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仡佬族民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保护策略*

2023-11-27

大众文艺 2023年19期
关键词:仡佬族民歌民族

姚 波

(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六盘水 553000)

一、丰富多彩的贵州仡佬族民歌

贵州的仡佬族民歌多如星辰,浩似烟海,且体裁多样。1995年出版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贵州卷》基于仡佬族民歌的既成状况以本民族语言音译的方式把仡佬族民歌分为勾朵以支豆、乙勾朵以、达以、达以惹普娄、乐哈祖阿米、达以莱诺和达以拉卑等七个类别,这7个类别分别指劳动歌曲、山歌、情歌、酒歌、礼俗歌、祭祀歌和儿歌。

在传统农业社会,仡佬族人多从事农业劳动,劳动歌曲是最丰富的民歌形式,包括劳动号子、打闹歌、打猎歌、采茶歌、农事歌、帮人歌、苦歌等。山歌则用于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古代时开荒、采茶、放羊等野外活动时所唱的一般也归入山歌一类。山歌中有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报信歌”,是仡佬族群众遇到危险时传递信息所用,另外还有一种称颂友人或客人的“仁义山歌”,曲调没有固定形式,一般是根据歌者的心情和场合即兴创作,以人数而论有独唱、对唱、众唱等形式。情歌是仡佬族民歌中流行最广泛、音调最丰富的一种体裁。除日常的对歌外,每年春节的初一至初三以及仡佬族小年(冬月第一个申日)是唱歌的节日,仡佬族女性都会聚集在“绣花洞”一边绣花一边由年长者将情歌教授给年幼者。酒歌是仡佬族民歌七个体裁中内容较为丰富的,一般作为仡佬族红白喜事、庆祝丰收和造房立屋等酒席上的祝酒歌。在酒席上,中老年人除赞美主人的慷慨好客、尽情歌唱友谊之外,还常盘歌对歌、猜谜打赌、叙唱历史传说等。

二、贵州仡佬族民歌文化发展的阻力、压力和动力

有研究者指出,我国当代传统音乐传承的困境,在于古代音乐文化遗产脱离了其原生的社会文化环境,而又被西方音乐文化体系取代其主流地位后,成为边缘化、小众化的文化样态而难以为继[1]。这当然在一些方面切中肯綮,经济社会变革、城市化对传统村落空间的积压等因素也是更具体的影响因素。通过深入仡佬族地区调查发现,仡佬族青年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较低,保护和继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不强,仡佬族民歌文化创新滞后等因素和缺乏建构仡佬族民歌文化的日常性、常态化的保护体系和引导机制的有效措施是仡佬族民歌文化衰微的重要原因。

(一)仡佬族青年群体的族性、文化认同危机

青少年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和希望,但由于错误价值观的影响,仡佬族青少年对本民族的认同情况令人担忧。吕红云博士研究发现,仡佬族聚居地区青少年的外显自尊显著高于仡佬族杂居地区,仡佬族青少年的内隐自尊显著低于汉族青少年的内隐自尊,但仡佬族青少年的外显自尊与汉族青少年的外显自尊没有显著差异。这就说明仡佬族青年对本民族的身份认同偏低[2]。除青少年群体外,在部分仡佬族成年人甚至老年人身上也存在身份认同问题。如在贵州师范大学杜芳娟博士的采访中,一位60岁的仡佬族人回答民族身份时说:“……是仡佬族,小时候说是汉族,务川仡佬族(自治县)成立才称为仡佬族,当时都不知道。政府说是仡佬族就是仡佬族,仡佬族的风俗文化都不知道的……”[3]。整体而言,民族身份认同较低的人群主要体现在仡佬族青少年群体和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识别中产生的部分群体,以及汉化比较严重地区的人群。

(二)仡佬族群体内部缺乏民歌文化创新的自觉力量

仡佬族民歌文化的发展问题核心是创新不足。仡佬族群体由于历史原因文化程度整体不高,对民歌文化保护传承缺乏主动性和现代思维,最后很容易形成外来的保护力量成了主导,产生“文化空壳化”现象(指原有的文化内囊已空,只剩下缺少内涵的外壳),使仡佬族地区传统民歌文化的表面形式保留下来,但其背后的意义世界却消失了[4]。另外,仡佬族民歌的发展也需要“自由市场”,在现代文化的发展场域中,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成长都需要所有积极要素自由流动,产生推动力量,这一力量的主导应该是仡佬族人坚持民族身份回应时代文化需要的创新力。

(三)仡佬族民歌的学校教育传承滞后

在仡佬族民歌的自然传承已经基本阻断的情况下,急需通过现代学校教育体系承接仡佬族传统民歌文化的传承功能。仡佬族聚集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幼儿园、中小学、职业类和技工类学校、高等学校等教育机构的民歌文化教育整体尚处在起步阶段,像大狗场小学、居都小学等一些小学虽然开设民歌教学课程多年,形成了一定教学经验,但影响力有限且持续性也存在困难。就贵州省来说,设置民歌传承课程的学校较少,师资力量特别是能掌握仡佬语的职业教师缺乏,没有统一的专业教材,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不强等是普遍存在的发展难题。

通过分析贵州仡佬族民歌发展存在的问题、症结既阻力、压力,其发展动力便是问题的另一面:增强仡佬族青年群体的民族认同,深入探析仡佬族民歌的艺术生命从而寻求新的发展路径,通过教育在仡佬族少年儿童的心灵中播撒本民族传统艺术的种子。

三、贵州仡佬族民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民歌属于民俗文化,民歌的传承也属于民俗性传承。这种传承不同于传统教育或者技术类行业的师徒传授,它归类于一种非常生活化的且较为松散的没有利益联结的文化习俗的代际传递。因此,仡佬族民歌文化传承要遵循其民俗性的一般特点,不但要了解与发展创新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现代社会如何遵循民歌的民俗性特点使仡佬族民歌艺术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一)科学认识仡佬族民歌文化保护与发展创新的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决定了仡佬族民歌文化的发展创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所处阶段存在紧密联系。经济发展好的地方,文化需求也随之提高,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方,文化需求也相对落后,甚至会出现为了提高经济水平对仅存的地方文化资源“竭泽而渔”。当下,对于民歌等民族艺术注重开发利用,以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思维主导艺术发展,在艺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方面缺乏深入探索,不少地方出现了对当地文化艺术资源过度开发的现象,一些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严重破坏了地方传统文化和生存环境,使部分本就脆弱和濒危的传统文化艺术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这一形势在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的仡佬族聚居地区因其内在的发展需求表现更为明显。

贵州仡佬族民歌作为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和创新发展应当从其核心内涵以及关键属性作为出发点,深入探析仡佬族民歌文化的创新活动是否体现了他的民族文化特点,融入了他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的意义世界,并获得了族群认同。

(二)增强仡佬族民歌文化传承人保护

解放以前,贵州的大部分地区都还停留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仡佬族民歌的传承基本处于“自然传承”状态。因为经济落后,生活贫穷,仡佬族人在生产生活中缺少娱情手段,民歌是最经济也是最方便的抒怀方式,田间地头、山涧溪畔、广场厅堂都可以歌唱抒情达意,因此民歌就成了仡佬族人重要的生活、社交方式,以及文化历史风俗的传承方式,并深深融入他们的精神世界。在此背景下,人人以歌抒怀满足情感表达和情绪宣泄,久而久之演变成一种歌唱习惯,并逐渐形成固定的腔体调式。当歌唱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歌唱的传承就表现为人们之间自动自发自觉的相互学习、交流、借鉴甚至竞赛,无论男女老幼皆能歌能唱,且口口相传,世代相传,仡佬族民歌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并与当时社会各元素相契合形成一种良性的音乐文化生态。在这种状态下,“传承人”的作用是不明显的。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进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进入现代化历史快车道,人们的生活、观念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量农村青年涌入城市寻求发展,农村发展缺乏活力,规模渐渐萎缩,加之现代娱乐方式的增多,民族音乐的审美价值及心理发生变化,仡佬族民歌传承出现后继无人的现象。受现代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影响,新时期青年人多认为用“土语”唱的本民族民歌“跟不上形势”也不屑于学习,致使仡佬族民歌文化逐渐式微。从全球来看,各个国家进入现代化的过程都面临社会结构变化和文化危机,需要一个文化调试过程。因此,加强仡佬族民歌文化保护与传承要在梳理其发展脉络和发展困境基础上,重新认识民歌文化社会功能,立足新时代需求,从其内部激发活力,重新思考仡佬族民歌的产生机制和传播途径、传播方式,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方式使众多民间歌手转变为民歌文化传承人,并建立与市场衔接的保护传承人的运行机制。

另外,血缘结构、村寨结构、规约结构以及习俗文化是仡佬族在历史中形成的稳态元素,是仡佬族承续发展的基础。在重视民歌文化传承人的同时,也要关注民歌文化延续的物质基础,保护民歌文化不能见人不见物。作为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传统村落承载着珍贵的历史记忆,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发展状况,承载着珍贵的历史记忆、民族记忆,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信息。作为在乡土社会中孕育出的民歌文化,只有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才能绽放光芒。要鼓励仡佬族聚居区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争取更多的仡佬族传统村寨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另外,积极组织仡佬族民歌演员、文化传承人参加国家、省市各类培训,比如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

与此同时,要创新仡佬族民歌文化的研究范式,建立仡佬族民歌口述史和影像馆,推进对仡佬族民间歌手、民歌文化传承人的研究。针对贵州省各地区仡佬族民歌文化资源禀赋、发展情况各异,信息资源相对分散,建议加大对仡佬族民歌的信息整合、集成共享,推动贵州仡佬族民歌文化数字库建设,给贵州仡佬族民歌文化建立电子档案,提高仡佬族民歌文化的研究、保护、创新发展和开发利用水平。

(三)大力发展仡佬族高质量民歌教育

文化传承离不开教育,国内很多高校、中小学都蕴含了浓郁的区域文化和地方特色。在仡佬族地区,特别是在偏远山区的教育机构承担着传承本民族文化、培育乡土情怀的责任,在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乡土情怀,以及滋养学生独特的文化个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仡佬族传统文化和语言兴微继绝开新的精神堡垒和传承的主要载体。近些年来,贵州多地仡佬族地区在中小学开展仡佬汉语“双语教学”和民歌传唱,为仡佬族民歌文化传承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民歌是在人民群众中产生的艺术,抢救仡佬族民歌,保护发展仡佬族民歌文化核心力量在于仡佬族人民大众。通过居都小学和大狗场小学的民歌传承实践可以看出,在仡佬族民歌教育中充分发挥年长者作用至关重要。在传统仡佬族聚居区,年龄偏大的人不但掌握着比较正宗的本民族语言、会唱本民族传统歌曲,对本民族认同也较高,有保护本民族文化的观念和意愿。仡佬语研究和保护在几代学人的努力下取得了重要成果,不但提高了仡佬族人的民族自觉和民族自尊,为民歌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也提供了基础性条件。语言决定思维,思维改变行为,在保护民族语言的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民歌教育和传承观念。要从文化多元性和民族认同入手引导和培育仡佬族群众的民歌价值观。

(四)仡佬族民歌文化的活力在于创新

任何传统都是一个发展的范畴,凝固状态下无法延续它的生命。一种文化形态能够长期延续其核心就在于自我革新,不管是被动抑或自发,只有内容上革故鼎新、形式上推陈出新才能让仡佬族民歌文化焕发生机。传统的仡佬族民歌文化不是一个固定的、封闭式的系统,它的艺术生命永远处在流动、吸收、融合的状态,只有这样的状态才充满活力。从现象上看,仡佬族民歌在现代生活、文化冲击下面临重重发展困境处于日渐凋敝状态,但促进仡佬族民歌重获生机的因素也在积极形成。这种重获生机总体而言并非通常意义上理解地对传统仡佬族打闹歌、酒歌、哭嫁歌等民歌体裁原原本本的扩大传播和完全展示,而是发掘仡佬族民歌文化的独特发展问题和经验资源,经过对仡佬族民歌最本质因子提取后融入现代艺术元素创新出来的更加符合现代审美体验的新仡佬族民歌。

促进仡佬族民歌发展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就是文化多元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的民族性和文化的世界性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中激荡,二者之间不可避免的碰撞加速了多元文化的场域和语境的形成。人类的生活实践和社会交往愈来愈多的交织在一起,不同文化类型间的交往程度和趋势日益加深[5]。在此背景下,因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发展路径成长起来的贵州仡佬族民歌文化也必将会融入世界的文化多元化当中引起广泛的重视和认可,其艺术价值也将被深入挖掘,以最靓丽的姿态展现在大众面前。2018年广州市少年宫百灵合唱团凭借仡佬族民歌《情姐下河洗衣裳》等三首歌曲夺得第12届Cantemus国际合唱比赛童声合唱金奖第一名和赛事总冠军就说明了这一点。

猜你喜欢

仡佬族民歌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武陵山区仡佬族传统体育的流变发展研究
穿花衣 唱民歌
仡佬族民居建筑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