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党内民主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意蕴

2024-06-05方雷张利涛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党内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党的领导

方雷 张利涛

摘 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追求民主、发展民主、实现民主的伟大创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发展和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领导必须贯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全过程。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既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增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功能;又要坚持和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发展,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从政治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三个维度深刻理解以党内民主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意蕴,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显著优势,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彰显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真谛。

关键词:党内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中图分类号:D26;D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 5381(2024)02 - 0060 - 10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人类政治文明的结晶,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价值追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下,无论是在国家层面发展民主政治,还是在社会层面推动实现人民民主,都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而坚持党的领导需要以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为前提条件。2023年12月21日至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民主集中制包括民主和集中两个方面,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要坚持科学决策,就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集中全党智慧”[1],并特别强调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在分管领域和主政地方,要注重发扬民主,鼓励大家畅所欲言”[1]。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于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同时,党内民主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党内民主,我国人民民主就不能称为全过程的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要推动民主由政治领域向社会领域拓展和延伸,实现政党民主向社会民主、人民民主转变,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与西方民主相比,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诸多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大多需要通过发挥党内民主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来体现。

一、既往研究与论题提出

自党的十三大以来,我们党就把“以党内民主来逐步推动人民民主”[2]确立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切实可行、易于见效的途径。对此,学界进行了大量诠释和论证。关于这一论断是否成立,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杨光斌等基本认同这一论断,但认为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以党内民主带动国家民主”。[3]胡伟认为,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不仅是我国发展社会民主政治应有的“顶层设计”,而且要以党内民主为突破口,渐次实现中国的民主化。[4]对此,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高民政认为,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只是一种应然逻辑思维下主观愿望和理想需求的情感宣泄与表达,不是实然观察状态下客观实际和现实路径的理性设计与选择,不贊成把“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或国家民主”作为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发展民主的真正动力和源泉不是“国家”、“政党”及“领袖”,而是深藏于人民中间。扎实推进人民民主,逐步形成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良性互动机制,才是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更为紧要的事情。[5]但是,高民政并不在理论上否定党内民主能够带动人民民主或国家民主的功能和作用。也有学者认为,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存在密切的辩证关系,前者对后者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后者对前者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6]许耀桐认为,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应协调互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均衡发展。[7]

除“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否成立引发学界广泛讨论之外,更多学者则将研究重点聚焦在“如何带动”上。金安平对党内民主示范、带动人民民主进行了思考,包括价值示范、经验性示范、制度互动等。[8]任中平等从人大民主、党际民主、政协民主、基层民主方面探讨了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途径。[9]肖世杰认为,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从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体制机制方面进行创新,最为关键的是党政分离机制、人才选任机制和科学决策机制。[10]赵中源等人探讨了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路径设计的定位、原则问题以及现阶段这一政治实践的评价问题。[11]尹学朋从社会治理视角对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互动机制进行了研究。[12]张利涛、方雷认为,要在坚持民主集中制基础上健全党的领导体制,在坚持“三统一”原则基础上构建良好的政治秩序,在培育公共精神基础上营造健康有序的社会民主生态,在坚持人民至上基础上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实现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带动作用。[13]可见,学界关于党内民主“如何带动”人民民主的研究成果颇丰,这些成果的取得都基于一个研究预设,即“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命题的成立。

综观已有研究成果可知,尽管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属于不同场域、不同范围的民主,但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统一性、关联性和互动性。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不仅在理论建构上成立,而且在实践操作上可行。由于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如果“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命题成立,那么“以党内民主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命题亦成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下,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维护党中央权威,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进行必要的集中并不影响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深刻理解以党内民主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价值、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确保党对国家权力的运作符合并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在有效维护党执政合法性的基础上巩固其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才能有效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促进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二、政治价值:为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提供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14]30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领导要体现在发展和实现人民民主上。因此,在我国政治建设领域,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地落实党的领导,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党内民主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政党民主、社会民主、人民民主的有机统一,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沿着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方向高质量发展。

(一)彰显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政治追求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开始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毛泽东同志在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强调党内民主的重要性,指出党员干部“积极性的发挥,有赖于党内生活的民主化”,“扩大党内民主,应看作是巩固党和发展党的必要的步骤”[15]。毛泽东同志还明确反对极端民主化的不良倾向,认为极端民主化“这种思想是和无产阶级的斗争任务根本不相容的”[16]。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实现了由局部执政到全国范围内执政的转变。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仅坚持发展党内民主,而且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确立为新中国的国体,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根本制度保证。邓小平同志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强调,“一切发展党内民主的措施都不是为了削弱党的必需的集中,而是为了给它以强大的生气勃勃的基础”[17]。江泽民同志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18]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19]、“保障党员主体地位”[20]。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党内民主,多次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强调在党内政治生活中“所有党员都应该平等相待”[21]27,在此基础上“要让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生活的常态”[21]35。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还作出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14]30的战略部署。总之,党内民主贯穿于我们党为人民“争得民主”的始终,发展党内民主不是为了削弱党的领导,而是为了激发党的组织活力,更好地带动人民民主,为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提供政治保证。

(二)体现党的建设与人民民主的高度关联性

党的领导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必须通过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来巩固的。无论是党的根本宗旨,还是党的初心使命、执政理念,都有着共同的价值主体,即“人民”,加之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党的建设与人民民主密不可分。坚持和发展党内民主,激发和释放党的组织活力,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题中之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下,充分发挥党内民主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切实可行且易于见效的路径。中国共产党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永葆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必须不断发展党内民主。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党对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历史必然性和政治正当性。以黨内民主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符合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超的领导水平和强大的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是党内民主之所以能够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在根据和根本保证。

(三)昭示党内民主的重要作用

“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22],党内民主也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全过程民主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党内。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因此我们要“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23]。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既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实现和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治理好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要掌握方方面面的情况,这就要靠充分发扬党内民主,靠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广泛倾听民声、汇聚民意,拓展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渠道,健全民主实现机制。因此,党内民主不能是时段性、间歇性的民主,必须是全过程的民主。以“全过程”来界定民主,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极强的建构性。无论是党内民主,还是人民民主,在各自的场域空间都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都实现了民主政治与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等理念的有效链接。因此,我们要以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将民主理念有效融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各方面,在以党内民主带动和促进人民民主、以人民民主影响和保障党内民主的良性互动过程中,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在我国,民主理念与民主实践是统一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民民主的实现是由党内民主带动的。

(四)坚持和发展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进行集中,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集中全党智慧,体现全党共同意志,是我们党的一大创举,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24]通过党内民主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康有序发展,实现相互促进、双向赋能、共同发展的目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对高质量民主的需要,是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生动实践,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确保执政安全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党的领导下,各国家机关是一个统一整体,既合理分工,又密切协作,既充分发扬民主,又有效进行集中,克服了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实等不良现象,避免了相互掣肘、效率低下的弊端。”[25]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与发扬党内民主并行不悖,“集中”是指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民主”是指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二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民主集中制的本质内涵。坚持民主集中制,不仅促进党内政治生活的规范化、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而且有效保证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总之,我们党通过坚持民主集中制实现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面、系统、整体领导,是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确保广大人民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三、理论价值:丰富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民主政治思想,深化对党长期执政规律的认识

(一)继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的优良传统

坚持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得出的重要历史经验之一,是永葆马克思主义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也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先进的思想理论只有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并作用于具体实践,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4]14在百余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新征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既是我们党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职责使命。与人民民主相比,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关于民主理论创新的最新形态,但目前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构建尚未完成,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需要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中继续推进理论创新。以党内民主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民主政治思想的理论创新成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容,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范式,继承和弘扬了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的优良传统。

(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民主政治思想

马克思虽从未刻意构建民主理论体系,但他对资本主义民主的揭露和批判,对无产阶级民主的思考,蕴含着对民主本质的科学认识。列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主集中制”,并将之作为党的组织原则写入党章,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民主政治思想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和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指明了方向,是提高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现代化水平的理论基础。“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14]30-31,以党内民主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创新实践,具备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民主政治思想的属性。在理论逻辑上,学术界和理论界关于以党内民主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研究成果,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民主政治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又是对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具体而言,以党内民主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容上融入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为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赋能。同时,以党内民主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思想的理论创新成果,为民主政治思想转向具体的民主政治建设实践、促进民主理论与民主实践的统一,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选择,使理论的力量转化成物质的力量成为可能。

(三)深化对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规律性认识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26]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新时代党的建设根本命题的规律性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只有把中国共产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党的基层组织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内民主才能更好地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如果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缺乏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我们党就不能把广大人民紧密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党内民主也就无法对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党的权威和领导力也会因此弱化。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坚持和发展党内民主,既要致力于达到“保障党员权利、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人民民主”[27]的目标,又要充分激发和释放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以此赋能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执政最深厚的基础和最大底气,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向广大人民提供高质量的民主和高品质的民生保障是为民造福的重要体现,也是赢得人民拥护和支持的重要举措。新时代新征程,唯有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更好发挥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带动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夯实和巩固我们党长期执政的群众根基。

四、实践价值:实现党的建设、民主发展、国家治理的有机统一,发挥民主的政治功能和治理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28]258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解决了国家治理的群众参与问题,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的统一,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在以党内民主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实践中,我们党实现了党的建设、民主发展、国家治理的有机统一,最大程度发挥民主的政治功能和治理效能。

(一)实现党的建设、民主发展、国家治理的有机统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以党内民主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必然统一于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江泽民同志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29]其中,蕴含着对党的建设、人民民主、法治建设三者关系的澄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14]52进入新时代,党政关系发展到了新阶段,以强调党政职能统合性为特征的“党政分工”取代了以强调党政職能差异性为特征的“党政分开”,通过以党统政实现党的建设、民主发展、国家治理之间的良性互动。基于此,我们只有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更好地推动人民民主高质量发展。以党内民主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旨归是实现良政善治,为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赋能。高质量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意味着社会公众的有序参与、党和政府民意回应机制的健全与完善,其结果必然导向于高效能的国家治理,即良政善治的达成。一方面,全过程人民民主可以促进党的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另一方面,高质量的党建、高水平的国家治理能够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重要保障,从而实现全面从严治党、民主政治建设、国家治理现代化三者的有机融合。

(二)为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提供最佳路径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转变,成长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但“大也有大的难处”[28]503,中国共产党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坚持和发扬党内民主,不断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及时消除一切制约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肌体健康的病毒,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才能永葆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习近平总书记用“六个如何”说明什么是大党独有难题,即“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30]。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有效解决大党独有难题,需要以发展党内民主、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保障党员权益为前提。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是新时代新征程践行党的使命任务必须迈过的一道坎,也是更好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因此,我们要坚持和发扬党内民主,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不断严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统筹推动党和国家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配置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运行管理更加高效,更好地发挥以党内民主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过程中的政治功能。

(三)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指明正确方向

纵观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并没有完全可以从中直接借鉴的经验。但是,苏联的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汲取,戈尔巴乔夫的民主改革葬送了社会主义性质的苏联。究其原因,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以所谓的“民主改革”方式放弃了党的领导权,动摇了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因此,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以党内民主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扬党内民主,不能削弱党中央权威,不能弱化党的领导,这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不可逾越的底线,否则就背离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违背了以党内民主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初衷。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立新中国、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将民主和法治理念有效融入治国理政的具体实践,实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以党内民主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其实质是以政党民主对社会民主和人民民主产生积极影响,这种自上而下的民主发展路径,实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彰显了党的初心使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同时,以党内民主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道路的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有效避免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过程中出现民粹主义倾向,防止产生可能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治理效能。

(四)能够代表、实现和维护好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31]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只有代表、实现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赢得民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才能牢不可破。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3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根本宗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其初心使命,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私利。因此,中国共产党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够凝聚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民主是建立在私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从根本上决定了其只能是少数人的民主,而不是维护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的人民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上,保证了人民利益最大公约数的实现。同时,以选举民主为核心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以协商民主为核心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平台,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都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内民主对其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总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以实现人民意志作为最大的意义。”[33]以党内民主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实践能够促进这一目标的达成与实现。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都是全过程的民主。因此,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政治话语和具体实践同样适用于以党内民主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具有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提供根本保证的政治价值,而且具有坚持理论创新和弘扬优良传统、丰富和拓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民主政治思想、深化对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规律性认识的理论价值,还具有實现党的建设、民主发展、国家治理的有机统一,发挥民主的政治功能和治理效能、凝聚人民利益最大公约数的实践价值。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在民主政治建设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提供根本保证。作为我国民主政治话语的新表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范畴,全过程人民民主创造了人类民主政治新形态,以党内民主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推进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范式。

参考文献:

[1]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汇聚强大力量[N].人民日报,2023-12-23(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0-51.

[3]杨光斌,李冬.“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还是“以党内民主带动国家民主”[J].探索与争鸣,2012(10):41-44.

[4]胡伟.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应有顶层设计[J].探索与争鸣,2013(2):26-31.

[5]高民政.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究竟谁带动谁——兼与胡伟、杨光斌教授商榷[J].探索与争鸣,2013(4):29-34.

[6]田改伟.试论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辩证关系[J].政治学研究,2007(2):16-26.

[7]许耀桐.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相互关系[J].毛泽东研究,2017(6):32-41.

[8]金安平.从发展党内民主走向人民民主[J].科学社会主义,2008(3):24-30.

[9]任中平,张露露.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路径和机制探析[J].探索,2016(4):89-93.

[10]肖世杰.党内民主向人民民主的推进:示范、带动与创新机制[J].理论与改革,2011(2):39-43.

[11]赵中源,梁金凤.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研究现状及其深化路径[J].江汉论坛,2015(4):47-51.

[12]尹学朋.社会治理视域下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互动机制探究[J].理论探讨,2014(4):111-114.

[13]张利涛,方雷.中国共产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效能[J].科学社会主义,2023(2):86-95.

[14]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1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9.

[1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

[1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4.

[18]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70.

[19]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53.

[20]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55.

[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22]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303.

[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40.

[24]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230.

[25]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265.

[26]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2021年版)[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44.

[27]丁俊萍,甘信奎.执政安全与党内民主建设中的风险防范[J].理论学刊,2009(6):16-20+127.

[2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2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04.

[30]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N].人民日报,2023-01-10(1).

[31]李慎明.试论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思想:基本内涵和实践路径[J].政治学研究,2020(6):2-13+125.

[32]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268.

[33]佟德志,漆程成.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194.

The Value Implications of Intra-Party Democracy

Driving Whole-Process People's Democracy

Fang Lei,Zhang Litao

(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China;Qinghai University,Xining 810016,China)

Abstract:Whole-process people's democracy is a significant crea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It unites and leads the people in pursuing,developing and realizing of democracy.The CPC's leadership i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realization of whole-process people's democracy.The essence and core of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s is the people being the masters of their country,it is also the Party's unswerving goal.Meanwhile,the Party's leadership must run through the entire process of China's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al construction.To develop whole-process people's democracy,it is necessary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Party's role as the core of leadership in overseeing the whole situation and coordinating all parties and to enhance the political function of whole-process people's democracy.It is also necessary to insist on and develop democracy within the Party and to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people's democracy with internal democracy.This will ensure the Party's leadership in leading the people to govern the country effectively.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value implication of whole-process people's democracy driven by intra-party democracy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political value,theoretical value,and practical value will help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significant advantages of whole-process people's democracy.It will als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s in China and manifest the true meaning of democracy in which the people are the masters of their country.

Key words:Intra-party democracy;whole-process people's democracy;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Leadership of the CPC;the people run the country

責任编辑:王廷国 杨奕成

猜你喜欢

党内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
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民主理论的新基石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法治保障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推进人大工作守正创新
学习百年党史 坚持党的领导
“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理论创新及意义
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对禁止“妄议中央”,干部有哪些顾虑
禁止“妄议中央”的必要性、针对性与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