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基于精准分层的作业管理策略
2024-06-04陈华
陈华
【摘 要】在“双减”背景下基于精准分层的作业管理实施策略,结合具体案例设计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为核心的分层作业,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双减”背景 精准分层 作业管理 个性化学习
“双减”政策的实施旨在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多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多时间发展兴趣。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改变只布置不设计、“一刀切”不分层的作业管理理念,基于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提供精准的支持管理,促进对不同程度学生学习状态的把握,从而实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
一、精准分层管理策略
实施精准分层的作业管理策略,需要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和需求的差异性,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或群体,设计相对应难度和内容的作业,进行个性化和差异化指导,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一)学生能力分层
可以从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等方面为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分层管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强项和需求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数学学习能力分层:能力较高的学生对数学有较深的理解和兴趣,能够熟练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和方法,独立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能力一般的学生对数学有一定兴趣,理解数学基础概念和方法,具备解决一般数学问题的能力;能力较差的学生对数学兴趣较低,对数学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掌握较弱。数学理解水平分层:理解水平较高的学生能够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和内涵,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水平一般的能够理解数学概念的基本含义和应用,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方法和技巧;理解水平较差的对数学概念和方法理解较浅,需要更多的解释和示范。
总体而言,根据学生的情况,通常可以分成三个主要层级:拓展型、提高型和基础型[2],形成不同层次的小组,还需要兼顾组内学生的差异性,确保小组内学生能力水平的相对均衡,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当的支持。
(二)作业分层设计
根据学生的分层分组情况,为每个层次设计相应开放的任务和作业。对于拓展型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强、探究性强的作业,如数学问题的解答和证明,以促进其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对于提高型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基础性、应用性强的作业,以巩固和拓展其学习内容。而对于基础型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化版、辅助性强的作业,如例题的演练,以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技能。
(三)反馈分层指导
根据学生完成分层作业和学习成绩等数据,统计、分析学生的需求和进展,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书面批改点评、小组辅导、一对一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理解,更精准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为个性化的教学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反馈。
(四)动态优化分层
定期追踪学生的学业进展,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并灵活调整分层情况,优化分层作业,确保学生能够在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学习任务中取得进步。与此同时,保持与家长的持续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一起为学生设立目标,鼓励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有所进步。
二、案例分析分层作业设计
通过精准分层的作业设计,我们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以下以具体的案例进行说明。
(一)数与运算领域
以“三位数乘两位数”相关内容为例,教师经过摸底,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水平有较大差异。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了如下相应的作业内容。
基础题:一场活动需要购买24套服装,每套服装135元,需要花费多少元?列竖式并填空。
提高题:在计算135×24的过程中,“1×2”表示什么?()
A.100×2 B.1×2 C.10×20 D.100×20
以此类推,请你表述,“3×4”表示什么。
拓展题:请把竖式计算135×24改写成用递等式形式,并表达出运算过程,说一说算理。
(二)图形与几何领域
当涉及图形与几何领域时,可以采用精准分层的作业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水平较高的学生,可设计一些包含复杂几何概念的题型,要求学生分析图形的性质,并进行相关图形性质的证明,针对图形变换和投影,分析这些变换对图形性质的影响。针对中等水平学生,可设计一些针对基础图形的计算题,如要求学生对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进行计算,还可设计图形识别和分类的作业,学生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准确分类。针对低水平学生,可以通过具体示例和直观工具,以较为简单的图形展开作业设计,让学生熟悉并更好地理解基本的图形属性。以下以“平行和垂直”相关内容为例设计分层作业。
基础题:在纸上画出几条直线,观察并说一说它们的位置關系(平行、垂直或相交)。
提高题:请你对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并说一说你的分类标准和结果。
拓展题:请画出一组平行线,并在它们之间再画两条直线,这四条线会围出什么图形?请尽量多创作各种图形,并对你所创作的图形进行分类,如果按照有几组平行线的标准进行分类,可以分成哪些类?
以下以“认识几分之一”的相关内容为例设计分层作业。
基础题:表示出图1中图形的四分之一,再和同学比比看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提高题:在线段、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中选一个你喜欢的图形画在纸上,就此图形画出一个几分之一,说一说你为什么这么画。
拓展题:请你设计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加入你的想象,说一说你所设计的这个分数可以表示实际生活中的哪些情境。
通过上述精准分层的作业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水平学生在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学习需求,促使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能够接受更复杂、更深入的图形与几何问题;中等水平学生能够巩固基础、提高技能;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则能够逐步提高对图形和几何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基于精准分层的作业管理策略在“双减”背景下具有重要实践价值。通过合理的作业管理策略,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进行精准分析和评估,设计差异化的数学作业,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动机和参与积极性,使其自愿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和数学能力。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作业,适时提供针对性的作业和指导,这种精准分层作业管理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反思,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江田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宋晓颖)
参考文献
[1]段明林.“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高年级作业管理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35):108-110.
[2]陈庆磊.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21(16):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