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苏州古典园林之“识”

2024-06-03胡旖桓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10期
关键词:古典园林社会变迁苏州园林

胡旖桓

摘要:近代的苏州古典园林在开放性上越来越高,与苏州社会的联系也更为紧密。在民国时期的苏州社会变迁中,不同群体如文人、学者和政府对苏州古典园林越来越重视,在文学品评、学术研究、市政建设的不同方面将古典园林作为一部分的话语中心,从文本撰写和实践操作中可以反映出其在这一阶段的演变,以及如何影响到苏州城市的发展方向。古典园林的文化价值和实用功能进一步得到传承和开发,各界对古典园林的认识尤为关键,使得苏州的古典园林不断丰富文化内涵,也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园林保护工作提供思想基础和指导作用,为苏州此后的城市建设奠定了基调。

关键词:苏州园林;古典园林;传统园林;民国园林;社会变迁;近代转型

中图分类号:TU98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4(a)-0062-06

"Understanding" of the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 in Jiangsu Province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HU Yihuan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000, China)

Abstract: Nowadays the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 in Jiangsu Province are more and more open, and mo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Suzhou society. In the social changes of the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 in Jiangsu Province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different groups such as scholars, scholars and the government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 They took the classical gardens as a part of the discourse center in different aspects of literary criticism, academic research and municipal construction. From text writing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we can reflect its evolution at this stage and how it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uzhou. The cultural value and practical functions of classical gardens have been further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classical garden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s particularly crucial. This has continuously enriche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classical gardens in Suzhou, and provided a ideological basis and guidance for the protection of garden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Suzhou's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Suzhou gardens; Classical gardens; Social change; Garden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Social changes; Modern transformation

民國之前,苏州并非以园林著名,民国时期苏州园林闻名遐迩,苏州成为一座“园林之城”,在20世纪30年代就以“花园城市”之称闻名[1]。苏州园林在民国时期逐渐融入城市公共空间,对于不同群体而言也被赋予了新的认知,成为苏州民国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1 苏州古典园林的近代转型

苏州古典园林在民国时期的转变主要有两个特征:其一,近代园林的出现。民国时期造园活动衰弱,据魏家瓒的《苏州历代园林录》记载,民国时期建立的苏州园林共有47座,较有名气的有朴园、天香小筑等,近代造园多采取了中西结合的风格。同时,公园的出现也是民国时期的风潮,既是知识分子接收西方思潮后的呼吁,也是政府推进城市建设的一环,如植园、苏州公园、北局小公园,成为市民日常娱乐活动的新空间。在此情况下,古典园林在城市社会中发挥怎样的功能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其二,古典园林空间的社会属性进一步加强。苏州的私家园林大多为家族享乐、宴请宾客的私人场所,而在明清时期就已有部分园林对外开放给游人,并在特定日期开展活动,逐渐发展为可供民众参观游赏的公共空间。

在民国时期,随着近代公园的流行和现代都市的建设,休闲旅游业也在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民众将园林视为休闲娱乐场所,将其作为开展娱乐文化活动、社会性事务的地点,乃至成为日常生活空间,以其文化特色吸引游客,与苏州城市旅游紧密相连。

民国时期民众的娱乐需求日益提升,因而此时的私家园林被寄托了近代公共园林的愿景和需求,承担了一部分公园的作用。时人坦言:“在那时节,我们苏州竟没有什么公共的游玩地方,除了玄妙观,便是怡园与安徽会馆了。留园在城外,怡园路又太远。”[2]至20世纪30年代,苏州可供游览的园林众多,“城内如:拙政园、汪园、遂园、鹤园、怡园、半园、瞿园、可园、沧浪亭、狮子林、小仓别墅;郊外如:靖园、西园、留园等处”[3],可见园林开放之趋势。

随着苏州古典园林的近代转型,其价值和地位日益得到重视,不仅扮演了公共空间的角色,也成了苏州的文化符号,因而对于苏州来说,如何树立并更新对古典园林的正确认知,是采取长远的、有效的保护措施的重要基础。

2 民国时期不同群体对苏州古典园林的认识

从前文可见,苏州古典园林在民国时期已逐渐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因此考察不同群体视角下的古典园林,有助于探索其在民国时期如何与苏州社会紧密联系,反映苏州古典园林与苏州民国社会变迁的相互影响。

2.1 文人:苏州传统文化的象征

“予惟园亭之盛,必假名流觞咏,乃能传于不朽。”[4]古典园林与文人作品紧密相伴,在文字的叙写中被塑造诠释出更为具体的内涵与意境。而至近代,新兴报刊业,民间舆论日益活跃,关于苏州古典园林的随笔杂记、文学点评与日俱增,苏州古典园林也在文学文本中被建构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形象。

苏州古典园林是文人园林,风雅的文人精神被推崇赞赏。同时,因其私家园林的性质,知识分子们借此表达追求民主自治的时代精神。

苏州园林的建造和设计者可分为三类:贬谪、隐逸的官吏;无心爵禄的吴中名士;崇尚风雅、修养有素的文人官僚和富商[5]。因而苏州的私家第宅园林带有一种“城市山林”的隐逸之风,“并赋予诗情画意的境界,供日常游憩、聚友、宴客、读书、弈棋、弹琴、作画、听戏、休养之用,以达到‘虽居城市而或山林之趣的目的”[6]。自明清以来,社会舆论对造园就持有崇俭黜奢的倾向,影响了造园风气[7],造园者试图将园林与奢华之风划清界限。到了民国时期,社会舆论依然大多喜好清幽简朴的氛围,如顾公任于1943年在《拙政园论》中将苏州各园林形容成不同面貌:

把三吴名园来人格化加以评论,则沧浪亭如屡征隐士,饱经沧桑,而中无所有;狮子林如废家暴富,金碧作态;寒碧山庄如久宦泰侈,尾大不掉;西园放生池如老尼簪花,强作媚态;可园如寒士书香,□粥自甘;网师园如富人余技,动觉逼塞;鹤园如小有家业,沾沾自喜;环翠山庄,孤峰独秀,现屼立于铜臭海中。严园乡宦效城市庄,便觉难能;怡园为风流词人,现在则如张玉田流落钱塘时,与市侩作伍;学宫则夫子厄于陈蔡,儒衣儒冠,兀坐野原中。拙政园则有名臣风度,退朝闲适,诗酒自放,散带斜簪,风致自达。[8]

从人格化的园林品评中可以看出对文人风骨的偏好,“屡征隐士”“寒士书香”“风流词人”“名臣风度”等词汇塑造出一种传统社会文人式的园林形象。将园林作人格化的比喻或者描绘其不同的形象并非少见,有人形容拙政园为“不修边幅的才子,落拓不羁,使人起敬爱的感情”[9],能体现当时对拙朴颓废、静谧清幽的文化特质的赞赏推崇。与拙政园的质朴相对,经修缮后的留园狮子林则成为富丽的代表,有人将这两种风格对比,偏爱拙政园“无狮子林之俗艳,无蕙荫花园之萧索,无留园之富贵气”[10],而狮子林在翻修之前,也有游人在此寄托文人愁思,“深慨风雅之衰也”[11]。

与此同时,古典园林在民国走向衰败,近代民主思想传播,传统园林在被品评美景之余,其私有性也在当时被视为旧社会的象征:

园林之美,是苏城的特点,所以大多数的园林都在城内,旧张士诚王府的苏州公园,宋苏舜卿的沧浪亭,以及其他如拙政园、可园、蕙荫园、怡园、汪园、瞿园、张园等,都是风景幽雅的所在。不过有许多因年久失修,所以不免现出荒芜的景象,这就是证明阀阅之家的没落![12]

人们虽对园林美景大加赞美,也从其荒芜中指出是阀阅之家的落魄。还有一些其他论调,诸如:“我们可以看见大规模的私家花园之多,风景之秀丽,正是资产阶级隐逸享乐的地方。”[13]又如:“留园的山水虽是民脂民膏筑成的,但究竟我们今日还可玩玩,而现在的政客军阀呢?括了钱造不知所云的洋房,存外国银行……留园布置得确是不凡,中国士大夫怎样消磨其晚年生活这里颇可看到。”私园的凋敝往往是因为园主家族的衰落和战争的摧毁,因而也有人借此感慨国势,以园林在战乱年代的衰败抒发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与担忧。

古典园林作为传统社会文化的结晶而成了“中國”的象征,如遂园:

遂园是一个中国式的庭园,有假山有池水有亭阁,有小桥也有茂枝树木。不过各处的坍败的形迹和水上开败的荷花荷叶,同暗淡的天气合作一起,使我感到了一种秋意,使我看出了中国的将来和我自家的凋零的结果。啊!遂园吓遂园,我爱你这一种颓唐的情调![14]

从上述文字也可看出一种倾向:不少人在激扬文字时,将更多的目光放在园林的游赏功能上,关注到精致的园林风景能否为社会大众所享受,这与民国时期知识分子所接受到的西方民主思想文化息息相关。

古典园林虽是传统文化的象征和载体,但在近代,由于受到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有些园林出现了新样貌,也引起时人对古典美和西洋美的比较与品评,表达出对传统中国式美的推崇。

如留园在时人印象中往往作为园林古典美的代表。“它完全是根据红楼梦里的大观园而筑,是代表中国几百年前的理想之建筑物。它像古装美女,并没有染着一点欧化的习气。”[15]如果说留园没有染上欧化的习气,那么狮子林和沧浪亭在民国时期新增的部分,则遭到了不少非议。一些人称其为不伦不类,破坏了园林美感,指责贝氏的新修使得狮子林如同“披上了一层羊皮,有些羊弗羊,象弗象”[16],失去了古典园林的纯净美。又譬如沧浪亭新修的古罗马风格校舍,有人认为这种新修“既保存旧规模,又特具新创造”[17],称赞其美轮美奂,表现出时代性。

中西合璧的建筑和园林是中国园林开始转型的重要信号[18]。民国时期的苏州园林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在建筑风格和社会功能上均呈现出近代特色。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一处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居游空间,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象征,也在民国时期被民众寄予了更多休闲娱乐功能上的期待,以在享用园林文化空间的过程中满足日常活动需求和精神需求。

2.2 学者:近代苏州古典园林研究的起步

国内对近代古典园林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初,考古学、建筑学被一批接受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学者引进到中国,“其突出表现就是使实物成为历史研究的重要对象,对实物的调查、测绘记录和分析超越了文献而成为获取建筑历史信息的主要手段”,中国的古典园林研究的兴起,使园林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型引起了国内学者的重视。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农学领域的中国学者童玉民、范肖岩、叶广度和陈植投身园林研究,他们将造园学视为独立的学科,先后完成《造庭园艺》《造园法》《中国庭园概观》《造园学概论》,这些专著介绍了造园艺术与园林史,并且包含了近代公园的部分。1930年,朱启钤以研究“中国固有之建筑术、协助创建将来之新建筑”为宗旨,创办了中国营造学社。营造学社对古建筑的关注和贡献至关重要,并在1935年前后向中国古典园林这一领域进发耕耘[19],江南园林尤其是苏州园林成为研究重点,如朱启钤、刘敦桢、童寯等对江南古典园林进行实地测绘与摄影,并搭建学术研究的理论框架。

刘敦桢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对苏州园林开始关注,“开始运用现代科学方法于中国传统建筑,在苏州成立了中国第一所建工学校,在教学的同时开始系统地研究传统建筑和古代园林。”正是在20世纪20—30年代,刘敦桢在任教之余实地勘察江南一片的古建筑,并与苏州当地工程师首领姚承祖相结识,他们“经常同出踏访寺观、园林、住宅等古建筑,并相互切磋研究,这无疑进一步提高了他对传统园林的兴趣和认识”。如:1931年刘敦桢在南京中山陵设计建造了光化亭;1933年刘敦桢迁往北平后加入营造学社,此后至抗日战争中期主要探访研究的是华北与西南地区的古建筑;在1936年,刘敦桢曾两次到访苏州实地调查古建筑,包括寺观、佛塔,以及“留园、怡园、汪园、拙政园、狮子林、木渎严家花园等多处林园建筑”[20];整理出《苏州古建筑调查记》。这并非刘敦桢关于建筑史的第一篇调查报告,而是有关苏州古建筑及园林最早的系统性报告,但因篇幅所限,园林部分并未较多着墨。

同样身为营造学社社员的童寯于1936年在《天下》月刊发表英文文章《中国园林——以江苏、浙江两省园林为主》(Chinese Gardens, Especially in Jiangsu and Zhejiang),对江苏、浙江等地现存园林个案进行阐述。这是第一篇中国人撰写、向西方人诠释中国园林的英文文章,童寯更是成为近代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第一人。1932—1937年,童寯调研了江南地区109处私家园林,其原因为:是当时的园林相关记载缺憾尚多,“自李文叔以来,记园林者,除赵之壁《平山堂图志》、李斗《扬州画舫录》等书外,多重文字而忽图画。近人间有摄影介绍,而独少研究园林之平面布置者”;二是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感,“目观旧迹凋零,与乎富商巨贾恣意兴作,虑传统艺术行有灭减之虞”,传承研究迫在眉睫,于是在1937年著成《江南园林志》,并认为“江南园林,论质论量,今日无出苏州之右者”[21]。这是近代第一部以江南私家园林为研究对象的专门著作,加入了现代科学的方法进行测绘与摄影,是中国园林现代研究的开山之作,但后因抗日战争影响,实地测绘图直到民国结束后才有机会整理出版。

西方学者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也有所起步。喜龙仁在1921年后多次探访中国园林,并于1949年出版了《中国园林》,这是西方学界第一部关于中国园林的系统性著作,以北京园林和苏杭园林为主,许多观点受到了当时《天下》月刊中国研究者的影响[22],著作中引用了一段苏州文人的品评,作为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体会诀窍:

观赏苏州园林,应当了解历史背景,应当以平和接纳的心情进入园林,应当通过自己的观察去发现园林的构造和布局,因为不同的部分并非随意组合,而是像对联一样经过仔细斟酌置于园中。当一个人对表面的形式或事物理解透彻以后,就当努力探索园林的精神内在,尝试理解掌控自然并使园林融入其中的神秘力量。

虽然民国时期战火不停,但这“并未使苏州园林艺术熄灭”[23],旧园林的修复和新园林的建造仍在继续,品味园林也应“努力探索园林的精神内在”。《中国园林》收录了近400幅中国园林图片,有20余张苏州园林影像,记录了当时的园林样貌。对于苏州园林的记录长期以来多为文字和画作的形式,受时代条件所限,涉及1949年之前的影像记录很少,散见于游记、旅游手册、专业论著等之中,這些都成为如今研究民国时期苏州园林的珍贵材料。新中国成立后,关于苏州古典园林才正式开展了大量的深入研究,出版了更多专门著作。

民国时期学者们的研究工作不仅是对苏州园林历史遗存的维护,更是对苏州城市未来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些学者的努力,苏州也许会像其他一些城市那样,虽在历史上曾以众多古园而文明,但随着社会变迁和城市现代化发展而导致园林逐渐消失,不幸失去具有世界级桂冠的‘园林城市美誉”[24],可以说,民国时期对苏州古典园林的关注和研究,对苏州的园林保护和城市定位起到了重要作用,苏州园林更因其代表性使得研究者前仆后继。

2.3 政府:城市规划的重要部分

古典园林等名胜古迹“既促进了也妨碍了由国家及商业主导的城市现代化”[25],对于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城苏州而言,古迹文物保护与现代都市建设一体两面,城市规划自然也是现代都市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主题,如何处理好苏州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当时市政建设的一大考量。

苏州的现代都市规划建设在民国以前已有苗头。“19世纪90年代以降,在苏州由商人和政府官员主导的国家及地方政治经济体开始挪用并采纳西式都市计划。这一过程导致城市空间在人文和自然领域的变化及转型,反过来这种变化和转型又重塑了城市社会与经济的关系”,实际上路政的改良是重中之重,仅就民国苏州旅游业的发展而言,游客们主要抱怨路少、路窄、路旧、路远等问题:

苏州虽是一个都市,常与杭州并称为“苏杭”,但路政却远不及杭州,除开城外有较宽的马路之外,城内却还大都保守着老样子。虽然有几处路面已稍放宽,像观前大街那样的闹市,但路面极不平整。这是因为苏州的路,十有九是用碎石片砌铺,观前大街虽具新式道路的形式,却仍用旧式方法打底铺路[26]。

在园林分布上,苏州园林呈现四散的特点,并不如杭州、扬州一般集中,“杭州的好处在于风景是集合于一处的,不像苏州那么疏疏落落,光是令人跑腿”[27]。因而道路的修建大大有利于园林旅游的兴旺。

民国时期,近代旅游业开始出现萌芽,苏州有丰富的古迹名胜,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展开城市功能规划,城市建设也呈现向旅游城市发展的趋势。在20世纪20年代,苏州设立了苏州市政筹备处,并组织制定苏州工务计划,1927年底,正式出台了《苏州工务计划设想》,这是苏州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设想,也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城市规划。该文件将苏州分为三大区域,分三期进行建设:“第一期工程,整理旧市区街道、河道、建筑物,建设公园、菜市场、公厕等设施;第二期工程,建设新市区,沿古城西北向城外陆墓、虎丘、寒山寺和沿运河至横塘作半圆形扩展,以阊门、新阊门(今金门)为中心,布置放射式街道;第三期工程,以古城区及新市区为核心,以波纹状向外建设扩展区”[28]。苏州园林自然成为民国苏州城市规划的重要部分。

这一早期规划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为:

其一,对园林名胜进行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整理工作,记录园林基本情况并为此后的修缮工作做准备。当时的吴县县政府社会调查处在1929年11月—1930年6月调查了苏州的名胜古迹,并编印成吴县各区古迹名胜调查表,见于《吴县》一刊[29];1931年10月,县政府又出版了《吴县城区附刊》,调查整理出了吴县城区古迹名胜调查表[30]。在开展整理工作的同时还组建了吴县整理名胜古迹委员会,对分散在苏州各处的名胜古迹分头整理,且先从城区开始[31],园林如沧浪亭便在此时经由各方出资大加修葺,破损情况大有改善[32]。

其二,立足于古典园林和风景名胜,建设旅游业主导的历史文化名城,其规划思路为以后建设旅游城市打下基础。苏州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就曾提出将苏州建设成旅游休闲城市的相关设想,此后在抗日战争之前,有关苏州的城市定位时有争论[33],但从1927—1937年苏州实际实施的市政建设来看,诸如在当时游记、随笔等文字中有提到城内外交通不便、景点建筑物坍圮等情况,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建设工作,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以古城区及新市区为核心的规划指导,更是影响了现代苏州城市规划,定下全面保护古城的方针。从丰富的游记方志,以及20世纪20年代开始逐渐增多的旅游手册来看,苏州古迹名胜众多,园林尤为重要,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为城市现代规划提供了先决条件。抗日战争爆发后,城市规划建设被迫搁置,但在新中国成立伊始,就有顾颉刚在《苏州市文化建设计划书》中提出将园林修复列为名胜古迹保管问题的首要问题[34],相应实际修复工作快速展开。

民国时期苏州城市的规划对古迹文物的保护具有重要影响,为现代苏州城市发展奠基,打造了以古典园林为主要标志之一的文化遗产城市和旅游城市,成为享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

3 结束语

苏州古典园林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象征与载体,在近代社会变迁中也成为城市生活场景。其在民国时期的变化与近代社会经济的影响关系密切,主要表现为:其一,化身为传统文化精神的象征;其二,演变成近代公共空间思想和风尚的活动场所。从当时文人、学者、地方政府的认识中可以看出不同群體对古典园林的关注越来越多,苏州古典园林既作为承载着文化精神的文物建筑受到学界重视,同时又是承担着生活娱乐功能的公共文化空间,因而文物保护与功能规划是将其与城市发展相结合的关键内容,亦是为了更深刻地认识古典园林的传统文化意义。

近代以来,古典园林对于苏州而言越来越重要,苏州才会在今日以园林城市闻名,并在古城规划与保护上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典范。民国时期古典园林与苏州城市相辅相成、相互成就,展现出民国苏州社会变迁与城市生活的图景。在民国社会新与旧的碰撞与转型中,可以看到各方共同努力下的传承与保护,推动着古典园林更好地与苏州现代都市的融合,从而成为城市生活的缩影和精魂。

参考文献

[1] 傅凡,薛晓飞.柯律格.西方对中国园林描述中的自然与意识形态[J].风景园林,2009(2):87-97.

[2] 徐卓呆.徐卓呆说集(下册)[M].上海:大东书局,1927:3.

[3] 吴乃礼.江南韵事[M].北京:佩文斋,1938:33.

[4] 钱大昕.寒碧庄宴集序[M]//衣学领.苏州园林历代文钞.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53.

[5] 司徒贺聪.诗意的栖居:浅析苏州园林的文学观[J].南方建筑,1998(3):52-55

[6] 黄玮.苏州园林的历史文脉[J].中国园林,1994,10(4):6-75

[7] 巫仁恕.江南园林与城市社会:明清苏州园林的社会史分析[J].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9(61):1-59.

[8] 顾公任.拙政园论[M]//袁殊.拙政园记.无锡: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研究室,1944:23-24.

[9] 倪贻德.画人行脚[M].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4:120.

[10]梁鸿志.拙政园记[M]//袁殊.拙政园记.无锡: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研究室,1944:19.

[11]烟桥.拙政园挹爽记(下)[N].申报,1922-10-25(18).

[12]程炎泉.苏州的“塔”“桥”和“园林”[J].国讯,1936(136):612.

[13]何铁华.铁华北游摄影集(选集)[M].1935:14-15.

[14]郁达夫.达夫全集[M].上海:北新书局,1929:173-174.

[15]陈炳煌.百货店[M].台湾:新民报社,1936:73.

[16]阿蒙.吴中名园:狮子林本事[J].海光(上海1945),1946(17):9.

[17]戴沧崎.新沧浪亭记[J].艺浪,1936(2):110.

[18]刘秀晨.中国近代园林史上三个重要标志特征[J].中国园林,2010(6):8.

[19]贾珺.朱启钤与中国古典园林[J].建筑史学刊,2022,3(3):43-50.

[20]本社纪事:(一)调查苏州古建筑[J].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5,2(6):173.

[21]童寯.江南园林志[M].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27.

[22]刘珊珊,黄晓.从童寯到喜龙仁:近代中国园林研究的东学西渐[J].风景园林,2021,28(6):22.

[23]喜仁龙.西洋镜:中国园林与18世纪欧洲园林的中国风(上)[M].陈昕,邱丽媛,译.北京:北京日报出版社,2021:90.

[24]周苏宁.名师大匠与苏州园林[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22:前言5.

[25]柯必德.天堂与现代性之间:建设苏州:1895—1937[M].何方昱,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导言1.

[26]吴仲伯.注释中国游记选[M].上海:中華书局,1936:41.

[27]周黎庵.葑门集[M].上海:庸林书屋,1941:152.

[28]苏州早期的城市规划[J].苏州日报,2017-05-26(B2).

[29]吴县县政府社会调查处.吴县[M].苏州:吴县县政府社会调查处,1930.

[30]吴县县政府社会调查处.吴县附刊(城区)[M].苏州:吴县县政府社会调查处,1931.

[31]整理吴县名胜古迹:先从城区着手[N].民报,1935-06-28(5).

[32]泪史.张云搏重修沧浪亭[N].铁报,1937-04-24(2).

[33]王国平,方旭红.1927—1937年苏州建设旅游休闲城市的设想与实践[J].社会科学杂志,2004(12):104-107.

[34]顾颉刚.苏州市文化建设计划书[M]//苏州史志资料选辑(总第十九、二十辑),1992:3.

猜你喜欢

古典园林社会变迁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浅析苏州园林的留白艺术
海昏侯墓“孔子屏风”姓氏问题释析
论明清时期贵州的建省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公益广告语言研究
看《园冶》谈苏州古典园林
浅谈园林艺术
社会变迁语境下的近代报纸业态发展分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