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及实施分析
2024-06-04陈清
陈清
【摘 要】本文着重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加强小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诚信教育实施策略,让诚信教育在小学教育中遍地开花。
【关键词】小学教育 诚信教育 传统美德 教育策略
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诚信教育是其中比较基础的一项教育工作,它强调的是教师要以“诚信”为核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诚信,体会诚信在生活中的意义,使其形成良好的诚信意识,将诚信付诸实际行动之中,让学生成长为诚实守信之人。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灵成长的初级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真正形成,正是教师对他们进行诚信教育的好时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的认知学习特点,探索科学的教育方法,让诚信教育获得理想的成效。
一、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实际意义
1.诚信教育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诚信一般是指人们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体现在“内诚于心”“外信于人”两大方面。若一个人具备良好的诚信品质,我们通常可将其视为内外兼备、品德高尚之人。诚信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良好行为规范与道德修养,教师开展小学诚信教育,其目的是让学生从小形成正确的诚信观,待人真诚、言而有信,使其成为传统美德的弘扬者和传承者,从而营造良好的道德风气。从德育角度来看,诚信教育无疑是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让小学生在以德为先的教育环境下提升德育素养。
2.诚信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
小学生要做到守信,就要学会忠于事物的原本面貌,在交流想法时不隐藏个人的真实思想和情感,不言欺瞒之语,不行作假之事,敢于承担自己应尽的义务,遵守自己给予他人的承诺,做到以诚实守信为荣。教师在引导学生领悟诚信的内涵时,要让学生在与他人真诚的互动交流中提升心理品质,懂得通过自我约束、自我管控,调节自己的情绪与情感。“人无信而不立。”在学生未来的成长途中,诚信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让他们能够拥有足够的自信与底气,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有效处理遇到的问题,一路突破障碍,健康成长。
二、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施策略
1.以故事为载体,开展趣味性的诚信教育。
很多故事向读者传递了诚信的道理,教师可以积极开发故事类的诚信教育资源,将其融入到诚信教育中,让学生在了解趣味故事的过程中,深入领悟“诚信”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诚信观念,将诚信精神传递下去,带动身边的人做一个诚信之人。
教师在执教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说话要算数”这一课时,可以组织一个“故事会”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分享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这可驱动学生自主搜集与诚信相关的故事,增强学生在诚信教育中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率先给学生讲述“立木为信”的历史故事,营造一个趣味氛围,将诚信的精神内涵传递给学生,然后鼓励学生将自己阅读的诚信故事描述出来,并说说这个故事给自己带来的启发。有的学生了解了不少与诚信相关的成语,以故事形式说明了成语的来历,包括一言九鼎、言而有信、一诺千金、食言而肥等成语,并阐述了每个成语的诚信内涵,还给出了生活例子,启示每个人都要做到说话算数。有的学生则讲述了“曾子杀猪”“狼来了”等寓言故事,从正面和反面两个角度分析了诚信的重要性。
2.提出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辩论诚信本质。
社會生活中出现了许多失信现象,引发了公民对失信案例的大讨论,逐渐演变成社会热点问题。教师可以围绕某个社会热点问题来导入诚信教育内容,然后组织一个辩论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诚信的理解展开辩论交流,挖掘诚信的本质。在执教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买东西的学问”一课中,教师可以围绕社会生活中商家虚假广告、卖伪劣产品的社会失信热点问题,引发学生的头脑风暴:“一个人不诚实真的无关紧要吗?一群人不诚实又会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我很诚实”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回忆自己曾经是否有说过谎,身边的人是否说过谎,探讨一个人的诚实品质对自己的生活产生的影响,然后从“一个人的谎言”延伸到“一群人的谎言”这个层面,让学生展开辩论:“有的人认为做老实人吃亏,你们赞同这个观点吗?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说谎?说谎带来的后果是怎样的?”学生在辩论过程中,可以自主分析各种谎言背后之人的心理特征,探讨他们说谎的原因,然后用自己的道德标准来展开判断,提出各自的观点,与持有不同观点的同学进行思辨,论证自己的观点。学生在活跃的思维活动中,会层层分析“诚实”与“说谎”的本质,探讨它们分别对个人生活、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观点提炼出来,引导学生系统总结诚信的内涵、诚信的价值,让学生围绕“讲诚实,讲信用”这个主题来展开简短的即兴演讲,阐述自己的思想感悟,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
3.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形成诚信意识。
学校是学生诚信教育的主阵地,对学生诚信品德的养成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因此我们要把诚信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营造浓厚的诚信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诚信文化的熏陶,激发并形成由内而外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
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在校园中设置诚信文化墙,在校园公告栏、班级黑板报中设置诚信专栏,定时更新诚信故事、诚信名言警句;教学楼走廊的墙上是学生的诚信手抄报、诚信儿童画、诚信书签、诚信书法作品的展示区;学校广播室每天晨、午间播放“诚信小故事”专题节目;少先队大队部定期评选校园“诚信之星”,寻找身边的诚信小达人;组织开展诚信演讲比赛、诚信读书活动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带动学生读诚信经典,品诚信文化,真正达到启智的育人目标。班级管理方面,每个教室门口的班牌上有班名、班级特色、班风、班训等。在班名和班训中体现诚信内容,如“言信班”“有信班”“践行班”“守信班”等班名,“用心做事,诚信为人”“诚实先诚言,诚信先诚心”“诚信心中立,美德校园传”等班训;各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本班实际情况制订“班级诚信公约”,并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实施诚信积分记录,让学生在你追我赶的积分比赛中,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开展诚信教育主题班队会,通过诚信情景剧、辩论赛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潜移默化地浸润学生的心灵。
综上可知,诚信教育在小学教育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及作用,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诚信发展现状,深刻认识到学生的诚信素质水平对个体与国家未来前途命运产生的影响,且对他们开展有效的诚信教育。教师可以将诚信教育与小学学科教学有机融合,或者以诚信为主题开展系统的立德树人教育,让小学生从多角度提升自己的诚信意识,保障诚信教育的质量,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引导学生向上、向善。
(作者单位:福建省古田县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念育琛)
信息
本文系宁德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2022年度课题“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FJNDKY22-1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马晓宁.讲诚信,做真人——小学生诚信养成教育研究[J].读与写,2021,18(20):48-49.
[2]董春风.谈小学德育中诚信教育的实施策略[J].华夏教师,2020(14):84-85.
[3]刘黄珍.小学生诚信教育方法的探究与实践[J].考试周刊,2020(46):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