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高学段读写教学策略
2024-06-05夏静
夏静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紧密相连的两大核心板块,阅读能够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写作则是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重要实践,两者结合起来对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至关重要。读写结合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方向,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实践,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高效实现读写结合,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挑战。针对小学生活跃的思维特点,教师需要巧妙引导,通过阅读优质文本、解析文章架构以及掌握语言技巧等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还应利用课堂讲解、小组讨论等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在培养学生读写能力方面,如何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提供更多阅读和写作的机会,发展学生的能力,是每一位教育者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教师必须采取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教学策略优化课程设计,精选关键教学内容并创新教学方法,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学生的读写水平,帮助学生深入地掌握语文知识。这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能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推动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整体跃升。
一、“双减”政策与小学语文教育
“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教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课堂教学时间的减少,无疑对教学内容的覆盖范围和深度挖掘带来影响,教师需在有限的时间内精心选择、高效传授语文知识,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基础上开展课外阅读与写作训练,这具有一定的难度,给学生积累语言素材、提升表达能力带来了一定阻碍。政策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学习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确保语文知识点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在保障“双减”政策有效实施的同时,确保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学生语文能力稳步提升,这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攻克的难题,需要教师、学校乃至整个教育系统的共同努力与智慧。
二、小学语文读写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小学语文读写能力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学习成绩上,更深远地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养与未来发展。作为语文学科的基础与核心,读写能力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尺,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帮助学生顺畅地理解文本,汲取知识,在阅读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提高学习效率;精准的写作能力则有助于学生条理清晰地传递思想,用文字与世界沟通。这两项基本技能的扎实掌握,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小学语文读写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的思维发展紧密相连。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跨越时空限制,与古今中外的智者对话,领略多元文化的风采,学生的思维广度与深度得到拓展,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意识逐渐萌发;写作进一步要求学生运用语言工具对信息进行整理、加工與创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造性表达能力。
最后,小学语文读写能力在学生情感培育与人文素养提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学作品是情感的载体,学生在阅读中可以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形成同理心与悲悯之情,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与表达能力;写作则是情感的宣泄与升华,学生通过文字抒发内心感受,发展自我认知能力与情绪管理能力。通过阅读与写作,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感。
三、新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和习作的关系
阅读与写作作为语言学习的两大核心技能,在教育领域一直备受关注,阅读作为信息的输入端,是人们理解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既能够拓宽人们的认知边界,丰富思维层次,还能够提升理解力与表达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新的要求,强调学生应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通过阅读适宜的书籍感受美好的情境,积极与他人分享交流阅读心得体会。写作作为信息的输出端,是人们表达思想、传递情感的重要手段,要求学生能够细致观察周围的事物,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以文字的形式准确流畅地表达出来。这一文字输出的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以客观、理性的角度观察、描述事物的能力。
阅读与写作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与互动,阅读为写作提供灵感与素材,写作是对阅读内容的深化与拓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种联系,将读写教学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
四、融入“双减”政策的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策略
(一)明确单元教学目标,为读写融合打好基础
部编版语文教材的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主题,为学生呈现了一系列有序且富有深度的阅读材料,这种编排方式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构建知识体系,通过针对性的主题阅读,深化学生对特定主题的理解与感悟。
以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该单元紧扣“父母之爱”这一主题,精心选取《慈母情深》《父爱之舟》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三篇文章,这三篇文章都以父母之爱为核心,各有独特之处,为学生展现出父母之爱的多个层面。其中,《慈母情深》一文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深情描绘了母爱的深沉与伟大,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仿佛能够感受到母爱的温暖与力量,这种力量是无声的,但能深深触动每个人的内心;《父爱之舟》则以父爱为载体,通过生动具体的描绘,展现了父爱的厚重与宽广,引导学生体会那份常常被忽视却同样深沉的父爱,让学生认识到父爱的伟大与不易;与前两篇文章不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从父母对孩子的不同评价入手,揭示父母之爱的多元性与复杂性,这篇课文鼓励学生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理解、接受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认识到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都蕴含着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与期望。
在进行这一主题单元的教学时,教师不仅需要对课文内容进行详尽讲解,还需通过剖析文章结构、赏析优美词句等方式将写作的技巧与方法巧妙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学习《慈母情深》中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展现母爱的伟大、分析《父爱之舟》中如何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来刻画父爱的形象。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可以逐渐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本单元的习作主题“我想对您说”与阅读材料紧密相连,旨在引导学生将在阅读中的感悟和思考转化为文字表达,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回忆自己与父母相处的点滴瞬间,感受平凡而伟大的爱,鼓励学生将这些真挚的情感以文字形式表达出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与责任意识。
(二)主题教学,进行习作专训
部编版语文教材以其独特的设计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相连,每一单元都设有针对性的写作模块,让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效构建写作概念。
以五年级下册“智慧与决策”单元为例。该单元的习作主题为“神奇的探险之旅”,课文《自相矛盾》《田忌赛马》和《跳水》为学生提供了极佳的范例。这些课文不仅是极具智慧与决策色彩的经典故事,还是写作教学的宝贵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度解析课文,引导学生领悟“智慧与决策”类故事的核心要素与写作方法,使其通过对比分析,逐渐明确这类故事与其他类型故事的区别,更加注重智慧与策略的展现、情节推进的合理性等。教师还需详细剖析故事的构成要素,让学生掌握角色设定、情节推进、冲突解决等关键技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这些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会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比如,有的学生受到《田忌赛马》中策略性思维的启发,编写了《智擒盗贼》等充满智慧的故事;有的学生结合《跳水》中的紧急决策情节,创作了《危机时刻的抉择》等紧张刺激的作品,这些作品展现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体现了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先阅读后写作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阅读经典故事中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和写作素材,学会如何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和构思情节;在写作练习中逐渐掌握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个人语言表达的能力,实现阅读与写作的相互促进与共同提升。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其在编写故事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构思出新颖的情节和角色。创造性的写作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乐趣与成就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部编版语文教材的写作模块设计巧妙地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经典故事的同时提升写作能力,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除了教科书外,学生每学期还有丰富的必读书目与选读书目,旨在通过广泛的阅读来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培养语感。
针对高年级学生,四大名著及世界名著成为重点引导的阅读材料,这些经典之作情节扣人心弦,语言精妙,是提升學生写作能力的优质资源。阅读过程中,学生常常会被书中的内容深深触动。例如,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的学生对海伦·凯勒的坚韧不拔深感钦佩;《昆虫记》则带领学生进入神奇的昆虫世界,引发他们对自然奥秘的无限好奇,这些深刻的阅读体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更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灵感来源。
当学生沉浸在书海并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时,教师应当适时引导学生关注名著中的精彩词句,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精准的语言以及巧妙的谋篇布局传达情感、刻画人物。比如,《昆虫记》作品中细腻的描写手法与生动的语言运用,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宝贵财富,通过模仿和实践,学生可以逐渐掌握如何将平凡的事物描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将阅读中的所感所思转化为文字,通过写作来深化对名著的理解与个人感悟的表达,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作业设计提质增效,减轻学生课业压力
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提质增效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是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课业压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作业设计方面的创新与实践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双减”政策的落实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以《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做到正确、流利,注重在阅读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深情的朗读,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对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的殷切期望与美好愿景,这种情感体验在学生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为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布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将阅读中的感悟与思考转化为文字表达。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读写结合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作业呈现方式上,教师应当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新,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将作业设计内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种呈现方式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课文中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何内在联系?”等,学生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锻炼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应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每名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升。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亟需创新和优化,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实现科学化教学。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整体及个体差异,为实施精准教学策略提供依据,对课程内容进行精心梳理,细致解读每篇课文,帮助学生全面把握作品主旨、内容及写作技巧。同时,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帮助学生有效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整个教学过程需紧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思维特点,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和作业负担的同时,稳步提升其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