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交媒体时代青年“偶像文化”透视与教育引导

2024-06-03李慧静邵静云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10期
关键词:心理机制失范教育引导

李慧静 邵静云

摘要:文章首先明确“偶像文化”相关概念内涵,从理论上解析网络青年亚文化、“偶像文化”。其次,对“偶像文化”进行深层透析,从现实呈现上说明“偶像文化”“是何”的问题。再次,运用多学科综合分析,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探讨“粉丝”群体的行为表现与心理机制,说明“何以”的问题。从次,探究“偶像文化”的影响,说明“有何”影响的问题。最后,针对粉丝行为的“失范”,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回答“如何”应对“偶像文化”影响的问题,切实回应引导“偶像文化”有序发展及青年价值观培塑的时代要求和现实诉求。

关键词:网络青年亚文化;社交媒体时代;“偶像文化”;心理机制;“失范”现象;教育引导

中图分类号:G122;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4(a)-0057-05

A Perspective on Youth "Idol Culture" and Educational Guidance in the Age of Social Media

LI Huijing, SHAO Jingyun

(Xi′an Railway Vocational & Technical Institute, Xi′an Shaanxi, 710026, 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first clarifies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related to "idol Culture", analyzing the online youth subculture and "idol culture" from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Secondly, it delves into the "idol culture", explaining the issue of "what" the "idol culture" represents in reality. Thirdly, using a multidisciplinary comprehensive analysis from the fields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sociology,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it explores the behavioral manifestations and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of the "idol culture" group, addressing the question of "why". Following that, it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idol culture", elucidating the issue of "what" impact it has. Finally, in response to the "deviance" within "idol culture", it proposes effective measures, answering the question of "how" to address the impact of "idol culture". This aims to respond to the era's demands and the realistic appeals for guiding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idol cultur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young people's values.

Key words: Online Youth Subculture; The era of social media; "Idol cultur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Deviant phenomena; Educational guidance

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在青年群体中,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引发了一系列新的亚文化表达形式,其中“偶像文化”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偶像文化”以其特殊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情感表达方式,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和讨论。

1 社交媒体时代下的“偶像文化”

“偶像文化”指由一群追逐并热爱某位或某些偶像而组成的社群。这些“粉丝”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分享偶像相关信息,举办线上线下活动,建立紧密的社交網络[1]。“偶像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对偶像的崇拜和追星行为,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和共同价值观也构成了其独特性。

1.1 “偶像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偶像文化”的起源可追溯到社交媒体时代的兴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年轻人开始大规模地接触和使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这些平台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交流和分享方式,让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地了解和关注自己喜欢的明星或偶像。

而“粉丝”一词最初是英语“Fans”的音译,有“爱好者、崇拜者”之意,也可以理解为“××迷”,“film fans”就是影迷的意思。原来“粉丝”被称为追星族,如今年轻人更喜欢这个新词。起初,“偶像文化”主要表现为一种对明星或偶像的热爱和追捧,“粉丝”收集和分享明星资讯、照片和视频,互相交流和互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偶像文化”逐渐演变并融入了更多的元素和特点。除了对明星或偶像的喜爱,“粉丝”们开始发展出自己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群体文化。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追逐明星或偶像的成就和荣耀,与其他“粉丝”一同分享喜悦和困难。

1.2 “偶像文化”的影响因素

1.2.1 社交媒体平台的作用

在社交媒体时代,“偶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密切相关。社交媒体平台为“粉丝”群体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交流和互动空间,使其可以随时随地与其他“粉丝”分享自己对明星或偶像的喜爱和关注。通过平台上发布或转发明星或偶像的照片、视频等内容,“粉丝”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支持和认同,与其他“粉丝”进行互动和讨论。

社交媒体平台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也为“偶像文化”的传播和扩散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粉丝”们可以通过分享自己对明星或偶像的喜爱和关注,吸引更多的人加入“粉丝”群体。此外,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粉丝”们可以与明星或偶像直接互动,通过点赞、评论和私信等方式与其建立联系,增强“粉丝”的归属感和满足感。

1.2.2 偶像的推动作用

偶像在“偶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偶像作为“粉丝”群體关注和崇拜的对象,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对于“偶像文化”的传播和扩散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偶像文化”中的“粉丝”们通过模仿偶像的穿着、言行举止等方式来表达对其的崇拜和追求,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化符号和行为规范。

偶像的推动作用还体现在明星或偶像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主动与“粉丝”互动,积极参与“偶像文化”的传播和建设。一方面,明星或偶像通过发布个人照片、视频等内容吸引“粉丝”的关注和参与;另一方面,明星或偶像也通过点赞、回复等方式给予“粉丝”认可和关心,增强了“粉丝”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1.2.3 社会、经济背景的影响

社会和经济背景对于“偶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为“偶像文化”提供了土壤。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人对于娱乐和消费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偶像文化”通过提供娱乐和消费的方式满足了年轻人的需求,成为一种流行的亚文化。

社会心理的变化也影响“偶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社交媒体时代,年轻人渴望获得认同和归属感,并通过身份认同来塑造自己的社会形象。而“偶像文化”提供了一种身份认同的方式,“粉丝”们将自己与明星或偶像联系在一起,通过模仿和追随来寻找自己的归属感。

此外,社会和经济背景的变化也影响“偶像文化”中的消费行为。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和物质生活的丰富,“粉丝”们开始过度消费并追求奢侈品和名牌商品,表达自己对明星或偶像的支持和认同,这种消费行为打破了原有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加剧了物质攀比的现象。

1.3 “偶像文化”的历史演变过程

第一,个人追星阶段。早期的“偶像文化”主要是个人行为,追随某个明星或偶像的“粉丝”会自发组织一些线上或线下的活动。

第二,群体行动阶段。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粉丝”们更容易组织起来,成为一个庞大而有组织性的群体。

第三,社会认同阶段。一些“偶像文化”的元素逐渐被主流社会所认可,例如明星或偶像的演艺作品对于社会文化的影响。

1.4 社交媒体时代下的“偶像文化”特征

高度互动性。社交媒体平台的特点使得“偶像文化”具有高度互动性,“粉丝”们可以与明星或偶像进行直接的互动。他们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关注明星的动态, 阅读明星发布的消息和互动内容, 并通过评论、点赞等方式与明星互动。这种互动性不仅给予了“粉丝”追星的快感,也增加了明星与“粉丝”之间的情感纽带。

开放性和自发性。偶像文化通常呈现出一种开放和自发的状态,可以让“粉丝”们自由表达自己对偶像的喜爱和支持。他们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自己对明星的赞美之词、偶像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等内容。同时,“粉丝”还会自发组织各种线下活动,如见面会、庆生会等,以增进“粉丝”之间的交流和共鸣。这种开放性和自发性为“粉丝”提供了展示自我和共享快乐的平台。

多元化。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偶像文化”不再局限于特定领域或人群,而是涵盖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明星或偶像,并吸引了不同背景的“粉丝”。无论是音乐、电影、综艺,还是体育等领域,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偶像文化”。这种多元化使得“偶像文化”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

通过对社交媒体时代“偶像文化”的起源、发展过程及时代特征的分析和总结,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一亚文化现象。首先,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年轻人群体的互联网使用习惯为“偶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其次,从个人追星到群体行动,“偶像文化”在社交媒体时代逐渐演变成一种集体行动的文化,并在一定程度得到社会认可。最后,社交媒体时代的“偶像文化”具有高度互动性、开放性和自发性及多元化等特征, 这些特点使得年轻人可以更加自由地追星、表达自己的喜好,并与其他“粉丝”分享彼此的兴趣和爱好。

2 “粉丝”群体的行为表现与心理机制

在社交媒体时代,“偶像文化”的产生与年轻人的特殊心理需求密切相关。本文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出发,对“粉丝”群体的行为表现和心理机制进行分析与总结。

首先,在教育学领域,学者们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偶像文化”的形成与年轻人的认同需求密切相关。在社交媒体时代,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信息量和选择压力,他们希望找到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偶像文化”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可以与其他志同道合的“粉丝”共同追逐和支持自己喜欢的明星或偶像的空间。通过加入“粉丝”群体,年轻人可以与其他“粉丝”分享喜悦和困难,共同追逐明星或偶像的成就和荣耀,从而获得一种认同感和满足感。同时,“偶像文化”也使得年轻人能够通过跟随明星或偶像的言行来寻找自己的方向和目标,这对于年轻人的个人成长和自我认同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次,在心理学领域,学者们通过对“粉丝”群体的调查和观察发现,“偶像文化”的形成与年轻人的情感需求密切相关。社交媒体提供了一个与明星或偶像建立联系和沟通的平台,“粉丝”们可以通过点赞、评论或私信等方式与他们互动,这种互动使得“粉丝”能够感受被关注和被認可的温暖,满足他们对于亲密关系和情感支持的需求。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情感表达和共情的空间,“粉丝”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自己对明星或偶像的喜爱和支持,得到其他“粉丝”的理解和认同,从而获得情感的满足和安慰。

在社会学领域,研究者们通过对“粉丝”群体的访谈和观察发现,“偶像文化”的形成与年轻人的社交需求密切相关。社交媒体平台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粉丝”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其他志同道合的“粉丝”进行互动和交流。通过与其他“粉丝”分享喜悦和困难,年轻人能够在“粉丝”群体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2]。同时,“偶像文化”也扩大了年轻人的社交圈子,他们可以通过参与“粉丝”活动结识更多的朋友,从而满足他们对于社交关系和群体参与的需求。

在新闻传播学领域,学者们通过对“偶像文化”的研究发现,“偶像文化”的形成与年轻人对于明星或偶像个人品牌的倾慕和追求密切相关。社交媒体平台为明星或偶像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个人特点和品牌形象的平台,“粉丝”们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获取明星或偶像相关的信息和资讯,从而进一步了解和关注他们。年轻人对于明星或偶像的崇拜和追随一方面可以满足为他们树立榜样和偶像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通过追随明星或偶像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学者们通过对“偶像文化”的研究发现,“偶像文化”的形成与年轻人对于个体主体性和主动性的追求密切相关。社交媒体平台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和展示个人特点的平台,“粉丝”们可以通过分享明星或偶像的照片、视频和资讯展示自己的喜好和追求。“偶像文化”让年轻人成为明星或偶像的合作者和创造者,他们可以通过参与“粉丝”活动和社交媒体互动来塑造和传播自己的个人形象和品牌。这种主体性和主动性的追求使得年轻人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和个人发展,同时也增强他们对于社交媒体平台的依赖和使用愿望。

通过以上研究成果,可以看到“追星”群体的行为表现和心理机制与年轻人的认同需求、情感需求、社交需求、个体主体性和主动性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这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偶像文化”的原因和过程,也为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正确引导和管理“偶像文化”,来更好地满足年轻人的心理需求,促进他们的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

3 “偶像文化”中的失范现象

在社交媒体时代下,“偶像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不仅给年轻人带来了乐趣和社交的机会,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失范现象与群体行为。“粉丝”们组成小圈子共同追星,在追星中行为失范导致出现“饭圈”乱象。本文从“粉丝”的消费与拜金主义、自我的丧失、娱乐极端化等方面,解析“偶像文化”失范现象与群体行为,并归纳总结这些失范现象所可能带来的影响。

3.1 “偶像文化”中的消费与拜金主义现象

“粉丝”们追逐着明星或偶像的一切,他们为了支持自己喜欢的明星愿意进行各种消费。这种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拜金主义的倾向[3]。例如:“粉丝”们会购买明星或偶像的专辑、周边产品、门票等,甚至包括追随明星或偶像的时尚潮流。这种消费行为,一方面是对明星或偶像的支持表达,另一方面也满足了“粉丝”们的虚荣心和归属感。

然而,这种消费与拜金主义现象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首先,对于一些经济条件不够宽裕的“粉丝”来说,过度的消费可能导致经济压力过大,甚至影响到个人生活的正常运转。其次,一些商家会利用这种追星文化进行炒作,推出明星或偶像的周边产品。这些产品的制作与销售往往被赋予过高的价格,“粉丝”们的盲目追求,进一步加剧了消费与拜金主义的现象。

3.2 “偶像文化”中的自我丧失现象

“粉丝”往往为了追星而忽略了自己的个人需求和兴趣。他们沉迷于明星或偶像的一切事物,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目标。这种自我丧失现象表现为“粉丝”对明星或偶像的完全附和与模仿,以及对其他追星者的过度崇拜和模仿。

这种自我丧失现象可能对“粉丝”的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产生负面影响。他们可能忽略了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并在追星过程中失去了对自己的关注和培养。对明星或偶像的过度依赖也可能导致他们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得个人发展受到限制。

3.3 “偶像文化”中的娱乐极端化现象

“偶像文化”中存在着一些娱乐极端化的表现。“粉丝”们会为了追逐明星或偶像而不顾一切地追求娱乐。他们可能忽略了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其中。这种娱乐极端化的表现可能对个人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还存在着一些非理性的行为和言论。有些“粉丝”为了支持自己喜欢的明星或偶像,可能会进行一些极端的行为,甚至包括网络暴力和恶意攻击他人。这些行为不仅违背了网络规范和社会道德,也对个人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偶像文化”中存在着消费与拜金主义、自我的丧失和娱乐极端化等失范现象与群体行为[4]。这些失范现象可能对追星者的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4 社交媒体时代下“偶像文化”的重构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深入了解社交媒体时代下的“偶像文化”现象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理解追星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需求,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引导年轻人的个人成长。通过提供良好的参与平台和推动偶像文化的正面发展,可以帮助年轻人在“偶像文化”中找到良好的情感交流和自我认同。其次,了解“偶像文化”的行为表现和心理机制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应对其中的失范现象。针对可能存在的拜金主义、自我丧失和娱乐极端化等问题,教育者可以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和引导策略。对偶像文化进行重构,以引导青年群体健康参与并正确理解“偶像文化”。通过积极的引导策略和调适形式,在放任恣意发展与合理监督引导之间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为“偶像文化”的重构和青年失范问题的解决提供价值观和行为方向的指引。

4.1 加强对青年群体的教育引导

教育引导是重构“偶像文化”的关键步骤。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和教育课程,帮助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觀和消费观念,提高他们的理性思维和判断能力。同时,教育部门还可以组织一些有意义和积极向上的活动,引导青年群体关注社会热点和公益事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2 加强社交媒体平台的监管

“偶像文化”主要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传播和展现。因此,社交媒体平台应加强对“偶像文化”的监管,促进治理系统化。首先,建立规范和审核机制,禁止发布恶意攻击、网络暴力等不良言论和行为。其次,加强对明星或偶像账号的审核和管理,确保其发布的内容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最后,社交媒体平台还可以通过推荐机制,引导用户关注一些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内容,减少对“偶像文化”的片面关注。

4.3 明星或偶像及其所属公司的引导与管理

作为“偶像文化”的重要参与者和引领者,明星或偶像及其所属公司也应承担起正确引导和管理“粉丝”的责任[5]。他们可以通过举办一些有价值和积极向上的活动,满足“粉丝”们的需求。同时,他们也应倡导健康的追星方式,鼓励“粉丝”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树立正确的追星榜样。

4.4 建立“偶像文化”研究与引导机构

为了更好地重构“偶像文化”,可以建立专门的研究与引导机构。该机构可以集合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等多个学科的力量,深入研究“偶像文化”的特点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引导策略和措施。同时,该机构还可以开展相关培训和研讨会,推动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以上的措施,可以引导青年群体正确参与和理解“偶像文化”,避免失范行为的发生[6-10]。同时,在重构“偶像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在放任恣意发展与合理监督引导之间形成适度的张力。我们应该既尊重青年群体的自主选择权,又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和管理,为他们提供价值观和行为方向的指引。

5 结束语

“偶像文化”是青年亚文化在社交媒体时代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本文通过探讨“偶像文化”的相关概念,探讨“粉丝”群体的行为表现与心理机制,针对“偶像文化”的“失范”,提出了加强对青年群体的教育引导、加强社交媒体平台的监管和管理、明星或偶像及其所属公司担任引导与管理责任、建立“偶像文化”研究与引导机构等措施重构“偶像文化”。

参考文献

[1] 宋蓓娜.失范与重构:网络空间的社会乱象及其治理之策[J].河北学刊,2023,43(3):220-224.

[2] 吕鹏,张原.青少年“饭圈”文化的社会学视角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9(5):64-72.

[3] 赵秀丽,杨燕.“饭圈”研究综述[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4,40(1):114-125.

[4] 张钧莉,方明东.迷失的狂欢:“饭圈”文化失范表征、成因及治理[J].当代青年研究,2022(2):88-93.

[5] 陈卓,赵诗雨.“饭圈”异化的生成逻辑、意识形态风险及其化解[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5(4):107-116.

[6] 唐松,韩玲.从“乱象生成”到“价值归序”:精神生产视角下“饭圈”乱象治理探析[J].理论导刊,2023(8):57-64.

[7] 刘念念.“饭圈”身份认同建构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22.

[8] 周媛.网络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3.

[9] 李明.偶像文化与饭圈文化发展的关系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20(6):92-99.

[10]石亚辉.新媒体时代的亚文化资本建构与流动[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22.

猜你喜欢

心理机制失范教育引导
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党的建设质量——加强和改进民营企业家教育引导工作研究
量表中的措辞效应:类型、机制及控制方法
量表中的措辞效应:类型、机制及控制方法
量表中的措辞效应:类型、机制及控制方法
浅析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心理
“读题时代”网络新闻标题的失范与规范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话语权的实现及其引导
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引导
我国基层政府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分析
我国新闻媒体报道失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