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证相宜,黄芪炎夏吃也不上火
2024-06-05侯茜
侯茜
黄芪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在一些古书中,黄芪也写作“黄耆”,耆者,长也,被李时珍称为“补药之长”,认为黄芪最擅长补气,全身之气皆能补益。黄芪自古以来深受养生人士的喜爱,在古时即广泛用于食疗,民间盛传黄芪煨大枣、黄芪炖鸡为久病体虚大补良方。但已有饮用黄芪习惯的人群担心,若是在夏季继续用黄芪,会不会使阳气过于亢盛,导致上火等症状。
这个疑问不无道理,黄芪甘温,临床通常用于治疗虚寒一类患者,长期服用黄芪,确实会增强人体内阳热之气。如果本身阴虚或湿热较重,摄入过多黄芪则更加损伤人体阴液,加重体内阳热,使阴阳失去平衡,导致出现阴虚阳亢或热毒亢盛等症状。对于没有明显寒热倾向的普通人群,黄芪的温性比较温和,并没有桂枝、附子、细辛等药物温性强,夏季使用黄芪并没有明显的危害,甚至是有益的。
盛夏是一年中火热之气最旺盛的时候,加上夏季雨水充沛,火热之余亦有湿邪,会蒸腾人体的气血,皮肤上的毛孔全部舒张打开,帮助气血中的热邪散出,大量汗液流出的同时,由于“津能载气,气随津出”,也耗伤了人体内的正气,就会表现出没有精神和力气。毛孔打开后,外界的邪气又容易乘机侵袭人体,引起疾病。黄芪能补气固表,就是补充人体表面抵御外邪并且防止人体内津液外散的“卫气”,也能补充人体内部亏虚的正气,改善大汗淋漓、少气懒言等症状,从这个角度看,夏季适量服用黄芪是需要的。
此外,若夏季大量吃冷饮,确实让人感到凉快舒服,但寒湿之邪也会直接侵入胃肠。胃肠的运化需要依靠阳气(温度),寒湿邪气损伤阳气、凝滞气血,导致许多人在夏季易患消化系统疾病。黄芪的温性恰逢时宜,温能去寒,抵御使用制冷设备时的寒邪,防止寒邪从体表进入人体,并且黄芪甘温的性味能帮助恢复脾胃的阳气、运化气血,缓解胃肠症状。脾胃健运后,能化去体内湿邪,黄芪本身也有利水作用,有助于祛湿。
因此,结合季节特性和现代的生活饮食习惯,在这里总结3类适合日常使用黄芪的人群,可在咨询医生后使用。
(1)容易感冒出汗的人群。这里的出汗指的是中医认为的“自汗”,就是白天并没有感觉那么热却会出汗的;环境热或者运动后便会出汗加剧,大汗淋漓且不容易止住的;还有一年四季都很容易感冒的人。自汗多、易感冒等症状在中医看来都是由于卫气虚,人体内津液容易外泄,外界邪气容易入侵导致的,通俗理解就是免疫力低。黄芪具有补气、固表、止汗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还发现其有提高免疫力、抗病毒的作用。对于这类人群来说,黄芪是一味很对症的中药,平日里可以多用黄芪泡水喝。
(2)氣虚水肿的人群。气虚水肿人群多是因为脾胃虚弱,运化不了水湿,导致水液停留在身体内部,造成水肿;或本身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其血液循环代谢障碍也会导致水液不能排出造成水肿,多表现为全身或局部水肿,面色萎黄,腹胀,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舌质颜色淡。黄芪入脾、肺经,能助脾运化水湿、助肺通调水道,有利水消肿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可以改善气血运行,增加心肌营养,有明确的强心作用。气虚水肿人群,包括心脏疾病患者可以选用黄芪作为日常食疗。
(3)中气下陷的人群。脾胃是人体气机的枢纽,调控气机的升降。中气下陷是由于脾虚,人体的阳气升举无力,对维系脏腑的位置和功能之力变弱,一般表现为气短乏力、食欲不振、脘腹坠胀、腹泻、失眠、头重脚轻以及内脏器官下移(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黄芪被誉为“补气升阳”的要药,善于补益阳气,升举中阳,使用黄芪泡水对于这类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夏季喝黄芪水(茶)大体上没有问题,但细节上需要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感觉及时调整。如果服用黄芪并没有什么不舒服,那就可以维持习惯;但如果出现了面红目赤、口唇干裂、口苦燥渴、口舌溃破、咽喉肿痛、牙龈出血、尿少便秘、身热烦躁等上火症状,就应该停止使用黄芪,转而使用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作饮品,如菊花、金银花、薄荷等。
(编辑 池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