐器34件,占收录乐器总数的37%。在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配以详细的文字描述和图片,使读者对乐器外观、形制的理解更加清晰明了。

20世纪80年代,袁炳昌、毛继增编写的《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以下简称《乐器志》)1将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乐器按演奏方式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击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五种,从名称、流布范围、形制、演奏场合等角度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中收录西南少数民族边棱音管乐器64种,涉及藏族、景颇族、彝族、佤族、阿昌族、壮族等,约占所收录气鸣乐器的30%。随着《乐器志》的出版,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有利于加强各民族间的团结,同时更促进了国内民族音乐学、乐器学、音乐考古学的学科建设。

江泽慧和王巍的《竹乐器的世界》2从乐器的制作材料出发,介绍了竹乐器在世界范围内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独具特色等多重特点,同时强调竹乐器研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有其特殊的重要性。书中将世界范围内的竹乐器按照霍萨分类法分为气鸣乐器、体鸣乐器、弦鸣乐器、膜鸣乐器四种,记录竹类气鸣乐器118件(包含边棱音管乐器65件),其中中国乐器32件(包含西南少数民族乐器13件)、外国乐器20件。书中对竹制乐器的形制、演奏方式、用途、代表性曲调都进行了充分的介绍,配以大量乐器图像与演奏图像,整体内容丰富翔实。

20世纪80年代末,由杨秀昭、卢克刚等几位学术前辈合著的《广西少数民族乐器考》3,在充分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广西境内少数民族乐器(尤其是壮族乐器)进行了深入阐释与研究。将广西少数民族乐器分为体鸣、膜鸣、气鸣、弦鸣四类,共98件乐器。其中对于体鸣、膜鸣乐器的分类比较细致,气鸣、弦鸣乐器分类相对简单(以气鸣乐器为例,分为唇振、边棱音、簧振、嗓振四类)。该著作首先从贵州世居少数民族入手从而引出各民族特色乐器以及其律制形态,探讨少数民族乐器与民歌、节庆等的紧密联系。在边棱音管乐器方面,分别从形制、称谓、流布、来源、制作技艺、音列结构、演奏方式、民间用途等方面进行介绍,同时配以插图和记谱,足见其观察与研究的仔细深入。

杨秀昭、苏沙宁、楚卓、卢克刚合著的《广西特色乐器》1详细介绍了广西乐器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考古出土乐器与少数民族乐器,研究视野开阔。书中主要以广西区内分布乐器的称谓、流布、传承方式、形制等为研究范围,将乐器分为吹奏、弹弦、擦弦、锣鼓四种以及芦笙音乐专章,对于各类乐器的音乐形态、使用场合也做了详细介绍,并配合大量谱例进行讲述。

柯琳的《贵州少数民族乐器100种》2介绍了100种贵州少数民族乐器,其中边棱音管乐器16种。该书将贵州少数民族乐器分为吹奏乐器、弦乐器、击奏乐器三大类,着重阐述乐器的称谓、来源、制作技艺、音列结构、传统曲目,配有乐谱使读者更进一步了解乐器的演奏曲调。书的后半部分对铜鼓、芦笙、木叶等特色乐器进行深入探究,详细论述其形制、体裁、重奏形式、民俗内涵等,是一本具有独特意义的早期贵州少数民族乐器研究专著。

张兴荣的《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3开篇介绍了云南省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概况,而后根据不同少数民族的语系进行分类,分别对云南各地不同支系主要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进行细致讲述,内容涵盖民歌、歌舞、说唱、器乐、宗教音乐等方面,其中的乐器部分按照霍萨分类法对少数民族乐器进行逐个介绍。书中对于乐器的介绍非常详细,不仅对于乐器的基本情况进行完整的说明,还提供了大量的谱例,书的最后部分配有大量的插画展示乐器的具体形制。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等编写的《中国传统音乐考察报告》(全十卷)4包含了20世紀50至80年代间,以毛继增等前辈为代表的学者进行田野调查的珍贵记录,有《白沙细乐》《苗族芦笙》《云南民间音乐采访记录》《广东海南黎族音乐采访记录》等篇章,这其中包括景颇族、傣族、彝族、苗族、黎族等云南、贵州、海南等省的少数民族乐器记录,包括乐器的尺寸、形制、音阶、用途等。受条件的限制,当时的田野工作者采用画图的方式来代替如今的拍照,但仍旧保持了田野调查的专业性和具体性,乐器图画均完整展示了乐器的基本性质,是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早期民族音乐学工作者田野调查情况的重要资料。

(二)集成与图录研究

集成,集大成者,是一种记录性、普查性较强的专著体裁。图录,是随着现代影视技术的普及与在学科中的应用而形成的以图像为主的专著体裁。两者往往以现代行政区划为分界,对一个地区的乐器文化做相关记录(集成以文字、谱例为主,图录以乐器图像为主),其中内容大多相对简略,以介绍性质为主。但因其涉及地域广泛、覆盖范围全面,在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文献。

国内对于云南少数民族边棱音管乐器综合研究最为突出的是《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云南卷》(以下简称《集成·云南卷》)1。全书共分为上中下三册,完整地记录了大量云南民间器乐曲。其中关于气鸣乐器的分类研究由吴学源撰写,他将大量的边棱音管乐器分为箫、笛、埙、气哨四类。以箫类乐器为例,其根据乐器的发音原理、结构和造型分为塞箫、缺口箫(洞箫)、破口箫、横隔箫、盖板箫、戴帽直箫、平口箫等七种,并针对每一个小分类列举了一件或多件少数民族乐器进行佐证(如,在缺口箫类乐器的介绍中,以佤族乐器“巫厄”为例),足见作者的细致与认真。同时,吴学源老师还著有《云南民族乐器图录》2,开篇从音乐考古学的视角讲述了悠久的云南乐器发展史,又以景颇族吐良、基诺族尼贝、哈尼族期哩为切入点,提出“云南就是一个活的民族乐器发展史博物馆”这一观点,结合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强调保护云南民族民间器乐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作者将云南民族乐器分为古代乐器和气鸣、弦鸣、膜鸣、体鸣乐器五大类,共收录云南少数民族边棱音管乐器32件,并结合十数年田野调查的图片、文字资料,以最直观的方式充分而详细地介绍了乐器形制、材料、演奏方式等內容。

关于贵州少数民族边棱音管乐器研究方面比较全面的有《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贵州卷》3。书中记录了大量的贵州少数民族器乐曲,其中关于气鸣乐器的研究由张继增、舒宝琴、胡家勋等撰写。与《集成·云南卷》相似,书中将气鸣乐器分为箫、笛、埙三个种类,每个种类依据民族进行进一步的归纳总结,以苗族箫类乐器为例,分为直箫(小筒箫“奖”)、三眼箫(掸然)、四眼箫(爪色)、夜箫四类。这样的分类方法,清晰地展示了贵州各民族所特有的箫类乐器,一目了然便于查找。

《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广西卷》4关于气鸣乐器的研究是由杨秀昭老师结合多年田野考察资料精心编纂的,内容翔实考究。书中按照器乐曲的编制分为独奏、双奏、合奏乐,祭祀音乐、宗教音乐。独奏、双奏乐下分吹奏乐、弹拨乐、擦弦乐、芦笙乐四个板块。吹奏乐部分介绍了壮、瑶、苗、侗、彝、水共6个民族的吹奏乐器情况,在其介绍的26种气鸣乐器中,有5件属于边棱音管乐器,约占乐器总数的20%。该书是西南边棱音管乐器研究的重要资料之一。

《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海南卷》1针对海南省留存的黎族器乐曲进行普查性的记录,保留了大量珍贵的谱例资料,全书共分为独奏曲、合奏曲、祭祀音乐、宗教音乐四个大类及若干个小类。独奏曲部分由海艺撰写,其中涉及的黎族边棱音管乐器有竹笛、鼻箫两种,在记录了大量谱例的同时对乐器的形制、取材、音乐形态、使用场合、著名民间艺人等信息也进行了介绍,内容简略但综合性强。

《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四川卷》2记载了四川省全境大量的少数民族器乐作品。书中根据乐器表演形式分为合奏曲与独奏曲两大部分,依照演奏乐器的组合在合奏曲中又分为吹打乐、锣鼓乐、丝竹乐三大类,独奏曲部分则根据乐器的不同进行细分,如马布曲、齐勒曲、马支曲等。书中共记录气鸣乐器10件,其中边棱音管乐器部分涉及4件乐器,分别是笛子、及嘿、鹰骨笛、箫筒等,由马箫、曾令士、付修林撰写,有关乐器的基本性质、构造、用途、民俗文化含义都得到充分的解释。4件虽数量不多,但书中记录细致、谱例丰富,是凉山地区边棱音管乐器研究非常好的资料。

《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西藏卷》3是研究西藏音乐文化的代表性著作,同时对于西藏主要族群(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夏尔巴人)的历史文化、族群来源、民俗习惯等有着充分的记载,以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卡尔乐为一级分类,其中民间音乐又分为合奏曲(以西藏传统乐舞为主)、独奏曲(以各民族传统乐器为主)。在有关乐器的记录中,共出现8件形制各异的管乐器,主要有雄林、赤林、归林、那木林、尼林、毕帮、达帮、鲁姆。这引发了笔者关于西藏地区管乐器在西南少数民族边棱音管乐器中不容忽视重要地位的思考,但目前世界屋脊的边棱音管乐器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三)辞典编纂

辞典,常以工具书的性质出现,是一种方便人们了解事物的书籍。乐器辞典往往是查找一件乐器最快最便利的方式,目前我国在乐器辞典或音乐辞典编纂方面的力量还比较薄弱,对西南少数民族边棱音管乐器的关注也很有限。辞典相关内容的编纂与撰写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值得相关专业研究者更进一步关注。

应有勤、孙克仁合著的《中国乐器大词典》1,有关西南少数民族边棱音管乐器的记载较为丰富,涵盖民族、乐器种类、乐器称谓等方面。从分类上看,词典中收录词条分为中国古代乐器、中国现代乐器、中国少数民族乐器、现代改良乐器四个部分,涉及音乐考古学、乐器学、民族音乐学等多学科视角,为这些学科的研究提供了资料上的便利。笔者在日常学习使用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该词典内容质量很高,查阅快捷,可见编者对于内容的收集整理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

二、边棱音管乐器发音原理研究

根据霍恩博斯特尔—萨克斯乐器分类法(简称“霍—萨乐器分类法”),气鸣乐器可根据发音原理细分为边棱音、簧管、唇管、机械簧、人声共五大类。其中,边棱音管乐器非常常见,其动听优美的音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追捧,不仅局限于西南少数民族中,在世界民族音乐中亦占有重要地位。例如,西方乐器中的长笛,中国乐器中的竹笛、箫、排箫等,西南少数民族的吐良、三月箫、夜箫等均属于边棱音管乐器的范畴。有关边棱音管乐器及具体乐器发音原理的研究,目前国内比较匮乏,为保证综述的全面性、丰富性,笔者在此部分将视野拓展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不局限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一)边棱音管乐器发音原理研究

中国音乐学院韩宝强教授的专著《音的历程:现代音乐声学导论》2是一本系统性介绍音乐声学的著作,书中对于听觉系统、听觉识别、音乐声、各形制乐器声学特性等关键概念进行了讲述与探讨。其中在边棱音发音原理方面,韩教授给出定义:“当一股气流以一定角度射向一个带有尖锐边缘的管子入口时,气流就被分为两股,形成上下两个分离的气体涡旋,涡旋之间随之产生空吸,导致相互碰撞。如果气流不断,涡旋之间的碰撞也就会持续下去,涡旋碰撞发出的声响就称为边棱音。”笔者认为这个定义是非常准确明了的,故将其作为研究中的基础定义使用。该著作有知识覆盖面广、研究深入细致、文本阐述清晰等优点,使笔者在初学过程中拓宽了自己的研究视野,探索了不同的思考方式,并对该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安藤由典所著《乐器的音响学》3的关注点是乐器音响分析,书中采用大量对照实验,探讨不同乐器的音响特征,例如高中低音的频谱特点、泛音构造差异对音色的影响、乐器发音构造分析、乐器开闭管对音响性能的影响、乐器选材对音色优劣的影响等问题,是一部实验性较强的专著。笔者在这本书中受到很大的启发,尤其是吸收了很多实用的乐器学知识,对未来在边棱音管乐器领域的更深入研究可谓大有益处。

由霍华德和安格斯所著,陈小平翻译的《音乐声学与心理声学》1以物理学研究方法中严谨且实验的态度,对具体的音乐声学问题做出解释与分析。在管乐器发音原理中,通过对管风琴哨管和簧管两种形制的声学分析,讲解边棱音管乐器与簧管乐器的发音原理,以及管身空氣柱对发音的各种影响。书中结合大量的对照实验与公式计算,力求理论和实验证明的完备,但内容更接近于物理声学的研究方式,比较抽象晦涩,更加适合声学和录音专业或有一定音乐声学常识的读者阅读研究。

张婷玉、姜晶、杨虹合著的《边棱音管乐器发音机理与音效分析》2对边棱音管乐器的发音原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主要从气流撞击尖锐边棱的角度、耦合作用等多种因素探讨边棱音发音原理。文中第二部分,通过建立几何模型和控制变量法实验,辅以大量图表,结合多组对照实验,得出结论“边棱音振动频率随吹速增加而提高”,整个过程严谨考究,实验充分且具有说服力,足见研究者科研态度之端正。第三部分,通过研究者自己设计的实验装置,对边棱音管的发音、拾音与音效进行实验分析,在第二部分实验与结论的基础上,提出“边棱音管频率变化是由边棱音与空气柱耦合两种变化综合效应影响所得”,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与分析,对前文的结论进行深加工,短短几个步骤,研究者的科研能力彰显无疑。文末结语还注意到吹角、吹口位置、管材及形制等因素也对边棱音管乐器的发音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启发读者一同进一步思考。

(二)乐器个案的发音原理研究

汪洋的《陶埙发音原理解析》3针对古老的腔体边棱音乐器埙的“积音”或后称“积气”的概念,通过对发音原理研究和乐器构造解析,提出“积音”原理的前提是由于气体在封闭状态下的埙膛内产生了“气体”累积所导致的,故得出结论:“积音”乐器的概念来源于埙的闭口形制和腔体的空气柱结构。而后通过对于埙在乐器学和乐器具体形制上的定义做出辨析,认为埙在发音频谱上不属于闭口乐器,只是形制上的“闭口”。由此,作者提出疑问:埙是决定意义上的“闭口”乐器吗?通过下文对此问题的剖析,总结“积音”同“积气”概念的不合理性,即所谓“积音”(或“积气”)对埙的发音和音高变化影响非常有限。文末从埙的边棱音发音原理入手,从音乐声学角度对所谓“积音”(或“积气”)的说法进行解释,得出结论:埙并非外观意义上的闭口乐器,所谓“积气”或“积音”的说法与埙的发音及音高无关。张浩的《跨越千年的突破——从箫的发音原理看泛响箫的创新》1,将目光聚焦于新制乐器泛响箫,通过对其边棱音发音原理的探析,认为“管的吹口对于音色的影响至关重要”,又从泛响箫比传统竹箫音色更加清亮这一特点入手,根据声学实验认为此特点来源于泛响箫在3kHz-5kHz的泛音中能量更强。而后认为泛响箫比传统竹箫发音更灵敏的原因在于其精致的金属吹口,能更加灵敏地触发管身空气柱的耦合从而快速发音。严琦的《从长笛的声源体和共振体谈其发音原理》2以西方吹口类边棱音管乐器长笛为主视角,先从介绍弹性振动原理入手,引出文章讨论内容的基础,即长笛的基本发音结构是“声源体”(吹口尖锐边棱)和“共振体”(管身空气柱),而后着重对发音结构的两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指出影响“声源体”的主要因素有乐器制作工艺、双唇风口形状、气流的流速、气流的流量、双唇风口至尖锐边棱的角度和距离这六方面,并详细描述了边棱音在管身空气柱中共振的过程。文末对“声源体”和“共振体”结合产生的耦合现象做了解释说明,充分说明此现象对乐器音色、音准等要素的重要影响,文章以长笛为切入点重点介绍边棱音的发音原理和在管乐器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耦合现象,讲述细致,语言精练。

三、西南少数民族特色边棱音管乐器研究

笔者挑选四件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乐器,分别是阿乌、三月箫、巫厄、吐良进行研究。这四件乐器在各自民族中知名度高,同时在西南少数民族乐器研究中获得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各类研究文章相对丰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更能直观反映出领域内的研究现状。

(一)彝族吹口类腔体边棱音乐器阿乌

阿乌又称“布里拉”,因其发声似“阿乌”故有此称,分布于昆明市官渡地区彝族支系子君人聚居区中。泥土制成,后烧制定型,其发音原理类似埙。中空,乐器上部正中开一长方形吹口,属于吹口类腔体边棱音乐器。外形多种多样,常见菱形和月牙形两种,民间以前者为多。菱形阿乌长约10cm,宽约5cm;月牙形阿乌长约20cm,宽约5cm。通常正面开两按孔,与吹口构成三角形分布,演奏时,双手抱吹。

菱形阿乌音色较为明亮,月牙形阿乌音色则比较深沉。目前大部分的阿乌曲已失传,仅《阿乌歌》一曲流传较广。

1.对阿乌音乐基础特性的研究

王键淞的《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彝族阿乌》1介绍彝族阿乌和陶埙,然后以此为切入点对两件形制相似的乐器进行了音色、制作工艺、音域、音量方面的对比研究,将彝族阿乌的乐器改良划分为原始形态、初次改良、现代状态三个阶段并依次介绍发展情况,最后结合彝族阿乌的传承现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观点。冷雪梅的《昆明城郊子君村彝族土埙的调查和研究——兼谈古埙的发现及有关问题》2巧借昆明市官渡区子君村改建这一契机,考察彝族阿乌的起源、制作过程、用途,并结合有关古埙的考古发现与阿乌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在总结中寻找阿乌与古埙的共通之处。刘琪的《阿烏情思》3从主观听觉感受的角度,对阿乌的音色进行了大量的联想,并对其蕴含的独特彝族文化进行简单介绍。

2.对阿乌乐器改良的研究

张文俊的《“阿乌”的研制与改良》4是较早从乐器改良角度讨论彝族阿乌的文献,讨论了关于阿乌的音域、调性、制作工艺等改良方向的初步尝试,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刘琪的《土器新生——云南彝族乐器“阿乌”的改良》5将传统阿乌和新型阿乌分开讲述,对于传统阿乌的渊源、形制、制作工艺、演奏技艺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同时结合动态史观讨论其变迁、保存与传承的过程,关于新型阿乌,作者以改良历程为先导,并在音量、形制、音色、乐器特性方面对比了新型改良阿乌和埙的不同之处,肯定了彝族阿乌改良的成果。

3.对阿乌文化内涵的研究

王德智的《昆明彝族子君人乐器“咘哩啦”的承载与特色》6详细介绍了阿乌所承载的悠久历史,由此引申出其文化内涵的重要价值,并呼吁加大对于彝族阿乌的保护力度。程迢的《阿乌与布里拉——彝族子君人古老的乐器和古老的民歌》7是较早介绍彝族阿乌的一篇文章,从阿乌的起源谈起,先后介绍了乐器的民间传说、制作方式、形制、音域、曲调等,为日后关于彝族阿乌的乐器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阿昌族哨咀类边棱音管乐器三月箫

阿昌族边棱音气鸣乐器三月箫,又称“泼勒端黑央”,阿昌语中“泼勒”意为箫,“端黑央”意指春天树上的嫩叶,“泼勒端黑央”即春天树上嫩叶初现时吹奏的箫,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管长约25cm,取上端带竹节的竹管制成。上端竹节上开一孔,为椭圆形,连通竹节两端的管体,孔上膜一胶布,盖孔约二分之一,由此形成气道和边棱,是西南少数民族管乐器中一件十分典型的横隔箫类管乐器。节下端依次开七个按孔(前六孔后一孔)。

演奏时,口含竖吹,一手拇指按背孔,食指、中指、无名指按上三孔,另一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按下三孔,左右手均可。音色圆润清亮,常在每年二三月份由阿昌族青年演奏,用以向姑娘表达爱意。

有关阿昌族三月箫的研究,总体上比较匮乏,主要集中在乐器基础特性和文化内涵两个方面,如张洁君的《少数民族音乐——阿昌族》1主要从阿昌族传统民族服饰、节日、舞蹈、音乐等多个文化角度入手,其中在音乐部分对三月箫的形制、取材、用途等做了简单介绍,突出了该乐器在阿昌族群众文化生活中的重要性。孙家显的《阿昌族“三月箫”的人文探析》2从概述、形制与结构、分布与审美特点、功能与作用四个方面对三月箫的基本情况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尤其在审美特点上,作者结合阿昌族长期受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影响,对其乐器的独特音色做简单分析。刘扬武的《三月箫与葫芦箫》3重点从三月箫的用途和文化含义入手,指出阿昌族青年之间交往总离不开三月箫与葫芦箫两件乐器,而后对三月箫的形制做简单介绍,文字简练表述清晰。杨雪的《陇川县户撒阿昌族民间音乐现状调查》4从阿昌族的整体民族文化角度入手,记录了户撒阿昌族人的民俗文化和传统音乐文化,并用一定的篇幅介绍了边棱音管乐器三月箫的文化价值。庞浩然的《非物质文化视野下阿昌族“三月箫”之探析》5以三月箫为主视角,完整地介绍了其制作工艺、演奏特点、分布特点、美学价值、使用场合、社会文化功能以及当下关于三月箫的传承与保护,并结合田野调查的实际总结了传承的现状,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建议。

(三)佤族吹口类边棱音管乐器巫厄

巫厄又称“嗯就”“蔚”“二孔箫”,主要流行于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在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亦有少量分布。管长约60cm,直径约2.2cm,选白竹制成。管上端开一三角形吹口,是一件典型的缺口箫类乐器。管体下端留节,近节处开两按孔(圆形或方形),两手食指各按一孔,其余手指扶于管下部。

演奏时,竖吹,下唇堵管口,嘴唇收紧,对准三角形吹口送气发声,音色浑厚丰满。民间演奏巫厄的艺人常结合泛音与喉音奏法吹奏,颇具民族特色,多为佤族中老年妇女喜爱。老人去世时,妇女二人奏巫厄,男子二人奏瓦格洛合奏《丧事调》,常用于表达悲哀之情。

关于佤族音乐文化的研究主阵地在民歌的相关研究方面,关于乐器尤其是边棱音管乐器的研究可谓九牛一毛,而且以乐器基本特性介绍和文化内涵发掘为主,如宋歌的《云南西盟马散佤族乐器文化研究》1用语音标记的方法将巫厄记录为“Veh”,详细记录了乐器制作的全过程,从竹材的选取到按孔和吹口的制作,可谓一应俱全,而后对乐器的握法和用途做介绍,并对民间艺人的演奏进行记谱和简略的音乐形态分析。

张宗红的《佤族丧葬乐器“兀儿”的文化内涵》2,将“巫厄”记为“兀儿”,但形制上是同一件乐器,对于乐器形制的介绍较少,但对于此乐器在佤族社会旧俗中的特殊地位做了充分详细的讲述,同时在佤族传统丧葬仪式方面,结合研究对象“兀儿”进行完整的记录,从制作的特殊性、使用对象的选择性等方面说明该乐器在丧葬仪式中的仪式意义大于其音乐审美含义。

田联韬、袁炳昌两位老师共同撰写的《西盟佤族的乐器》3是学界介绍佤族乐器较早的一篇文章,对二孔箫(即“巫厄”)的称谓、形制、用途、演奏方法、音列结构做了详细的记录与描述,同时配以大量插图丰富文章内容。以现今眼光来看文章的内容比较简略,介绍性较强,但从两位学界前辈所处的技术、交通条件看,该文是鼓舞大批学者前赴后继进行研究的重要资料,具有不可磨灭的精神意义。

(四)景颇族吹口类边棱音管乐器吐良

吐良又称“吐任”“特令”“拉库”,主要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临沧市的部分地区亦有少量分布。管身多为两节竹管套接而成,管长约45cm,管径约1.2cm,吹孔设在管中部,有方形或椭圆形两种形制,长约1cm,宽约0.7cm。

演奏时,横吹,左手握管端用拇指来开闭管口,右手用掌心来控制,吹口置于下唇,吹奏方法与横笛类似。虽仅有两个按孔,但依靠演奏者对气息的灵活控制,音域可达两个八度以上。音色高亢明亮,表现力强。景颇族旧俗认为此乐器声音较为悲伤,故不允许在寨子内吹奏,常在山间田边演奏,据说有惊走山禽保护庄稼的作用。传统曲目有《放牛调》《山歌调》等。

1.对吐良的基础特性研究

庞浩然的《景颇族乐器“吐良”的研究》1着重介绍了吐良的形制、用途、演奏技法,而后对该乐器的保护与传承进行思考,认为乐器的保护与传承是迫在眉睫的。刘扬武的《景颇族的乐器》2是国内介绍景颇族乐器较早的一篇文章,将“吐良”记为“图良”。受制于时代,文中对乐器的形制介绍比较有限,但记载了吐良这件乐器由来的传说故事,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林玉明、刘国梁的《麻腊与他的景颇族吹管乐》3采用直接与民间艺人对话的方式,记录了采访者与受访者之间的多段对话,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景颇族管乐器以及民歌,但均是浅尝辄止,虽研究性不足,但对景颇族音乐文化有很好的发扬传播作用。杨德鋆的《“洞巴”与“吐良”》4是笔者目前找到的最早介绍吐良的文章,文中内容非常简略,仅对乐器的取材、形制、演奏技巧、用途做出介绍,但不可否认该文对后来吐良的相关研究是有较大促进作用的。

2.对吐良乐器改良的研究

吴敏璋的《景颇族边棱音管乐器传统制作技艺与改良实践研究》5对吐良的基本形制、制作技艺、校音过程、演奏技法几个方面做了详细介绍,也关注和讨论乐器的改良问题,文末总结了景颇族边棱音管乐器的傳承发展现状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3.对吐良在非遗视角下传承的研究

庞浩然的《非遗视野下景颇族传统乐器“吐良”的传承与发展》6从少数民族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入手,首先介绍了吐良目前的几类传承方式,而后根据作者自身田野考察实践,总结现阶段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吐良这件乐器在未来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感想与意见。金红的《云南德宏民间吹管乐器简介》1根据德宏州当地民族特色乐队(西洋管乐队、民族民间乐器乐队、巴扎乐队)的发展情况,介绍其传承方式(民间艺人牵头+政府支持)为民间乐器的演奏、教学、制作等方面所带来的积极意义。同时,对当地民族传统吹管乐器做了简要的介绍,以吐良为例,讲述了其称谓、形制、演奏方法、用途等。文末,作者从乐器改良的角度介绍了当地民间艺人麻腊使用橡皮管、PVC管、钢管等多种材料制作的吐良,以及参考单簧管喇叭口将巴扎的发音管加装喇叭口的改进。文章以文化传承为基点,总结概括当地对于传统器乐文化和乐器制作技艺的传承。

结语

笔者通过对西南少数民族边棱音管乐器相关研究专著、乐器志、集成、图录、辞典、论文的汇总,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内容以介绍性、基础性的研究为主。原因主要在于,早期研究者面临设备昂贵、路况复杂、通信不便等诸多因素,受制于时代条件,可谓“不得已而为之”。

二是研究内容多关注乐器的文化内涵和用途,对形制、制作技艺、音列结构等方面的乐器本体研究比较匮乏。不过,近些年有关乐器本体和音乐形态的研究逐渐崭露头角,相信定会在今后有更大的发展。

三是各民族边棱音管乐器的研究深入程度差异较大。笔者认为这一点和各个民族器乐文化保留的完好程度以及学界对于相关民族研究的深入程度有很大关系,部分民族的器乐文化长期受重视度不高,研究也处于基础的阶段。

如今交通基础设施完善、信息采录便捷,相较于早期学界的前辈们艰苦的研究条件,当下是进行广泛深入田野工作的良机。在将来,随着学科发展与相关研究的深入,乐器学相关研究(如制作技艺研究、音乐形态研究、乐器称谓考辩等)以及西南少数民族边棱音管乐器的跨学科研究(如乐器博物馆建设与展陈、乐器分类研究、乐器流布特点研究等)一定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西南地区
基于MCI指数的西南地区近60年夏季干旱特征
中国西南地区百年气温的时空演变特征
西南地区干湿演变特征及其对ENSO事件的响应
惠西南地区古近系转换带型源-汇系统研究及其勘探意义
论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特征
山西队戏向西南地区的传播
1951-2011年西南地区春旱成因初步分析
基于MET系统对SWCWARMS及GRAPES模式在西南地区的站点检验分析
西南地区不同地质灾害影响区的降水阈值研究
Завершено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о крупнейшего комплекс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узла на юго
--западе Кита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