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务川仡佬族盘歌的内容分类及艺术特征探析

2024-06-03姚暄媛

当代音乐 2024年5期
关键词:仡佬族

[摘 要] 作为一种以问答进行互动的古老民歌形式,仡佬族盘歌是仡佬族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并世代传承的文化瑰宝。文章通过田野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对务川仡佬族盘歌的内容、艺术特征进行分析,根据盘问的对象将务川仡佬族盘歌分为盘事物、盘事理和盘情理三类,认为务川仡佬族盘歌具有演唱形式灵活,艺术手法多样,内容逻辑连贯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 仡佬族;盘歌;艺术分类

[中图分类号] J6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4)05-0068-03

务川仡佬族盘歌作为一种以问答进行互动的古老民歌形式,源于仡佬族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与特色。文章依靠相关文献以及田野调查所得资料,对务川仡佬族盘歌代表作的内容分类、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务川仡佬族盘歌的内容分类

务川仡佬族盘歌内容丰富广泛,涉及数学、历史、人情、风物、星宿、神话等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可称为务川仡佬族族内流传的“口传史诗”。根据盘歌所盘问的对象进行分类,可将其分为盘事物、盘事理和盘情理三部分。

(一)盘事物

仡佬族作为生活在高山深林中的古老农耕民族,其盘歌所盘的事物,主要是日常生产生活中所见所遇所感之物,其中,又以盘事物为最多,包括动植物、生产生活用具等。

盘歌中所盘的动物类别,除了仡佬族人蓄养的动物如鸡、鸭、猫、狗、牛、猪、马等之外,还包括了人们在野外山林中所能见到的野生动物,如鼠、蛇、鱼、螺蛳、螃蟹、老虎、猴子、青蛙、乌龟、蜘蛛、蜜蜂、乌鸦、鸳鸯、猫头鹰、啄木鸟等,甚至还有如麒麟、蛟龙等人们构想出来的“动物”。

至于植物类别,更是有水果、蔬菜、花卉、树木等各种。水果类有桃子、石榴、木瓜、柚子、菠萝、芭蕉、核桃等;蔬菜类如油菜、豌豆、胡豆、辣椒、苦瓜、冬瓜、西瓜、黄瓜、苞谷、高粱、茄子、南瓜、木耳、姜、红萝卜、丝瓜等;花卉类如岩畔花(即百合花)、指甲花(即凤仙花)、打碗花(即牵牛花)、芙蓉花、刺梨花、荷花等;树木类如松树、核桃树、白杨树、桫椤、杨柳、椿树、竹等等。

除动植物外,日常中的生活、生产用具也是盘歌所盘的对象,生活用具如菜板、秤、桌子、灯笼、剪刀、火钳、扇子、镜子、凳子等,生产用具亦有镰刀、背篼、船、犁、磨子、碾子、锄头、筛子、斧头等。

以上均是仡佬族盘歌所盘的事物内容,其内容之丰富,种类之全面,使之几乎可以被称为是务川当地的生活百科全书。需要注意的是,仡佬族盘歌问答的内容尤为注重盘问对象的颜色、形态、味道等感官印象,盘事物类的盘歌内容也主要与之相关。譬如《盘花》中的一句“轮睛鼓眼胡豆花,细眉细眼海椒花”[1],胡豆即蚕豆,花瓣上印有黑眼珠似的黑点,形如睁大了眼睛。海椒即当地对辣椒的称呼,与蚕豆花相比,辣椒花在形态上更为纤细可爱。盘问者与回答者在日常农耕生活中捕捉到了二者在形态上的特殊差异,将蚕豆花的形态比作“轮睛鼓眼”,将辣椒花的形态比作“细眉细眼”,通过对比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将二者形态上的差异和特点表现出来。

除此之外,对事物习性、动作的观察得出的经验认知也是盘事物一类盘歌所重点关注的。以下文为例:

问:唱新歌来改新歌,再唱一首好的歌。哪样岩上盘脚坐,哪样岩下织绫罗?哪样会打高天鼓,哪样会唱五更歌?

答:唱新歌来改新歌,我来回答这首歌。猴子岩上盘脚坐,蜘蛛岩下织绫罗。啄木官儿会打高天鼓,叫鸡会唱五更歌。[2]

这一首盘歌是体现仡佬族人对动物习性、动作的细致观察的典型,对于居住在高山深林中的仡佬族人来说,猴子、蜘蛛、啄木官儿(啄木鸟)和叫鸡(公鸡)都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动物,猴子在山岩间坐卧的形态、蜘蛛为捕食而结网的能力、啄木鸟于高大树木上啄木觅食发出的声音以及公鸡在天明之际的鸣叫,皆被仡佬族人通过对比、比喻、拟人等手法在一问一答中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歌以娱情。

(二)盘事理

事理,亦即事物的道理。仡佬族盘问事理类的盘歌多是解答事物从何处而来,追溯事物产生出现的缘由等问题,又被务川仡佬族人称为“盘根生”或“问根生”,其内容多以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为主。

“我”从哪里来?人类从哪里来?万物从哪里来?世界从哪里来?这一系列关于人类起源、万物起源、世界起源的叩问困扰着古往今来的人们,而创世神话通过叙述起源故事的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普遍坐标”[3]。以确定人类乃至个体在广袤宇宙中的位置,仡佬族亦不例外。仡佬族以神话回答万物起源这一亘古难题,并通过盘歌这一朗朗上口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世代相传,例如保海保因立天地、阿福阿兮生万民、女娲炼石补天、龙王治理风雨、人烟随树改姓名等。如下文:

问:张先生来李先生,有段古事问根生。当初立天是哪个,当初立地是何人?

开天辟地是哪个,哪个古人生万民?

答:张先生来李先生,我把古事来分清。当初立天是保海,当初立地是保因。

开天辟地是古老,阿福阿兮生万民。[4]

文中提到的“保海保因立天地”和“阿福阿兮生万民”的故事作为仡佬族世代相传的创世神话,对世界从何处来、人类从何处来这两大起源之问给出了仡佬人的回答。尽管仡佬族没有属于自己本民族的文字,但通过盘歌“问根生”的形式将本民族的信仰文化加以记录并代代传唱,不仅有着民族极为鲜明的特色,更是饱含着仡佬人作为务川甚至贵州这片土地最早开拓者满满的自豪之情。由此仡佬族盘歌成为仡佬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族性特征之一,祖祖辈辈的仡佬族人也以此来增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神话故事回答世界起源难题,历史传说承载族群发展历程。早在西周时期,务川仡佬族人便以丹砂向周王朝献供,与中原互通有无[5],可见其与汉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之历史不可谓不久远,程度不可谓不深入,这在仡佬族世代传唱的盘歌中也有着相应体现。如下文:

问:张秀才来李秀才,又把古人古事盘。哪个定的礼和信,哪个造书来相传?

哪个造字世间在,还有哪个是大贤?

答:张秀才来李秀才,古人古事分你听。周公定的礼和信,孔子造书来相传。

仓颉造字世间在,唐尧虞舜是大贤。[6]

周公制礼、孔子造书、仓颉造字均是汉与仡佬两族流传的民间历史故事,唐尧虞舜也成了两族人民公认的大贤之人。这一首盘歌不仅回答了礼与信的世俗道德从何人而起、文字与书籍由何人创造、古来圣贤是何人的历史之问,而且在内容上表现出与汉族流传的历史传说的高度相似,显然是仡佬族先民在与汉族互通往来的历史产物,更是二者在族群发展过程中深入交流交往交融的有力证明和生动表现。

除此之外,盘歌还是记载了仡佬族族群发展历史的“口传史诗”,许多盘歌的内容都真实记录、反映了仡佬族的民族历史,如下文:

问:歌师傅来老先生,还是又来盘根生。哪个来把衣服打,哪个才有衣遮身?

后头哪个来压迫,苦了哪个起战争?

答:歌师傅来老先生,盘根生就盘根生。轩辕来把衣服打,后人才有衣遮身。

后头官人来压迫,百姓无赖起战争。[7]

务川早在隋朝时就得以正式立县,自此务川仡佬族人民被纳入中央王朝的政治体制之中,与中央王朝的政治关系由松散趋于紧密,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也更为频繁,但同时底层仡佬族劳苦大众在受到本民族上层阶级的压迫外,还要承受统治者的阶级压迫,尤其是明清以来愈加严重的民族歧视政策,使得仡佬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仡佬族人不堪残酷的统治与剥削,奋起反抗,举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斗争,而这些族群发展过程中的英雄历史与族群发展记忆记载于盘歌之中,流传至今。

(三)盘情理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并将思想、情感、艺术三者融汇于一体。仡佬族盘歌作为仡佬族经典文艺作品,其内容不仅盘问具体的事物、神话历史,更是关注青年男女之爱情、父母子女之亲情、家国大义之忠情等个人的情感思绪与集体的道德要求,此一类盘歌所盘问之事即为情理。

仡佬族盘歌作为仡佬族青年男女互相爱慕、倾诉各自情感的重要工具,在青年男女接触的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倘若看上了对方,往往通过唱盘歌抛出一个问题去吸引对方的目光;同时,盘歌问答也往往成为互相增进了解以及彼此考量才情的重要手段,答得上来说明对方劳动经验丰富,是一个勤劳务实的人,值得终身相伴。此时的盘歌作为经验和知识的象征,成为传情达爱、显示才能的最佳工具。如下文:

问:张秀才来李秀才,唱首盘歌给你猜。什么东西飘满山,什么采花满山飞?

哪个洗衣河边走,哪个放牛满山追?

答:张秀才来李秀才,这首盘歌我来猜。盛开花香飘满山,蜜蜂采花满山飞。

幺妹洗衣河边走,幺毛放牛满山追。[8]

野花遍布、蜂蝶乱舞的山林之中,是自由而欢喜的爱情萌动的最佳场所。青年男女们在日常劳作的同时,互唱盘歌,巧妙地利用嘹亮高昂的盘歌破除苦闷的氛围,调动情绪,消解疲劳。同时借用盘歌的形式展现自己的才智与机敏、互相增进了解,并为未来选择配偶创造条件。

作为仡佬族先民在生产与生活的过程中酝酿产生的艺术文化形式,盘歌凝聚了仡佬族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相关知识与经验。除上文中提及的对自然万物的认知、对生产劳动的总结以及对族群历史的记忆以外,还包含着对族群社会的规制相关的内容,用以劝诫教化族人。如下文:

问:张秀才来李秀才,还把古人古事盘。世间哪个最为大,世上什么贵为先。

世间哪样最为贵,哪个历山去耕田。哪个钓鱼安天下,哪个苦读做高官。

答:张秀才来李秀才,还把古人古事盘。世间父母最为大,世上不过是谷米。忠臣孝子最为贵,大尧历山去耕田。姜公钓鱼安天下,买臣苦读做高官。[9]

对米谷粮食的珍惜,对父母至亲的孝义,对家国故土的忠情,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皆融练于这一曲仡佬族盘歌之中,并在代际中赓续传承,累世相接。

二、务川仡佬族盘歌的艺术特征

务川仡佬族盘歌作为仡佬族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其历史久远,并经过无数歌唱者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形成了一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民族特点和地域特征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其内容包罗万象,特点也极为鲜明,主要表现在演唱形式、歌词文体以及内容逻辑三方面。

(一)演唱形式灵活

仡佬族盘歌作为仡佬族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民间艺术形式,其演唱形式具有灵活随性的特点,这使得这一艺术形式不仅可以调节歌唱者的劳逸,活跃场上气氛,而且有利于表现出盘问者与回答者的思想感情。就地点而言,既可以在山坡上或田野间,也可以在家中茶席或酒席上,兴起则歌,即兴演唱,十分洒脱不拘。就形式而言,既可以是两人对唱,一问一答,也可以是一人问多人答,或多人问多人答。每一位仡佬人都是田野山间的优秀歌手,当一方起调开始“盘根生”时,通常是就当时所在场景和所见事物开始盘问,而回答的一方亦是“见物唱物”“见子打子”[10],娱乐性和竞赛性兼备。

(二)艺术手法丰富

仡佬族盘歌多是即兴编唱,尽管曲调比较简单,但在歌词内容的艺术手法运用却是极为巧妙。一方面,仡佬族盘歌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极为丰富多变,包括比喻、拟人、对比、夸张、谐音、拈连、借景抒情等,尤其是盘事物类的盘歌中,几乎无比喻、拟人不成句。

另一方面,仡佬族盘歌的歌词结构完备整齐,在排列上讲究成双成对。一首盘歌的句数整体一定是偶数,多数是七言成句,一般首两句都是引句,与主体内容无关,其功能主要是提醒回答者盘歌开始了,并给答者一定的时间思考问题作答,如“歌师傅来老先生,唱首盘歌来分清”即为此类引言。同时,在进行一曲盘歌歌唱结束时多有结束语,结束语多是没有实质意思的语气词,如“噻啷啷咿呀呵喂”“噻罗喂”等,用以强调盘问或回答的终止。

除此之外,从曲调与旋律来分析,仡佬族盘歌的旋律十分流畅,朗朗上口,在主题发展手法上,多用重复、变奏、承递、贯穿等手法使演唱的思路清晰紧密[11],逻辑性强,又层层推进,不仅能够激发盘问者与回答者的感情,更使得盘歌的对唱波澜起伏,波峰浪谷,跳跃跌宕。

(三)内容逻辑连贯

从整体上看,仡佬族盘歌的歌词内容富有逻辑连贯性。就单首盘歌而言,多以所盘事物的共性作为盘歌的主干,将不同的事物串联起来,使之在逻辑上形成一个整体,并进一步增强盘歌歌词内容在文本上和结构上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如下文:

问:歌师父来老先生,唱首盘歌你分辨。甚么水面打筋斗,甚么水面起高楼?甚么水面撑阳伞,甚么水面共白头?

答:歌师父来老先生,这首盘歌我分清。鸭子水面打筋斗,大船水面起高楼。

河中水面撑阳伞,鸳鸯水面共白头。[12]

而就多首盘歌而言,当要盘问的内容过于丰富而单首盘歌无法全面覆盖时,往往会采取多首盘歌共同讲述的方式,这一情形多出现在盘事理类盘歌之中,譬如利用盘歌讲述阿福阿兮生万民的神话故事等,在此情形下,盘歌内容的逻辑连贯性便由多首盘歌共同呈现了出来。

结   语

仡佬族盘歌是仡佬族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并世代传承的文化瑰宝,其文化内涵丰富深刻,演唱形式自由洒脱,功能价值也十分突出,与仡佬族人生存的自然环境、拥有的独特历史及人情风貌等方面都有着密切关系。当下,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仡佬族原生态的生活生产方式已不复存在,仡佬族盘歌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极大改变。同时,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以及流行音乐的冲击,仡佬族盘歌更是逐渐失去了传承的环境和展示的平台。昔日与仡佬族人日常生产生活融为一体的盘歌正处于迅速地自然消亡状态。基于此,文章对仡佬族盘歌代表作的内容分类、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由此能使仡佬族盘歌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了解,推动其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2]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文化改革发展办公室,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务川盘歌[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15-117.

[3] 叶舒宪.创世神话的思想功能与文化多样性[J].中国比较文学,2018(04):1-14.

[4] 同[1].

[5]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局编.务川仡佬族[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6:1.

[6][7][8][9][10][11][12]同[1].

(责任编辑:刘露心)

[收稿日期] 2023-12-18

[作者简介] 姚暄媛(2000—  )女,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贵阳  550025)

猜你喜欢

仡佬族
仡佬族生态信仰文化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表达*
贵州仡佬族民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保护策略*
传统回归之仡佬族“哭姊妹”婚俗研究
少数民族音乐
试论遵义仡佬族人民族认同蕴含的精神文化基因
武陵山区仡佬族传统体育的流变发展研究
黔北仡佬族作家作品语言与仡佬族语言生活
仡佬族民居建筑的传承与发展
仡佬族群众参与传统体育文化活动调查及价值考量
道真县仡佬族民歌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