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希腊三哲的幸福哲学及当代启示
2024-06-05巴鑫瑶
【摘要】人们对幸福的憧憬和向往,一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本文将立足于古希腊幸福哲学,追溯古希腊幸福观的理论渊源,对古希腊三哲: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幸福哲学进行浅析,理解其理论的内涵和独特意蕴,并指出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意义。
【关键词】古希腊;幸福哲学;当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B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17-008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7.025
基金项目: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项目编号:XLYC2007063);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科技活动支持项目(2020921112)。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幸福哲学的重要代表,将人本主义渗透于人的幸福观中,从对人自身的思考和探索出发,强调道德品性,重视精神幸福,摒弃物质享受。幸福是人类追求的永恒话题,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对当代幸福的追求有着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追溯古希腊幸福观理论渊源
“在西方,古希腊的伦理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曾汲取了古代埃及、两河流域的东方文化,而且深受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有过及其独特、复杂又艰难的发展道路。”[1]27古希腊之所以思想丰富,公民幸福,对于古希腊的哲学家、思想想及其作品的研究可以发现,古希腊人的幸福观并不是以金钱作为幸福衡量的尺度,但幸福却是人一生的追求,一个人是否幸福,要在其生命结束时才能盖棺定论,形成古希腊思想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欧洲的希腊地区,三面环海,航海贸易发达,促进了各地区文化的交流,培养了外向型的人物性格,温和的湿润气候,使人们更有闲情雅致来探讨哲学,并使得思想得以充分的交流;其次,古希腊是小城邦国家,政治经济独立,有利于推行民主政治,奠定了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于幸福的理解,也就是说正是由于古希腊的民主,才使得公民对幸福的追求。这也是民主发展的历史上的伟大飞跃,古希腊的民主是全体公民是统治者、参与政治、集体掌握国家至高权利等基础上发展的;再次,古希腊经济发展水平高,物质财富丰富,有专门的思想文化研究人员,从事精神上的生产活动,为探寻幸福哲学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最后,古希腊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强调理性,善于利用理性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并将理性渗透到古希腊幸福哲学中。然而对于幸福的定义,任何制度下的国家的人民都没有明确的阐释,可以说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同的人对其有不同的定义和感受,因此本文探寻古希腊思想产生的渊源,追溯幸福观产生的历史背景,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古希腊幸福哲学。
二、浅析古希腊幸福哲学
试问全世界的哪个国家、哪个民族不想要人民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哪里的人民不渴望过着幸福而又美好的生活呢?哪里的人们不希望过着长久和平、安居乐业的日子呢?这是我们同住在地球村上的人民的共同愿望。由此可见,无论在任何时代,无论是处于任何社会形态下的各个国家的人民,都对于幸福的追求都不乏热情追捧的拥趸,尽管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不同,但对于幸福目标的追求通常是相同的。
(一)苏格拉底:“美德的”幸福哲学
苏格拉底由于对道德哲学的潜心研究,提出了“道德即知识”的命题,他的幸福哲学也是以此为理论基础的。苏格拉底强调:知识与道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知识是一个人有道德的前提,有知识的人才可拥有道德,有道德的人才可行的端、坐的正,相反,无知便无德,无德便不幸福,知识和道德成了幸福路上所必不可少的两个要素,是一个人是否获得幸福的两个标杆。
在苏格拉底看来,道德是神平均分给每个人的,而这些道德有现实的道德和潜在的道德之分,没有人愿意追求恶的事物,之所以有人行善事、做恶事,是由于每个人对幸福的概念理解不同,有的人认为“财富”即幸福,利益高于一切,导致了损人利己的错误价值观,他们混淆“善”与“恶”的界限,以“恶”为“善”,“无知”是行恶的起源,一经由“无知”变“有知”,也便真正地了解了幸福的内涵。由此可见,“知识-道德-幸福”是实现幸福的路径:幸福是最終目的,知识是前提要求,道德则是必由之路,苏格拉底认为这里的知识不知注重理论知识,更强调的是一种实践知识,也就是说这里的知识是一种实践道德的行为。
那么,知识该如何拥有?苏格拉底给出的答案是“认识你自己”,做行为的主人,通过理性的思考,明确自己的需求,辨别行为的善恶。他认为:“人如果不活在现实之中,而却一味追求别的东西,那么他就会远离现实,更加远离现实之中的幸福。”[2]87,可见,苏格拉底立足现实,把知识、道德、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追求幸福。
(二)柏拉图:“和谐的”幸福哲学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对幸福的图景进行了描绘,认为“和谐”才是幸福的主旋律,这里所指的和谐是:心灵与灵魂的和谐,精神的幸福才具有稳定性、真实性和可持续性。与此同时柏拉图也对理智、激情和欲望进行了深刻阐述,即“理性是处于统治地位的,它为整个心灵的利益而谋划的,是最高的,应该由它起领导作用,让激情服从它和协助它,两者一起去领导欲望,因为欲望占每个人灵魂的最大部分,并且本性是最贪得财富的,必须加以监管”。[3]441
因此,柏拉图也在《理想国》中构建了一个“乌托邦”式的完美城邦,这是其在思想中塑造的完满的生活方式和世界图景,虽然理想国的方案是不能实现的,但也不难看出柏拉图在其政治哲学中对于幸福的追求。由此可见,理智是反思,反复思考,拒绝大众所不能接受的欲望;激情是自控,抑制欲望,防止欲望越界。正是由于三者之间的和谐共存,才实现了灵魂的和谐,只有达到这种和谐,才会成为一个懂节制的幸福人。柏拉图把这种和谐状态称之为“正义”,这是一种心灵的和谐、灵魂的和谐,这时候所表现的就是正义的德性。相反,当灵魂处于不和谐的状态,各部分追求自己的所认为的快乐,必然会陷入纷争,从而不幸福。在这里,爱智者、功利者,都认为自己是快乐的,但是,在希腊,快乐和幸福并不一样,真正的幸福是正义的、至善的,唯利是图虚荣的人心理是苦楚的,并没有真的快乐。
在“理念论”的影响下,柏拉图追求精神幸福,而追求精神幸福的途径是教育,由此形成了以“教育—理智—幸福”的幸福观,通过教育提升理性认知,从而控制欲望,才可以实现真正的幸福。并且,柏拉图认为幸福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幸福,而是应该引领他人一起走向幸福的道路,这充分体现出柏拉图的和谐社会的幸福观。虽然柏拉图的幸福观带有禁欲的色彩,但是柏拉图强调重和谐、重知识的幸福,对现代社会来说还是有其理论和现实意义的。
(三)亚里士多德:“至善的”幸福哲学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指出“幸福”与“至善”之间的关系,定义幸福应该是“至善的”,“善”作为最高的幸福境界,应该是最终的目的,在进行德行的现实活动中,必须使内在的心灵合乎于德行,这里的德行是包括“理智”和“道德”两种,这两种道德的实现途径不同,一种是通过习惯获得,另一种是通过行为获得,由此可见,德行并非天生所有。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人仅仅有德行还是不够的,必须要付诸实践活动,才可达到至善,通过德行的指引所带来的至善行为,才是幸福的。但是,至善的行为不在一日一时,终身至善,终身行善才可实现终身的幸福。
如何获得幸福?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是获得幸福的有效途径,德行就是中道,“中道就是适度,是关乎个体所共有的善,而无度则是‘过度沉湎于快感。适度者心中有‘度且能适之,他没有‘过多或不好的欲望,无度者则反之。”[4]115可见,亚里士多德强调理性,在解决问题时,讲究方法和策略,不激进不极端,通过思辨建立理想幸福模型,明辨是非,积善积德,从而实现至善至德的幸福。
虽然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并没有涵盖所有人,主要指理想城邦当中的男性公民,过于精英主义,但是,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有着深刻的道德性与实践性,注重善行,强调主动追求幸福,因此,对现代社会来说还是有其理论和现实意义的。
三、古希腊幸福哲学的当代启示
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进行浅析,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古希腊的幸福哲学,理解幸福的内涵和独特意蕴,同时在中国,为人民谋幸福是党的领导长期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理解古希腊幸福哲学的同时,我们对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其中加入中国元素,从而做到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近乎完美的演绎,因此这样的幸福是植根于中国土地上的,是在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中国大地上自己开花、结果的,即这是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幸福观。因此,研究古希腊的幸福哲学,对现代社会人类幸福观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坚持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
古希腊哲学家们指出了财富和幸福的关系,认为适当的财富是幸福的前提,亚里士多德将财富视为外在的善,有一定财富基础的人,可以促使人高尚,避免做不道德的事。同时,也强调了精神幸福的重要意义,正如,苏格拉底的物质生活是极其匮乏的,但是他却拥有着丰富的精神幸福,在一定意义上说,苏格拉底也是幸福的。古希腊哲学家们认为物质不应该成为最高的价值追求,修德行善才是幸福的实现途径,高尚情操才是幸福的精神境界。
人类历史的基础及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相互作用,正是由于两者之间的辩证运动,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人类的生产活动一直以来都追求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在统一中实现幸福。中国是追求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内涵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这也是我国当下主要的社会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在夯实物质富足的基础上,同时大力发展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人的理想信念,传承中华文明,从而更好地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阐述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需要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趋势,由单一的物质幸福转向多元化的精神幸福,实现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协调统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5]323
(二)坚持集体幸福与个人幸福的统一
苏格拉底之死是维护正义的典范,以死来维护社会的公平,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不忘集体幸福。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愿景是将个人幸福与城邦的幸福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城邦中,每个人各盡所能、各司其职,有效配合,完美融合,这样,个人和城邦的幸福都可实现。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作为欧洲的思想文化运动,提倡人本主义精神,促进个性解放,肯定人的价值,追求现世幸福,通过个人努力来争取幸福的权利。同时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并不冲突,相反,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两者互为前提和归宿,拥有集体幸福是个人幸福实现的必要前提,同时个人幸福的充分实现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集体的幸福;同时集体的幸福也为个人的幸福保驾护航,这样个人才能达到完美与幸福。
全球化的今天,大道不孤,天下一家,其深层次的含义即是人民至上、协和万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即地球上的每一个国家即为个体,而所有国家的联合则视为一个集体;其次是对世界历史发展动力的矫正,全球化不应该只是靠资本的扩张去推动,而应该立足于全人类共同利益,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不仅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者,更是这一理念的忠实践行者,“一带一路”建设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实践。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入开展多个领域的交流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融资难题和促进减贫脱贫等,如今的“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备受世界瞩目的南南合作的典范。
个人幸福与国家的幸福紧密相连,习近平新时代所提倡的幸福观,强调以人民幸福为主体,追求集体幸福与个人幸福的统一。人是社会性的人,并不是独立的个体,单个人的幸福不是幸福,在强调集体幸福的同时,并不否定个体幸福,每个人都有追求个体幸福的权利,每个人幸福,集体才会幸福,这样的社会才会是和谐的社会,今天的我们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历史舞台上,我们要更加深入地谱写中国式幸福观,中国人民已经逐渐探索出了有别于西方传统的幸福观,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上前行,我们必将朝着马克思所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高歌迈进,这也无疑将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坚持认识幸福与实践幸福的统一
目前,部分人对幸福的理解仍然存在偏差,比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错误的幸福观,把享乐于幸福等同起来,认为享乐才是幸福的最高追求。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幸福不等于娱乐消遣、不在于身外之物,而在于自身目的的追寻。同时,亚里士多德指出,幸福的获得需要学习和努力,并不是依靠上天的恩赐,由此也奠定了实践幸福的价值理念。认识幸福和实践幸福是实现幸福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不可分离。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探讨了奋斗和幸福之间的关系,强调幸福的生活靠奋斗,为生活奋斗的过程本身就是幸福的,体现了新时代的奋斗幸福观。2021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政府报告中从惠及大众幸福出发,提出多项民生举措,在安居、就业、医疗、养老、教育、消费、减税降费、兴农、行政服务、金融等领域更加的便民利民。在2023的今天,“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6]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幸福的追寻从未停止脚步,這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重温古希腊幸福思想,品味古希腊幸福哲学,有助于当今时代幸福观的形成,领悟幸福的真谛,对于幸福,要正确地理解幸福,认识幸福,追寻幸福。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幸福的时代家园。
参考文献:
[1]冯俊科.西方幸福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刘烨.苏格拉底的教化哲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87.
[3]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441.
[4]任万斌.德性与实践智慧——亚里士多德的伦理道德论说与可能启示[J].求索,2009,(8):115.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6]习近平.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20-12-31.
作者简介:
巴鑫瑶,女,汉族,辽宁鞍山人,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