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林外史》中士子治生问题叙述研究

2024-06-05李娜

今古文创 2024年18期
关键词:士子儒林外史

【摘要】《儒林外史》是一部深刻反映士子境遇的小说。吴敬梓通过摹写明代士子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状態,呈现了士子治生困境。作为一个曾沉浮科举之途的复杂人物,他不仅发现了士子治生问题,更深刻反思和追问了问题本质。他认识到,明代八股科举制度致使士子学与行严重割裂。为了寻求出路,作者践行了“礼乐兵农”的传统巡礼路径,也以“市井四客”为契机,尝试在风雅下移中寻求突破。对士子治生问题的关照和思考,彰显出了作者思想的进步和局限。

【关键词】士子;治生困境;学与行割裂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18-0025-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8.008

基金项目:本文系宝鸡文理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重点项目“《儒林外史》中士子治生问题叙述研究”(项目编号:YJSCX22ZD03)阶段性成果。

从“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1]216的说教来看,士子治生问题自古就有。正因如此,士群体才以“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2]23为标榜,以求精神上的超越。但这并不能实际解决士子的治生问题。到了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变动、科举制度的僵化,使得士群体不得不面对新的挑战。深受治生困顿的吴敬梓,以笔墨为锋,创作了深刻反映士子境遇的小说《儒林外史》。他以“烛幽索隐,物无遁形”[3]229的创作功力,从士子日常生活出发,多方面描绘了士群体治生艰难的现象。从文本来看,关于士子治生问题的叙述,贯穿文本的始终。其作为小说隐秘的线索,反映社会现实的同时与作者思想紧密勾连。刘勰有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4]549所以,研究《儒林外史》士子治生问题叙述,应以《儒林外史》文本为基点,沿波讨源。

一、《儒林外史》对明代士子生活的摹写

《儒林外史》小说的前三十回围绕日常生活,从士子物质生活和精神状态两个层面出发,全面呈现了士子生活图景。描写士子物质生活时,主要以底层出身的未仕士子为对象,展现其物质生活的困顿和艰难的原因。刻画士子精神状态时,也多以底层出身的未仕士子为对象。

(一)士子物质生活

一个人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最能体现其生活质量。梳理小说中士子生活的物质条件,是揭露士子生存状态的第一步。沿着文本内容,翻开士子物质生活卷轴,可以看到《儒林外史》从士子衣之烂、食之差、住之陋、行之难几个方面,多角度呈现了士子生活贫苦的现象。如:修琴的倪霜峰头戴破毡帽,脚下一双烂红鞋;范进家无米下炊;杨执中和老妻过年夜都没有饭食;选文的马二先生,只有一碗熝青菜,两个小菜碟;季恬逸因缺少盘缠,每日只买四个吊桶底作两顿吃,夜里只能在刻字店一个案板上睡觉。

衣食住行是人最基本的需求,吴敬梓选取这几个方面展现士子物质生活场景,能够最直观反映士子物质生活水平。而一个人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既与个人治生能力有关,也与社会环境相关。吴敬梓充分认识到了这两个方面对士子物质生活的影响,从内外两个维度勾勒了底层未仕士子物质生活困难的原因。比如屡试不中的权勿用,从小不事生产。他囿于读书,缺乏基本的生存能力。倪老爹明确地知道自己因读书偏废了生产,拿不得轻,负不得重。这部分士子只顾埋头读书,没有掌握基本的生存手段。而科举考试时选拔性考试,必然有大批士子落第。他们所学的知识,只为科举考试服务,无法在其他领域立足。对士子而言,除了举业之外没有恒定的出路。而社会提供给落第士子的治生途径狭窄,除教书、作幕、选文,也就只剩测字、卖文、记账这些营生。从周进只有老菜叶吃,虞育德所得勉强养家,余特坐馆没有银钱埋葬父母来看,坐馆收入极为微薄。从马纯上、匡迥选文来看,选文一途收入并不稳定。

由此可见,底层出身的未仕士子物质生活条件差,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他们个人治生能力的低下,另一方面是社会提供的治生途径窄,且相关收入微薄。

(二)士子精神状态

除了物质生活水平,精神状态也是彰显一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所以梳理小说中士子的精神状态,是揭露士子生存状态的第二步。沿着文本内容,揭开士子精神状态的面纱,可以看到《儒林外史》从士子逆来顺受的性格、瓦解崩溃的情绪、颓废疲倦的状态、麻木迟钝的审美几个层面,多维度展示了士子精神不佳的状态。而一个人精神状态的好坏,与个人心境有关,也与外界对他的态度相联系。吴敬梓深刻意识到了这两个层面对士子精神状态的干扰,从内外两个维度描述了士子精神不振的原因。从具体情节来看:

周进选择了科举之路,寒窗苦读几十载,连秀才都不曾做得,心中酸苦难以言表。坐馆时,众人奚落他。中举之后,众人恭维他。等他做了官,甚至有人供奉长生禄为。从众人趋炎附势的嘴脸,可见社会风气的炎凉。再看范进中举前,丈人胡屠户随意辱骂他。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却说女婿是天上的文曲星打不得,还替他整理衣裳的后襟。匡迥进学后,他哥见他比从前更亲热。原本不愿收留匡迥一家借住几晚的和尚,也来奉承。世人的趋炎附势,亲情的淡薄,都凸显出了世道浇漓,人心不古的社会氛围。士子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精神世界不断崩塌,最终呈现出异化的精神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作者没有具体描写出身较好士子生活的困顿。但从其他侧面也可以看出,他们有一些也不善治生。二娄附庸风雅相与高贤,一派名士作风,物质上依靠的是祖上积累的家产。所招名士要么是骗子,要么被狱卒带走,精神上也陷入了自我选择怀疑。蘧公孙粗通诗赋,是风流的少年名士,但从他难以偿还马纯上替他赎枕箱九十几两银子,可见他也没有守住祖业。杜少卿家世显赫,淡泊功名利禄,但其散尽家财的背后,同样包含着他不善治生的事实。不屑与朝廷为伍,最后却只能投奔做官的虞育德,可想他精神上的挣扎。

透过这些生活现象,可以看到士子治生的艰难,也可以看到士子治生艰难的原因。作者描写士子面临的双重困顿,不仅是为了展示士子生存艰难的现象和原因,更蕴含着对这一问题的本质的追问。

二、《儒林外史》中士子治生问题叙述背后的意蕴

通过分析《儒林外史》对士子生活的摹写,可以全面了解到《儒林外史》中士子治生的境况,及士子治生艰难的原因。郑玄《诗谱序》有言:“欲知源流清浊之所处,则循其上下而省之;欲知风化芳臭气泽之所及,则旁行而观之。”[5]9所以想要更明晰的理解《儒林外史》对士子治生问题的叙述,便要在前文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化和时代背景,以宏观的视角寻找问题的本质所在,探讨士子治生问题背后的意蕴。

(一)士子治生问题的历史性

《儒林外史》中叙述的士子治生问题,有其特定的时代性,但士子治生问题很早就存在了。据余英时先生考证可知:“随着社会的变动……这时社会上出现了大批有学问有知识的士人,他们以‘仕为专业,然而社会上却没有固定的职位在等待他们。”[6]15由此可知,随着社会的变动,读书不再是特权阶级的所有。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并没有足够的“职位”供读书人选择,读书人开始需要考虑实际生存问题。

关于治生问题,历代有不同的观念。孔子将士群体与其他群体做了不同分工的区分。认为只要掌握道义和礼仪,就能吸引其他群体主动供养,士群体不用亲自从事生产。这个思路是合理的,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具体问题。因为有经纬天地之才的士只占士群体的少数,大多数的士需要直面最基本的治生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孟子有言: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2]

孟子认为即使没有一定的物质保障,士群体也能够有长久不变的初心。而普通民众需在基本物质有所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够做到保持初心。孟子将士群体架到道义的制高点,喻于义的人生价值理念深刻影响了后世士子。孔子和孟子都回答了士子治生问题,但都停留在理想层面,没有落实到实践当中。随着统一政权的建立,士群体成为政权的附庸。汉朝以察举制选拔人才,魏晋南北朝则用九品中正制选取官员,普通人并没有多少机会。科举制的建立,给了普通人提供了机会。但科举选拔制度僧多粥少,大批的士子并不能高中。针对愈加严重的士子治生问题,元代许衡提出:

“为学者治生最为先务。苟生理不足,则于为学之道有所妨。彼旁求妄进,及作官嗜利者,殆亦窘于生理所致也”。[7]443

他认识到,缺乏基本生活保障,会妨碍士子的为学为道之路,甚至导致士子走上邪门歪路。此观点振聋发聩,推动士子治生问题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人们开始正视这一问题。王阳明对许衡的“治生为先务”有所评述:

然治生亦是讲学中事,但不可以治生为首务,徒启营利之心。[8]244

王阳明认可读书人生存的重要性,但不赞成读书人以生存为首务。若以生存为首务,则容易陷入对利益的追求,有损为学之道。但问题的核心并不是治学与生存谁为先、谁为重的问题,而是学与行相割裂的问题。

(二)士子学与行的割裂

自政权大一统以来,统治者对人才的选拔,皆出于“用”的目的。统治者设定了选拔人才的标准,划定了考察的范围。士群体为了获得参与政治的机会,只能依据选拔标准选择知识。《儒林外史》对士子治生问题本质的追问,主要落脚到了八股取士制度的弊端上。

首先,功名富贵的陷阱,使得士子沉迷科考。士子一心埋头苦读,不进行生活实践,缺乏从事其他事务的技能。士子之所以这般沉迷科考,是被科举的“功名富贵”所吸引。正如顾炎武所言:“自其束发读书之时,所以劝之者,不过所谓千钟粟、黄金屋。”[9]767为了获取功名富贵,一些士子花费几十载的光阴奔波在科考的路上,失去了正常生活的状态。

其次,考试内容僵化,致使士子没有真才实学。明清时期推行八股科举制度,有一定的积极效应。比如以四书五经为考察对象,用古人语气成文的要求,促使时人钻研古籍,古籍的文理和思想得到挖掘。体用排偶的行文要求,也提升了士子对文字的把控能力。考试的内容和格式固定,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公正客观的评阅,减少对文章评价的争议。但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其消极影响罄竹难书。士子为了登第,所学只是八股文章的理法。这就导致不管是科举落第者,还是科举入世者,都没有全面的知识系统。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不足以指导他们进行生活实践。高中之后的读书人上任之后也未能展现出治理能力。

士子们参加科举、做名士,掌握的知识都是残缺的,并没有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导致了严重的治生问题,士子们陷入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困顿,难以自救。学与行的脱节,是他们陷入困境的本质缘由。

三、《儒林外史》对士子治生问题出路的设计与探索

(一)传统巡礼

《儒林外史》塑造了一批高雅之士,是对“礼乐兵农”路径的尝试。吴敬梓深刻意识到世道浇漓人心不古,想要救读书人,就必须先救世。从小说第三十一回至第四十八回内容来看,作者想通过礼乐实践修复道德文化、以兵农实践改善社会问题。

首先,來看小说对礼乐实践的描写:吴敬梓塑造了一批真儒形象,让他们齐聚南京。他们慷慨解囊筹建了泰伯祠,还认真修订所要行的礼乐。在描写泰伯祠大祭时,将重点放在了仪式上,突出了他们对礼乐的践行。泰伯祠祭祀的确助长了世人学习礼乐的热情。但泰伯祠破败再到坍塌,表明他们所践行的礼乐文化没有传承下来。偶有几个追随者、怀念者也无力回天。

其次,来看小说对兵农的实践:萧云仙智平青枫城之乱后,奉命监督筑城。他组织开垦田地修建水利,不仅保障了民众的生命安全和生活来源,还考虑到小孩子需得有个先生教识字。他将兵农理念付诸了实践活动。践行兵农的萧云仙,一位为民办事,受百姓爱戴。反被朝廷追缴银子七千多两,可见吏治的腐败。无独有偶,汤镇台忠勇干练,平定了反逆组织,拿获了贼头。朝廷认为他好事贪功,着降三级调用。

先贤古礼未能扭转世风,兵农之事无朝廷支持。标志着“礼乐兵农”路径的尝试以失败告终,作者重构新世界的理想破灭。以传统方式改变世风的宏伟目标夭折,作者只能看向更广阔的社会天地。

(二)风雅下移

《儒林外史》结尾部分,是对“独立人格”希冀的追寻。读书人生存问题使得士群体陷入僵局,已没有应有的意气风发和担当。他们麻木不仁,如行尸走肉一般,跌跌撞撞。部分有志之士的努力,随着“礼乐兵农”实践的失败消弭。

作者将视野转向市井,在末尾添四客述往思来,为解决读书人生存问题做出大胆尝试。风雅下移,市井群体也开始喜好琴棋书画。文化与下层社会开始交融,以四客为例来看,这四个市井人都有一技之长,生活在市井,却有士的风雅。但并未将其作为谋取功名富貴的手段。他们不以此附庸权贵,也不以此标榜自身。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在他们身上,生活依然是失衡。季遐年不为权贵折腰,视金钱为身外之物,却依旧需要到天界寺才有容身之处。卖火纸筒子的王太,下棋很厉害,但从其穿着的褴褛可以看出物质生活很紧迫。盖宽不以画谋生并不是自己不愿意,而是世道不比当年,没有人欣赏,后来坐馆去了。做裁缝的荆元,喜弹琴作诗。虽不因此高傲,却仍希望纵情桃源之间。独立人格更多只是精神上的超越,但其物质生活上的困难并没有解决。这条突破路径也变得晦暗不明。

作者从践行的角度展开了叙述,泰伯祠大祭、萧云仙一系列举措都具有实践意义。但由于他们脱离了社会实际,没有注意政治体制和社会民众文化程度,最终仍走向了失败。作者对四客生存问题的叙述,只是萌芽式的思路,受到客观经验的局限。他们对于知识的追求,只为自我的完善,不与利益相绑。吴敬梓没有意识到,知识已不再是士大夫的独占物。与其说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步入了士群体,不如说是知识下移渗透到了更多群体当中。

四、结语

顾颉刚曾谈及:“旧小说不但是文学史的材料,而且往往保存着最可靠的社会史料,利用小说来考证中国社会史,不久的将来,必有人从事于此。”[10]115《儒林外史》对读书人生存问题叙述的贡献,绝不止于思想层面和文学层面。吴敬梓选取了一批读书人作为描写对象,是通过小人物的生活书写大时代。小说对读书人生存问题的描述、对困境的反思、对出路的探索,都是对时代的解剖、追问和思考。

参考文献:

[1]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孟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戚良德.文心雕龙校注通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5]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7]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社编辑组.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91·集部·金元别集·鲁斋学案[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2000.

[8]王阳明著,束景南,查明昊辑编.王阳明全集补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9]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0]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作者简介:

李娜,女,汉族,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士子儒林外史
赶考步履不停
论《儒林外史》序跋的批评价值
《儒林外史》的吃播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良知”的颜色
《儒林外史》戏剧演出资料考辨——兼谈《儒林外史》创作中的明清互现
计中情义、士子丹心
试论《儒林外史》中的士子形象
单宝塔诗
五代时期士子入宋对宋初公文文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