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画色彩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播策略与实践

2024-06-03王琴

流行色 2024年2期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传播策略

王琴

摘 要:国画色彩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体现着我国人民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然而,如何将这种艺术更好地传播到群众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国画色彩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播策略与实践”为主题,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传播策略,将国画色彩艺术融入群众文化活动,从而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的艺术素养,推动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国画色彩;群众文化活动;传播策略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color art is a treasur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t, embodying the aesthetic taste and pursu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However, how to better disseminate this art to the masses and realize the inheritance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issue facing us today. This article takes "The dissemination strategy and practi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color art in mass cultural activities" as its theme, aiming to explore how to integrate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color art into mass cultural activities through effective dissemination strategies, enrich the cultural life of the masses, enhance the artistic literacy of the masse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Key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 color;mass cultural activities;dissemination strategies

0 引言

在群众文化的广阔领域中,艺术教育无疑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群众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国画艺术尤其是国画色彩艺术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这不仅因为国画色彩艺术本身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義,更因为国画色彩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中。

1 国画色彩艺术的相关概念阐述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凝结,也是源于人民群众生活,展现其生活状态与审美意趣的生动表达,充满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呼唤下,中国画发扬中华民族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同时,走出国门,向着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方向持续发展。[1]其中,国画色彩艺术作为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集中体现着中国画色彩运用的技法,还承载着中国人千年来对自然,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寄托,是中国民族传统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的另一种外化。

国画色彩艺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简洁概括

传统的中国画在色彩运用上相对简洁和抽象,主要以“五色”为主,包括白色(留白)、青色(花青)、黑色(墨色)、红色(朱磦)和黄色(藤黄)。这五种颜色与周易中的“五行”学说中的“金、木、水、火、土”相对应。

(2)随类赋彩

中国画色彩运用的基本原则之一是“随类赋彩”,即根据物体的自然属性和种类进行配色。在色彩的表现上,中国画以描绘对象的概括性类型为依据,赋予其固有色,而不考虑光源色、环境色等复杂的条件色。

(3)重墨轻色

自宋元时期开始,直至20世纪上半叶,中国画坛的主流一直是文人画,这种艺术风格强调“以笔墨为主,色彩为辅”。这种“墨色胜过五色”的色彩观念,对“色彩”的地位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最终演变为“水墨至上”的观念,使得国画色彩的发展呈现出逐渐弱化的趋势。

(4)禁欲寡淡

文人的色彩观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例如老子的“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和“知其白,守其黑”,以及庄子的“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等理念。这些理念在色彩上的体现,就是倡导色彩的禁欲、淡雅、宁静和含蓄。

(5)色不碍墨

由于宣纸的特性,“色彩”和“墨色”是艺术家在追求艺术形式美时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唐代的吴道子为了解决这个色彩和墨色的问题,采用了“以墨色为主,淡化色彩”的方法,即“焦墨淡彩”,使得“色彩不抢墨色的风头”。

2 国画色彩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重要性

2.1 提升群众对色彩认识,培养艺术欣赏能力

个人的品位和修养是在长期的文化氛围中形成的。国画艺术作为一种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形式,其色彩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力,在提升群众对色彩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国画色彩艺术的色彩运用丰富多样,既有大胆鲜明的色彩对比,也有细腻淡雅的色彩渲染,这种独特的色彩艺术表现方式,能够引导群众提升对色彩的敏感度和理解力,从而提高群众的审美水平。[2]

以国画大师齐白石为例,其作品是群众文化活动中欣赏、学习国画色彩的绝佳资源。齐白石的国画色彩风格脱胎于吴昌硕,但相较于吴昌硕古朴艳丽、笔墨苍劲的国画色彩风格而言,齐白石的国画用色则更添几分清新自然的农家趣味,不仅用色更加活泼自由,线条也张弛有度,充满生活意趣。以吴昌硕的《松梅图》(图1)和齐白石的《岁朝和平》图(图2)为例,这两幅画作中皆有梅花,然而二梅的气质却天差地别。吴昌硕的梅花红艳挺直,与浓墨苍劲的松树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凸显出红梅的凛然傲骨。

而齐白石《岁朝和平》图中的梅花则显得自然朴素得多,虽然也是红梅,但用色更为清新淡雅,枝干也更为简练质朴。简单又不失活泼的配色,与画面中的柿子、茶壶和黑鸡等元素相呼应,营造出红梅充满生活朝气的一面。

2.2 丰富群众的艺术生活,提高生活品质

国画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是大众审美趣味的寄托。国画的题材种类众多,包括山水、花鸟、人物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得国画早已走入千家万户,成为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西方美学体系不同,国画创作强调“意境”的表达和“韵味”的追求,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含蓄”“矜持”的表达方式,积蓄着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文人风骨与深沉情感。

在国画创作中,群众可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感兴趣的题材进行创作,这种宁静舒适的绘画活动将使人的心灵得到极大地放松。而群众也将通过国画色彩学习,深入理解我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感受中国传统艺术家对生活的向往、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手法的表现,从而丰富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传播、融合、实践国画色彩艺术创作,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还可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

2.3 深化群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国画、书法、诗词与篆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书画印”不仅是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象征。其中,国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追求。

纵观国画的发展历程,可见,历史上的国画创作者往往胸怀壮志,以笔墨色彩为媒,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对社会的洞察融入作品之中,使国画充满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历史底蕴。比如,中国历代画家对儒释道文化往往有着较深入的研究,因此,其作品不仅有着丰富的国画技巧,还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所言之“道”,即古代中国的哲学观念,包括道家的自然和谐观、儒家的仁爱礼义观、佛家的因果轮回观等。这些哲学观念在国画中得到了深刻地体现,使得国画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更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3]。

总之,国画创作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历史、科学和文化之中。国画色彩艺术,作为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深化国画色彩艺术的展示和传播,将帮助群众从更深层的角度出发,切身感受中国传统美术与文化的魅力,进而增强群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 国画色彩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播策略

3.1 结合群众需求,打造特色活動

不同年龄、职业、文化背景的群众对国画色彩艺术的接受程度和喜好各不相同。因此,在策划相关活动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选择适合群众欣赏的国画作品,并通过多种方式展示国画色彩艺术的魅力。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群众的生活、工作乃至文化传播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画色彩艺术,这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也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因此,国画色彩艺术的传播不应局限于传统的展览、讲座等形式,而应积极探索创新的传播方式。如,借助互联网移动媒体,打造多元化的传播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将国画色彩艺术的创作过程、技法展示以及作品解读等内容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群众。如此,不仅能吸引更多人的关注,还能够提升群众对国画色彩艺术的兴趣和认知,进而促进国画色彩艺术与人民生活的深度融合。[4]

此外,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源和历史背景,这些元素将成为国画创作的灵感来源。国画色彩艺术融合群众文化活动时,可结合当地的民俗风情、历史传说等元素,创作具有地域特色的国画作品。比如,某古镇在推广国画色彩艺术时,就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举办了一场以国画为主题的文化节。古镇举办方先是组织一批优秀的国画艺术家,根据古镇的历史传说和建筑风格,创作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国画作品。随后在古镇各处展示这些国画作品,并安排国画大师到场讲解与即兴创作,让群众深入了解国画色彩艺术的创作过程和技巧。如此一来,不仅能让群众在欣赏国画的同时,感受到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还能进一步激发群众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2 寻求跨界合作,拓展传播渠道

跨界合作,意味着打破传统边界,将国画色彩艺术与其他文化领域相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跨界合作不仅能为国画色彩艺术开辟新的展示平台,也能为其他文化领域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旅游作为一种大众化的休闲方式,具有广泛的受众基础。将国画色彩艺术元素融入旅游产品中,不仅能够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还能让游客在旅行中亲身感受国画色彩艺术的魅力。比如,在旅游景区设置国画色彩艺术展览,或者开发以国画色彩艺术为主题的旅游线路,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领略到国画色彩艺术的独特韵味。

另外,与影视产业的合作也是国画色彩艺术传播的有效方式。影视作品具有视觉冲击力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能将国画色彩艺术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观众。通过与影视制作团队的合作,可以将国画色彩艺术元素融入电影、电视剧等作品中,通过故事情节和画面表现,让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感受到国画色彩艺术的魅力。这种跨界合作不仅能够提升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还能扩大国画色彩艺术的受众群体[5]。

如1988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水墨动画电影短片《山水情》。这部作品充分融合了国画色彩艺术的精髓,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山水情》节选片段为例(图3),该作在色彩运用上继承了国画水墨画的传统特点,以墨色为主,辅以淡雅的色彩,形成了清新自然的画面风格。墨色的深浅变化,不仅营造出广阔的空间感,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深邃悠远的心境,符合国画色彩艺术注重意境表达的特点。

再如,近些年崛起的国产动画电影,也热衷于将国画色彩艺术运用于场景创作中,如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其宣传海报(图4)就融合了国画青绿山水的色彩风格。该幅海报以石青、石绿以及石黄为主色调,辅以小面积的朱红,巧妙地平衡了画面的冷暖关系,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不失柔和的氛围。同时,绿瓦红墙的配色,不仅凸显出宫殿的尊贵与庄重,也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亮色,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3.3 培养专业人才,推动创新发展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文化的深度融合,国画色彩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要推动国画色彩艺术不断向前发展,关键在于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人才培养的第一步是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因此,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就应注重对学生国画色彩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艺术讲座、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国画色彩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为学生日后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奠定兴趣基础。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还应注重人才的多元化发展,培养具备具有创新思维和跨界融合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将为国画色彩艺术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国画色彩的不断创新。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国画艺术家的扶持力度。通过设立专项资金、举办艺术展览、开展艺术交流等方式,为艺术家们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和条件。同时,还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艺术家们勇于尝试新的创作理念和手法,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将国画色彩艺术融入群众文化活动,通过传播策略与实践的创新,能有效提升群众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这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更能激发其爱国情怀,推动全民艺术教学的普及与发展。因此,展望未来,我们需不断探索新的传播策略和实践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群众需求。同时,我们还应注重国画色彩艺术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充分挖掘其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让国画色彩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 参考文献

[1]廖红辉.浅论中国画在群众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2(01):67-69.

[2]张永慶.文化馆辅导员指导群众学习中国画的策略研究[J].参花(上),2021(05):127-128.

[3]缪悟之.中国画在群众艺术领域中的作用和发展[J].艺术评鉴,2019(13):22-23.

[4]骆风.红花墨叶照眼明——解读齐白石绘画中的色彩[J].美术大观,2011(02):86-87.

[5]林春华.墨色华姿——林风眠国画色彩的现代性探索与美学意蕴[J].文艺争鸣,2021(06):176-183.

猜你喜欢

群众文化活动传播策略
论如何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植根乡村沃土 群文之花绽放
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文化思路
试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电视新闻节目借力微信平台的传播策略研究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
浅谈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群众文化活动对少年儿童的影响
浅谈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探析公益节目《等着我》的传播策略
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