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德育发展的困境与纾解:基于涂尔干道德三要素的分析

2024-06-04许杰唐爱民

现代教育科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涂尔干高校德育

许杰 唐爱民

[摘 要] 涂尔干道德三要素理论为思考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发展面临的困境及纾解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持。为纾解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发展中出现的诸如学生道德行为与道德规范的偏差、学生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社会立场相割裂、学生自主性过强与道德权威的冲突以及德育资源丰富但整合不力等困境,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纪律意识的培养使其发挥应有的育人作用,需要着力培育学生对集体的社会依恋感,需要促进学生自主自决的道德意识的养成,需要不同德育主体协同促进各类德育资源的整合。

[关键词] 涂尔干;道德三要素;高校德育;纪律规范意识;道德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5843(2024)03-0070-06

[DOI]  10.13980/j.cnki.xdjykx.2024.03.011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是在19世纪社会急剧变革的过程中形成的,法国大革命所引发的余波则是其理论形成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当时的法国社会动荡不安,道德失范乱象丛生,涂尔干深为道德失范行为与混乱的社会秩序所苦,重建社会秩序成为其理论探讨的主题。正如涂尔干在《道德教育》一书中所说,“道德教育之所以成为现在的讲座主题,不仅因为道德教育一直被教育工作者视为最重要的问题,而且因为道德教育问题在今天尤为迫切需要解决”[1]。当时法国旧的社会秩序分崩离析,以涂尔干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家并不主张恢复各种古老传统来重建旧的社会秩序,而是主张在新的条件下重新建立与工业社会特征相适应的新的社会道德秩序[2]。这种新秩序对应的是一种非宗教的、理性的道德秩序,涂尔干期望通过构建这种理性的道德秩序进而对整个社会进行改造,从而恢复法兰西昔日的荣光。涂尔干在分析道德的社会事实并着手建构理性的道德秩序的过程中,清楚地认识到,长期以来道德与宗教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因此无法直接清除掉所有与宗教相关的内容。要解决此问题,就需审视道德要素以发现隐藏在宗教外衣下道德的基本要素。基于此,他提出了道德的3个要素:纪律精神、个体对社会的依恋、个体的自主或自决。当前,受数字化迅速发展与多元文化交织的影响,高校德育环境呈现虚实相融的特点,而相较于传统的高校德育对象,当前时代德育对象的认知、思维与情感模式都发生了剧烈变化,由此高校德育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特别是道德三要素理论,仍然蕴含着时代价值,对纾解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涂尔干道德三要素理论与高校德育实践的对应性分析

涂尔干被誉为“当代道德教育之父”,其道德教育理论因率先运用社会学方法而頗具洞察力与创造性。尤其是在其代表作《道德教育》中,他着重论述了道德的三要素,以及怎样将这些要素诉诸道德实践。涂尔干的道德三要素理论对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实践仍然具有理论适应性。虽然其德育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如过分夸大科学教学与惩罚的作用等弊端,但总体而言,其理论对于纾解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实践中的困境、消解高校学生道德失范行为,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道德的首要要素是纪律精神

涂尔干研究道德问题首先从下定义开始,他认为人类的道德行为都有其共同的方面,由预先决定行为表现的行为规范体系组成,这些规范规定着一个人在既定的情境中应该怎样行动。所谓举止得当,就是在良知上服从。由于人们面对的生活情境与关系是不同的、多样的,道德在相对常规性之上还有特殊性,即权威观念,后者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前者。涂尔干认为道德不只是一个习惯行为体系,而且是命令体系,我们出于尊重而服从道德训令,即道德权威。不言而喻,出于尊重,我们必须服从源自科学和实践经验的权威,它制约着我们的行为。在这种强制性规定下,道德使我们的行为符合规范的框架,消除了个体行为的随意性,形成了有效规范的社会秩序。更进一步,涂尔干认为对规约性的偏好和道德权威的概念是统一的。二者的统一来自一个更复杂的概念,就是纪律的概念[3]。道德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其首要要素,即纪律精神,其内在要求人们遵守常规的规范。只有个人能够将自身限制在明确限度内,他的道德才能健康发展,并且免受不道德的影响,他就能够养成自我支配和规范自身行为的能力,从而维护社会健康的道德秩序,与他人和谐相处,不侵害他人利益。道德规范也会保护个人的利益不受他人干预。生活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机制,因此只有在自我控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建立起道德纪律[4]。涂尔干认为道德是一个广泛的禁忌体系,即道德的目标就是限制和约束人们的自我,使行为应该而且必须正常地发生。只有按捺住儿童的欲求,确立儿童欲望的合理限度,借助此限制规范儿童的行为活动,才能实现儿童的道德健康。这只能诉诸纪律精神,而不能求助于无限的权力、知识或财富。纪律精神是对个体正当行为的规制,帮助个体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服从纪律精神支配,接受合理的限制,可以收敛学生的激情、欲望与习惯,使我们服从法律的约束,从而培养健康的人格,继而实现人健康的本性。

(二)道德的次要要素是个体对社会群体的依恋

在回答什么样的行为会被称赞为是道德的这个问题时,涂尔干首先根据人类行为的目的来区分人类行为。据此,涂尔干认为人类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追求个人目的的行为,另一类是与个人目的无关的行为,称之为非个人目的的行为。个人的目的是更好地维持生命、发展和强化个体自身、满足个体知识和情感上发展的需求等,无论这些目的是什么,只要他的行为指向行动者个人的目的,该行为都不具有道德价值。涂尔干认为,道德行为总是追求非个人的目的,更进一步,他提出道德行为指向超个人的、由个人的联合所形成的群体——社会。于是以社会为对象的目标也就是道德目标,合乎道德的行动也就是根据社会或集体利益而行动。一言以蔽之,道德行动在个人之上,社会领域的起点即道德领域的起点。只有当一个人朝向高于个人目标的目标活动时,只有当他成为一种高于他自身的个体存在时,他的行为才被认为是合乎道德的。基于对人们行为的划分与注解,涂尔干提出了道德的次要要素——个人对社会群体的依恋。涂尔干认为在个人以外有一种精神存在,它拥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感觉方式和行为方式,它凌驾于个人之上,这就是社会。人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的产物。我们所有最美好的事物,我们所有更高级的行为方式都来源于社会[5],诸如语言、科学等。个人与社会并非对立,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只有个人投身到社会之中,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社会大于个人且超越个人,与此同时社会也走进了个人、围住了个人、在个人里面,个人与社会完全融为一体,个人的物质与精神机体都从社会中汲取营养。涂尔干认为,社会的道德需要符合集体的理想,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使儿童与其周围的社会重新合为一体[6]。学校承担的是“道德代理人”的职责,使儿童能够系统地学会认识和热爱祖国,使其道德水平得到提高和发展。因此,要完成道德行为,就必须辨明个人与社会的有机联系,个人既不能只顾个人利益而忽视集体,也不能过于追求社会的利益而牺牲个体。涂尔干认为要做出道德行为,就必须把握好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张力。个体要接受社会的规范与约束,也要培养自己对社会的认同感和依恋感,从而实现自我本性的完善。个体对社会群体的依恋与纪律精神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集体存在是满足权威的必要条件。道德权威的根源是社会,我们所有的道德良知和信念都来自社会,反映着社会[7]。一方面,社会的道德规范约束与限制我们,使我们遵从社会;另一方面,社会给我们仁爱,我们可以从社会中汲取道德和智力养料。个体若要摆脱自身被社会约束的枷锁并不现实,但个体可以在不断依恋社会的前提下努力去实现个体自由。

(三)道德的第三个要素是个体的自主或自决

无论是纪律精神还是个体对社会群体的依附,都在强调道德实在外在于个体的社会性[8]。只有个体融入比自身更宏大的社会存在,才能做出道德行为,同时个体才能实现道德健康。从表面上看,似乎道德行为只是个体冷静地接受社会的规范,服从社会的权威,但涂尔干认为道德法则拥有一种独特的原则即意志自主。在实现道德的过程中,个体需要服从社会绝对的规范,同时个体也应主动追求一种道德理性。个体的道德良知反对个体过于依赖社会权威或规范,涂尔干认为个体要自主地去从事某种行动,自愿地服从某些法则,否则道德根本就不存在。若用以限制和约束我们的法则是强加给我们的,那么我们就不是自由的,不自由的行为即非道德行为。我们必须承认,道德良知要求我们将行为的道德性与行为者的自主性结合起来。为避免社会权威或规范完全遮蔽了个体的自我价值,涂尔干提出道德的第三个要素——个体的自主与自决。在涂尔干看来,要合乎道德地行动,仅仅依靠遵守纪律和效忠团体是不够的[9]。一方面,个体完全遵从社会权威所制定的规范,个体就被限制和约束,因而个体是不自由的,那么个体所遵守的也不是道德;另一方面,个体片面地从社会中索取,而不考虑社会的需要,这样的行为也不是道德的。总而言之,片面服从社会或忽视社会的行为,都不是道德的。为消解此矛盾,涂尔干提出了培养个体的自主与自决。这种自主,即个体在纪律精神的限制与个体对社会的依恋的综合作用下,用自己的道德理性作出判断,做出道德行为。自主精神是我们自觉获得的,它要求我们拥有道德知识,理解道德规范,明晰自身道德行为,以自身的理性认识道德的真正内涵。无论是遵守社会规范还是忠于社会理想,我们都必须了解我们行为的原因,并尽可能清晰、完整地理解这些原因[10]。当个体自愿遵从社会规范时,道德规范就不再是一种强制,因此区分道德与否的关键就在于个体是否自愿地遵从基于自己理性的道德判断。当个体拥有了自主精神,就可以在纪律强制与个人自由之间作出平衡,进而使行为符合道德。个体内心自愿向往道德规范,这便是个体的道德理性。

(四)涂爾干道德三要素在当前高校德育实践中的适用性

由此,我们就厘清了涂尔干关于道德的3个要素——纪律精神、个体对社会的依恋以及自主或自决。由涂尔干道德的三要素,我们大致可以想象到涂尔干理想中的“道德的人”的样貌。在道德的三大要素的基础上,涂尔干提出,道德必须服从于特定时代的特定社会,也就是说道德教育在不同时代所具有的价值意蕴也不同。藉于此,笔者思考:涂尔干道德的三要素在当前高校德育中是否仍然适用?客观来看,涂尔干所提出的纪律精神、个体对社会的依恋以及自主或自决精神在当前高校德育实践中仍然适用。

其一,当前高校道德教育仍然要培养学生的纪律规范意识。涂尔干提出,道德的首要要素是纪律精神,其内在要求是个体需要服从于常规性的偏好与权威观念。当下时代,多元的文化价值观相互涤荡,大学生又处于信息获取的前沿,极容易受到众多价值观的感染,这就可能导致大学生在思想上的懈怠与行为上的放纵,尤其是当前道德空间出现虚实相融的境地,大学生更容易以虚拟身份产生道德失范行为,而忽视道德规范的约束与限制。新时代高校道德教育亟需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纪律规范,接受纪律的约束与限制,使道德行为合理发生,从而促进个体实现道德健康与幸福。因此,大学生懂得自觉遵守纪律,不仅是对大学良好的道德秩序的维护,也是对社会上其他主体的尊重,且有利于个体道德理性的健康发展。涂尔干认为,权威观念是纪律精神的底线保障。因此,针对当前大学生严重的道德失范行为与普遍的道德失范现象,高校道德教育仍然需要培养学生的纪律规范意识并强化学生对道德权威的内在认可。

其二,当前高校道德教育仍然要培育学生对集体生活的依恋感。涂尔干认为,个体做出道德行为的关键一步还在于辨明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由此就必须培养个人对群体的依恋感、认同感,使个体热爱社会并与社会相联结。但在当前的大学教育中,学生对集体主义嗤之以鼻,反而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利己主义等泛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关心个人而忽视集体的利益,导致道德失范行为频发。究其原因,我们认为道德教育不是一味地灌输与强迫,道德教育要引导个体发自内心地理解道德规范,提升道德智识从而做出道德行为。道德教育要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所属的集体,通过让学生参与集体生活以增强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共同的感情与共同的行动将促使学生对集体更为依恋。同时,进行德育的主体需明确这种学生对集体的依恋并非使学生放弃个人权益,集体与个人之间也绝非对立的关系,学生个人融入集体生活不仅是在行动上,而且二者在情感上也要相互融合。因此,针对当前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的缺乏与个人主义的泛滥,高校道德教育仍然需要培育学生对集体生活的依恋感。

其三,当前高校道德教育要引导学生形成对自主自决的新理解。自主与自决是涂尔干提出的道德的第三个要素,涂尔干认为无论是遵守社会规范抑或是忠于社会理想都是外在于个人的,只有个体以自己的道德理性作出道德判断,发自内心地认同道德规范的内容并自愿地从事道德行为,此行为才算得上是道德行为,因为此过程中有个体自主的道德理性的参与而非任何外在势力的强迫。但是在当前大学教育中,我们发现似乎这种理性的、自主的道德意识正是大学生所缺乏的,学生只是出于校规校纪等强制性的规定而适当约束自身的行为,并不是发自内心地认同道德规范。学生只是单纯地屈从于权威,因此学生的许多行为也谈不上是道德行为。针对当前大学生自主与自决的道德理性的缺乏,高校道德教育亟需引导学生形成对自主自决概念的新的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性,使学生以自主的道德理性参与集体生活,在个人与社会的融合过程中深刻理解道德规范的真正内涵,明晰遵守道德规范与从事道德行为的真正理由。由此可见,涂尔干关于道德三要素的理论为我们明晰当前高校道德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与纾解提供了适宜的理论支持。

二、当前高校道德教育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高校道德教育对象的身份特征发生了变化,当下相当比例的道德教育对象都属于智能时代的网络“土著民”。与以往高校德育对象相比,当代大学生获取多元信息更加便利,但也易受到庞杂的价值观的影响。此外,大学生也不再拘泥于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授受格局,呈现出一种去中心化趋势,使得高校德育面临新的困境。

(一)道德规范清晰明确,但学生道德行为易发生错位

在涂尔干的整个道德教育理论体系中,他将纪律精神放在道德教育的首位,纪律精神因其内在要求的对常规性的遵守与对权威性的服从,而使得社会中的人遵守纪律规范。但在当前,似乎纪律精神的规制作用有限。在当前大学教育中,有明确清楚的纪律规范,诸如“不可以践踏草坪”“公共场所禁止音量外放”“考试不作弊”“不可以辱骂同学”等等,但学生仍然道德失范行为频现,尤其是当前数字化迅速发展,道德空间出现虚实相融的境地,学生更容易以虚拟的道德身份发生一些道德任性行为,公然挑衅道德权威而无需考虑后果。我们不禁疑惑:为什么接受过系统且完备的道德教育的人仍然无法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行?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道德规范的认知与道德行为上出现了偏差,也就是说学生内心没有理解道德规范的真正内涵,没有内化道德规范与权威的要求,而只是片面地接受課堂上的道德说理。在这样的道德教育下,即使学生能够交出道德考试的“高分答卷”,也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道德、怎样践行道德,以至于道德失范行为层出不穷。

(二)学生个人主义取向凸显,与集体主义价值观割裂

当前,我们生活在一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西方思潮在我国泛滥。思想的活跃使得个体更加注重个性化的发展,更加强调人的主体性,但同时人们的共同价值观缺失、对道德规范的认识错位等也严重削弱了集体主义。在大学中,有些学生只注重个人利益,不重视他人感受,与师友感情薄弱,甚至部分大学生叫不出相处了四年的大学同学的名字。由此可见,学生的个人主义取向凸显甚至演化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这与社会主流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割裂。当前我们也处于涂尔干所言的社会转型期,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的由农业社会积极转向工业社会进而再朝着信息化社会过渡的时期,在这种特定的时代背景下道德可能会出现滑坡、思想或许会发生裂变,因此集体主义的社会立场不可或缺。据涂尔干的观点,个人和集体是可以融为一体、相互作用的,只要个人与社会融合得当,也能促进个人的道德自主性的实现,使个体实现道德健康。但是在实践中尤其是在当前的大学教育中,由于学生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与熏陶,他们非常强调自身的个性化,认为社会应该尊重个体的选择,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体应遵从社会规范的义务,学生把集体主义等同于“牺牲自己”,而把个性化看作是无拘无束甚至是任意妄为,因此学生道德个性的张扬与集体主义的社会立场必然相互割裂。

(三)学生的道德自主性过强,与道德权威相冲突

大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品质、心理素质逐渐趋向成熟,自主性也逐渐增强,高校内一元化的纪律规范束缚不了学生内心对自由、民主、权利的渴求,学生希望有多元化的价值观供他们选择和遵守。在面对价值冲突时,他们甚至会忽视社会或集体的利益与目的,由此,学生较强的自主性与道德权威之间必然会冲突。从理性上看,大学当然应该有学生必须遵守的诸如“考试不能作弊”“不能校园暴力”的纪律规范,但是这些规范如何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则成为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只是一味地强调学生必须服从于权威,似乎效果不佳,现阶段大学校园内已经出现了学生对于纪律规范的漠视,这些漠视已是一种无声的反抗。不可否认,学生自主性过强是导致此矛盾的其中一个原因,但高校也有需要反思之处,我们的教育目标一变再变,从培养又红又专的人到培养四有新人,再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纪律规范却未曾更新。仅以纪律规范强迫学生的行为正当且合乎道德,仅把纪律规范当作一种无生命的工具手段去维护大学的教学与管理秩序,而不去思考如何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自我本性的完善与道德健康,势必会导致学生的道德自主性与道德权威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愈演愈烈。

(四)高校德育资源丰富但整合不力

当前,高校道德教育资源丰富,与中小学相比高校德育的主体多元、方式多样、角度多维、手段多重,但从高校内学生道德失范行为严重程度来看其实际德育效果可见一斑。大学内,学生可以接受诸如思政教师、德育教师、学科教师以及导师、辅导员、同学朋辈等多个主体的熏陶与感染,是真正有利于推动“三全育人”的德育实践。从一个方面来看,这样丰富的德育资源或许可以促进他们在道德上得到极快的成长;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多元的德育主体众说纷纭,不仅没有形成巨大的德育合力,甚至这些德育力量呈现出不同的、异质的甚至是冲突的态势。一言以蔽之,此类道德教育“见木不见林”。除了以上这些由于机制环境方面的原因导致的显性的高校德育资源整合不力外,高校的隐性德育资源如班风、校风、师友关系等也未发挥其该有的作用。我们认为良性的隐性德育资源是极为重要的,它可以生发出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而在当前大学校园内,功利主义、工具主义、精致的利己主义盛行,导致学生的道德追求往往简单与庸俗,甚至只关心自己的学业,德育氛围不浓,使得这一重要的德育资源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当前高校德育发展困境的纾解策略

数字化的极速发展与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冲击了人们对于道德的认知,甚至衍生出虚实相融的道德教育空间,高校德育面临诸多现实问题的挑战。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规避大学生道德失范行为,亟需对高校德育予以纠偏。涂尔干的道德三要素理论为纾解高校德育困境提供了思想启示。

(一)切实加强大学生纪律规范意识的教育

要消解学生的道德行为与道德规范之间的偏差,需要在加强学生遵守纪律规范的意识上下功夫。高校内学生的道德失范行为层出不穷,一方面在于学生的道德认知错位,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纪律规范的含义;另一方面还在于学生遵守纪律规范的意识不强,纪律规范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规制作用。在此过程中学生要负道德意志不坚定的责任,而高校也要负纪律规范太软弱的责任。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和加强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规范的意识。涂尔干认为,纪律精神内含着对常规性的偏好与对权威的遵从,这就要求我们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把纪律规范制定出来并融合于学生的生活中,所谓对常规性的偏好即行为稳定且有规律地以生活习惯的名义出现,所谓权威即这些观念不可被冒犯或讨价还价而只能被严格遵守。那些无法稳定自己的道德行为而被激情与欲望所主导的人,在道德上是不完全的、不可靠的。对于当前高校内出现的诸如“跟着他人学插队”“跟着他人齐逃课”这样从众性的不道德行为,高校德育亟需加强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规范的意识,最终使学生将强迫性的规范与权威的规制看作是自身必须遵守的规则,而无所谓外在的监管或督促,将道德规范内化于心。

(二)著力培育大学生对集体的社会依恋感

如何处理好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是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从既有历史来看我们经常在个人与集体两极之间摇摆不定,总是偏重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当前,我们所奉行的集体主义社会立场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与合作、亲密与友善,这种集体主义并不否认个人自主性与独立人格的发展,任何只注重集体利益而忽视个体自主性或只重视个体自主性而忽视社会利益的看法都是片面的,最终也将丧失其存在的基础。由于当前大学生可以接触到的思想极为丰富与活跃,西方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在我国大学泛滥甚至衍生出极端的、精致的利己主义等,这就导致了学生过强的自主性与集体主义社会立场之间相互割裂。对此,高校道德教育应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着力培育学生对集体的社会依恋感,例如通过开展集体班会、组织班级团建、组织社团活动等形式使学生多参与集体生活、感受集体氛围、促成集体文化,培育学生对班集体和学校集体的认同感、归属感、依恋感,从而使学生发自内心地依恋集体,并自发地做出道德行为。据涂尔干的观点,社会包含家庭、民族、人类群体等重要群体,人们对这些群体的责任和义务并不冲突或对立,人们可以同时履行作为家庭成员的义务、作为公民的义务和作为人类一分子的义务。因此,我们相信学生在校园中形成的依恋感也将有利于其履行自身作为一个有道德的公民的义务。

(三)促进大学生自主自决道德意识的养成

涂尔干重视将个人的道德自主性参与到道德行为过程中,他认为无论个体是服从社会权威或者忠于集体理想都是外在于个人的因素,只有个体自主地将道德理性参与到行为中,该行为才算得上是道德行为,否则只是对社会权威的刻板服从,并无道德价值。当前大学生普遍缺乏这种道德理性,只是把纪律规范看作是强制性的约束来遵守,以使自己不突破道德底线,做一个名义上有道德的学生。个体只有在接受纪律对个体的约束与限制和保持个体对社会的依恋这两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用已有的道德智识和观念去深刻理解道德规范,明晰我们从事道德行为的真正理由,才可以做出合乎道德的行为。针对当前大学生道德理性普遍缺乏这一现象,高校道德教育应该尊重学生作为道德实践的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道德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自身道德获得成长和发展的基础上、在学生积极践行道德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理性的道德知性,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道德内化的过程。此外,有关纪律规范规制作用的知识不能仅仅依靠灌输式的道德说理来传授,由此方式教授的道德知识并不稳定和可靠,藉于此高校德育亟需厘清有效德育的方式与途径,开拓出既新颖又有效的德育方法。总而言之,高校德育应该促进学生自主自决的道德理性的养成以使其道德稳定可靠。

参考文献:

[1]张人杰.外国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322.

[2]戚万学.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57.

[3][4][5][6][7][9][10]〔法〕爱弥尔 · 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7;37;53;60;67;89;89.

[8]项继发,柏晋萍.社会的缺席与道德个体的培养——重思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J].现代教育论丛,2020(03):16-26.

(责任编辑:王岚)

The Dilemma and Relief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Based on Durkheim Analysis of the Three Elements of Morality

XU Jie,TANG Aimin

(Qufu Normal University,Qufu,Shandong 273165, China)

Abstract:  Durkheim's theory of three elements of morality provides theoretical knowledge for thinking about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d the relief strategies.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current dilemma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such as the deviation of students' moral behavior and moral norms, the separation of students'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social positions, the conflict between students' autonomy and moral authority, and the rich but in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resource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discipline consciousness to give full play to its due educational effect. It is necessary to focu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sense of social attachment to the collective, to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moral consciousness of self-determination, and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various moral education resources by different moral education subjects.

Key words:  Durkheim;three factors of morality;college moral education; strengthen mor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people; cultural inheritance

猜你喜欢

涂尔干高校德育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留给我们什么?——社会学家马塞尔·福尼耶访谈录
东野圭吾小说中自杀行为浅析——基于涂尔干《自杀论》
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研究
犯罪与社会秩序——塔尔德与涂尔干争论的再考察
法律社会学——涂尔干与韦伯之比较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话语权探索
试论如何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德育和谐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
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