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次分配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自觉探析

2024-06-01刘益梅

昌吉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志愿价值大学生

刘益梅

(上海商学院文法学院 上海 200235)

价值自觉是“指人们正确认识并掌握一定客观规律的有计划、有远大目的的活动”[1]。价值自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建立在人们对于自身存在意义的思考和认知基础之上。在实际生活中,主要表现为人们对于真善美以及生活质量的一种理性追求。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自身社会价值和责任自觉的强弱程度,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完善分配制度,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第三次分配是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安排,它强调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对公共事务的自觉参与。作为社会力量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在教育、医疗、扶贫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公益行为和志愿服务,可以进一步强化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大学生不断向上的精神动力和不懈追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大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能力,从而补充大学生的精神之“钙”。“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2]

一、价值偏差: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精致的利己主义现象

“利己主义”现象由来已久。“利己主义”一词,最初出现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用拉丁语ego 表示,表意为“我”。经过启蒙运动的洗礼之后,随着人权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弘扬,利己主义日益发展成为系统的道德学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杨朱提出了“为我”“贵己”的思想主张,这种不愿为集体利益以及公共利益作出任何牺牲的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极端利己主义的典型。法国著名历史学家托克维尔认为,利己主义是一种强烈而夸张的爱己之心,爱自己甚于爱一切。[3]趋利避害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一味地只关注一己私利甚至建立在损害别人利益基础之上的利己行为,需要当代大学生分辨清楚。与赤裸裸的利己主义不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具有较高的情商和智商,行为举止适当,态度谦逊,擅长利用人脉资源以及体制来获取自己的利益,且交往对象往往是他们获利的工具。然而,一旦发现对方没有利用价值之后,往往会义无反顾地转身,这种过于理性的算计所表现出来的无情和自私往往给社会带来更大的伤害。[4]我们的教育正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补足大学生的精神之“钙”,使大学生远离“利己主义”,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在大学校园里,个别奉行精致利己主义的大学生,本着利益至上的原则,喜欢和掌握所谓重要资源的教师、辅导员以及同学交往,对那些不能介绍他们工作、出国或入党的专业教师往往视而不见,对班级或者学校的集体利益比较漠视,读书学习成为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这种“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以自我为中心的精致的利己主义思想,导致一些大学生在寻求自我的过程中,更加执着于自己的利益和感受。个人利益至上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念,使得一部分大学生虽然读书明理,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家国情怀,缺乏社会责任感,公共道德意识薄弱,精神素质较差,创新能力不足。“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信息社会要求我们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其中基本的素质和修养是我们应对千变万化的社会的基本要求。大学生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实现,应该建立在国家和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基础之上。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之下,大学生应该具有家国情怀的社会自觉意识和价值追求。

二、第三次分配:大学生价值自觉和社会责任提升的战略指引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已经打破了原来单凭政府包揽一切的传统模式。政府职能的转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是降低管理成本、弥补公共服务不足、创新社会治理的有力举措,有助于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关于第三次分配,学界既有强调通过慈善捐赠、志愿行动等途径实现社会财富重新配置的物质取向解释,也有在道德力量、利他主义的影响下,通过慈善捐赠、志愿服务等形式参与财富资源的分配与流动的精神取向解释。[6]厉以宁在提出第三次分配的时候,强调这是在道德力量之下的收入分配,与个人的信念、社会责任心或与某种事业的感情有关,基本上不涉及政府的调节行为,也与政府的强制行为无关。[7]以募捐、资助、公益慈善以及志愿服务等济困扶弱的行为方式在第三次分配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战略指引,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在第三次分配中,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等民间社会力量作为分配主体,在福利资源的传输中,他们是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等社会价值追求的自觉践行者。他们在社会事务的积极参与以及福利资源分配中所作出的贡献,是提升民生福祉和实现社会进步的道德提升体现。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既能在社会层面上为人们搭建奉献爱心的平台,实现社会资源的联动,促使爱心进一步转化为善行,同时也是大学生履行公民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第三次分配层次丰富、类型多样,既强调公益慈善事业的繁荣,也鼓励各类社会力量之间的自助互助,通过实现各类主体和社会资源的联动,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其重要性和地位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愈发凸显。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表示,第三次分配是慈善公益事业十分必要且有益的补充,更具有提升公益情怀、润滑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独特功能,从而值得重视。[8]

三、公共精神培育:当代大学生价值自觉的精神超越路径

价值自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为人们的行动提供了原动力。“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着自己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直到他们最遥远的形态)的制约。”[9]价值自觉建立在价值的基础之上。价值有助于人们发现自我存在的生命意义,是人们行动的基础,它包含着人们关于做什么是有意义的以及怎么做事情的行为准则。“价值”之于人的这种“可珍视性”在于它体现了人的基本生存需要,更体现了人对其自身的内在追求与终极关怀。[10]在社会活动中,构成其生命意义和道德责任的价值追求始终是人们生活的核心问题。一个社会中的人们以怎样的方式进行交往,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观念。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服务大众投身志愿服务等公共活动时,其弘扬公益文化的行为本身就已经体现了他们超越一己私利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第三次分配中,社会力量所从事的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服务等方式都有着深刻的价值内嵌,其行为本身也彰显着大爱与共享的理念。[11]培养大学生的公共精神和人文情怀,既有助于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升华,维系社会的平衡与发展,而良好的人格塑造是大学生公共精神超越和升华的重要路径。

(一)人本主义教育:完善学校教育机制,推动公共精神培育

“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11]在实用主义价值观引导之下,一些大学为了满足经济和市场的需求,一味地强调教育的产业化和实用化而忽视了自身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的责任,教育成为了人们获取功名和自身利益的工具。在阶层结构的获得上,人们可以通过教育来实现阶层结构的延续和转化。因此,那些具有较高学历且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可以比较轻松地通过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这三种资本形式的投入和转换,使得子女在教育中享受较高的起点,从而实现优势教育的代际传递,最终获得职业和阶层的向上流动。教育的代际传递特性,使得教育成为人们投资的工具,此时教育就实现了其工具理性的价值。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12]工具理性的教育竞争使得大学教育存在较严重的“唯物质”倾向,学历在不断地贬值,素质教育被边缘化。教育竞争的异化使得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学生服务意识淡薄,缺乏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缺失,而对学生技能培训的重视和偏爱,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学习动机的功利化倾向。

“大学的任务也是培养关切政治,参与社会的知识分子,而不仅仅是培养专家学者而已。他们应该关切政治,参与社会,并且具有文化的敏感性。”[13]大学生中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出现诚然与当前的教育体制和社会现状不无关系,但要想改变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欠缺和社会价值偏差的社会现实,首先要改变高校过于注重学生就业导向的实用主义倾向。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时需要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专业调整。大学在进行人才培养和专业调整时,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并把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价值追求等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潜移默化的课程思政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操、社会责任感以及人文情怀;教师的理想信念和人文素养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专业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授课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通过专业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文化知识,但更重要的是,通过通识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人生的应尽责任和本源意义。”[14]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学校应该建立“去功利化”和“去行政化”的教育机制。在对教师进行考评时,需要从政策和制度上进行改革,以便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大学生公共精神和价值自觉的重要环节,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可以渗透在校园文化的每一个角落,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在搭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平台时,学校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在社会实践中推动公共精神的培育进程,坚定大学生为社会服务的信念。多种措施的综合并举,有助于培养出真正智慧的公民。

(二)建构关系型情感: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精神追求

“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国同构的思想和理念自古就是知识分子阶层的精神归属和责任担当。从先秦时期儒家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追求,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顾炎武“有一日未死之身,则有一日未闻之道”等等,无不体现了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以及社会安宁而表现出来的忠诚执着和历史担当精神。正是中国人家国同构的价值追求,成为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是仍能涅槃重生的不竭动力。也正是由于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紧密相连,从而使得很多个体能够自觉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人是一种关系的存在,人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与自然、自我以及他人的关系。“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唯有人才能在其存在过程中建立起多方面关系。”[15]作为社会人,社会关系是决定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关系。在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要求我们必须考虑他人的社会需求,担负起对他人的社会责任。在对国家和社会的人文关怀和无私奉献中实现个体价值,体现家国情怀的责任担当。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从“认识时间的长短”“互动的频率”“亲密性”(相互倾诉的内容)及“互惠性服务的内容”等带有连带性特色的要素,把人际关系网络分为强连带、弱连带和无连带。[16]“强连带”是指同质性较强的人之间形成的互动网络,人与人之间互动频率较高,彼此之间容易形成浓烈的友谊情感,通常是在共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社会关系,成员之间有较高的相似性,并且相互之间伴随着更高的信任感和责任感;而“弱连带”则是在异质性较强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相互之间的关系较为疏离,互动频率较低,没有太多的感情维系,人际信任感比较低。在两种不同强度的关系里,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别。一般来说,强连带由于相互之间较强的利益关联性而体现了较强的社会责任感。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人的责任时也强调:“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在社会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人们要完成从自我到社群、从“我想要什么”到“什么更有利于公共利益”的转变。“如果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17]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人类社会不断走向进步的不竭动力和精神源泉。

1.道德约束:以强连带为主的乐善好施、守望相助的社会环境建设

自愿基础上社会共济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的社会抱负首先体现在家庭责任的履行和担当中。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最初场所,是人们精神成长的重要土壤,良好的家教和家风是培养人们家国情怀的重要起点。家国情怀的责任担当从来不是豪言壮语,而是体现在平时的言行中。孝亲敬老、兴家乐业是个体对国家和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对大学生而言,处理好家庭成员间以及超出家庭成员范围之外的亲友和邻里之间的强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担当。在由家庭成员所组成的强关系里,家庭成员之间本应共同承担基本的家务劳动、子女养育以及老年护理义务。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家庭资源通过代际传递主要集中在子女身上,代际之间形成了新型的代际和伦理关系,即强代际责任和弱代际关系。[18]现代社会“为自己而活”“个体化已是命定之事,而非可以选择之事”[19]24的社会现实,在把人们从传统角色和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同时,也使得既定的义务在弱化,传统的孝道和养老观念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由此而引起家庭成员以及亲属和邻里之间在长期共同生活中所自然形成的亲密关系在进一步弱化。但是他们相互之间所形成的不可分割的利益共生关系,在无法通过法律等强制手段来维系的同时,只能寄希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孝亲敬老”“尊老爱幼”等传统的道德规范以及乐善好施、守望相助的传统文化来唤起人们承担起其对于家庭成员以及亲友之间的义务伦理,从而引导更多的社团以及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投身到公益事业中。强关系之间的责任强化有助于创造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在整个志愿机制中所占比重较大。

2.制度机制:以弱连带为主的慈善组织和公益服务的制度化建设

第三次分配所遵循的自愿原则,决定了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必须依赖于健全的法律和制度体系的建立。这个世界正在设法把个体化和对他人的义务结合起来,甚至是在全球范围内结合起来。[19]246高度复杂的社会分工使得人逐渐摆脱了传统的支持关系,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性的增强,也促使个体需要对超出家庭成员以及亲友之外的社会关系、社会组织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因此个体不可避免地被卷进了制度和结构层面。加强制度建设,推进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规范化,是保证组织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路径。在由弱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中,社会责任主要表现为扶贫济困、教育、医疗卫生、助残助老、减灾救灾等方面的公益行为。公益行为既有自发组织的,也有政府、企业等支持或合作推动的,组织成本较高但受益面广,是需要大力促进发展的一种志愿机制。[20]经济和社会快速而不平衡的发展,使得我国不同群体之间由于利益调整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此起彼伏,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推动公民从事志愿服务活动,及时解决因为政府行政不作为和市场不平衡引发的社会问题成为解决社会失序、促进社会稳定、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志愿服务组织的产品本质上是改善人类生活、提升生命品质的一种无形的东西,它使人获得新知、使空虚的人活得充实与自在。志愿者组织的精神是仁爱的、利他的、为公益着想的,做法兼具系统性、持续性与前瞻性。”[21]志愿服务所秉承的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和里仁善治思想一脉相承,是慈善仁爱的体现。近年来,我们在许多大型赛事、应急救援、社区建设、疫情防控等领域,都可以看到大学生志愿者活跃的身影。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区治理创新以及民生福祉的增进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既是家国情怀的重要体现,又是其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路径。

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也常常看到一些大学生服务理念不清、服务意识不到位等情况的发生。之所以会这样,除了志愿服务职责不清、监管不到位、大学生权益保障和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客观原因外,也与部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目的不纯有关。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制度化基础上,这是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以及奉献意识,促使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掌握志愿服务的内在规律,建立良好的志愿机制,可以有效推动志愿服务的正常实施,延长志愿者服务的生命。2017年《志愿服务条例》的颁布与实施,以及第三次分配中对于慈善、捐赠以及社会服务的制度化举措等,对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以及志愿服务对象的权益都有了进一步的保障,必将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和专业化。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建设,在为第三次分配的健全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撑的同时,也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形成了稳定的预期。

3.价值认同:参加社会实践,强化责任认知,增进责任认同

价值认同不能仅仅停留在认知阶段,而是需要通过具体的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去努力践行其价值追求。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在实践活动中,人们总是在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创造符合自己设定的理想客体。人的实践在确定的客观环境中展开,人们必须尊重既定条件的客观性,不断地扩大视野,加深认识,掌握正确反映客观环境的科学真理,这样才能成功地改造外部世界。正是在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人们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中国人无论是对世界本原的追寻与探索,还是对外在客观事物的认识,最终的归结是“实践”[22]。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既是一次把所学知识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的重要载体,也是一次对自我进行锻造的社会活动。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自我认同会得到进一步改善,社会责任感会得到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以及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强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连接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2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大学生有着较好的学习能力和专业背景,在外化于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在践行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与意义,从而自觉实现由个人理性向公共理性的转化,完成公共人的成长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青年要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大学生基于兼济天下的传统家国情怀而作出的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利他行为,既是对苦难者的悲悯情怀,又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深刻体现。他们在履行公共利益的责任感、对社会贡献正义的同时,也找到了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方式。然而,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在参加社会实践以及履行社会责任的活动过程中,有些高校志愿服务形式单一,一些社会组织法律意识淡薄,没有形成有效服务的长效机制,使得社会实践活动呈现一定程度上的单一化、形式化的倾向,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热情遭受挫折。在帮助大学生践行个人理想与价值追求的过程中,要坚持服务与培训并重的工作原则,创新志愿服务的实践手段,提升志愿服务质量,将志愿服务融入思想和心灵,养成志愿服务的好习惯,激活大学生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在实践体验中把社会责任感转化为自觉行动,共同打造志愿服务新格局,是由认知到践行转化,形成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关键。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重要途径,对于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分析国情,增加知识、服务社会,锻炼意志、完善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4]

四、结语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25]处于自身成长与思想转型关键时期的大学生,面对剧烈的社会变革和日益增大的社会竞争压力和生活压力,我们需要唤起他们勇于面对失败、挫折的信心,帮助他们在困境中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提升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基本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起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价值理性和价值追求,从而帮助他们找到定义成功的新方式。“人以自己的超越性和创造性从自然界中获得自由,使自己的生活成为生动、有意义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26]

猜你喜欢

志愿价值大学生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我志愿……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