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024-06-05曾榕琍
曾榕琍
从听课、教研、指导工作中不难发现部分学生的音乐审美经验不足,他们所接触的音乐作品相对单一,缺少对不同风格音乐的了解。同时,部分学生的审美能力匮乏,局限于用感官欣赏音乐。部分教师将全部精力放在了音乐技能培养上,影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本文探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详细阐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对策,旨在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一)培养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审美体验的开始,主要通过调动听觉、视觉对艺术作品形成感性的把握。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需要依靠听觉来感受它的美。只有具备审美能力,学生才能用听的方式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中的美,并用审美的耳朵去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由此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二)培养审美想象
审美想象包括了知觉想象、创造性想象等审美活动,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培养,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自觉展开一次次审美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来欣赏音乐,由此获得良好的审美享受。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时间和空间,确保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
(三)培养审美表现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激励学生用歌声、动作、表情、造型等表现自己的审美体验、表达自己的审美愉悦感,在审美表现中升华情感。
(四)培养审美创造
审美创造是创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培养,能让学生逐渐转变为审美主体,更多地参与到审美实践中,开展一系列创造性审美活动,如用歌唱、器乐演奏等方式创造富有美感的音乐作品。
二、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对策
(一)在音乐游戏中感知美
审美情感可以在音乐游戏中形成,在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将游戏元素与音乐教学活动紧密融合起来,在充满趣味的游戏教学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让学生在游戏中深入体验音乐作品的美。教师还要根据音乐主题设计适合的游戏内容,向学生提供所需的游戏道具,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
例如,在《赛马》欣赏课教学中,为了在音乐游戏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力,执教教师从节奏、力度、旋律变化等音乐要素入手,先为学生设计一个“节奏大比拼”小游戏。游戏进行中,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给定他们歌曲中的某段节奏,要求各个小组快速模仿并齐奏,比一比哪个小组齐奏得最准确。教师组织这样的小游戏,不仅让学生准确把握了歌曲的节奏,还促进了他们对歌曲节奏的欣赏和感知,显著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力。
执教教师还设计了“音乐人书画大比拼”小游戏。游戏中,一边为学生播放歌曲,一边引导学生自主欣赏音乐,并鼓励他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知,用颜料、彩笔或素描等材料在画布上表达音乐所呈现的意境,再相互展示彼此的作品,科学评价彼此对音乐的感知。
听课时,笔者对执教老师的教学方法表示了肯定,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建议教师在用音乐游戏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感知力时多设计一些有趣、生动的小游戏。对于小游戏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其是否能助力学生音乐技能的发展、是否能给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带来新的活力,还要考虑音乐游戏的互动性、创造性,以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在音乐情境中培养美
创设音乐情境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再现情景,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演示音乐作品中的画面,以吸引学生完全沉浸到审美情境中,从中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期间,为了让学生达到更高的审美境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放飞想象,给学生预留足够多的想象时间和空间,促使他们在音乐情境中展开一次次审美想象活动,以深入感知音乐作品的美。同时,教师可以组织画一画的活动,通过画一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意境,以听画结合的方式完成对乐曲的欣赏,从中获得良好审美体验。
在画一画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不同节奏、风格的音乐,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审美感受、歌曲描绘的美丽意境畫下来,用图画来表现音乐之美。教师在执教《老爷爷赶鹅》这一节课时,先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直观的情境,向学生展现了城里的老爷爷每天早上忙着锻炼身体,乡下老爷爷每天赶着一群漂亮的大白鹅的画面,并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出示了大白鹅的叫声,让学生试着模仿大白鹅的叫声,向老爷爷礼貌问好。
基于上述情境,执教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音乐里有美丽的风景,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今天,老师想用音乐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们可要仔细听,一会儿我会邀请大家描述一下故事。”随即,为学生范唱歌曲《老爷爷赶鹅》,让学生欣赏并试着用简洁的语言讲一讲这个有趣的故事。接着,将歌曲分为几个部分,引导学生分段学习。其间,执教教师提示学生歌曲中有一群白鹅、一个老爷爷、一群小朋友,这个场面的气氛如何?怎样通过演唱来表现呢?引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欣赏歌曲。
听课过程中,笔者肯定了执教教师用直观情境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法,并建议执教教师要调控好情境创设的时间,眼中要有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审美状态,多让他们思考、交流自己的审美体验,以真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在音乐感知中唤醒美的意识
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音乐感知的方式唤醒他们审美意识,教师可以通过专业的分析认识到音乐感知重要性,开展一些感知声音、感知节奏、感知旋律等教学活动,在感知活动中不断强化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力,助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有趣美妙的声音,在听音、辨别中锻炼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力。同时,将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等重要构成元素提取出来,再通过唱歌、身体律动等方式呈现对节奏、旋律的感知,由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白鸽》教学中,执教教师通过感知音乐节奏的方式唤醒了学生的审美意识,达到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该教师先让学生模仿鸽子的叫声,为后续感知音乐节奏做好了铺垫。接着,对学生说:“老师今天请来的鸽子可不简单,它能发出有规律的叫声,你们听:2/4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然后,执教教师开始引导学生感知歌曲中的重点旋律。其间,对学生说“小鸽子想再考验一下大家,这次它唱出了一连串的音符,你们听2/4 5 4 4 4 4|4 3 3 3 |2 2 |5-|”,引导学生开始哼唱旋律。然后,执教教师又试着引导学生用鸽子的叫声来模唱旋律,随即又为学生模唱了两句乐句旋律,要求学生自主判断旋律模唱是否准确。在本次执教中,教师通过模仿鸽子的叫声,开展节奏感知、旋律感知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意识。
听课结束以后,笔者作为教研员与执教老师展开了交流,就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效果进行了精细琢磨,并给执教老师提出了引领性的评价和建议,同时,通过进行专业分析和指导使执教老师收获了更多。
(四)在音乐欣赏中感悟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是让学生在多听、多品味、多体验的过程中成为优秀的音乐欣赏者,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听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闭上眼睛欣赏音乐,在音乐欣赏中获得良好审美体验。同时,带领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细节,包括音乐节奏、情绪、情感以及乐器的使用、和弦等,由此提高学生的音乐敏感度,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阿拉木汗》欣赏课教学中,为了在音乐欣赏中激发学生审美能力,执教教师先为学生播放了歌曲视频,引领学生一边观看歌曲视频一边欣赏,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明朗、朝气蓬勃的情绪。然后,为学生简单介绍了“女子十二乐坊”,分析新的民乐演奏方式,欣赏在保留原民乐基础上加入现代音乐的特色。接着,执教教师再次带领学生聆听了歌曲并设问:“歌曲中用到了哪些民族乐器?”引导学生共同模仿民族乐器的演奏动作。同时,为学生进行示范演奏,让学生欣赏用这几件乐器演奏时的美并深度思考:“这几件乐器在演奏时是怎样分配的?”以深度了解乐器的音乐特色。待学生欣赏完歌曲以后,执教教师开始组织学生用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体验歌曲中的美。
听课结束以后,笔者对执教教师在本节课所创设的音乐欣赏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建议执教老师在引领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要重视了解新疆维吾尔族的风俗及音乐特点,以更好地完成对音乐的欣赏,于音乐欣赏中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在音乐表现中体验美
音乐作品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且是抽象的,难以用文字、实物去描述,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应多为学生开展一些音乐表现类活动,精心设计演唱、演奏、艺术表演等具有音乐表现力的实践,让学生在表现音乐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搭建音乐表现舞台,激励他们用不同形式来表现音乐的美。其间,教师应尽可能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以保证他们乐于参与其中,真正实现在音乐表现中体验审美。
例如,在《西湖春晓》欣赏课教学中,执教教师先引导学生了解了浙江风光,了解“歌头”“尾声”在曲式上的意义,用轻快而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待听赏、学唱环节结束以后,为了让学生在音乐表现中体验审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执教教师精心设计了一个创作表演环节。在这个环节,教师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来表现这首歌曲呢?”问题提出以后,学生展开分组讨论,有的小组提出了用舞蹈来表现,有的小组提出了用朗诵、绘画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接着,执教教师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表演平台,鼓励他们进行分组表演,提升其表现力,并促使学生深度完成对音乐作品的欣赏,由此增强审美体验。其间,有的小组尝试伴随6/8拍这种复拍子翩翩起舞,用舞蹈来营造歌曲中亦诗亦画的意境,展现西湖美丽景色。
听课时,笔者对执教教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建议其要以生为本,多关注學生的实际学情,为学生搭建更多形式不同的音乐表现平台,以确保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不再是空中楼阁。
(六)在音乐实践中创造美
音乐教育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创造力,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发挥好自己的音乐素养,创造富有美感的音乐作品,用喜欢的方式将自己所感知、所理解到的美呈现出来。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允许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音乐作品创造形式,以更好地驱动学生参加创造性活动,积极展现音乐之美,从中养成良好音乐审美创造力。
在指导工作中,笔者曾以《歌剧<白毛女>选段》欣赏课为例,建议执教教师举办一次舞台演出实践活动。指导该教师以课本为主,在原文的基础上对演出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并要求教师对人物的语言和相关情节作调整充实,但不能改变主题和主要内容情节。对于背景音乐,建议该教师将其设定为本节课所学歌剧中的音乐,且提出将每个节目的表演时长控制在8分钟。其间,笔者还指导该教师将歌剧片段作为新课导入素材,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学生预留更多自主排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思考、设计歌剧表演情境,探索戏剧内容的塑造,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为他们打造良好的审美能力成长环境。
在笔者的指导下,执教教师精心安排了一场歌剧演出实践活动,参加了歌剧演出活动的学生,其演唱能力、表达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通过参与歌剧表演活动,学生真实体验了通过创编舞台演出的形式呈现音乐作品的美,更好地丰富了审美体验,实现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综上可知,审美能力在音乐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学生对美的感受和欣赏,决定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态度。为了高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组织音乐游戏、音乐情境,以及音乐感知、欣赏、表演、实践类活动,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