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乡风文明建设助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

2024-06-03李芳张建航

学习论坛 2024年3期
关键词:典型案例中华文明

李芳 张建航

[摘要]乡风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乡风文明包含着“农耕文明”“革故鼎新”“共同价值”“谦和包容”“和谐互助”等重要元素,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具有内在强逻辑关联。通过对第三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38个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发现,乡风文明建设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传承传统文化、倡导移风易俗、统一核心价值、包容多元文化、深化多元治理等五条路径,有力助推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长效发展。这些典型案例呈现出组织上的党建引领、内容上的以文化人、机制上的堵疏结合、功能上的协同发展等四大亮点。未来应着力提升乡风文明建设主体上的以民为本、载体上的整合创新、整体上的合力共进,以助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立体化建设、整体化推进、科学化发展。

[关键词]乡风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典型案例;中华文明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08(2024)03-0079-11

千百年来,乡风文明既以生态智慧建设着美好家园的“生活秩序”,也以道德交往维系着心灵家园的“精神秩序”,更以约定俗成的非制度性规范促使乡村社会形成“自觉秩序”[1]。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城市化、信息化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面临着日益凸显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问题。这些现代化因素对乡村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乡村振兴任务愈发繁重,需要采取更具针对性和系统性的策略。习近平强调,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建设美丽乡村,抓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保护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加强乡村道德建设,开展移风易俗,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2]。因此,应系统审视乡风文明与中华文明的辩证关系,守正乡土文化的良风美俗,创新乡风文明建设的方式方法,以有效助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以乡风文明建设助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3]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强调,“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创新移风易俗抓手载体,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强化村规民约激励约束功能,持续推进高额彩礼、大操大办、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综合治理。完善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等约束性规范和倡导性标准。推动党员干部带头承诺践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强化正向引导激励,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广清单制、积分制等有效办法。”其次,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关键举措。 2022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后首次国内考察就来到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4],这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2023年6月,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以贯通古今的文化自觉,鲜明提出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科学揭示了中华文明深厚的历史底蕴,深刻阐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所在、精神命脉所系、价值追求所向,为中华文明“精准画像”,为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进一步细化繁荣发展乡村文化的具体举措,首次提出“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乡村篇。” 再次,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如何在现代社会快速变迁的滚滚洪流中,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总体要求下,切实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深刻阐明乡风文明和中华文明相互融通、彼此成就的历史演进、理论逻辑和现实关切,促使人们在乡村社会中感受与众不同的文化魅力,促进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系统有效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当务之急和深入研究的重点领域。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学界高度关注20字方针之一的“乡风文明”,也陆续出现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其重要意义、科学内涵、存在问题和实践路径等四个方面。就其重要意义而言,叶剑鸣从新时代农村精神生活的视角指出,“新时代培育和提升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和力量源泉,是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5]。就其科学内涵而言,张元洁等人指出,“乡风文明除指乡村社会主体的传统美德和良好习惯外,还包括乡村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6]。赵廷阳等人指出,“乡风文明是新时代建设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是鄉村善治的主要体现,是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强有力保证”[7]。将乡风文明建设置于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研究,对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就其存在的问题而言,韩广富等人指出,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面临着“农村集体经济式微、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减弱、农村文化发展失魂、部分农村不良陋习与‘等靠要贫困心理滋生等问题”[8]。李为君等人强调,“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国家文化建设和农村全面发展的短板,不仅影响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使得农村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有所缺失”[9]。将乡村文化建设置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视角下研究,具有一定开拓性。就其实践路径而言,邱世兵等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出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外实践进路,“在乡风文明建设系统内部,要立足乡村传统文化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建设乡风文明;在乡风文明建设系统外部,要借鉴城市产业文明建设经验,围绕绿色生态建设、立足增进乡村人福祉建设乡风文明”[10]。黄昕等人提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要以重建乡村公共生活、培育乡村良性社会资本为重点,采取纵向自上而下与横向平等交互相结合的双向路径”[11]。此观点指出乡风文明建设具体落实需要注重双向互动,充分尊重民意。

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概念。随后,学界有关“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研讨会、座谈会迅速展开,形成了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阐释的良好氛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研究也逐步细化、深化,聚焦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而展开。首先,拓展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研究视野,科学诠释其内涵和外延。如项久雨强调,对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解,要超越现代文明的一般属性,要从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特性,他同时指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内生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长河中,当属这一历史进程的文明范畴,是民族复兴的文明表达”[12]。陈金龙提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相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明而言的,是处于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文明,是基于中华民族传统文明而生成的文明,中華民族传统文明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成中华文明的整体”[13]。其次,研究贯通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研究链条,深入总结其历史演进。商志晓指出,“从‘中华文明概念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表达,表明我们党对文化建设、文明创造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在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在行动上的高度自觉”[14]。再者,推进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转化,充分体现其时代价值。如何星亮强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协调联动、一体推进”[15]。

总体而言,学界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意义和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且深入的研究,但是,既有研究鲜少关注乡风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内在关联,对于乡风文明建设助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基于此,本文以厘清乡风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内在逻辑为出发点,尝试回答以乡风文明建设助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逻辑,在对第三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38个典型案例的分析中概括出有效的实践举措,在实践与理论的对话中就乡风文明建设助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经验进行总结,探究以乡风文明建设助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成功经验及推广价值。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见图1)。

二、理论阐释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16],深刻阐释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站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新视角对文化建设的恢弘擘画,为乡风文明建设助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指南。从历史演进视角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基础上,在吸收我国当代文明优秀成果的过程中,在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认识上,在吸收其他优秀文化的广度上提出的创新性概念,是极具中国风范、中国特色和中国气质的现代文化形态。从推进实践视角看,乡风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元素,一方面有必要厘清中华文明与乡风文明的内在关联,另一方面有必要总结以乡风文明建设助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经验。具体到乡风文明建设中,乡风文明承载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乡风文明所包含的“农耕文明”“革故鼎新”“共同价值”“谦和包容”“和谐互助”等重要元素是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直观体现,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保持着一以贯之的内在关联。综上所述,乡风文明建设在助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需要从理论上厘清其何以可能的内在逻辑,从实践上总结其以何可为的典型经验,继而促使二者理论上相得益彰、目标上协力共进,共同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

(一)“农耕文明”坚守优秀传统道德准则,体现突出的连续性

乡风文明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乡村社会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体,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农耕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突出特色,“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优秀传统和乡土文化伦理深深浸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中,中华文明之所以亘古及今,延绵不绝,离不开农耕文明的连续性。习近平强调:“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17]连续性体现在乡风文明不是对当前农村发展现状的否定,而是对乡土文化、农耕文化、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近年来,国家通过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举办农民技能大赛,发布传统村落名录,各地通过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振兴之路,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农村的精气神,增强了农民的凝聚力,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通过乡风文明中乡土文化的传承,中华文明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保持着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形成了一种历久弥新的文化传统。这种连续性有助于坚守传统道德准则,使得中华文明在时代变迁中不失其根基。农耕文明包含的连续性主要体现在地理、文明特质和理性判断三个方面。一是地理维度。长江黄河贯穿东西、分列南北,黄河沿岸以种植小麦为主,长江沿岸以种植水稻为主,这样跨区域协调补充的格局,使得中华民族有应对重大灾害的物质基础。二是文明特质维度。农耕文化中包含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有力见证和宝贵资源;农耕文化强调的家庭观念和乡土观念,促进了社会关系的稳定与和谐,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千百年来,勤劳的中国人民在长期的辛苦劳作中孕育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团结统一、尊老爱幼、集体至上、节俭谦逊等优秀传统美德,在乡村社会中通过传统节庆、乡土文化等得以延续至今,并且在文明交流融合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三是理性判断维度。中国传统农耕社会在农业生产中形成了独特的理性判断体系。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二十四节气,其产生于农耕文明,是中国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是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系统知识体系,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判断和科学因素。二十四节气体系的形成不仅体现了先民对时间的认知,而且直接影响着华夏民族的政治、宗教、哲学与科学,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鲜明的特点。

(二)“革故鼎新”激发核心价值现代活力,体现突出的创新性

乡风文明中的“革故鼎新”是指在乡村社会中通过改变陈规旧俗、消除落后习惯,引导乡民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和文明行为。这种传统乡村价值观和文化的变革,保留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同时吸收了现代化的理念和技术,使得乡村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历经数千年的积淀与传承实现了自身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展现出对未来的开拓与创新,步伐日益坚定,流向与时俱新。其深蕴的“革故鼎新”主要体现在传统知识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创新、社会观念创新、公众参与创新等方面。其一,传统理念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创新。乡风文明强调对传统理念的尊重,鼓励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以应对当今社会面临的挑战。乡村通过积极挖掘、保护和传承自己独有的文化资源,并通过创新手段,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当代文化创作,开发有品质、有情怀、有创意、有市场的文创产品,如乡村文学、乡村旅游、乡村艺术等。其二,社会观念创新。传统的观念和习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的发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给许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由此引发的浪费、攀比等问题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各地通过移风易俗,打破陈旧观念,鼓励乡民开拓创新,包容多元文化,形成積极向上的社会新风尚,从而为乡村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文化土壤。其三,公众参与创新。乡风文明中的民主参与和基层自治原则为现代社会公共事务参与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通过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可以推动社会创新的发展,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

(三)“共同价值”构建乡村文化认同体系,体现突出的统一性

乡风文明中内蕴的“共同价值”是指乡村社区共同传承和坚守的一系列价值观念、道德准则、文化传统。乡风文明注重培养乡民的社会公德、个人品质和道德规范,以促进乡村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与互助合作。在乡村社会中各种价值观、行为准则、社会关系等的协调和统一,形成了乡村社会共同的文化认同体系,即乡民之间相互认同、共同遵循的核心信念和行为准则。通过强调共同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乡风文明有助于凝聚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促进社会各方面的统一和协调发展。其内蕴的“共同价值”主要体现在共同的节庆习俗、共同的社会秩序和规范、共同的文化传承等方面。一是共同的节庆习俗。乡风文明中的节庆习俗是乡村社会共同的文化表达形式。传统的节庆活动在乡村社会中得到共同参与和传承,成为乡村社会成员共享的文化盛宴,也进一步增强了乡村社会的统一性。二是共同的社会秩序和规范。乡风文明强调社会规范、道德伦理和法律法规的遵守,鼓励乡村成员遵纪守法、尊重他人、团结互助、诚实守信,提倡公正、公平、公开的乡村治理机制,这些共同的社会秩序和规范在乡村社会中得到普遍遵守,维护了乡村成员的行为统一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三是共同的文化传承。乡风文明强调良好家风家训、文明乡风的传承,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乡村社会形成了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文化传统。家庭成员、乡村成员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对于传统文化元素有着共同的认知,这些共同的价值观念构成了乡村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促使乡村社会成员在价值取向上达成一致,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稳定,增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与合作。

(四)“谦和包容”实现多元文化共存共荣,体现突出的包容性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华文明始终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使得中华文明的向心力和生命力不断增强,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并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乡风文明中蕴含的“谦和包容”可以实现乡村不同文化的互通互鉴、兼收并蓄,客观上促进中华文明更好地应对多元文化交融和文化多样性的挑战,体现突出的包容性。其蕴含的“谦和包容”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宗教、外来文化等方面的包容,这种包容性的文化品质有助于乡村社会内部的和谐共处和社会稳定,也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一是社会包容。乡风文明的包容性为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友好互助提供了可能,通过强调社会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和互助共济,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创建。在乡村社会中,邻里之间相互扶持,共同解决问题,形成了一种亲缘性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包容性提升了社会成员的凝聚力和稳定性。二是宗教包容。乡风文明对于宗教信仰的包容体现在尊重个体的宗教信仰自由上,并鼓励不同宗教之间相互理解与尊重,对于建设和谐幸福的乡村社会很有必要。乡村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人都可能存在着多种宗教信仰,乡风文明促进了不同宗教信仰者之间友好共处,对社会与人心的安定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三是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乡风文明对于外来文化的包容主要体现在对外来人员的接纳和友善,这种包容姿态使得具有不同思想观念的人可以在同一地域和社会中共荣共存,相互交流融合,形成更为丰富多样的文化景观。

(五)“和谐互助”推动乡村社会繁荣稳定,体现突出的和平性

乡风文明隐含的“和谐互助”是指在乡村社会中推崇和平、友善与和谐的价值观念,注重家庭、社区、乡里之间的和谐相处,强调亲情、邻里情的重要性,通过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冲突并建立和谐社会,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和平稳定的环境。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与其广大深厚的农业基础相关,农业生产讲求得时之和、适地之宜,农村生活讲求人心和善、以和为贵,村落民居讲求顺应山水、和于四时,均崇尚“和”的理念。乡风文明在本质上需要顺天应命,需要守望田园,需要辛勤劳作,它不需要培养侵略和掠夺的战争技艺,因此,中华文明没有殖民史、没有侵略史、没有掠夺史。乡风文明所强调的追求秩序、稳定内敛、爱好和平的文化性格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刻进中国人民的骨子里。其隐含的“和谐互助”主要体现在邻里和睦、熟人社会、社会稳定、反对暴力等方面,这些特性对于培育中华文明的和平意识,推动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具有重要作用。一是邻里和睦。乡风文明强调亲仁善邻、团结互助,倡导友善与和睦的人际交往。在乡村社会中,人们通过互相帮助、分享资源、共同承担责任等方式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这种密切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和认同感,形成相互依存、相互扶持的乡村社会网络。二是熟人社会。在乡村社会,人们通常生活在相对狭小的地域范围内,社会成员之间因为常年共同生活、共同劳作,形成了紧密的社会联系,大家都相互认识,知根知底,彼此之间成为“熟人”。这种紧密的社会联系促进了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减少了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三是社会稳定。在乡村社会中,人们的言行不仅受到法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还会受到社会成员的道德和社会期望的影响,村民之间共同遵守着一套相同的行为准则,这一准则有利于强化乡村治理中德治润心的聚力作用,保持乡村社会秩序稳定,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同时,由于熟悉和信任,社会成员之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这种情感共鸣能够增进社会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形成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四是反对暴力。乡风文明倡导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在乡村社会中,成员之间以对话、协商和合作的方式解决分歧和矛盾,反对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

三、实践样态

乡风文明和中华文明之間有着一定的强关联性,那么乡风文明建设在实践中是如何助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的,有哪些成功的经验需要总结,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加强,这些将是我们探究的重点。为探寻其中的规律性,本文选取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遴选的第三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38个典型案例,这38个案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全面性和实效性。其中,典型性体现在这些案例是在全国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会同乡村振兴部门在广泛动员、深入发掘、踊跃申报的138个案例中遴选出的38个优秀案例,起到了以点带面、良好示范的作用。全面性体现在这些案例不仅涵盖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乡村,而且涉及多种乡风文明建设模式,有些村庄通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传统文化和家庭美德等方式,推动文明乡风建设;有些村庄则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农民素质和加强乡村治理等方式,实现文明乡风的提升;有些村庄强调乡村治理的重要性,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农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实效性体现在这些村庄在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社会治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具有较好的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能够为其他乡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帮助它们更好地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本文以这38个典型案例村庄作为一个样本,运用案例分析方法,通过比较、归纳、推理等方式,系统剖析各个村庄的主要措施、政策落实和特色做法在促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方面的具体实践,探究其蕴含的创新探索和具体举措,归纳其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见表1)。

(一)传承乡土文化,延续文明根脉,助推现代文明连续性

乡风文明建设需要延续农耕文明之根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农耕文明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价值追求,其包含的价值认知、价值理念和处世哲学是工业文明无法媲美的[18]。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保护传承农耕文化。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开展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挖掘认定”。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则首次提出“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这为以乡风文明建设助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也提供了政策指引。样本案例中有13个入选村庄加强本地历史遗迹、传统建筑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努力保存文化传承的载体和环境;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德、红色文化基因等文化因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优秀农耕文化、良好家风家训在文明乡村建设中释放新活力,提升了村民的荣誉感、自豪感。如,WJGC、XSC、TWC、DQSQ、XYC、YXC、HBLGC、XGC、LHYC、BTC、WJCC、MXC、BMC。在HBLTC案例中,精心打造“孝善后八”“书香后八”“红色后八”“国学楼栋”等村落文化品牌,建设了以“孝、悌、敬、诚、善、恭、礼、谦、宽”为主题的孝贤广场,以孝贤文化典故和村庄孝贤模范为主线的孝贤文化一条街等,让村民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提高素养、提振乡风。在DQSQ案例中,发掘传承优秀农耕文化,根据乡村振兴总体要求,以创建国家文明村为目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突出思想教育,强化道德实践,通过保护老宅院,建设村情馆,打造社区文明实践阵地“红磁场”。在BTC案例中,以廉孝文化为切入点,大力扶持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积极挖掘和保护具有蒙山特色的民间艺术,提炼形成耕读传家、勤俭持家、廉孝立家、和善兴家的坝头“四家精神”,建成以“德、廉、孝、善、勤”为主题的文化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二)倡导移风易俗,激发文明活力,助推现代文明创新性

倡导移风易俗是指在乡村社会中推动传统陋习和不良习惯的改变,以促进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为乡村社区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宣教活动,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创新移风易俗抓手载体,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强化村规民约激励约束功能,持续推进高额彩礼、大操大办、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综合治理”,并通过正向引导激励、约束性规范和倡导性标准、党员干部带头、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等多措并举推进乡村社会移风易俗。样本中有38个典型案例均从不同方面聚焦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在制定群众认可、约束有力的村规民约基础上,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有效整治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高价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同时,积极探索“道德银行”“文明积分”“红黑灰榜”等道德约束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风清气正、文明美好的新风尚。在TZC案例中,以村规民约为切入点,开展对高价彩礼、铺张浪费等不正之风的整治。其中,娶儿媳、嫁女儿,破旧俗、立新意,就是聚焦婚俗问题,将婚俗文明写入村规民约,真正以“小约定”推动民风“大改善”。在BMC案例中,开设“乡约银行”,给每个农户发放美德存折,从行孝、积善、讲信、从俭、尚勤等方面细化条款和积分,积分可兑换相应奖品,并作为评优和发展党员、任用村组干部的重要依据。在LHYC案例中,举行“星级家庭”评选,把村规民约、移风易俗、人居环境等内容纳入评比标准,评出五星至一星家庭,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该村还特别关注母亲对一个家庭的重要影响,开设“母亲课堂”等一批精品课程。

(三)构建秩序体系,凝聚文明共识,助推现代文明统一性

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乡村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利运行规则和秩序规范制度,集中表现为孝老尊幼、爱己及人、村规民约等。样本案例中有17个入选村庄通过统一核心价值,细化实化婚丧嫁娶操办标准规范,达到了凝聚乡风文明共识,引导乡村社会形成积极向上、和谐稳定的文明氛围。如,ZLZC、DFKC、TMGC、TZC、WJGC、GTC、LSC、SGC、TYC、HBLTC、LHYC、TYXC、LYC、JDC、AZTC、NC、TPC。在TYC案例中,制定“桃园菜单”和桃园村文明餐桌协议,为宴席“瘦身”。开展“八星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最美婆媳”“最美孝子”等选树活动,用“一张榜单”晒出乡风新貌。在AZTC案例中,将婚丧嫁娶事宜和宴席标准形成制度“28123”模式(每桌酒席的用烟不超过20元/盒,酒不超过80元/瓶,村民随礼不超过100元,酒席数量不超过20桌,每桌席面饭菜不超过300元),要求外出经商、工作人员在村办红白事也必须遵守。

(四)推动交流互鉴,绽放文明风采,助推现代文明包容性

文明的真谛在于理解与尊重不同的文化,而不是简单地排斥或抵制。“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都离不开融通中外、贯通古今”[19]。典型案例中有5个入选村庄通过包容多元文化,让不同的乡风文明得到保护与传承,不断培育和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其在新时代依然焕发出独特的风采。如,TWC、YXC、BTC、DRC、KEKSC。在YXC案例中,通过弘扬客家文化,深入挖掘客家文化资源,成功申报了国家级非遗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省级非遗香火龙等省级以上非遗项目6个。利用土围闲置房屋打造了客家民俗馆,集中呈现全南客家民俗风俗文化。在DRC案例中,坚持以“党建+民族团结”为统领,鼓励不同民族党员之间、党员和群众之间结成帮扶对子,实现共同发展。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搭建“三交”平台,在春节、藏历年期间,组织各民族群众一起包饺子、跳锅庄,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2022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五)提升治理效能,营造和谐氛围,助推现代文明和平性

建设和谐美丽乡村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旨在实现乡村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典型案例中有19个入选村庄通过深化自治、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冲突和建立和谐社会,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和平稳定的环境。如,DFKC、TZC、WJGC、GTC、HFC、TXTC、XSC、XLC、SGC、TYC、XJC、XYC、XGC、ASC、LJC、LYC、BSC、JDC、DRC。在DFKC案例中,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开展党员挂门牌、亮身份、做奉献等活动,发挥移风易俗表率作用。推选威望较高的老党员、退休教师等组成红白理事会,对村内红白事实施全过程监督。在ASC案例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治理体系,突出为民服务理念,融自治、法治、德治于一体,积极发挥乡贤理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會的作用,调动村民参与自治管理的积极性。在BSC案例中,通过党建引领,党支部带头谋划、部署、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用心用情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激发了村民参与村寨治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总结与展望

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典型案例经过3年多的遴选和示范,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一定成效,表现在传承乡村农耕文明、创新乡村社会治理、统一婚丧嫁娶标准、包容乡村多元文化、培育乡村和谐氛围等方面,充分体现出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具有一定的可推广价值。在此基础上,从组织上、内容上、机制上和功能上概括以乡风文明建设助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一般规律和典型经验。

(一)经验总结

一是组织上,党建引领,榜样带动育新风。典型案例中,各村庄坚持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赋予基层群众组织的主导权,制定切合实际的村规民约,发挥群众身边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形成除陋习、树新风的浓厚氛围,传递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价值追求,引导村民积极投身文明乡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在具体实践中,强化基层党委的领导权,赋予基层群众组织的主导权,增强基本主体即农民、重要主体即经营性文化主体和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的自主权,完善这一组织格局,切实提高了乡村的文明程度。

二是内容上,以文化人,美德润心倡文明。典型案例均注重以文化人,充分发挥文化凝聚人心、培育公德、淳化民风的作用。它们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乡村社会良好风尚,用革命文化激发农民群众奋斗热情,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农民群众精神力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德、红色文化等文化因素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优秀农耕文化、良好家风家训在文明乡村建设中释放出新活力,提升了村民的荣誉感、自豪感。在具体实践中,表现为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乡村社会良好风尚,用革命文化激发群众奋斗热情,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群众精神力量,乡风文明程度在润物细无声中植入民淳俗厚的新风尚,用文明之风滋养和美乡村。

三是机制上,创新机制,堵疏结合除陋习。典型案例通过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制定群众认可、约束有力的村规民约基础上,建立健全监督评估机制,通过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有效整治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高价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在方式方法上,积极探索“道德银行”“文明积分”“红黑榜”等道德约束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出风清气正、文明美好的新风尚,尊良俗、去低俗、废恶俗成为共识。

四是功能上,协同发展,激发文明新活力。典型案例在制定“刚性”举措、融合“柔性”情怀基础上,以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等为主要抓手,不仅促进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而且引导了广大乡民的价值观念,提升了乡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推动了村民自治、法治和德治的有机结合,全方位提升了乡风文明建设的效果,客观上助推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协同发展。在具体实践中,乡风文明建设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为指引,通过党建引领、社会参与,形成多元协同的发展局面,表现在传承了优秀乡土文化,探索了移风易俗创新机制,凝聚了乡风文明共识,培育了农村经济新业态,建立了灵活高效的工作机制,提高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品质,助推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农村的发展。

(二)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指引,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先进经验,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乡土文化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但乡风文明建设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乡村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农业、农村、农民的方方面面,需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首先,坚持以民为本,突出以乡风文明建设助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的主体。从农民需要出发,从农民喜好着手,增加富有农耕农趣农味的服务供给,激发广大农民的参与热情。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立村民议事会、红白喜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注重寓教于乐、寓教于行、寓教于事,培养更多政策明白人,把传统观念转化为农民的日常行为习惯和准则。

其次,提升行动质效,整合以乡风文明建设助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的载体。完善乡风文明建设网格化、信息化平台,通过制定规范、村规民约进一步推进家风家训弘扬行动、移风易俗推动行动、文化传承保护行动、文明实践志愿行动、城乡结对共建行动、文明积分参与行动、美丽乡村洁美行动、文明新风传播行动等重点行动,找准实际推进的具体办法,倡导和约束性措施并举,宣传“爱党爱国”“孝老爱亲”“最美乡贤”“重义守信”“向上向善”等身边典型示范,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打造“民生、民心、民安”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再次,形成建设合力,注重以乡风文明建设助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的体系。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党委、政府、社会、家庭各个方面,需要统筹考虑、整体设计、形成合力。党委要加强对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的全面领导,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强化决策参谋,完善运行机制,加强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查;政府要在资金筹措、人才培育、产业振兴等方面做好宏观设计与微观指导,带动资金、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更多流向农村;社会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场域,要在优化乡风、民风上下功夫,在动员群众参与、媒体发声、乡贤反哺上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协同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家庭要注重传承优良家风家训,向家庭成员传授修身之道、治家之法、处世原则,促进村落和谐,有条件的村落可以开展村史编撰,加强村史馆、家风馆建设。村民作为乡风文明建设中最直接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扮演着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角色,要在主动承担責任、注重素质提升、发挥示范引领、促进邻里和谐等方面积极参与、主动作为。

综上所述,通过以乡风文明建设助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的主体、载体、整体的立体化建设、一体化推进,多维度合力提升亿万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赓续乡村传统文化,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提炼文明精神标识,丰富农民精神世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继而助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霞.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与价值重建[J].中国农村观察,2011(3):80-86.

[2]习近平.论“三农”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241-242.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0-31.

[4]习近平在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考察时强调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9.

[5]叶剑鸣.乡风文明建设助推浙江象山乡村振兴[J].红旗文稿,2019(21):14-15.

[6]张元洁,田云刚.乡风文明的谱系学分析与产业化重建[J].湖北社会科学,2019(10):50-55.

[7]赵廷阳,张颖,李怡欣.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风文明建设:基于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典型案例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6-53.

[8]韩广富,刘欢.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逻辑理路[J].理论探讨,2020(2):137-143.

[9]李为君,夏颖,孙寅.乡风文明的塑造: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文化建设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21:3.

[10]邱世兵,邱婧璇.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使命、逻辑与进路[J].重庆社会科学,2023(6):133-144.

[11]黄昕,吴恒同,张振国.纵横磨合:乡风文明建设的多重逻辑——基于湖南省14个市州的调查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24-133.

[12]项久雨.伟大复兴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J].理论与改革,2023(5):1-10.

[13]陈金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特质与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2023(8):16-21.

[14]商志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论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6):48-55.

[15]何星亮.创新性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J].思想战线,2023(5):1-10.

猜你喜欢

典型案例中华文明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值守中华文明——解码文化传承
典型案例在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学中的功能
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的产品设计课程典型案例分析
例谈没收手机引发的师生矛盾冲突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外贸实务教学中的应用
工程建设试验检测产学研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