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新”背景下中学化学“三结合两自主”教学模式初探

2024-06-04王卫东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4年4期
关键词:双新中学化学微课

王卫东

摘  要:在“双新”背景下,中学化学教育实施了“三结合两自主”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将微课与导学案融入课堂,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产生了深远影响。“三结合两自主”教学模式是一种符合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中学化学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既丰富了课堂趣味,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文章对“三结合两自主”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双新”;中学化学;“三结合两自主”;微课

“双新”是指2022年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核心在于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立德树人,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素养。在这一背景下,“三结合两自主”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两自主”是指微课和导学案自主,“三结合”是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有效地应用微课和导学案实施教学。通过微课和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习,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能够弥补课堂时间的有限性,从而实现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一)预习不充分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依赖教师引导课堂,却忽视了预习环节的重要性,并未为学生设定预习作业。这使得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未能得到充分提升。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在未经预习的情况下便接触了新知识,这使得他们难以接受和理解。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大大降低,难以跟上教师的授课节奏。在课后,部分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重新复习课堂所学知识点,做题以巩固知识,从而导致学习压力增大,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并逐渐与其他同学拉大学习差距。

(二)教学形式单一

在传统课堂上,许多抽象的知识点仅依靠教师讲解是无法全面阐述的,尤其是化学这一学科,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对微观物质运动的描述颇具挑战。如在学习化学反应时,部分方程式呈现沉淀现象,但仅通过方程式表达,显然缺乏生动性。学生所记忆的仅为方程式本身,多为死记硬背,导致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逐渐减弱。但若在课堂上进行实验,耗时较长且存在风险,从而暴露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和弊端。

二、“三结合两自主”教学模式的优势及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引领学生学习的最佳导师,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一大缺陷在于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培养学生兴趣的关注不足。这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教师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而“三结合两自主”教学模式通过微课的形式,使化学教师能够将抽象枯燥的知识点转化为生动的语言和图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带来更为直观的体验。这为学生展示了一个真实且富有趣味的化学世界,使他们不再局限于课本内容,而是能够切实感受到化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会产生探索未知的好奇心,逐步建立起学习的成就感。当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时,教师可以巧妙地将微课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拓展课本知识点,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因此,在化学第一堂课,教师便可运用微课以富有趣味的方式展示化学的奥秘,引导学生从一开始就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后续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二)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

微课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都有所不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微课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设置,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例如,对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深入的微课内容,帮助他们拓展知识视野;对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基础知识的微课,帮助他们巩固基础。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能在微课的帮助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提高学习效率。

(三)提高课堂的效率

“三结合两自主”教学模式在学生接触新知识之前发挥了预习的作用。导学案和微课的引入,为学生提供了引导性思路,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标注出不理解的知识点,并在上课时重点关注这些内容。

三、“三结合两自主”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中的具体应用

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师通过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融入微课与导学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创新了教学方法。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新途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初步应用仍存在诸多不足,教师在运用微课时,需注重微课的设计,并不断对其进行优化和完善。

(一)微课和导学案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通常偏重理论传授,实验教学环节相对薄弱。然而,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质的学科,课程中涵盖了大量实验内容。化学理论须通过实验验证,因此,教师需充分利用微课辅助教学,使学生熟悉实验相关内容。微课可在课前五分钟播放即将学习的内容作为课前导入,让学生提前预知。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简短几分钟的微课呈现难以表述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从而顺利进行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可制作本节课重点内容的微课,進行知识普及,或寻找相关且有趣的实验,并根据导学案针对下一节课的内容制作微课,使学生在预习时能够提前了解实验流程和注意事项。教师将微课发给学生后,需引导学生自觉观看,以便与导学案形成互补。

在实施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鉴于部分化学药品具有腐蚀性和毒性,若让学生亲自操作,教师可能因学生人数众多而无法始终关注到每个个体,加之学生可能因操作失误而导致伤害,这无疑对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为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并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明确各实验步骤,教师应合理运用微课进行引导。

例如,在“酸碱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微课详细阐述水注入浓硫酸实验。在氧气制备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熟悉整个操作流程,并对相关细节及注意事项进行讲解。这种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初中化学的整体教学水平,拓展教师的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信心,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通过微课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发散性思维,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审视实验现象,运用多样化手段学习化学。

(二)微课和导学案在初中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无论是引入微课还是导学案,终极目标都在于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促使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因此,教师有必要深入剖析中考化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在复习教学中探寻可靠的教学方法,以制订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复习计划。为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应关注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在各章节知识点讲解完毕后,教师可制作概括总结内容的微课,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在课前播放,起到回顾知识的作用。教师可借此机会在课堂上强调易考知识点,加深学生印象,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体系。此外,在平日授课过程中,教师也可利用微课讲解抽象难懂的知识点,生动展示化学原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在临近考试之际,教师可于课后针对月考、期中或期末的常见考点和經典例题进行梳理,并通过微课形式将这些题目展示给学生,要求学生每日学习一道题目,持之以恒,帮助学生积累解题经验,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然而,仅依靠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的做题量往往不足以满足提升需求,且许多学生在课后缺乏主动拓展练习的意识。因此,课后复习至关重要。而通过“三结合两自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利用微课积累题型,提高解题技巧,并掌握考试重点,从而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三)微课和导学案在初中化学重难点知识教学中的应用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对帮助学生解决知识难点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学生在初中时期首次接触化学,与自幼开始学习的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相比,他们在化学领域的知识基础相对较弱,入门难度较大。许多学生即便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仍觉得化学抽象,难以理解。此外,化学课程要求学生记忆大量知识点,且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需要他们独立思考,灵活运用各个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提升这些能力,教师应充分重视微课在初中化学难点教学中的应用。课后,教师可整理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和解答过程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题目,并利用微课进行展示。这些微课不仅要包含题目的答案,还要涵盖解题思路,以助力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此外,要攻克难点知识,学生首先要对各个细微的知识点有所理解。学生如果在初始阶段未能准确把握知识点,则在后续的综合题目中将会遇到挑战。以人教版初中化学“物质的构成奥秘”这一单元为例,其中的关键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构建微粒观。尽管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氧气,氧分子无处不在,但学生无法直观感知和触摸氧气,更无法直观理解氧气这一抽象概念,若仅依赖语言表述,难以让学生深入理解。因此,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单元的知识,教师在授课时可以运用微课展示“水通电分解”的实验操作和过程,直观呈现氧气产生的过程,让学生目睹氧气的生成。这样,学生在初涉微观知识时便能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微课的生动展示,难点知识得以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突破重点和难点。

(四)微课和导学案在初中化学常规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课程涉及的知识点众多,需要背诵的内容颇多,仅仅在课堂上理解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需在课下熟记许多细小的知识点。导学案对知识点进行了全面梳理,还穿插了一些简单的引入题,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这部分知识在考试中的题型。“三结合两自主”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三结合两自主”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差异化需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将微课与教学相结合,为提高我国化学教育质量贡献力量。同时,教师也要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我国化学事业的发展储备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奇玲,王立保. 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J]. 新班主任,2023(36):29-31.

[2]吴甫红. “微课导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启迪与智慧:上,2023(10):101-103.

[3]徐本燕,秦爱梅,张东卿,等. 微课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科教导刊,2022(04):142-145.

[4]李莉. 微课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33):92-93.

[5]索彦霞,巩璐雲,杨月苹. “微课导学”在初中化学实验课堂的应用:以“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为例[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1(09):93-96.

(责任编辑:向志莉)

猜你喜欢

双新中学化学微课
“双新”视阈下福州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实施情况及思考
“双新”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新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四步”解答中学化学工艺流程题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微课的中学化学教学探讨
“双新”视野下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研究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素质教育推进中中学化学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