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思考
2024-06-04郭华
郭华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使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并开展富有趣味性的思维训练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和探究。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将得到有效的提升,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文章将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现状及其具体培养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批判性思维;语文教学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隨波逐流的人往往无法真正推动社会的变革。这主要是因为这部分人群缺乏批判性思维,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不擅长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探究。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认真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现象的策略。高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丰富的内容,这些内容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教师如何利用这些素材来推进批判性教学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现状
(一)教学内容相对局限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深化,高中语文教学被明确要求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培养,这亦成为塑造学生批判性与灵活性思维的核心路径。然而,审视当前高中语文的教学实践,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依然显著。在此情境下,部分课堂的教学理念与目标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这意味着,多数教师仍主要围绕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设定教学目标,并据此开展教学活动。但遗憾的是,这种教学模式单调,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更为重要的是,单纯依赖理论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不仅使教学内容显得局限,还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为了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有必要立足于学生的既有认知,切实推动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评价方式相对落后
目前,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相对滞后。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而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时,教师大多侧重于学生的学习表现。然而,这种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它不仅难以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信心,还无法适应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学目标。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容易与其他事物建立联系。然而,教师并未充分利用这一点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基础,也未能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积极鼓励,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减弱,甚至可能阻碍学生思维的发散。每个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都有独特的见解。因此,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应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避免采用固定的框架,因为这可能导致学生思维僵化,影响学生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的发展。
(三)教学资源利用不足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尽管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许多教师仍未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学资源不应仅限于教材和课堂,还应包括网络、图书馆、社区等多种渠道。然而,由于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理念的掌握不足,导致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不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还需要积极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元、更广阔的学习平台。
(四)学生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尊重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应当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则应当扮演引导者和启发者的角色。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习惯于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需求。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可能导致学生的思维僵化,缺乏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具体策略
(一)利用学生好奇心,设计探究性问题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如果缺乏好奇心,那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会遇到阻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计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例如,在讲解《故都的秋》这一篇文章时,教师在授课之前,应明确告知学生,完成本文学习后,将通过出题的形式检验学习成效。随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预测题目可能涉及的内容领域。对高中生而言,为了准确回应教师的提问,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深入分析和探究文章内容,并努力掌握可能作为考点的知识。在实施这一教学策略时,教师应及时对正确预测知识点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可能会经历一番挣扎和选择,如“这个知识点会考吗?应该会。那个知识点似乎不太可能考。”这种猜测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散
高中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的惰性,对于需要耗费精力的课堂思考活动,学生往往缺乏主动参与的动力,多数情况下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完成。然而,这种被动参与的方式并不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并融入多样化的游戏活动,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自觉投入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中,从而有效地培养批判性思维。
例如,教师在讲解《烛之武退秦师》这一篇文章时,在课堂教学中若欲实现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首要之举便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与文章内容紧密相关的动画故事。对高中生而言,此类生动具象的画面更能吸引学习注意力,进而引导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深度思考与探究。随后,教师可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辩论游戏。在游戏中,无论教师提出何种观点,学生都需持反对立场,并主动思考、探究如何反驳。若学生能成功反驳教师观点,即视为游戏胜利,并获得相应的奖励。对高中生而言,此种方式不仅能激发学习热情与主动性,还有助于其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三)设计趣味思维训练,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需要精心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活动。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认知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实施富有趣味性的思维训练活动。通过融入富有趣味性的元素,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升训练效果。
例如,在讲解《拿来主义》这篇文章时,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和开展一系列思维训练活动。这些活动必须融入趣味元素,以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确保训练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找茬”游戏,展示各种观点,并要求学生仔细倾听和分析,找出错误之处并阐述原因。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辩论,选择有争议的话题,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深入地探讨。最后,为了增强趣味性和实用性,教师还可以播放相关辩论视频,并在关键时刻暂停,让学生扮演视频中的人物继续辩论。这种训练方式对高中生而言,不仅有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促进全面发展。总之,教师在开展思维训练活动时,应注重趣味性和有效性,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取得良好效果。
(四)促进学生展开反思,培养良好思维能力
经过深入研究发现,在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敏锐地把握所有可用的教育机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反思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帮助学生审视自己在知识掌握上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思考。在这一阶段,学生可能会面临当前想法与先前观念之间的冲突,这要求学生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从而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显著提升。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重视并有效利用反思环节,以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
例如,在讲解《读书:目的和前提》这一篇文章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反思环节。在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前,教师应先为学生布置相关任务,并以此为基础,指导学生完成这些任务,如要求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其中表现不佳的三个方面。为完成此任务,学生需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深入回忆,并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自己的学习行为。这样的任务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例如,有学生在反思中发现,自己在课堂上短暂分神,导致错过了某个知识点。发现学习行为中的错误后,教师应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行为。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
(五)鼓励学生积极提问,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往往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关注如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以有效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为此,教师需要积极采用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勇于质疑和提问,并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与众不同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雷雨》这一篇文章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将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作为教学的起点,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在实施这一过程中,应着重关注并尊重学生的主观想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勇于提问的积极性,实现师生之间真正的互动与交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并把握文章的核心思想。当学生提出不同看法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相互碰撞思想,尝试从多种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六)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为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模拟文中的情景,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体验人物的情感变化,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深层含义。例如,在讲解《红楼梦》中的某个经典场景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扮演贾宝玉、林黛玉等角色,通过模拟对话和情境再现,让学生亲身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引发学生对人物行为、性格和命运的深入思考。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情感表达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情境。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素材,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文章中的抽象概念和复杂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巴黎圣母院》这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展示巴黎圣母院的建筑风貌、历史背景等相关素材,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章所描绘的情境和人物形象,进而引发学生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入思考。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在高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展开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是重中之重。根据研究调查表明,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的策略丰富多样,鉴于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尝试,发挥语文教学的关键作用,真正地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汉玲,王艳秋. 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策略研究[J]. 语文世界,2024(02):17-18.
[2]徐美玲. 立足文本,有效教学: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思辨性思维的策略[J]. 高考,2023(35):24-26.
[3]段安斌.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J]. 河南教育:基教版,2023(12):69-70.
[4]劉彩新. 高中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对语言探究的培养[J]. 中学语文,2023(32):8-9.
[5]朱炳菊.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策略研究: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J]. 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23(02):52-53.
(责任编辑:向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