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渊源、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2024-06-01生忠军
生忠军 施 政
(1.广西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3;2.广西高端智库培育单位广西社会道德文化研究会 广西 南宁 530003;3.陆军特种作战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0)
自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以来,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进入到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民族地区互嵌式社区建设协同发展新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1]39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重要遵循。只有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实现最大限度地凝聚各民族团结奋进力量,不断满足各族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实现。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渊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真正共同体思想,并且充分吸收和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彰显了中华民族共生、共聚、共融、共享的文明样态。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体理论和民族理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思想基础
首先,真正共同体标志着个人利益与社会共同体利益的统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和继承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关于共同体思想的基本观点,创造性地将共同体思想归纳为“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假的共同体”“抽象的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等几个方面,以真正共同体为依据,解蔽社会历史发展的异化以及商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问题,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前途命运。真正共同体思想对于我们深刻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个人将逐渐超越分工出现之后划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不断联合与交往,通过有效联合获得自由。个人的自由个性和自我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在集体活动中,才能真正得以实现。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交往的不断扩大,个人对他人的支配,物对人的支配最终将被消解,人们也将从物的依赖中解放出来。真正共同体将超越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机统一。最终,人与劳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分离和对抗不存在了。“唯有在摆脱了阶级剥削和人的异化的‘真正的共同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才能实现。”[2]人的个性得以实现,个人也将从资本的奴役和压迫中解脱出来,获得有尊严的、自由的生活。
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阐释了各民族相互合作的内在逻辑。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随着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世界各个民族也都必将卷入到“世界历史”的进程中,各民族历史的局限性将被打破。由此,“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3]538。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人民中心的立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资本奴役、剥削人的本性。在分析资本与劳动关系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深入地分析了在资本逻辑作用下,各个民族间扩大交往的事实。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真正共同体思想深刻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矛盾运动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构建未来新社会这一“真正的共同体”必须“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3]567-568由此,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要通过不断提高生产力,不断加强世界的普遍联系,使人们逐渐摆脱民族和地域的限制,不断提高各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
(二)中华民族大一统思想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文化涵养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的源头活水。“和合”思想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这一思想充分反映了古圣先贤对和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鼓舞着人们不断探索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规律。中国王朝历来注重维护自身的安全与独立,在中华民族崛起和发展的道路上,始终坚持和合理念,强调天下为公,且从来没有对外采取任何的霸权行径,这与近代西方在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开辟以后所走的“殖民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正如著名学者费正清所言:“像伊丽莎白女王时代的英国或中世纪时代的日本那样,在海上冒险劫掠,使国家靠海外所得而富强的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是找不出来的”[4]。与西方文明强调个体利益和个体意志不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注重“讲信修睦”,强调“以和为贵”、崇尚和谐的思想。古人提出了诸如“和合论”“共生论”等彰显天下情怀的精神特质。诸如提出了“保合太和”(《周易》)以及“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尚书·尧典》)的治世理念;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国语·郑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重要思想。这些思想都反映了不同事物只有在相互调和、尊重彼此之间相互差异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自我发展。这一系列重要思想也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兼容并蓄的交往理念。在中华文明不断演进中,我国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并铸就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在理论层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重要内涵,也在实践方面有效地推动着我国民族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使我国民族政策话语体系更加丰富和完善,为加强民族地区合作,为适应新时代边疆治理新需求提供重要思想指引。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理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本体论和方法论层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理论,推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赓续和发展。
首先,从共同体视角出发,探索民族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话语角度而言,是民族观话语与共同体话语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民族关系的探索上,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分析阶级问题与民族问题的统一关系,并对民族解放事业、民族交往、民族消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共同体话语作为探究民族问题的新场域,分析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实现共同体话语与民族工作话语的统一,为进一步解决民族发展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案。
其次,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深化对民族问题的探索和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作为新时代推进我国民族地区发展、处理民族问题的有效举措和方案,其内在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将有利于从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价值论等多个层面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理论的认识,也将有利于对民族问题的深入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蕴含着系统化的观念、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这些内容都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内涵,也是新时代推进民族事业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二)为维护民族地区团结与稳定提供思想保障
从实践层面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有利于适应我国“大杂居、小聚居”民族地区社会生态结构,将为维护民族地区团结和稳定,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首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动而形象的比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有利于提升各民族的文化认同、情感认同,进而引导各民族积极参与到民族团结和进步事业中,为民族地区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推进各民族间团结互助关系的实现,进而不断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其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有利于维护民族地区安全与稳定。安全与稳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议题,是边疆治理的重要内容。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增强各民族团结奋进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凝聚广大民众的精神力量,共同抵制极端民族主义和各种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因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使各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在面对风险和挑战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汇聚成抵御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强大力量,进而维护好民族地区的安全稳定。
(三)助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二者相辅相成、紧密相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
首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精神力量。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条件,不断加强民族地区与外部间的经济合作,特别是充分利用好“一带一路”发展的重要机遇,扩大对外开放,将有效地推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谋求开放创新,实现包容互惠发展。这就要求各民族、各国家在不断扩大开放基础上,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力量,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张加强各民族间的交往活动,不断提高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这将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基础。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要不断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通过不断加强与其他国家间的交往活动,实现共同的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张要加强合作与交流,着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些因素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民族精神和共同价值观念。
其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提供文化涵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着不断加强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实现共同繁荣的内涵。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在要求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的文明交流互鉴。只有摒弃零和博弈、“冷战思维”,坚持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不断吸纳各民族文明中的有益成分,坚持将各民族文明中的优秀成果与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益结合,才能进一步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也将渐次推动人类文明的创造性发展,增进各国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实现各国间合作共赢,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引领人类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再次,应对人类发展面临的安全挑战,需要紧紧依靠民族团结和国际合作来推动。安全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前提、最根本的利益所在。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潜在的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安全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政治安全、领土安全、军事安全与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等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给国家安全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在国内,各民族安危与共,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中,在世界范围内,各国间的安全息息相关,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脱离别国而寻求自身的绝对安全,需要在与他国的合作中,共同应对安全挑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不断加强民族和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推动形成人类共同价值观念相结合”[5]。从而,努力化解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创新安全理念,构建安全与发展的新框架,维护好民族地区的稳定,维护好人类和平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我们党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稳定,直接影响着国家现代化事业的建设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立足满足边疆民族地区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问题,关切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进步和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事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团结奋进的根本保证,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实现的题中之意。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坚持以系统思维和整体观念加以审视,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维度入手。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路径,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民族地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坚持党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面领导
首先,不断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6]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各地区意识之间的互构融合,要充分发挥好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作用,促成一致性的集体行动。只有不断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锚定民族团结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有效应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连接更加紧密,使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在党的领导下,反对极端民族主义、极端宗教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切实维护好民族地区的政治和社会安全,巩固民族地区的团结和进步。不断加强党的民族政策和理论的宣传教育,让广大民族地区的民众都能全面了解党的民族政策,进而积极贯彻和落实好党的民族政策,使全国各民族群众共同参与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事业当中去。不断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发挥广大党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榜样力量,同时,厘清广大党员头脑中的错误观念,提高广大党员思想政治觉悟,厚植广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在思想和行动上,不断契合中华民族共同体事业的发展。
其次,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不断加强社会治理,努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不断加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努力推动各民族群众从空间嵌入逐渐向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嵌入,增强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加强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是适应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推进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1]54这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也是推进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努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就是要始终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坐标,加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统一。努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关键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整合社会资源,遵循各民族共有的价值形态和社会心理状况,传承和发扬各民族的自身特点,不断推进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要以共同体建设为主轴主线,在文化、制度、环境、情感等方面不断优化协同,建立起有效的利益协作、思想融通、情感共生,实现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二)以各民族共同繁荣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
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发展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内在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不断提高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丰富民族地区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进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首先,要以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基础,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3]538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将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各民族间的交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一方面,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将为各民族间的交往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这些物质条件将为各民族间的交往提供便利条件和稳固的纽带;另一方面,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也将扫除阻碍各民族间交往的地域和文化障碍,使各民族之的交往更加便捷,进而使各民族形成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民族交往是最富历史意蕴的交往活动,民族文化的延续和传播及文明的突破正是通过民族交往而实现的。”[7]促进各民族间的繁荣和发展要不断加强各民族间的交往合作,在交往合作基础上,不断凝聚共识,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
其次,要不断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不断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需要层次也在不断提升,对公平、正义、生态、安全层面的需要程度不断提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8]不断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将为满足广大民族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奠定坚实物质基础,使各种社会财富实现充分涌流。着力提高民族地区社会生活条件,使各族群众都能共享发展成果,进而满足美好生活需要。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前提,而推进高质量发展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将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转型,提升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进而不断增强广大民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三)以文化交流互鉴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首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不断增强文化认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增强文化认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长远和根本性作用。民族文化认同是民族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它首先必须被群体中的人们所共同接受,才能在群体中维持下去。”[9]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要“嵌合”于文化中,不断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社会优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推动了中华文化的灿烂发展。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最为深沉的认同,其标志着对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维护国家和民族统一的心理基础与情感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8]
其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文化层面的交流与互鉴。各种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是保障人类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各国文明要坚持取长补短、互学互鉴,努力创设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和谐氛围。各种文明、各种文化需要在相互交流与合作中迸发新气象,进而使人类文明更加灿烂。要不断超越各民族间的文化隔阂,不断推动各民族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各种民族文化间要相互包容、共同发展。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需要在相互学习和借鉴过程中,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实现自身的繁荣和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文化上的交流和互鉴,只有各种民族文化彼此间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才能使民族文化变得丰富多彩、欣欣向荣。文化的交流互鉴将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精神力量,发挥其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