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决定理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优化路径探究
2024-06-01汪为
汪 为
(中国民航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300)
作为高校思政育人的主阵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育人目标和育人规律上具有一致性。“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浸润式的育人模式,有助于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及道德品质。以课程思政建设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是构建“ 三全育人”协同体制机制,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1]这就要求高校在思政育人实践中,在依据学科特征、教学目标实施教育之外,还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特征与差异,激发培育学生自主动机与内化状态。自我决定理论(Self determination theory)是一种关于人类动机、情感与人格的宏观理论,强调人具有先天自我实现及持续性整合自主的潜能,可以为评估学习动机,推进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及新方法,目前该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及管理领域。自我决定理论,可以为完善思政育人机制提供理论支持,并为育人自主动机动态调节机制和内化提供教学实践指导。
一、自我决定理论基本框架及其在课程思政应用中的理论基础
(一)自我决定理论及五项分支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和Ryan共同提出的关于人类动机和人格的理论。该理论假设个体是积极的有机体,认为人具有自我整合、自我完善并追求心理成长的自然倾向,而能否实现这种倾向则取决于个体与社会情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共同作用。
在过去40多年间,自我决定理论已经发展成为包含五个分支子理论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基本需要理论(Basic needs theory)主要探究人类的基本心理需求,认为人与身俱来就具有自主、能力与关系三种基本心理需求,这三种需求具有普适性,是所有人都想要通过努力去实现的,而这些需求也是激发个体行为动机的主要要素。认知评价理论(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指出社会环境对人的认知及动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通过个体认知与评价影响内部动机。有机整合理论(Organismic integration theory)主要探究外部动机内化规律,将动机分为内部、外部与无动机三类,指出人类动机演变遵循由无到外再到内的过程,即先由无动机转化为外部调节、内摄调节,并转化为认同调节、整合调节,最后内化为内部动机,这一转化过程即是动机的内化。因果定向理论(Causality orientations theory)研究不同人格特征的个体对于自身自主性行为归因倾向,包括自主、控制及非个体三种相对独立的因果定向,而这些因果定向将与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并影响个体动机内化过程。目标内容理论(Goal content theory)主要研究个体的内外部目标,认为人的内部目标主要包括成长、人际关系、安全、情感链接等核心价值,还包括归属感、能力提升等为了实现内在奖励的目标;外部目标即财富、名誉、地位等追求。该理论指出上述外部目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阻碍内部目标的实现与满足。
(二)自我决定理论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理论基础
(1)为课程思政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自我决定理论提供的理论支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自我决定理论重视外部社会情境与个体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社会情境中的宏观环境氛围与人格特征及归因、奖励与个体目标等存在意识或无意识的交互作用,社会情境与个体间的良好互动能产生正面影响,反之则不然。实际上这一观点与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的理论也是相契合的,马克思认为,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马克思指出,脱离环境讨论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具有实践客观性。因此自我决定理论启示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了解学生能力、爱好、需求等个性特征,创设有益的社会情境,以外部情境与个体的良好互动提升育人实效。第二,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个体基本的心理需求十分重要。该理论与马克思关于个体自主性的哲学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马克思认为全面发展的人具备独立自主、自由自觉以及创造性等特征,人是社会实践主体,因而社会实践也是个体自主性生成的基础,实现及获得个体自主性是逻辑及历史的必然结果。在开展教学实践时,需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通过满足内在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课程思政实效性与针对性。第三,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动机具有动态转化的特性,是一个由无到外再到内的过程。动机的本质就是需要,个体在遇到各种内外部刺激时会产生各种需要,进而萌生动机,并影响个体行为。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是人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根本动力,可分为生理、社会、精神和发展的需要,同时指出,人为了能创造历史必须学会如何生活,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存在政治及经济需要,人作为主体具备社会认同以及享受精神文明财富的需要。马克思这一理论与自我决定理论的契合度也很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同时关注外部环境及个体基本需要,培育教学育人环境,激发学生将外在动机转变为内在动机。
(2)为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实践指导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知识内容中的思政元素价值,实现意识形态中的育人功能[2]。自我决定理论中的大量实践研究可以为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实践指导。首先,基于学生个体特征、学习能力、发展需求,构建育人环境氛围,围绕学生个体需求确定课程内容及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内外部学习动机,尽量使学生内外部目标协调统一,促使学生内化思政育人元素。其次,教师是课程思政主要引导者及教育主体,高校应以专业教师团队为抓手,推动课程思政改革。最后,校园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域。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既要利用校史馆、科技馆等物质载体,更需要塑造大学精神、积淀大学历史、发展大学文化,打造全环境育人新格局。
二、自我决定理论对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的影响
(一)基于基本需要理论、因果定向理论明确学生个体特征及学习需求
基本需要理论理论是自我决定理论的核心理论,该理论指出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在学生自主学习行为与学生感知教师自主支持中起到中介作用[3]。因果定向理论是因果定向理论,该理论重点关注个体行为特征,认为以兴趣及自我认可价值为基础,个体更可能被激发出内在与外在动机。这一理念与因材施教、个性化育人理念不谋而合。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自我发展体现出更多的自主性,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需求也更加呈现出多元化,常规满堂灌授课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需求。教师在育人实践中,要主动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学习需要、个性和心理特征等要素,尽可能满足学生自主需求、能力需求和归属感等需求,进而激发、促进学生外部动机的内化。
(二)基于认知评价理论构建专业化教师团队
认知评价理论是自我决定理论的早期思想,重点研究社会环境对内部激励行为的影响,该理论认为社会环境可通过影响个体认知与评价,继而激发内部动机。个体投入学习或教学活动目的是为了避免惩罚或获得外在奖励,当社会环境及外部事件可以增强个体自主、胜任及安全感时,个体将表现出更为积极的内在动机[4]。
专业化教师团队是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教师是实施教学活动,促进思政育人活动落实落地的构建者,也是实现育人动机由激发转向内化的重要实施者。要想构建良好的思政育人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构建专业化教师团队是关键环节。教师团队的专业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课程思政教育专业化,即教师具备协调与融合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能力,与思政专业教师强强联合,重新整合专业课教学内容,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包括教学大纲、教案撰写、教育目标等方方面面,使课程思政教育呈现专业化、整体化、连续性特征。第二,教师职业道德的高标准化。作为学生知识传授者及价值引领者,教师个人德育水平及价值取向具有隐性的教育价值。因此,教师除了站稳讲台,还需要用优秀的道德品德、职业操守和正确的价值导向,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体到构建专业化教师团队这一过程,可通过完善合理的奖惩机制等方式激发教师专业化动机,减少道德失范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三)培育学校育人大环境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社会情境与个体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两者相互影响。高校是时代新人的聚集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作为实施思政课堂教育的主要场域,高校大环境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实现思政育人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思政教育课堂的完善及教学设备的大力投入尤为重要。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高校为教师创造一个支持思政教学的大课堂环境,能进一步推动教师实施有效的课堂思政教学,更好地满足学生自主需求[5]。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社会情境不仅局限于校园,还包括社会、家庭、社会及行业力量,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能促使学生与社会环境产生有机互动,激发学习动机并内化,可以有效化解学校思政道德教育“失责”问题。同样,自我决定理论强调的社会情境,也并非局限于思政课教师,还需要整个学校以及专业课程教师相互协调配合。首先,学校层面需要进一步高度重视思政教育,从管理、教学改革等方面探索融入思政元素的体制机制,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其次,发挥第二课堂思政育人作用。思政教育并非只能在课堂上实施,课下、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展开。如在校园举办“仁”“孝”“爱国”等主题的传统文化传播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思政育人环境。最后,应发挥家庭、社会、国家层面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育人基础,推动思政育人学科化、学理化、学术化,改革创新教学话语及教学方法,增强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内生能力,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是保证课程思政常态化育人的基础[6]。
三、自我决定理论视域下课程思政育人路径构建
(一)基于基本需要理论、因果定向理论整合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1.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深度融合
结合基本需要理论、因果定向理论中个体基本需求及内外因相互关系,构建外部育人环境的前提和基础是准确把握学生个体特征及学习需求。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应采取多种方式了解学生课程期望及学习诉求,如学生对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方面的诉求,由教师作为教学实施者,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构建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联系,实现相互促进的正向循环。
2.整合课程内容激发学习动机
深入整合课程内容,挖掘深层次思政元素。在实施专业课程内容教学时,需要穿透课程浅表内容,深挖课程背后蕴含的意义及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信仰、人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责任意识等,加速学生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过程,使学生不仅仅是为了毕业、家人学习,为了获得物质奖励等学习,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深化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如在英语专业课程中,将英文原著《老人与海》中蕴藏的老人坚强、永不言弃的精神关联到思政元素;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青年观,青年应锤炼意志,保持坚定的信念等。再如某中医药大学结合本校培养方案和学生个性特征,选取“中医药文化”作为课程思政主题,通过“读中医药医家故事、说中医药单词、译中医药经典”等教学内容将思政元素深入融合到各教学环节,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效果。[7]
(二)基于认知评价理论创新教学设计,内化思政育人元素
1.认知评价理论在创新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 认知评价理论相关理念,外部环境及事件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及态度,良好的外部环境及学习氛围更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并能有效促使学生学习动机实现自主内化。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个体特征及学习需求为基础,为学生创设利于学习动机建构的学习环境,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内化思政育人元素,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要围绕学生理想信念进行教学设计创新,引导青年学生深入了解世情、党情、国情、社情、民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问题情景构建方式
采用问题驱动式教学可以增加师生互动,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式学习中提升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中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权,实现思政育人效果的内化。首先,教师要善于构建教学情景及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可以将问题链通过课堂展示、小组讨论与互评、小组辩论、线上讨论的形式加以呈现,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课堂知识,带着问题开展课后的自主学习。其次,问题场景也可以扩展到后续的教学课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探索和实践。课后可以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思考该课程的实际价值,通过活学活用内化知识及理念,以此引导学生辩证看待问题,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三)基于有机整合理论重构教学环节,内化思、起止线政育人动机
1.有机整合理论在重构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有机整合理论认为激励是实现动机由零至有的动力,个体在满足外部条件后,将按照不调控—外在调控—内摄调控—人体调控—整合调控—内在调控机制依次动态递进,实现个体发展及进步。不同学生对思政育人元素认知水平参差不齐,个人学习动机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比如,有些学生因为受到外部或内部激励而学习,有些学生则可能对学习毫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掌握不同动机的内部调控机理,据此重构教学环节,并通过设置有效的激励措施,促使激励由非调控向内部调控动态过渡,避免课程思政教学出现“无效”现象。
2.重构教学环节内化学习动机
根据有机整合理论的核心观点,学生学习动机演变轨迹可分为激励期和内化期两个阶段,而育人核心目标是要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满足学生对能力及归属感的需求。如何深入挖掘课程内容,重构教学环节是激励环节的重点。所谓教学环节,即是由组织教学、复习知识、学习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5个主要链锁式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在重构教学环节时,应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内化作为育人重点,设置问题及情景课程,将课堂教学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的目的;同时积极营造浓厚的思政育人氛围,以外部环境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另外,要拓展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网络,激发学生实践兴趣,形成一个有效的思政育人学习情境。
(四)基于目标内容理论重塑教学评价手段,助力思政育人任务落实落地
1.目标内容理论在教学评价手段中的应用
目标内容理论强调了不同教学目标对学习效果的不同影响。个体目标有内外之分,其中,部分外部目标甚至可能阻碍内部目标的形成及实现。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中,应以构建及完成内部目标为重点。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应转变常规唯成绩论的观念,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最终考核结果,还应动态掌握学生内在的成长轨迹,不仅追求良好的期末成绩,还应重视内在目标的实现。要通过过程性的评价体系来促成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比如,通过小组课堂展示、讨论、谈心谈话、小论文等形式给予学生过程性的评价。
2.构建育人评价体系
教学评估包括学生、教学和课程三个层面的综合评价,评估体系直接决定了学生对待课程及主动学习的态度,也深刻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目标内容理论认为,教学评估是决定课程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特定的评估方式则会赋予学生特定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出不同程度的学习动力。这对学生的思政育人元素接受程度及认知水平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重构育人评价体系应始终坚持客观、多元原则,从学生、教学和课程三方面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应积极构建长效、发展性的评价机制,注重激发及内化学生吸收思政元素的自主动机,促进学生自由、个性、全面的发展,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体来说,对于学生的评估不能单以分数为依据,还需要从学生学习积极性、进步程度、发展方向等方面去衡量。上述考量标准有助于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动力,将学习成效更多地归因于自身,而非外部因素;教学方面,主要从教学计划的制定、思政元素的发掘、探究式教学应用成效等方面加以考量;对于教师,则主要从教学积极性、师德师风、专业课程教学成效、思政育人成效等方面予以评估,此外,还可以强化教学导向,将教师评估结果与绩效评价直接挂钩,引导教师潜心从教、热心从教。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指导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一定理论及实践价值。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基于基本需要理论、因果定向理论整合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基于认知评价理论创新教学设计,增强个体自主、胜任和安全感;基于有机整合理论重构教学环节,内化思政育人动机;基于目标内容理论重塑教学评价手段,推进思政育人任务落实落地。如此,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育人模式能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添力量,推动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