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实践基地景观与游憩设计的教育意义表达研究
2024-06-01肖莉莉李巧义
肖莉莉 ,李巧义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旅游学院,四川 遂宁 629000)
近年来,研学旅行持续火热,已成为我国综合素质教育形式之一,各地掀起了建设研学基地的浪潮。而研学基地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景区,旅游市场对象主要以中小学生为主,更强调教育意义。“双减”政策背景下,沉浸式研学旅行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环境作为教学的媒介,在研学旅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研学质量的高低及地域文化的活性传播息息相关。因此,重视研学基地景观与游憩环境的设计,探索更具教育意义的研学基地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研学基地市场需求旺盛,而研学基地景观与游憩设计的教育意义表达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分析研学基地景观与游憩设计教育意义表达的现存问题、影响因素、表现形式,探究其表达策略,力求建设更出众且完善的研学基地,最大化发挥研学基地的教育价值,提升研学成效,为研学基地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二、研学基地景观与游憩设计教育意义表达的现存问题
研学基地景观与游憩设施的设计大多未关注环境的教育表达,空间设计、景观环境、游憩设施缺乏教育内涵。产生问题的根源在于研学基地大多以建造者的审美和需求进行设计,主要参照以往的想法与经验,忽视研学者的群体差异,对文化内涵、感知体验等重要因素欠缺考虑,无法实现教育的循序渐进。现存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地域特色
目前大多数研学基地同质现象严重,地域特性不强。同样的风景只是换了展现的场所,同样的玩法只是换了不同的组织者,未深度挖掘、充分利用基地的特色(自然环境及文化资源),与当地的特色传统文化脱节,地域文脉记忆逐渐消退,与研学基地弘扬地域传统文化的初衷背道而驰[1]。
(二)缺乏主题脉络
研学主题模糊,研学品牌标识打造的意识薄弱。大部分研学基地缺乏特色鲜明的主题线路,较多的是零碎研学活动的拼接堆砌,研学活动体验杂而不精,形似一盘散沙,缺失统领性的研学主题,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研学教育效果不理想[2]。
(三)缺乏互动体验
目前大多数研学基地并不能完全实现“研旅”兼修,多以参观、游览为主,体验活动较少,主要停留在视觉、听觉上的刺激学习,主要满足学生的游玩乐趣,而启发思考、提升能力的互动体验式景观相对较少,忽视了研学者与环境的联系,无法激发学生探索、感悟学习的兴趣,“研”“学”效果不佳,研学氛围不强。
(四)忽视受众差异
不同年龄段、学龄段研学者的认知发展规律各不相同,其感知能力、领悟能力均有所差异。而研学基地大多只是在活动安排上有一定区别,在空间设计、分区规划时未考虑研学者的群体差异,研学效果有所“打折”。
三、研学基地景观与游憩设计教育意义表达的影响因素
(一)研学人群
研学基地旨在让研学者收获知识、锻炼能力,需充分考虑研学者的需求差异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基地的教育价值。研学基地主要面向集体研学及亲子研学,设计时需充分考虑研学者的心理活动规律、生理发展规律、认知特征、行为特征等进行差异化景观设计[3],满足其安全需求、教育需求、情感需求。
集体研学既要考虑教育热点,学校、家长的教育性、安全性诉求,也要满足学生的趣味性、娱乐性需要,兼顾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低年龄段学生,喜欢集体行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4],适合进行启蒙教育、感知教育等;高年龄段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适合进行体验式教育、探究式教育。
亲子研学参与方包括学生及家庭成员。新一代的父母教育观念不断革新、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其更关注基地景观的新颖性、体验感,对新的教育方式接受度也普遍较高。亲子游适合进行感官体验、情感体验与社交体验教育,提高家庭教育陪伴的力量。
(二)课程体系
研学基地的教育活动基于课程体系进行组织实施。课程体系一般包括自然教育、道德养成教育、文化教育、劳动教育等,课程体系的内容与研学基地的景观设计紧密相关,景观的设计直接影响研学课程的教育效果。因而,景观设计者应与课程设计者进行充分沟通,在尊重自然生态的基础上,根据课程体系内容及需求进行设计或改造[5]。
(三)基地资源
不同研学基地的资源特色各异,具有地域差异性,自然资源及文化资源影响着研学基地的主题定位及教育内涵的挖掘[6]。植被、动物、水系、地形、地貌等自然资源,影响着研学基地的空间布局、分区规划,是自然科普教育的沃土;风土建筑、民俗活动、历史遗迹、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影响着研学基地的主题文化,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灵魂。在设计时应立足基地资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视化呈现文化资源,传递保护环境、弘扬文化的教育理念。
四、研学基地景观与游憩设计教育意义的表现形式
(一)观察教育
让研学者充分融入基地环境,走进户外,认识自然,培养研学者的注意力和观察力,进行自然教育。研学者通过多感官来观察自然规律、植物多样性、动物生长习性,并结合研学导师或标识牌的引导,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学会记录和反思。
(二)体验教育
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及多感官融合方式让研学者深度体验研学活动,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并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独特体验加深精神回忆,启发思考,进行探究式教育,避免重游轻学,注重寓教于乐,强化研学效果。如非遗技艺体验、农业生产劳作体验、新技术新工艺体验、职业体验等。
(三)探险教育
自然探险通过情景模拟、户外科学考察探险等活动形式展开,注重生存体验和生存技能知识的学习[7]。强度较小的如森林徒步探险、户外露营探险、迷宫花园探险、丛林生存探险等。运动强度较高且危险系数较高的如攀岩、绳网、滑道、溶洞探险等。
(四)解说教育
解说系统传递的知识更系统、更精简,能让研学者在短时间内获得更丰富、全面的知识,是实现教育功能最基础也是最主要的形式之一。电子导览解说、专业解说人员解说等方式,及基地生物多样性、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地域特色等解说内容,有助于提升研学者的自然、文化保护意识。
五、研学基地景观与游憩设计的教育意义表达策略
(一)融入地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
地域文化是研学基地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根本,也是提升研学基地辨识度的灵魂。以地域文化为主线进行空间规划与空间设计强化核心主题,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元素,重构地域文化符号,将其融入研学基地景观与游憩环境设计中,为研学基地的景观赋予“根基”与“灵魂”,实现研学者与自然、文化的对话,帮助树立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育人。
以地域文化为主线进行空间规划与空间设计。通过地域文化进行研学主题的氛围渲染,将文化融入建筑景观、空间形态、布局结构、色彩搭配设计中,重点打造主要景观轴线或重要景观区域,依托乡土植物、风土建筑营造景观与游憩环境,保留历史遗迹记忆和文化肌理,能有效避免同质性,为研学者提供触摸历史脉搏、感受地域文化的特色景观。
挖掘地域文化元素,重构地域文化符号。重视地域文化、传统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和表达,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非遗文化、历史名人事迹、产业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料,并进行符号元素的形态构建,应用到各景观小品中。并搭配解说系统讲好地方故事,传播地方文化。既赋予其现代化元素,又保留其历史文脉,营造蕴含文化的研学氛围,从而有效突破传统文化的局限性,创新文化的活性传承。
(二)打造特色主题,解锁系列玩法
打造特色主题的研学基地,凝练研学基地的教育核心,使研学旅行的教育过程更具逻辑性,避免“走马观花”“大杂烩”式的学习[8]。结合研学基地文化进行创新性探索,设计系列文创产品,激发研学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挖掘基地的特色资源、地域文化,筛选合适的研学资源、设计合理的研学路线,打造独特、鲜明主题的研学基地,明确研学基地的教育目标及重点。设计符合认知规律的主题研学路径及功能分区,促使循序渐进地感知及知识内化。选择契合主题的景观要素、文化符号,构建突出主题的景观环境,营造研学氛围;设计主题式的游憩设施,烘托研学主题,提升游憩的质量,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知识的内化。如自然类研学基地,可设置多样的研学步道,保留原生动植物,体现动植物的多样性、景观的时序性,充分利用基地资源建立植物迷宫、生态菜园、水上乐园等游憩设施,进行自然科普教育。文化类研学基地,可搭配苍劲感的植物营造氛围感,设置文化体验式、闯关类游戏游憩设施,进行历史文化教育。
“研学+文创”解锁研学新的体验方式。研学基地可将文化符号、手工艺品等研发成新的文创产品,如文创产品研学包、文创雪糕、主题盲盒、景区纪念品等,让研学者将文创产品带回家,在时间和空间上延伸研学基地的文化记忆,实现文化的创新、推广及传承。
(三)创设五感体验,强化感知教育
感官是心灵的窗户,是研学者感知外界的主要渠道。所以景观设计要注重研学者的观感体验,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及多感官融合体验方式充分地与自然接触,缓解研学者的“自然缺失症”,在互动体验过程中形成独特的教育体验与精神回忆,强化教育效果。
视觉是人类感知外界的最主要方式,景观设计可以从视知觉为设计切入点,引导研学者感受其他感官所带来的景观体验[9]。五感体验创设如下:1.在视觉上,可采用环境色的对比色实现警示或提醒作用,采用环境色的同色系呈现环境和谐统一的效果;2.在听觉上,自然的声音总是让人身心愉悦,可以通过装置强化自然的声音,如挂上风铃具化风声、增加溪流的落差强化流水声;3.在触觉上,手工体验类活动能提高研学者的动手能力,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及自信心,如制做小吃、蜡染体验、造纸体验、科技体验等,接触不同材料可以激发研学者的感官与创造力,在搭建游憩设施时可采用多样的天然木材及石材;4.在嗅觉上,可以建造植物园、草药园,寻闻植物气味,在过程中探寻自然奥秘;5.在味觉上,品尝果实、品味小吃等,增强互动与体验,可建农家乐、釆摘园。研学基地一般采用多感官融合体验的方式,主导视觉体验、突出互动体验,构建生理舒适、精神享受的体验性景观,如建立自然观测站、多样的主题步道、文化体验设施等。
打造具有科普教育意义的景观空间。一方面,营造特色景观节点与设施,充分发挥动植物的形、色、味、声效果以及动植物文化内涵的教育意义,进行自然知识科普及生态道德教育,唤起研学者敬畏自然之心,激励研学者欣赏、享受和保护大自然;另一方面,构建体验性景观,最大限度地挖掘研学者各感官的潜能,通过感官感知、认知体验,让研学者在大自然中快乐学习,实现自然教育的目的,增强科学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
打造具有教育意义的游憩设施。构建有趣好玩的探究创新类、地域文化熏陶类、技能培养类游憩设施,如自然观测站等科普体验设施、非遗手作等文化习俗体验设施、迷宫花园、丛林生存探险等趣味游戏闯关类设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获得感与成就感。
(四)注重因材施教,提升教育的针对性
同一研学基地,研学者会存在年龄段、学历段的差异,所以在赋予景观与游憩环境教育内涵时,要充分考虑研学者不同的学情及研学目标,分析其偏好、心理及行为特征差异。研学基地可充分结合景观特色和地域文化进行分区、分专题规划设计,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挥景观与游憩环境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及教育价值。
针对低年龄段学生,可设置认知类、观察类活动以及相对简单的体验类活动。构建多维度季节空间体验的景观,让研学者亲近自然、小动物,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规律,进行启发式探索学习,实现自然科普教育、生活教育。构建童真、趣味的建筑、植物造型,设置引发反思的艺术装置,进行好奇心驱动学习,实现文学知识科普教育、美学教育。
针对高年龄段学生,可设置互动性更高、专题性较强的探索类活动,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构建突出文化与景观交互式的研学旅行空间,如文化习俗体验类、技能制作类、趣味游戏探险类场所,进行体验式探究学习,实现劳动教育、文化教育、社会教育。
六、结语
赋予景观与游憩环境教育内涵,是提升研学效果的基石。目前,研学旅行实践基地景观与游憩设计的教育意义表达存在缺乏地域特色、缺乏主题脉络、缺乏互动体验及忽视受众差异的问题。本研究在探讨其影响因素、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提出研学基地教育意义的表达策略:挖掘地域文化,重构地域文化符号,为景观与游憩环境注入文化内涵,创新文化的活性传承,实现文化育人;打造特色、鲜明主题的研学基地,明确景观与游憩设计教育意义表达的突破方向,创新文创产品,实现创新教育;主导视觉体验、突出互动体验,提高研学者与景观环境的互动,形成独特的教育体验与精神回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充分考虑研学者的认知特征、行为特征,进行差异化景观设计,最大限度发挥其蕴含的教育价值。通过分析研学基地教育意义的表达策略,为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