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意蕴
2024-06-05刘世强
刘世强
摘 要: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是一时一地一域之变,而是具有系统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深刻变化。只有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和角色观,站在时代的高度才能准确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基本性质。从时代意蕴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世界历史由一元主导走向多元并存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竞争格局重塑的时代,是中国发展与世界变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的时代,是中国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深刻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意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大势、发挥优势、引领态势。
关键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D621;D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 5381(2024)02 - 0039 - 08
准确认识和把握时代,有助于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在特定阶段所面临的态势、主题和特征,从而明确自身的环境、任务及战略。“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即首先考虑到各个‘时代的不同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只有了解了某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考虑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的更具体的特点。”[1]在百年来的奋斗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从继承“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观到确定“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判断,不仅在理论层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而且为应对不同时代的战略任务、重大挑战提供了正确思路,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当前时代所呈现出的全面、复杂、深刻变化,对世界大势及其演进趋势的重大判断。“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2]26,“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2]60。只有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和角色观,站在时代的高度来审视国际社会的动荡与变革,我们才能准确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意蕴,从而做到利用大势、发挥优势、引领态势,更好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世界历史由一元主导走向多元并存
近代的世界历史是由西方国家开启、主导和引领的。伴随着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等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重大变革,欧洲国家迅速实现崛起并通过殖民、战争、制度建构和宗教传播确立起一元化的世界历史秩序。在这一秩序中,欧洲国家在力量、规则、观念等所有领域都具有绝对优势,而广大的亚非拉地区则沦为他们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前者通过不平等、非对称、暴力化的方式从世界体系的外围攫取财富资源,后者则不得不出卖自身的主权、利益和尊严以维持基本生存,整个世界呈现为由“中心—边缘”“主导—依附”构成的等级差序格局。进入20世纪以来,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强国,世界权力中心从欧洲向北美转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主导的国际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亚非拉国家获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然而,世界权力中心只是在西方世界内部轮转,非西方国家仍然处在被支配、受制约的状态。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凭借强大的实力建立起愈加巩固的西方霸权秩序。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力量格局出现重大深刻变化。西方逐渐陷入战略困境,主导性优势呈现出全方位的弱化,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2020年的新冠疫情传播都是标定西方相对衰落的重大事件。與此同时,长期处在世界体系边缘位置的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实现加速发展,呈现群体性崛起的势头。从力量对比看,西方尽管在经济总量、金融控制、科技创新、军事实力、舆论控制等方面仍然占据主导,但其优势已经显著下降。以经济总量为例,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西方七国集团的GDP在2000年时约占全球GDP总量的65.28%,而到2022年则下降至43.51%。从更大的区域视角看,2000年北美和欧洲国家GDP之和占世界GDP总量的61.4%,2021年则约为50.8%。与之相对比,“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过去20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过去4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全球占比从24%增至40%以上。”[3]可见,非西方国家正在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源,世界权力与财富的分配更加均衡。当然,西方和非西方内部也在经历显著的实力分化,美国的力量相对于欧洲和日本明显上升,而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则在非西方世界中脱颖而出。
从国际地位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在冷战结束初期一度一呼百应、从者如云,对国际事务拥有无可争议的掌控力和话语权。然而,这种过度失衡的局面正在成为历史。一方面,西方在唯我独尊的傲慢心态驱使下大搞对外扩张,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搅动中东地缘局势、肆意滥用美元霸权,在多个国家策动颜色革命,在世界各地挑起冲突战争,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弹。不管是乌克兰危机的爆发还是巴以冲突的再次升级,抑或是全球的“去美元化”浪潮,都是西方特别是美国遭遇到的霸权反噬。同时,西方阵营内部的嫌隙也不断增大。近年来,美国政府的“本国优先”战略严重损害西方同盟的互信基础。欧洲在乌克兰危机中盲目追随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导致自身蒙受重大损失,美国的暴力加息和产业政策也引发盟友的强烈批评,欧盟强调战略自主的呼声不断增强。另一方面,面对西方的战略打压,发展中国家更加注重团结合作,影响力不断彰显。阿盟、非盟、东盟、南美联盟等地区组织的区域一体化不断深入,七十七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合作等合作机制影响力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重大行动深刻影响世界发展进程。“2023年非盟获准加入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南非峰会同意邀请6国加入该机制,非洲和平代表团史无前例地走出非洲以推动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全球南方国家广泛呼吁关注巴以冲突中的人道主义危机,这些都是‘全球南方国际影响力提升的表现。”[4]发展中国家还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呼吁改革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的份额与投票权,推动世界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当前,西方特别是美国在力量结构和国际地位方面仍然占优,还没有出现霸权的绝对衰退。“国际体系,包括联合国体系、西方盟国体系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是二战后由美国主导建立的,现在美国仍然具有决定性影响力。国际规则,特别是国际经济规则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国创制的。所谓‘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实质上就是‘以美国规则为基础的世界秩序。”[5]更重要的是,国际格局越是朝着不利于西方的态势发展,他们就越会想方设法维持既得利益格局,从而更加不遗余力地遏制打压新兴大国。在经济层面,西方以“去风险”为名大搞“友岸外包”“近岸外包”,推动世界经贸规则的重构,意在阻止新兴大国的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在安全层面,西方通过拱火乌克兰危机将俄罗斯拖入战争泥潭,依靠“印太战略”不断收紧对中国的安全枷锁,旨在延缓乃至中断新兴大国的崛起进程。因此,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两大力量、两种思潮、两类取向的博弈和较量将更加激烈。
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竞争格局重塑
马克思曾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6]36然而,资本主义也存在历史局限和难以克服的内在困境,成为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阻碍。资本至上的逻辑必然导致贫富差距、两极分化、社会撕裂、阶级对抗、生态破坏等系统性社会问题,资本力量在世界上“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6]35的过程伴随着殖民扩张与战争杀戮,给非西方世界带来了深重灾难。社会主义以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作为历史使命,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历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人类正式进入“一球两制”的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兴起,出现“东风压倒西风”的气象。社会主义国家的蓬勃发展给资本主义国家造成巨大压力,迫使其加强内部团结并祭出以遏制社会主义扩张为内核的冷战政策,美国和苏联领导两大阵营开展激烈对抗,深刻影响了20世纪中后期的世界历史进程。
随着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资本主义重新占据世界的绝对主导,“历史终结论”一度甚嚣尘上,不少西方学者和媒体高呼资本主义是人类治理模式的终极形态。在其影响下,西方国家对自身的制度和观念盲目自信,拒绝具有进步意义的制度变革,同时不顾实际地大搞“民主输出”,从而大大加剧了资本主义的深层困境。在内部,西方国家的经济不断脱实向虚,金融资本独大带来金融风险聚集、制造业空心化、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等一系列问题;政治制度日益僵化,权力制衡异化为否决政治,导致政治运行低效、内耗增加,难以进行长远的战略设计;社会撕裂空前凸显,不同群体沿着阶层、种族和意识形态等形成界线分明的阵营,使得社会共识的凝聚愈发困难。在外部,西方国家在世界上强行输出其發展模式,导致不少国家出现政治危机、社会动荡甚至分裂内乱,成为世界动荡混乱的重要推手;西方在反恐、核扩散、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大量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对公认的国际规则合则用、不合则弃,凸显了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虚伪和非正义,其合法性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需要指出的是,资本主义的内部治理困境和对外扩张悖论已经越来越难以通过西方国家的自我调适加以克服,资本主义下坠的趋势难以逆转。
与之相对应的是世界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苏联解体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本身的终结。在经历了冷战结束初期的历史低谷,进入到21世纪后,世界社会主义开始出现复兴的态势,其关键动力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成功。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野蛮入侵和中国人民的深重苦难,无数仁人志士为中国的前途命运奔走呐喊,各种理论学说和道路尝试竞相出场。“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7]12在这一历史大潮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在百年奋斗的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旗帜,以实现共产主义为远大理想,经过反复比较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带领中国人民通过顽强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不仅指引中国走上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而且为世界社会主义注入生机活力。特别是在冷战结束前后,面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和战略打压,中国从苏联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守住政治底线,又以巨大勇气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推向21世纪。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守正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不仅使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光明前景,也使得社会主义的优势在世界上得到充分彰显。在理论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艰辛探索,在顺应历史潮流、回应时代之问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在制度上,中国共产党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破解超大规模国家的现代治理难题,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开辟了“中国之治”的全新境界。在实践上,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和战略步骤,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蓬勃生机。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8]。这一历史性变化构成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时代内涵,必将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三、中国发展与世界变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
在2018年6月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9]4282019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9]772021年1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对我国的影响”[10]。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指出:“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2。可见,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是一个外在的、独立于中国发展的外生变量,而是世界深刻影响中国,同时中国也深刻塑造世界的互动的、动态的历史进程。只有把握好“两个大局”的辩证关系,我们才能统筹中国发展与世界进步。
从世界影响中国的视角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为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带来了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2]26就战略机遇而言,世界保持了总体上的和平与稳定,有助于中国继续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大逻辑,以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应对前进征程中不确定和难预料的问题;新兴发展中大国的群体性崛起推动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使得中国可以开展广泛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与国际力量格局变化相适应的规则秩序;西方国家在内部治理上的种种乱象使得其制度模式在世界上光环不再,“新自由主义”的不断祛魅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转向东方,学习借鉴中国在现代国家治理中的有益经验;西方国家在应对全球挑战议程中不断后撤留下了巨大的治理真空,为中国回答好“世界之问”提供了难得契机。就风险挑战而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世纪疫情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传统现实主义和地缘政治重回世界舞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断以新的面貌出现,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多边秩序遭受侵蚀,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进一步加重,中国不得不在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中追求发展。
从中国影响世界的视角看,作为一个规模超大、底蕴深厚、发展迅速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始终是改变国际格局、推动世界进步的重要力量。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11]。邓小平同志判断,“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12]可以说,“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从未像今天这样广泛、深切、聚焦;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全面、深刻、长远。”[13]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中国不断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拥有了进一步影响世界的巨大能量。中国国家实力的不断跃升带来国际力量格局的深刻重组,改变了长期以来西强东弱、北强南弱的失衡局面,是非西方国家崛起的标志性事件。中国不断走进世界舞台中央,努力发出中国声音,积极发起重大倡议,改变了西方国家主宰国际事务的历史,提升了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成功,在自主发展和开放学习的基础上探索人类更好的治理形式,为后发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模式选择。质言之,中国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世界格局深刻调整的关键变量。
面对“两个大局”的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中国必须具备宏大的历史视野。首先,准确把握历史前进的方向,既要看到世界分裂对抗不断加剧的现象,更要看到合作共赢的普遍诉求不可违背;既要看到一些国家走向封闭隔阂的事实,更要看到开放包容的时代潮流滚滚向前;既要看到“文明优越”“文明冲突”的论调沉渣泛起,更要看到多元文明平等交流互鉴的总体格局正在形成。我们要“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14],超越现象和细节,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全局,做到顺势而为、事半功倍。其次,加强战略运筹塑造良好外部环境,消除和减少消极因素对我国发展的负面干扰,做好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的心理和战略准备,通过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强化战略主动,持续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再次,超越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思维,牢固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始终站在历史正确和人类进步的一边,以自身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增长提供不竭动力,以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分享中国发展红利,为世界提供更多市场机遇、增长机遇、合作机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这个时代是中国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历史地看,古代中国长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曾经作出过巨大贡献。近代以来,中国因封建专制统治的守旧与腐败逐渐落伍,并在与经由工业化成功而强势崛起的西方文明的交汇碰撞中败下阵来。从此,中国主权沦丧、四五分裂、任人宰割,救亡图存成为压倒性任务,难言对世界的积极贡献。直至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在世界上被动挨打局面才得以逐渐改变。中国共产党是胸怀天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7]8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通过不懈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绘就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壮美的画卷,另一方面以胸怀天下的视野正确认识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对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着高度政治自觉和国际担当,始终致力于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赋予了中国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更好的主客观条件。首先,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国与世界互动的空前频繁为中国承担国际责任提供了客观条件。近年来,尽管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构筑“小院高墙”、强推“脱钩断链”、鼓噪供应链“去风险”,但开放融通仍然是历史发展的大势,互利共赢仍然是多数国家的选择。其次,综合国力的不断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为中国承担国际责任提供了实力支撑。新时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粮食产量、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吸引外资、居民消费等重要指标稳居世界前列,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不断取得新突破。以此为基础,中国具备积极参与国际事務、重构世界秩序的底气。再次,中国共产党的外交理论创新为中国承担国际责任提供了科学指引。新时代以来,面对“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深入系统思考,创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国际关系、全人类共同价值等重大原创性理念,成为新时代中国处理与世界关系的根本遵循。
在实践层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得以全方位推进,有力促进了人类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从和平角度看,中国积极参与维护和平的国际行动,是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中国坚定推进国际裁军和核不扩散进程,在解决巴以冲突、促使乌克兰危机降温、推动沙特和伊朗和解等问题上发挥了重要建设性作用,致力于建立共同、合作、综合和可持续的国际和地区安全架构。从发展角度看,中国以自身发展不断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新动能,主张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积极推动国际贸易和金融体制改革,以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均衡和可持续增长;提出并践行全球发展倡议,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建立全球发展促进中心,召开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促进全球发展倡议项目库不断扩大,积极开展国际发展合作,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包括直接援助、项目建设、暂缓债务、技术合作、人员培训等在内的全方位支持,极大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发展能力。从治理角度看,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在应对气候变化、维护网络安全、加强公共卫生领域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等重要议题上提供力所能及的公共产品,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
面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带来的动荡、混乱和冲突,中国将继续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为实现人类社会的美好世界梦想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国三大全球倡议是关涉全人类和整个世界走向的思想与战略,共同构成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支撑,体现出中国对构建一个持久和平繁荣世界的整体思考。”[15]具体而言,中国坚持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在国际争端和地区冲突中站在和平和正义一方,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决定政策立场,充分考虑相关各方的安全关切和利益诉求,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分歧、增进互信、凝聚共识;中国坚持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恢复提供强劲动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国际社会带来更大机遇,以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推动各国经济相向而行,同时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注重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各国各地区发展战略的对接,致力于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实现世界均衡发展、共享发展;中国坚持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反对个别国家将“家法帮规”凌驾于公认国际规则之上的霸权霸道行径,持之以恒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法治化进程;中国坚持做文明互鉴的倡导者,拒绝文明冲突、抨击文明傲慢、打破文明隔阂,基于平等、包容和相互尊重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在承认文明多样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凝聚价值共识,通过聚合人类社会的集体智慧来应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挑战。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全集:第二十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43.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习近平.深化团结合作 应对风险挑战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N].人民日报,2023-08-23(2).
[4]牛海彬.“全球南方”是国际秩序演变的重要推动力量[J].当代世界,2023(11):22-27.
[5]黄仁伟.中美战略相持阶段与战役缓冲期[J].国际关系研究,2022(2):3-13+155.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8]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63-64.
[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0]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504.
[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1.
[1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53.
[1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4.
[14]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420.
[15]门洪华.中国三大全球倡议的战略逻辑[J].现代国际关系,2023(7):5-21+143.
The Times Implication of the Profound World
Changes Unseen in a Century
Liu Shiqiang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hengdu 611130,Sichuan,China)
Abstract:The Profound World Changes Unseen in a Century is not a momentary,local,or regional change,but a profound change with systemic,global,and long term significance. Only by adhering to a correct view of history,the overall situation,and the role,and standing at the height of the times,can we accurately grasp the fundamental nature of the Profound World Changes Unseen in a Centur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times,the Profound World Changes Unseen in a Century is an era in which world history has shifted from being dominated by a single element to coexisting with multiple elements. It is an era in which the competitive landscape of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 has been reshaped,and China's development and the world's changes are intertwined and mutually stirring. It is an era in which China has made greater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Deeply grasp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Profound World Changes Unseen in a Century can help us better utilize the general situation,leverage our advantages,and lead the trend.
Key words:the Profound World Changes Unseen in a Century;world history;“two overall situations”;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of mankind
責任编辑:陈文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