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论纲
2024-06-04张奎
张奎
[摘 要] 随着“第二个结合”的思想解放,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日趋深度融合。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来讲,立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具有坚定价值导向、丰富内容构成、提供素材宝库、拓展视角方法等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课程内容或思想政治元素,全方位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评价等,且贯穿于课堂教学建设的全过程。从教与学、实践与探索的框架出发,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可采取理论传授、互动研讨、实践教学、数字研学等相关模式开展。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思政;高校;立德树人;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5843(2024)03-0095-07
[DOI] 10.13980/j.cnki.xdjykx.2024.03.015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创新的关键举措,这有赖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着主流的价值观念、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坚实的道路根基,有着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内在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所强调的,“‘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然而,当前一些高校课程的思想政治建设并未充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转化效果欠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教育价值并未显著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机深度结合的难题亟待破解。同时,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由之路。一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亟须在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深入展开;另一方面,高校课程思政、“大思政课”建设迫切需要“正本清源”,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血脉中汲取力量。由此,在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需要系统思考和解决为什么传承、在哪些方面传承、怎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联问题,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而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以促使在巩固文化主体性中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意义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融合理念的一种实践,在实质上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运作整个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1],这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价值导向、内容供给、素材提供和视角拓展的积极作用,推动着高校课程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传承弘扬的统一。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坚定价值导向
价值观塑造和培养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之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弘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价值理念,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价值意蕴,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促进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也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这些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2]。同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契合、相互结合和相互成就,能共同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带来鲜活的思想价值源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课程思政内容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依托于课程内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能力,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兼具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可为课程思政建设供給知识资源,其本身就能成为相关学科课程教学的一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涉及了治国理政、商业经营、科技工艺、天文物理、生物医药、家具建筑、文学艺术、史学哲学、法治伦理等诸多学科领域,可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思想开展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以历史文脉和科学理论丰富课程思政讲授的内容,在“引经据典”中推进重点难点问题的解析和解决,从而凸显高等教育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文化担当,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课程思政素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丰富的思政元素,众多文化遗产资源奠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的文化思想和依托载体基础,可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素材和案例。高校课程内容及思政建设需要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华文明特征,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传播或实践应用有其必要性。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后的内涵、精髓等,可增强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担当,激发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家国情怀。正如《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所要求的,“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3]。而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化时代具有新鲜感或“国潮”热度,文物古迹、经典名著、传统技艺、神话传说等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传统文化类型多样,诸如“二十四节气”、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等可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话题导入、风格元素或延伸案例。此外,不同属地或驻地的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中,通过获取或采集与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相关的实物、文献资料、图片、音视频、AI动画、融媒体产品等,以多媒介、多模态来充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素材库、案例库。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课程思政视角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遵循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古至今的接续传承,这本身就体现着“守正创新”的方法论意义,有助于從大历史观、社会发展观等角度审视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内容和路径,以历史唯物主义实现课程建设与思政建设的统一,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中采用历史与现实、古典与现代的融合与交叉方法,借助于考古学、史学等的研究方法,比如以古文、古诗词、典故等方式诠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理论,从发展变迁史角度介绍课程的相关内容。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了守中致和、中庸之道、阴阳和合、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等思想理论,体现着整体的系统论、关系的辩证论和朴素的唯物论方法逻辑,这有利于扩展课程思政内容建设的理路或呈现形式。比如,针对自然科学性质课程的思政建设,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观念的纵向维度延伸来传递思政观;针对文科课程的思政建设,可在对比视角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点反观世界其他文明、他者文化。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融入传承
作为课程内容或思想政治元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兼具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系统性的渗透作用。从高校课程建设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融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评价等多个环节。
(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确立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有效的教学组织包括概念、价值和技能[4]。高校人才培养聚焦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课程思政目标涵盖了价值观、情感态度、知识与能力等诸多方面,这也意味着教育结构是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与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5]。一方面,通过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强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认知、热爱之情、传承意识和弘扬能力,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历史担当,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推动在实践中讲好中国故事;另一方面,将求真、向善、达美的高校课程思政目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识或精髓对应起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内隐或外显的方式呈现在高校课程思政目标上。比如,“跨文化交际”这门课程围绕道法自然、法不同贵、格物致知、和而不同,以及声一无听、物一无文等主题设定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
依据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结合专业课程特点来分类,有效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立足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传统文化导向,有针对性地选取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元素,强化教学内容的思政内涵(见表1)。
其一,结合课程所属学科领域,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出发,将该专业领域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代表性历史人物、典型文化标识等合理融入课堂内容传授之中。如东北农业大学开设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课程通过挖掘中华传统法治思想,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法的历史根源。其二,结合课程涉及的知识点,通过传统哲理思想及观念、经典文学艺术、历史时期的科学技术等来例证或分析。如讲授两仪、四象、八卦等中国古代的易经思想对近代数学、科学的影响,解读道学与现代哲学、文学、科学课程的关系,从而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价值认知。其三,结合课程关注对象及重点概念,从诸子百家论著、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经、史、子、集”中寻找契合点。如针对临床医学相关高校课程提到的一些疾病、药物概念,可引用《黄帝内经》《三国志》《本草纲目》等史书典籍的记载,加以解读说明;再如以《孟子》中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来向学生诠释心理学课程中的“精神意志”。
(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嵌入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高校课堂思政建设应融会贯通于不同的教学载体、教学方法、教学环节之中,在媒介、形式和内容多层面上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主题、血脉或标识元素,全方位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动作用。
1.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载体:形神合一。课程大纲与教案设计、教材与课件编写等是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载体。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成为课程环节延展、教学活动开展等设计策划的重要支撑。比如,在文化艺术类课程大纲和教案设计中,基于学生特点以及需求,设置30分钟左右的“历史文化艺术的现代活化”的专题展示交流活动,借助多媒体形式为学生展示我国相关类型的经典文艺作品或项目,从历史价值和时代需要等不同角度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促使其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6],以期在课堂实施后使学生的历史自信心和专业创作能力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在PPT课件、课程资源与教材、慕课微课等建设上,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价值,以形神兼备的方式呈现具有典型思政内涵的传统文化。
2.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方法:道术合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课程思政不同教学方法中的应用,体现着“道”与“术”的合一性。针对BOPPPS教学法,传统文化可合理融入课程话题导入、目标提示、知识点前测、参与式学习、知识点后测、总结等方面;针对情景化、游戏化教学方法,可以代入感、沉浸感和轻松感为基调,让学生在情景模拟、“剧本杀”参与的过程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7];针对案例教学方法,可选取世界文化遗产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非遗”项目等作为案例,或以历史上的事件、活动、人物、物品、文化内容结晶等有选择性的展示;针对参与式、体验式教学方法,可结合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带领学生到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科学技术馆、美术馆、图书馆等参观调研,让学生切身感知或体验传统服饰、传统音乐、传统器物、古代科技、古代文艺作品等的魅力,促使学生在“心物合一”中坚守核心价值导向;针对对比教学方法、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等,可将历史传统信息、传统文化作为参照或议题,让学生更直观、深刻和主动地去学习专业知识,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熏陶。
3.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环节:知行合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具体表现在一门课程的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练习、课后测试与答疑、论文报告撰写、期末考试等各环节活动之中。在课堂讲授和互动上,依托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關的内容或话题,将专业知识融入传统文化的语境或场景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较为全面的认知;并可通过设置一定的准备时间,引导学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专业知识结合探讨,鼓励以小组研讨或自由发言的方式介绍相关知识点或想法,比如围绕中国的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结合跨文化传播、数字营销传播等课程的教学重点,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内容设计思路或传播推广想法,并指出其中的专业知识理论依据。在实习实训上,针对语言类、艺术类课程作业,可引导学生在实践或实习工作中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讲好中国故事”,创作“中国风”的内容或作品,传播“国潮”文本或视觉文化。在课后作业与考试要求上,传统文化的思政教育可在命题、问题或答案中得以展现,可利用不同层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作为题库或题干、选项,如引导学生在调研与报告撰写中思考红色文化、校史资源、地域特色人文资源等可持续发展之道,推动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难题和问题。
(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评价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为目标导向,对高校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展开课程思政效果评价,就要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性传承的广度、深度和吸引力、影响力。课程思政建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良好与否,需要教师、学生、专家、同行院校、社会等多方主体参与的评价实施,在课程的建设性、教学的形成性、学生的发展性等方面设定评价标准[8],既要衡量学生热爱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和意愿,也应考量传统文化所承载的爱国主义精神、核心价值观念等思政元素影响结果。从传统文化传承和思想政治素养提升的双重维度评价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可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重点关注文化感知度、文化自信心、文化认同感、精神品格涵养度、核心价值接受度、政治认同度、家国情怀感等方面的作用表现。
三、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模式
在发展中,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既可以构建中国自主的、特色的课程思政知识体系,也能在互动教学、实践教学、数智教学等方面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思政育人要义。
(一)理论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性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有科学的知识色彩,理论知识的讲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模式。它有利于打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建设与专业课程、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的堵点,促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推动高校传统文化类课程植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和新时代新征程的国情实际,同时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对高校发展战略特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服务能力。有利于强化高校教师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理论讲授质量和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融入中国风格、中国思想、中国话语和中国精神,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应有作用和最优价值,为治国理政、推动改革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9]。有利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文化思想要求为指导,加强高校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新意的理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库建设。因此,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课程思政的融合更要强化师资力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教育理念培训[10];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师风,促进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和以德树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互动研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放性传承
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开的互动研讨、课堂辩论是行之有效的举措。一方面,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谈互动,激发学生探索的主体兴趣和课程思政的领悟力。如在“文化产业研究”专业课程中,针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开展班级讨论,不仅引导学生理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应坚持把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放在首位,坚持保护和利用相统一的原则,也促使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正确看待文化产业发展的辩证关系,能够自觉在文化创作生产和传播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展现良好国家形象,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支持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鼓励学生通过线上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课程内容或兴趣爱好对涉足传统文化的议题展开研究性探讨。此外,还有多方参与的互动研讨模式,比如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文史专家“进课堂”,让学生有更多面对面的交流空间,真正让传统文化在课程上“活起来”。
(三)实践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性传承
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育人相结合的目标为导向,在实践教学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和思政价值。以社会大课堂和大思政课建设为重点,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思想宣传文化管理部门、文化企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等的社会协作,深化“官产学研”协同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依托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红色文物青年说》等大型、重点或专业领域的活动和项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知识或故事为主题加强竞赛性实践或实训。以社会实践活动举行及实践基地建设来延伸高校校内的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弘扬、文物保护利用、古村落和历史街区保护等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11]。这不仅可充分利用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文物局办公室联合设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基地,也可结合课程所面向学生的专业特点,联合小众的、行业的和特色的文博场馆建设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基地,整合校内外资源来开展课程思政的系列实践活动。
(四)数字研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性传承
为适应文化数字化与教育智能化发展要求,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应充分利用全国文化资源数字化及文化传媒大模型先进技术的优势,积极建设或使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和行业特色文化的数据库、知识库和共享平台、智能平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资源相匹配的课程数字资源建设、数字平台开发和数字工具打造,以人机交互加强文化遗产资源的课程思政化,鼓励学生利用知识图谱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挖掘传统文化教学内容与新时代思政育人内容的契合点,以此为探索性的学习与研究提供有力支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混合课堂与网络课程建设,丰富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视频公开课、新媒体内容供给,并通过短视频平台、自媒体平台、移动APP、小程序等推送相关教学内容,促进融媒体端、移动端、智能端的课程思政教学发展。充分利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沉浸现实、大数据等技术,构建传统文化的教学体验新场景,促使学生更便利、更人性化和更高效地获取传统文化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应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课程思政赋能,从而让学生深切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促使在学习、生活和实践、工作中达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日用而不觉”,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高校课程思政作为系统性工作,也需要高校、政府、文博机构、企事业单位、媒体、社区、家庭之间形成协同效应,以此为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必要的政策、资金、人力、组织等保障,逐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机制、激励机制和创新路径。
参考文献:
[1]何玉海.关于“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与实现路径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0):130-134.
[2]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4-11.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eqid=bc4ffc2f00025ba40000000364292d2e,2020-06.
[4]〔美〕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张阅,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92-101.
[5]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2):50-58.
[6]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2/0603/c1001-32437873.html,2022-06.
[7]连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价值和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15):1-3.
[8]陆道坤.课程思政評价的设计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21(03):25-31.
[9]薛庆超,薛静.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行政管理改革,2017(12):20-25.
[10]范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N].中国文化报,2022-09-08(07).
[11]谢幼如,邱艺,黄瑜玲,章锐.智能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设计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21(04):76-84.
(责任编辑:王岚)
Outline of the Construc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Courses Based on the Inheritance of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ZHANG Kui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emancipation of the idea of “the second combination”, and with Xi Jinping's cultural thought as the leader,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courses on ideology and politics and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eeply integrat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stablishing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orient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erms of firm value orientation, rich content composition, provision of material treasure trove, and expansion of perspective and methodology. As the course content 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s integrated into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effect evaluation of the ideology and politics of college courses in an all-round way, and is carried out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construction. Starting from the framework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based on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can take the relevant modes such as theoretical teaching, interactive seminar, practical teaching, digital research and study.
Key words: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urses; university; cultur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