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视域下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2024-06-05傅丽丽
傅丽丽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推陈出新,将生活化教学方法应用到初中数学课程中,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创新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还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科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本文从新课改的根本任务和具体要求出发,结合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案例,从引入实际元素设计导入环节、结合教材案例创设情境、依托逻辑思维提出问题、组织小组合作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完善生活化教学五个方面,对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找到科学、高效的实践路径。
初中数学课程更侧重对概念性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增加了复杂的几何与图形、数与代数的相关内容,提高了初中数学的学习难度。在这样的背景下,若学生仍旧采用小学阶段的简单总结方法来学习数学,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从数学学科的本质来看,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与生活元素息息相关,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教师将实际生活中的元素和案例融入数学课堂,找准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链接点,并以此为切口进行教学活动的创新,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让课堂更具生活趣味,提高教学质量,还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践应用中的价值,完成学科思维和学习方法的转变。笔者分析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有效挖掘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以期为当前教学困境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实施现状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认知提升的快速阶段,学生的生理特点、年龄特点、心理特性、学科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客观条件直接影响着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直接影响着课堂上教与学的匹配程度。
这种教学上的差异在新课改中有明确体现,即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特性,围绕学生主体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设计更加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保障学生获得成长。但是,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需求层次是不同的,但部分教师的教学认知仍旧是传统的,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无法将自己的生活认知和经验应用到数学学习中。这种缺乏主体特性的教学容易让学生陷入学习困境,与数学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
(二)传统教学观念和方法仍持续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通常片面地强调课程标准和考核内容,实践应用环节等同于习题练习,并且将题海战术的方法应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希望学生通过大量的计算习题来完成考核内容的总结和学科成绩的提升。
在日常数学教学活动中,多由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指挥者和设计者,将学科知识通过教师的理解来进行内容和形式的加工,最后以灌输的模式完成教学活动的输出。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让学生的学习持续处于被动状态,难以通过自我对学科知识的喜好和兴趣来进行学习探究,机械、生硬的教学模式降低了整个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使得课堂氛围变得沉闷、乏味,最终影响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知和期待,难以促进新教改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的落实。
二、新课改视域下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价值
(一)有助于数学知识从抽象到具象的形式转变
初中阶段的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正处于由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认知差异,在进行抽象知识理解时,仍旧表现出很大的学习困难。初中数学知识中有几何与图形、代数、函数和实践应用等较为抽象的内容,这需要学生完成思维的转化,结合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基础有效理解和吸收这部分抽象性强的数学知识。
新课改视域下,将生活化教学方法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挖掘出数学知识中的生活案例和元素,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联想自己掌握的生活知識和经验,将原本抽象化的数学知识以具象化的生活案例直观地呈现出来,从而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有助于学生学习实现被动到主动的态度转变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基础学科的教育教学发生了很大改变,强调了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扮演教学活动中的计划者和监督者等辅助角色。生本理论也强调学习者的学习地位和学习态度直接决定教学活动的质效,教学活动的最终决定人是学生而非老师。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初中数学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能够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常识出发,将实际生活和数学知识进行深度融合,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真正地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完成学科知识的探究和分析。这样的教学实践研究能够调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完成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究的态度和行为转变,从数学学习中发现乐趣所在。
(三)有助于教师教学实现守旧到创新的观念转变
传统的数学教学活动往往以教师为教学权威,以主导意识来实现教学活动和过程的安排和设计,教学模式一般采用统一的灌输式教学,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来完成学科知识实践应用的探究。这样的教育观念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初中生的学科思维发展,限制学生的学科能力发展。
将新课标教育理念落实到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灵活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能够让教师认识到新时代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迎来巨大的变化,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机融合,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以更高的主观能动性完成学科探究活动,便于教师对教学方法、教学观念、教学过程等进行创新。这样的教学实践研究,能够促进新课改更快、更好地落实到初中数学课程中,能够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变守旧为创新,为自身的专业发展加码、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赋能。
三、新课改视域下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引入实际元素,设计生活化教学导入
导入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始环节,是帮助学生进行思想、情绪、认知、经验等准备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提高整个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推动教学进程的发展。传统的数学教学以平铺直叙为主,缺少导入环节的准备设计工作,造成部分学生的精力仍然游离在外,无法快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基于此,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从具体的教学主题出发,联系相关的日常生活元素,将其加工成与具体教学相关的导入内容,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导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更恰当的切口。
以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正数和负数》教学活动为例。为了更快、更顺利地引出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含义和使用价值,教师可以从实际生活中抓取合适的元素,进行生活化教学导入设计:
2023年是一个寒冬,不仅祖国最北边的漠河大雪纷飞,就连沿海城市广州都迎来了少见的冬雨。中国气象台播报:2023年1月22日,漠河的最低温度突破了历史极限,达到了零下53摄氏度;2023年12月22日,广州市迎来历史低温零上3.3摄氏度,打破广州冬至最低温纪录。这两个天气预报中常见的数字能够用什么样的符号来表示呢?请大家跟随我们的教学,一起去探索今天的教学主题“正数和负数”吧!
(二)结合教材案例,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新课改强调,要结合具体的学科内容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利用情境来推动教学活动的实施,在情境中提升学生的学科知识积累和应用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该结合教材中的实际案例,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喜好兴趣出发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紧迫感。
以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科学记数法》的教学活动为例。为了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对科学记数法产生探究热情,教师可以从教材中的案例出发创设如下生活化教学情境: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大数,如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00000000米/秒、全世界人口数量大约是7000000000人、一年大约有31536000秒等,这些大数在读写的过程中很不方便,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进行简单记数呢?我们一起来进行这些大数的科学记数法探究吧!
(三)依托逻辑思维,提出生活化教学问题
利用问题进行导学,是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教师可以从课时教学内容出发,将各个教学重难点部分进行问题提炼,而后以系统化的问题进行教学内容的有效串联,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和实践能力。基于此,教师可以依托逻辑思维进行生活化的教学问题设计,以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在解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的教学活动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提出本节课的生活化教学问题,如“基本的立体图形可以分为哪几类?柱体和锥体又可以细分成哪几种图形?具体的差别表现在什么地方?请结合具体的立体图形分类,说一说你知道的生活中的立体图形都有哪些?”这些问题贴合生活实际,既能够有效涵盖大部分的课时教学内容,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组织小组合作,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探究是落实新课改要求过程中的新颖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有效方法。在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和学生自愿的原则,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设计适合学生探究的生活化学习任务,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以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由立体图形到视图》的教学活动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三视图的绘制方法,理解立体图形的三维特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主题为“生活中的三视图”的小组探究活动。首先,要求各小組从实际生活中选择一件常见的学习用品,如书包、文具盒等,将这个学习用品拍摄下来作为立体图形展示。其次,从物体的正面、上面和侧面进行三个角度的观察,并将观察的投影绘制到纸面上,形成物体的三视图。
这样的小组合作探究,能够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藏身之处”,能够更好地挖掘可作为教学案例的生活素材,有助于更好地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五)利用信息技术,完善生活化教学
新课改推动了教育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结合,改变了学科教学的传统方法。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要搭乘信息技术这趟“高速列车”,将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的融合以更科学、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从数字化的教育中挖掘丰富的教学资源,获得更便捷的教学辅助工具,探究更多元的教学实施途径,以此促进生活化教学的完善。
以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角的概念和性质”的教学活动为例。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角的形象,教师可以将生活中较为常见的钟表作为教具,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教学内容:
首先,将钟表盘上的时针作为这个角的始边,将分针作为这个角的终边,角的顶点是中心的指针交叉点。其次,利用多媒体演示角逐渐变大的过程,从30°的锐角到90°的直角再到钝角,再从180°平角到360°周角,这样的演示过程依托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让生活化教学方法变得更为便捷,学生学习难度有所下降,认知也更为清晰。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对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进行实践应用研究,既能够有效推进生活化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是改变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促进新课改的进一步落实。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是存在密切联系的,能够灵活应用生活中的元素和案例,有效融入具体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在丰富数学教学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同时,以直观的、具象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整个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的未来插上一双飞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