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的爱猫行动

2024-05-31董国花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小窝猫咪流浪

董国花

初冬的南京已有了丝丝寒意,午间散步时间,孩子们趴在窗台边说着各自的观察和发现。这时,真真把我拉到窗边,指着那片有阳光的角落,说:“董老师,我们发现两只猫一直在睡觉。”“我一个星期前就发现了,每天都看到它们缩在那里,难道它们没有家吗?”皓皓的疑惑引起了大家的各种猜想。接下来的一周,先吃完饭的孩子就趴在窗台看着外面的猫咪,久久不愿离开。

丨园子里的猫咪从哪里来

这两只猫咪是从哪里来的?它们怎么不回家呢?孩子们对于这两只猫咪充满了疑惑。“我觉得它们是流浪猫,我们家小区里就有许多流浪猫。”真真一本正经地向同伴表述自己的想法。皓皓问道:“什么是流浪猫?太不可思议了呀!”这时,涵涵接话道:“我家的猫每天待在家里不出门,我们给它洗澡和喂猫粮。”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流浪猫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带着对园里两只猫的疑问,孩子们来到了我面前。

听完孩子们的困惑,我告诉他们,从工作以来,这两只猫就生活在我们幼儿园周围,它们没有主人,应该是流浪猫。我还提议他们去采访每天值夜班的王爷爷,他更了解这两只猫的由来。快放学的时候,孩子们找到王爷爷,问了起来。孩子们从王爷爷那里得知,这两只猫确实是生活了很多年的流浪猫,有时会在操场上溜达,有时会去厨房附近找吃的。皓皓问:“王爷爷,流浪猫为什么总待在屋顶上面呢?”王爷爷听了,不紧不慢地说:“因为天气越来越冷了,屋顶上的黑色瓦片经阳光晒后,会变得很温暖,所以猫咪喜欢中午蜷缩在那里晒太阳。”

教师反思:大班幼儿更加善于观察并表达自己对身边事物的观点。我们的周围生活着许多小动物,成人司空见惯的流浪猫在孩子们眼里却充满趣味。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生活中有正面教育意义的发现,为他们提供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你要做一个成功的老师,你一定要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环境中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初看看与你所教的没有关系,仔细研究研究看,也可以变成很好的教材、很好的教具呢!”[1]

丨给流浪猫一个温暖的家吧

该把猫咪的家安在哪里?

随后,我告诉孩子们,流浪猫就是没有人养的猫,每年冬天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流浪猫会被冻死。这一消息进一步引发了全班孩子对流浪猫的关心和怜悯,他们围绕“怎样让两只猫咪不再流浪”的话题讨论起来,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家”就是温暖的地方,我们一定要给这两只猫一个温暖的家!

那么,在哪里给猫咪安一个家呢?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说了起来。真真说:“我们可以把它们带回家养。”齐齐听完,赶紧道:“不行,它们不认识我们,会害怕的。”皓皓接着说:“妈妈不会同意我把它们带回家的,因为我对毛发过敏。”就在大家苦恼时,小汤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可以给它们在幼儿园安一个家呀!用纸盒给它们做一个温暖的窝。”这一提议得到了全班的掌声。

教师反思:幼儿对“流浪”一词没有概念,教师借助网络搜索,帮助他们了解流浪猫的意思和生存现状。当幼儿把问题聚焦在“如何让流浪猫有一个温暖的家”时,教师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最终讨论出一个大家都满意的方案,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为幼儿提供了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

猫咪的家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为了启发幼儿进一步思考,我请孩子们围绕“猫咪的小窝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制作”“材料从哪里来”等问题展开讨论。有的说:“我从家带个快递盒子来。”有的说:“用装玩具的塑料筐,不然摆在园子里会淋湿的。”还有的提出:“我们每个小组合作做一个吧,这样人多力量大!”看来,孩子们各自都有了主意。很快,大家便行动起来,我提出先做计划再行动的建议:第一步,每个人将自己的设计想法画在纸上,包括需要用哪些材料。第二步,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寻找身边可用的材料。第三步,用材料搭建完成“爱心小窝”。

当天下午,我带领孩子们收集了一些防水即时贴和废旧纸盒,孩子们又分组在幼儿园寻找到一些纸盒。收集完成后,各小组按照设计图和计划兴致勃勃地忙碌起来。制作过程中,孩子们的眼神非常专注,而且因为前期大家做好了充足准备,所以合作起来比较顺利,能力强的孩子会主动承担一些技术活,如剪纸盒、粘贴防水贴等。一番忙碌之后,几个漂亮又牢固的爱心小窝就完成啦!他们请我帮忙检查是否防水,我建议孩子们再用大号透明胶带把接头处封一下,放在户外检验防水效果。

教师反思:大班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幼儿园的环境比较熟悉,对感兴趣的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作为支持者和引导者,要支持他们的想法,相信他们有能力去解决问题。面对幼儿在讨论中生发的一些问题,教师应大胆放手,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并在幼儿需要时给予一定帮助,比如为他们找寻制作材料提供思路,从而支持幼儿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

丨大家一起照顾猫咪

猫咪的小窝该放在哪里

在孩子们的相互配合下,猫咪的温暖小窝顺利制作完成了。爱心小窝的安置地点成为孩子们讨论的焦点。于是,我们来到户外,边走边看。可可先来到葡萄架下,说:“我觉得这儿好,因为大白鹅和鸭子的家就在旁边,这样猫咪就不觉得孤单了。”皓皓看了一下四周,说:“大白鹅叫的声音那么大,会吵到猫咪睡觉的。我觉得它们胆子那么小,应该喜欢安静的地方。”真真提议:“那我们还是再找找吧!”接着,大家穿过柿子林,来到了桂花小径。皓皓说:“放在这吧,我们每天路过这里都能看到。”考慮到这里来去方便,且比葡萄架下安静很多,孩子们便把小窝摆在了桂花小径的白栅栏边。青青在周围看了一会儿,说:“我觉得这儿走路的人太多了,要不我们放在竹林里吧!那里最安静了。”经过考察,孩子们最终把流浪猫的家安置在了竹林里。

为小窝做标牌

回到教室后,细心的“姐妹花”青青和真真想到猫咪搬进小窝后的生活,决定利用废旧的纸板设计一张卡片挂在小窝旁,提醒其他人不要拿走小窝,更不能伸手摸猫咪。看到她们做好的挂牌,我说:“你们真的很细心呢,标记牌很完美,要记得裹上一层胶带防水哦!”我表扬了她俩并提醒了防水的问题。其他孩子受她们两人的启发,也自发地关心起小猫的起居、饮食,并积极行动起来。跃跃带来了小棉垫,让猫咪可以舒服地睡在小窝里;洋洋和涵涵带来了家里的猫粮,文文则从娃娃家拿来了塑料小碗,用来做猫碗。

孩子们每个小小的举动,都流露出对流浪猫的关爱。每天入园和放学的时候,他们都会记得给小碗加满猫粮。两只流浪猫似乎也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关爱和呵护。渐渐地,我们经常在清晨看到两只流浪猫在操场上打滚和玩耍的身影,好不欢乐!看着流浪猫惬意的生活,孩子们也感到幸福和满足。

教师反思:当幼儿对一件事特别感兴趣并付诸行动时,教师要和幼儿共同经历整个过程。随着对流浪猫生活环境的关注,幼儿开始为猫咪制作爱心小窝。为了赢得流浪猫的“青睐”,他们对小窝的摆放地点也做了诸多考量,最终选在了较隐蔽的竹林里。幼儿天生就有一颗爱护小动物的心,教师要相信幼儿,可退后默默观察并记录下幼儿的想法和行为,判断活动的方向和幼儿可能遇到的困难,为继续研讨做好准备。

丨将“关爱”进行到底

有一天,真真跟我说:“老师,我能带一个小窝回家吗?”“为什么呢?”我好奇地问。“因为我们小区里的流浪猫太多了,有一只猫妈妈快要生宝宝了,我想把小窝放在那里给它的宝宝住。”听了真真的解释,我的心顿时一热,孩子们爱猫的行动远远比我预想的要深远。小哲说:“我周末回家再做一个小窝,放在妈妈学校的操场上,那儿也有几只流浪猫。”皓皓说:“我以后周末带些粮食去小区里喂流浪猫。”就这样,在周末或空余时间,班里的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常常为小区里的流浪猫送温暖。

在这期间,皓皓担心起竹林中的“爱心小窝”,说:“我觉得还要其他班的小朋友也知道这件事儿,告诉他们要关心身边的流浪猫,万一他们不知道,把猫吓走了怎么办呀?”我点点头,回答:“嗯,你说的有道理。”紧接着,皓皓将想法告诉大家,并提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告诉小班和中班的弟弟妹妹比较合适呢?”优优提议:“我们到他们班上去,跟他们讲一下。”小汤说:“小班的弟弟妹妹太小了,我觉得他们听不懂。”优优想了个办法:“那我们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请他们来听我们的故事。”小汤响应着:“编一个关爱流浪猫的童话剧,在幼儿园里表演,邀请他们来看,这样小班的弟弟妹妹肯定很喜欢。”

经过一番讨论和准备,孩子们创编了童话故事《我想有一个温暖的家》,决定将“关爱流浪猫行动”用童话剧的形式进行宣传,让更多的孩子关注流浪猫的生活,并为它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温暖。

教师反思:幼兒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限的。在这次排演童话剧的过程中,我以流浪猫的视角观察着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的真实表现,鼓励他们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创作,孩子们也真诚地表达出对流浪猫的关心和帮助。在这个活动中的每一环节,全班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关爱流浪猫”的行动。即使碰上难题,大家也能克服困难、相互商量,最后成功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也促进了幼儿社会性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丨结语

幼儿的一日生活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关爱流浪猫”就是源于幼儿生活的活动。到了活动后期,教师可及时做活动梳理和总结,以关爱流浪猫为起点延伸到身边的其他小动物,也可用网络图记录下幼儿在这一系列活动中自主探究的思路。这更有利于教师为幼儿当下阶段的继续探究和学习留下宝贵的资料,对后期的活动效果分析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鹤琴.陈鹤琴全集(第五卷)[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小窝猫咪流浪
流浪
流浪的歌
太高的小窝
防水做不好,住宅竟成了这样!
流浪猫鲍勃
遇见一只流浪猫
春之猫咪
小窝蛋白-1和E-钙黏蛋白在食管癌TE1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小窝蛋白3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斑蝥素对其表达的抑制作用
最小的猫咪