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明威短篇小说中悲剧意识探究

2024-06-01肖雨杭

长江小说鉴赏 2024年4期
关键词:悲剧意识短篇小说海明威

肖雨杭

[摘  要] 海明威短篇小说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带有不同悲剧色彩,他们坦然面对死亡、失败,直面命运带来的困境。海明威塑造了这些硬汉形象,也展现了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独特的悲剧意识。本文深入解讀以《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乞力马扎罗的雪》《老人与海》为中心的多个文本,探究海明威短篇小说中悲剧意识的具体表现及作用价值,以期对其作品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 海明威  悲剧意识  短篇小说

[中图分类号] I10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7-2881(2024)04-0107-04

海明威作为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作品具有简洁、直接明了的写作风格。海明威将他的思想观念、复杂经历融入小说创作之中,其创作的短篇小说中对不同主人公的生活经历进行描述,塑造了主人公的硬汉形象,体现了坚强、不屈等精神品质,同时也展现出海明威内心的迷茫和创伤,构成了海明威短篇小说中核心的悲剧意识。

一、悲剧意识的形成

海明威的悲剧意识是基于对其所处时代人类悲剧处境以及所受的必然磨难认知的基础上的,两次世界大战的时代背景造就了海明威独特的悲剧艺术。“作家塑造的主人公就像其本人一样,都在遭受重创之后试图重新获得身心的完整,而这一点与悲剧的构思非常相似——主人公总是在经历灾难的重击之后寻求和解与和谐。”[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惨痛经历,让海明威产生了巨大的心灵创伤。作为爱国青年的海明威毅然报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却在大战中目睹了战争的残酷,见识了战争下人类的悲惨命运,身心饱受着战争的创伤,也目睹了西方传统文明的崩溃和沦丧。

在这个时代环境下,海明威感到理想与现实、光明与黑暗、美与丑、善与恶的颠倒,他发现周围大多数人仍生活在战前陈旧而虚无的价值观念中,由此感到迷茫和觉醒了又无路可走的悲哀[2],最后他选择将在战争经历中受到的悲痛与惆怅通过小说创作的方式展现出来。

二、悲剧意识的具体表现

海明威短篇小说作品之中悲剧意识的具体表现是多方面的,并不只局限于命运。在这些悲剧意识之中,精神层面的毁灭、个体孤独的抗争和无法逃避的命运成为三个主要的具体表现。

1.精神追求的毁灭

在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作品中,有着身份、性情各异的人物和题材情节不一的故事,对于人类精神层面的打击、摧毁是非常突出的主题之一。精神是人类除物质以外永恒的追求。海明威笔下的人物并非盲目而又迷惘,他们不是没有任何精神追求的不觉悟者[2],但海明威的作品将这种精神追求变得缥缈且无意义,由此带来的悲剧性不在于最终面对死亡,而在于超越绝望的悲剧精神。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中,故事主人公弗朗西斯·麦康伯带着妻子玛格丽特和雇佣的猎手威尔逊在非洲进行打猎。他们在第一天打猎的过程中遇到了狮子,胆小的麦康伯没能一举杀死狮子反而以雇主的身份要求他人引出狮子,却在最后关头抛下其他人仓皇而逃。回到营地后,麦康伯却接受着猎杀狮子的庆祝与恭维,然而妻子却看不起他,甚至在晚上进入了杀死狮子的白人猎手威尔逊的帐篷里。没能由自己猎杀狮子本就带给麦康伯无尽的耻辱,他在与威尔逊的交谈中提及“猎狮那件事,太让我难过了。不该再传出去了”[3]。妻子出轨英勇猎手更是让麦康伯承受了极大的打击,内心的耻辱和痛苦不断叠加,精神受到双重打击。向往成为英勇形象的麦康伯在遇上狮子后,“他的两条腿都不听使唤了”“麦康伯站在那儿,胃里直犯恶心”“他浑身打哆嗦”[3],麦康伯的软弱和恐惧由此展现出来,这些软弱与恐惧正是使麦康伯的精神追求走向毁灭的催化剂。妻子的鄙夷、威尔逊的轻视是麦康伯精神追求破灭的导火索,麦康伯成功猎杀狮子成为英勇者的精神追求在仓皇逃跑与妻子出轨中走向破灭。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哈里本是一位很有才华的作家,成名以后沉溺于灯红酒绿的舒适生活之中,此时哈里的精神追求开始走向幻灭,奢靡的生活带来肉体上的舒适,却无法给予哈里精神与灵魂上的升华。哈里最终在非洲之旅中刮破了右腿导致感染坏疽。与肉体逐渐走向灭亡相反的是哈里的精神,当他在山脚下仰望着乞力马扎罗山上的皑皑白雪开始反省自己的一生,发现自己经历着身体死亡的过程,右腿坏疽不断恶化的当下和曾经沉溺舒适没有追求的人生使哈里的精神开始觉醒。然而精神的觉醒是加速哈里走向死亡的催化剂,当肉体走向死亡却渐生精神的渴望,悲剧意识油然而生。没有意义的人生让哈里的精神受到打击,疼痛与恐惧留给对生活充满期待的人,而哈里对“生”的精神追求随着对从前的追忆而一步步磨灭,“他的心中只剩下无比的厌倦和愤怒”[3]。

2.个体孤独的抗争

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不仅注重悲剧的形式而且注重对待悲剧的态度。“海明威的作品既注重表现古希腊以来生来注定的悲剧;又具有时代感,展现在孤独个体奋斗的悲剧,更突出了他的一种超越绝望的面对不可能实现,但又不放弃追求的一种西西弗斯式的永恒的悲剧感。”[4]人是群体性生物,只有在人类社会共同的实践、生活之中才能够满足自身价值的实现和多样的需求,人类社会也因此而发展,海明威在现代悲剧意识的探寻过程中,始终把孤独感放在第一位。在他笔下,孤独成了现代人的一个基本特征[5]。

诺思罗普·弗莱说:“悲剧的核心是主人公的孤独。”对多数人来说孤独是非常恐怖的一种处境,处在孤独中的人本身就是一种悲剧[4]。海明威短篇小说中孤独形象的代表是《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桑提亚哥。小说开篇便提及“他是一位孤独的老人,每日摇着一只小船,独自在墨西哥湾捕鱼”[3],接着便从桑提亚哥所处环境氛围、无人得知的身世和恶劣的运气等方面渲染出孤独的老人形象。男孩曼诺林的出现曾带给老人希望,老人有了诉说生活苦闷的对象。然而残酷的是,曼诺林只是作为一种折光和幻象而存在,他很快便从老人的生活中消失了[5],老人最终回到了孤独之中。

桑提亚哥驾着小船独自漂浮在茫茫大海之上,无人可求助,只能不断地与自己对话、与自己的手对话、与没有生命的自然对话,加重了老人身上散发出来的孤独与悲剧感。桑提亚哥在返航的过程中又不断遇到成群的鲨魚攻击,在独自一人用尽力气对抗鲨鱼后多次提到“要是孩子跟我来就好了”[3]。老人在失去武器孤独对抗众多鲨鱼的战斗中注定是悲剧的,对男孩曼诺林的呼唤,更是人类在极度孤独中努力挣扎抵抗的呼喊,小说悲剧感展现得更加的强烈。

《不服输的斗牛士》中曼纽尔·加西亚是一名斗牛士,在老板雷塔纳的压榨和朋友舒里托的劝阻下,他仍然坚持认为自己能够战胜斗牛,没有人相信大病初愈的曼纽尔,也没有人看好他。在精神层面上,曼纽尔处于孤独的状态,没有人能够真正地理解他战胜斗牛的渴望。在没有足够报酬、助手的情况下,曼纽尔坚持以老式驯牛的方式上场企图杀死斗牛并且赢得观众的认可,这是一场孤独的斗牛,观众们把斗牛士的生死相搏当作一场稀疏平常的游戏,即使在曼纽尔两次受到斗牛攻击的情况下,也没有任何怜悯,反而因为老派的招数而破口大骂。因此在现实处境上曼纽尔仍旧是孤独的,即使死亡也没有观众同情曼纽尔的悲剧命运。

3.无法逃避的命运

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悲剧意识还直接体现在无法逃避的命运本身,海明威认为:“人生而为败者,也许他注定要与来自宇宙的某种力量抗衡,或者由于他本身的原因而招致来自宇宙的重创,或者二者兼而有之。”[1]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中,玛格丽特因为不满麦康伯的胆怯立即与英国向导私通,激起了麦康伯的愤怒和对向导威尔逊的刻骨仇恨。这种愤怒和仇恨占据了麦康伯的整个身心,使他在第二天面对野牛时毫无恐惧之感,突然变得十分勇敢,几乎表现出一种敢死的英勇[7]。麦康伯从懦弱胆怯转变为英勇,本来符合了妻子玛格丽特想要的丈夫形象,但又暗示了这场“冰山下的谋杀案”是注定要发生的。从玛格丽特的角度看,丈夫不再变得懦弱,“在弗朗西斯·麦康伯身上,她的的确确看到了某种变化”[3]。在婚姻中,玛格丽特与麦康伯谁也离不开谁,即使玛格丽特看不起他甚至出轨,软弱的麦康伯也不会离开她。但当麦康伯开始发生变化,就可能因为玛格丽特的不忠而离开,因此玛格丽特举起了猎枪。麦康伯从懦弱的逃跑者转变为勇敢的捕猎者,在面对野牛时不会再次逃跑,却因此被玛格丽特从身后射来的子弹击中。从懦弱变得英勇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但也正是麦康伯的英勇转变使他开始走上了死亡的命运轨道。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主人公哈里因为被荆棘丛划伤了腿又忘记擦碘酒,最终伤口感染,送医过程中卡车又坏了,接踵而至的厄运无不暗示着死亡命运的到来。哈里已经感受到了死亡的气息,微风、镰刀、鬃狗都是死亡气息的象征,“死神已经来到他身边了,没有具体形象,只是无形地站在某个地方”[3]。在哈里感受到死神降临之前,海伦多次提及能够将哈里送医的飞机明天就会到来,“送医的飞机”代表着哈里走向生的希望。当生的希望近在咫尺,然而哈里却在这希望到来之际踏上了死神化作的飞机,哈里生命终结的那一刻,他凝视着远处乞力马扎罗山被白雪覆盖的山巅,灵魂超越了肉体的束缚,飞向了雪山的顶峰。海明威通过哈里灵魂超越束缚永存雪山之巅的结局将人类肉体的灭亡升华到了更高的境界,肉身的消逝不代表永远的消亡,反而成了一种不朽的精神,人类的死亡在其短篇小说中有了更加深刻的含义。

海明威短篇小说之中难以逃避的命运不仅仅是指死亡,也包括注定“失败”的命运。“失败”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胜负,而是从抗争一始便注定徒劳的结局。《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虽然凭借顽强的毅力战胜了孤独、寒冷、伤痛等各种艰难,在与马林鱼两天一夜的抗争中取得了胜利,但最终悲剧的命运也早已注定,孤独的老人对抗成群结队的鲨鱼,是注定徒劳的抗争。然而悲剧意识便体现在老人历经磨难依然坚持与未知的命运抗争,却仍与捕获大马林鱼的愿望失之交臂。桑提亚哥在抗争中明知前方回航之路毫无希望却依然坚定向前,不断与成群而来的鲨鱼搏斗,向着没有结果的悲剧命运前进,他坚强的意志转变为了“弱点”,而这也正是他崇高的美德,当他坚守鱼线拒绝将其剪断时,他就和那条鱼走向了相互毁灭之路[1]。

三、悲剧意识的作用价值

1.作品主题的升华

海明威笔下有失败的主题,有死亡的永恒意义,也有命运带给人类的悲剧思考,但他绝不是死亡的消极逃避者,而是积极的抗争者。其在作品中所表现的不再是受挫后的情感宣泄,反而更加突出情感世界遭到毁灭破坏后升华出的悲壮。显然,他的悲剧思想已经带有更加强烈的理性思考和乐观意义[2]。

麦康伯的死令人对无法抗拒的命运回环产生遗憾之感,但麦康伯生前在命运回环中产生的超越自我、回归自我的抗争,使得带有乐观的命运星辉从悲剧意识中凝结。而桑提亚哥最后回到岸上,在鲨鱼群的攻击下努力抗争后无功而返,仍然是带有乐观意义的,桑提亚哥并非全然沮丧,他的眼睛带着海水一样的蔚蓝,桑提亚哥在抗争后的精神是愉快的、毫不沮丧的。

将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带来的是痛苦之中更加深刻的思考。而海明威的伟大并不仅在于其能够对悲剧的冷静描写,还在于认识到人生悲剧性之后仍然能保持积极的态度对抗悲剧命运。这也是其笔下众多带有悲剧意识的短篇小说中主题的升华,即对人在注定失败的命运之中不断反抗斗争仍保持积极乐观精神的肯定。

2.生死观念的重新塑造

死亡作为海明威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也是作品之中人物悲剧结局和悲剧意识的最高形式。主人公在面临死亡时,从恐惧死亡到淡然看待,充斥着面对悲剧命运的痛苦与超乎死亡后精神的愉悦。对死亡探索所经历的情感轨迹,从无视到恐惧,恐惧之后的正视与反抗,最后超越死亡。这是海明威作品中最具特色的生死观念:“人活着的意义就存在于‘生存和‘死亡的搏斗中。”[6]

“海明威从现代人的孤独和焦虑中,感受到死亡无处不在的威胁,他希冀通过自己的文字来思考存在的意义,为生存和死亡赋予重要道德价值。”[6]死亡固然令人恐惧,但当人类拥有超越恐惧死亡的精神却是对生命最有意义的褒奖。海明威通过自己独特的生死观念告诉读者,死亡属于生命的一部分,它并非最终的结束,只有超越了死亡才能把握住人生的最终意义。

3.“硬汉”精神的凸显

在海明威的作品中,隐藏着一种无可逃避的、宿命式的悲剧意识,但在这种悲剧意识之中又出现了许多令人敬佩的硬汉形象。

明知不可为而为,明知恐惧而反抗,桑提亚哥无疑是悲剧命运中硬汉精神得以彰显的代表。他凭借“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垮”[3]的信念,忍受孤独的海洋之旅,正视前方道路上的困难,怀抱没有希望的胜利。而弗朗西斯·麦康伯的身上同样也展现出了成长中的硬汉精神,当麦康伯开始正视死亡带来的恐惧,直面野外打猎带来的生死命运,从他振奋的一刻起,不屈不挠且永不服输的硬汉精神在他身上体现出来。失败不可避免,死亡不可避免,但从精神上一直立于不败之地才是海明威小说中悲剧意识的魅力,这是一种虽死犹生的不朽精神。

勇敢地承担悲剧命运,在悲剧中抗争,在死亡中淡然。海明威笔下的人物在小说悲剧意识之中展现着自己的独特魅力,通过努力奋斗不断地挑战、反抗原定的悲剧命运,在不屈的抗争中实现自我生命价值,使得人物的“硬汉”精神得以凸显。

四、结语

海明威在其短篇小说中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其中带有悲剧性的人物形象更多的是以悲剧的结果来展现既定命运的难以更改、人类的孤独抗争以及人生迷惘的精神狀态。但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思想价值正是通过潜藏在这些小说情节中的悲剧意识更好地展示出了超越个体自我的精神境界,展现出人类精神的伟大。人生悲剧是无法改变的,但不屈的精神有永恒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仁敬.海明威研究文集[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2] 张国申.死亡与升华——析海明威小说悲剧思想[J].外国文学,2003(2).

[3] 海明威.海明威短篇小说集[M].任小红,译.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11.

[4] 张丽,孙周年.死亡·孤独·抗争——论海明威作品的悲剧意识[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8).

[5] 吴然.海明威:现代悲剧意识的探寻者[J].外国文学评论,1989(2).

[6] 王平.海明威文学小说的悲剧特色和死亡意识[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

[7] 戴桂玉.一场男性身份危机导致的悲剧——《弗兰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新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

[8] 布鲁克斯,沃伦.小说鉴赏:双语修订第3版[M].冯亦代,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9] 王铁梅.《乞力马扎罗的雪》的认知解读[J].语文建设,2015(27).

[10] 王建丽.海明威小说的悲剧意识[J].小说评论,2012(2).

[11] 黄麟斐.《老人与海》悲剧式英雄的特征论析[J].语文建设,2015(17).

[12] 张清东,陈研.生存的困境:异化与回归——《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主题探析[J].电影文学,2010(24).

(责任编辑 夏  波)

猜你喜欢

悲剧意识短篇小说海明威
海明威名言
怎样写短篇小说
海明威:《雨中的猫》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生命的映像
论童年经验对张爱玲文学创作的影响
海明威作品中悲剧式英雄主义解读
古典美学思想建构下的张爱玲批评
寻找初恋(短篇小说)
法国:短篇小说ATM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